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态反应病的遗传学基础》
1
作者 Parnham MichaelJ.(Ed.) +4 位作者 Holgate StephenT. Holloway Joh 顾瑞金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病的遗传学基础》 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性 特异性IGE HLA位点 TCR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与过敏相关的气传花粉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挚 何海娟 +3 位作者 孙国强 汤蕊 顾建青 孙劲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 研究30年来北京市花粉种类、数量的变化情况,探索气象要素对花粉数量的影响,分析花粉数量与花粉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力沉淀法对北京市市区1983至1986年与2010至2013年气传花粉进行监测,并对比前后数据;对上述两个时间段... 目的 研究30年来北京市花粉种类、数量的变化情况,探索气象要素对花粉数量的影响,分析花粉数量与花粉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力沉淀法对北京市市区1983至1986年与2010至2013年气传花粉进行监测,并对比前后数据;对上述两个时间段花粉数量与气象要素数据(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长和降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对2013年日均花粉量与同期花粉症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而言,现阶段北京城区花粉种类、数量更多,其中以春季花粉数量增加最为明显.柏科花粉取代蒿属花粉成为北京地区年平均数量最多的花粉,银杏树花粉则为近年来数量增长最多的花粉.一年之中北京市区花粉含量呈现3月中旬~4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下旬两个高峰.花粉总数与气象因素中的温度和日照时长呈正相关,蒿属花粉和葎草花粉数量与风速呈负相关,花粉症发病率与同期花粉总数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随着年代变化和城市发展,北京市区与过敏相关花粉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地患者的过敏原谱则相应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计数 气传花粉 花粉症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 被引量:5
3
作者 支玉香 张宏誉 +2 位作者 毕志刚 齐学清 鲁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的方法 ,对依巴斯汀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依巴斯汀组 135例 ,其中慢性荨麻疹 6 9例 ,过敏性鼻炎 6 6例 ;西替利嗪 (对照 )... 目的 评价国产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的方法 ,对依巴斯汀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依巴斯汀组 135例 ,其中慢性荨麻疹 6 9例 ,过敏性鼻炎 6 6例 ;西替利嗪 (对照 )组 132例 ,其中慢性荨麻疹 6 7例 ,过敏性鼻炎 6 5例 ;两组病人均每天 1次口服观察药 1片 (10mg) ,连续用药 14天。结果 依巴斯汀组的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3%和 89 4 % ,而对照组分别为 87 9%和 84 6 % ,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困倦和口干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 ,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西替利嗪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巴斯汀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西替利嗪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不良反应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阿司匹林性哮喘病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支玉香 张宏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性哮喘 (AIA)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AIA的认识程度。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诱发AIA的药物及AIA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 2名AIA患者中 ,中、重症者 83例 ( 81.3 7% ) ;5 6例 ( 5 4.90 % )合并鼻息肉 ...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性哮喘 (AIA)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AIA的认识程度。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诱发AIA的药物及AIA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 2名AIA患者中 ,中、重症者 83例 ( 81.3 7% ) ;5 6例 ( 5 4.90 % )合并鼻息肉 ,84例 ( 82 .3 5 % )合并鼻窦炎 ;诱发阿司匹林性哮喘的药物均为COX2 /COX1比值较大的环氧化酶 (COX)抑制剂。结论 既往有鼻炎和哮喘史 ,尤其合并副鼻窦炎和鼻息肉者 ,应警惕AIA的可能 ,此类患者在应用COX抑制剂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哮喘 环氧化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缓激肽与C_1抑制物缺乏症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华丽 张宏誉 《医学综述》 2005年第6期491-493,共3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缓激肽 C1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补体CT抑制剂及补体C_4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孟学 何海娟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76-377,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的免疫复合物病,其经典活化途径(CP)的补体系统包括9种成分11种血清蛋白质及3种血清补体抑制因子组成。补体CT抑制剂(CTINH),又称C_1脂酶抑制因子,为补体活化第一阶段特异性抑制因子。此外,...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的免疫复合物病,其经典活化途径(CP)的补体系统包括9种成分11种血清蛋白质及3种血清补体抑制因子组成。补体CT抑制剂(CTINH),又称C_1脂酶抑制因子,为补体活化第一阶段特异性抑制因子。此外,对凝血酶,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溶酶均有抑制作用。其化学性质为神经氨基糖蛋白(α-neuraminoglycopr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补体CT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
7
作者 张宝泉 姜鸿 +9 位作者 彭培宏 徐春晓 李五一 高志强 陈晓薇 师秀珍 何林 魏伯俊 王轶 岳凤敏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鼻内窥镜下,用Nd: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的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共59例。观察3~7个月,总有效率为89.83%。对筛前神经的解剖、病理生理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本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 鼻炎 烧灼 筛前神经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新框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伟鹏 陈适 +1 位作者 汤蕊 杨吉江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912-918,926,共8页
目的提供符合互联网诊疗需求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新框架,为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工具。方法从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提出互联网诊疗质量评估框架。采用基于Kano模型的问卷调查法验证框架... 目的提供符合互联网诊疗需求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新框架,为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工具。方法从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提出互联网诊疗质量评估框架。采用基于Kano模型的问卷调查法验证框架的合理性,共获得385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该框架包含了3个评价维度下的9个质量评估要素,Kano属性分类结果表明这些质量评价要素全部属于期望属性。结论本文提出的互联网诊疗质量评估框架符合用户需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远程医疗 质量评估 医疗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Trends in Allergy
9
作者 张宏誉 支玉香 《国外医学情报》 2004年第3期47-47,共1页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过敏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50年中,变态(过敏)反应研究领域进展迅速,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和对其免疫机制...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过敏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50年中,变态(过敏)反应研究领域进展迅速,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和对其免疫机制和药效学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研究的新动态》 过敏性疾病 免疫功能 过敏体质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 被引量:91
10
作者 李晓桐 翟所迪 +12 位作者 王强 王育琴 尹佳 陈玉国 陈荣昌 张洪君 杨克虎 李天佐 郑亚安 马青变 刘芳 崔杨 郑航慈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85-91,共7页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的推荐意见围绕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救治准备、救治措施和救治后管理回答了15个临床问题,共形成26条推荐意见。推荐意见中的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弱2级。推荐意见的强度主要基于...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的推荐意见围绕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救治准备、救治措施和救治后管理回答了15个临床问题,共形成26条推荐意见。推荐意见中的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弱2级。推荐意见的强度主要基于对利弊的权衡,不完全依赖于证据质量。临床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可参照推荐意见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过敏反应 休克 急救医学 循证医学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类
原文传递
皮下注射变应原免疫治疗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莎 关凯 +11 位作者 尹佳 王良录 支玉香 孙劲旅 李宏 文利平 汤蕊 顾建青 王子熹 崔乐 徐迎阳 边赛男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2-1977,共6页
目的探讨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注射的患者群体中SCIT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从2018... 目的探讨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注射的患者群体中SCIT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进行SCIT注射操作的患者人口学信息及注射相关反应数据,统计SCIT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使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或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四年期间共有2897例患者在变态反应科接受了18070次SCIT注射,发生全身过敏反应40次,总体发生率为0.22%。使用进口尘螨制剂注射时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37%,使用国产多成分变应原制剂注射时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15%。在使用进口尘螨制剂的患者中,年龄小于18岁(OR=3.186,95%CI:1.255~8.085),最高浓度注射(因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的患者均注射的是最高浓度,故无法计算OR值),既往注射有大局部反应(OR=22.264,95%CI:8.205~60.411)是与发生SCIT所致全身过敏反应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在使用国产变应原制剂的患者中,注射变应原种类≥5种(OR=3.455,95%CI:1.147~10.402),最高浓度注射(OR=3.794,95%CI:1.226~11.740),既往注射有大局部反应(OR=63.577,95%CI:22.248~181.683)是全身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而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季中进行SCIT注射这一因素,并未显现出与全身过敏反应的相关性。结论在本研究的中国患者群体中,SCIT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对于具有使用多种变应原注射、最高浓度注射、既往注射有大局部反应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警惕其发生全身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变应原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 全身反应 大局部反应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护理的专家共识
12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过敏性疾病护理学组(筹) +10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王青 刘君 支凡 万文锦 田丰英 霍晓鹏 周文华 杨永仕 王田田 孙劲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制订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护理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具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经验的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国内42所医院的85名相关专家参与讨论,通过3轮... 目的制订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护理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具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经验的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国内42所医院的85名相关专家参与讨论,通过3轮专家咨询及专家论证,结合专家提出的53条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对于不清晰的内容,查找资料、讨论完善,专家组75%以上人员通过的方案,达成共识内容;低于75%通过率再进行查证或剔除。邀请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专家及护理专家再次进行审核,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概念及意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操作规范、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健康宣教等。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能够为变态反应临床专科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皮下注射 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非索非那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瑞琦 张宏誉 +5 位作者 王钟岩 薛卫国 杨雪源 刘全忠 李明 郑青山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非索非那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方法,对非索非那定60mg,2次/d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Ⅱ期临床试验,疗程分别为14d和28d;对照药... 目的:观察非索非那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方法,对非索非那定60mg,2次/d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Ⅱ期临床试验,疗程分别为14d和28d;对照药为西替利嗪10mg,1次/d。结果: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共入组144例,非索非那定组和西替利嗪组纳入符合方案集者分别为64和68例,非索非那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为0.719±0.182,总有效率为85.94%,与西替利嗪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共入组144例,2组纳入符合方案集者分别为67和68例,非索非那定组SSRI为0.771±0.269,总有效率为80.60%,与西替利嗪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索非那定组和西替利嗪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2组分别有25例(17.6%)和24例(16.9%)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的表现相似,主要为困倦和口干。2组用药后的心电图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用药后的QT间期(QTc)与用药前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索非那定为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索非那定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汞过敏所致狒狒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文利平 尹佳 马东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4-605,共2页
报道1例汞过敏导致的狒狒综合征。患者女,31岁,因右侧腋下红斑、丘疹伴瘙痒3天,左侧腋窝、双侧腹股沟、腘窝和臀部对称性红斑、丘疹伴瘙痒2天来就诊。发病前2天曾接触过破裂的水银温度计。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斑贴试验示白降汞、金属汞、... 报道1例汞过敏导致的狒狒综合征。患者女,31岁,因右侧腋下红斑、丘疹伴瘙痒3天,左侧腋窝、双侧腹股沟、腘窝和臀部对称性红斑、丘疹伴瘙痒2天来就诊。发病前2天曾接触过破裂的水银温度计。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斑贴试验示白降汞、金属汞、氯化汞、红汞呈阳性反应。发病后第三天测定血清汞和全血汞水平在正常值上限,且呈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典型的临床病史和皮疹特点以及斑贴试验和实验室辅助检查,本例符合狒狒综合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皮炎 接触性
原文传递
不同致敏变应原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164例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丽莎 关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比较中国北方地区树木花粉、杂草花粉以及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伴随哮喘情况,探讨AR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的关系。方法:选取164例AR伴或不伴哮喘的成人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及变应原检查,并填... 目的:比较中国北方地区树木花粉、杂草花粉以及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伴随哮喘情况,探讨AR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的关系。方法:选取164例AR伴或不伴哮喘的成人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及变应原检查,并填写标准化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结果:中国北方地区AR患者中,树木花粉组及杂草花粉组的RQLQ总评分、日常活动评分、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尘螨组,生活质量更差。树木花粉组的哮喘比例明显低于尘螨组,而杂草花粉组的哮喘比例则与尘螨组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于树木花粉组。尘螨及蒿属花粉过敏所致的AR患者的RQLQ评分与其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R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受到变应原具体类型的影响,中国北方地区花粉过敏者发病时的生活质量比尘螨过敏者更差,但生活质量受损程度可能不受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的影响。不同花粉过敏所致鼻炎合并哮喘的比例不同,杂草花粉可能比树木花粉更容易诱发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哮喘 生活质量评分
原文传递
丙酮酸钠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丽莎 王瑞琦 关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价丙酮酸钠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招募53例对蒿属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在蒿属花粉季进行试验,前2周统一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标准剂量进行治疗,其后患者随机分... 目的:评价丙酮酸钠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招募53例对蒿属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在蒿属花粉季进行试验,前2周统一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标准剂量进行治疗,其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3)使用丙酮酸钠鼻喷剂,对照组(n=30)不使用,持续观察2周,比较2组患者的日症状评分和其他抗炎药物评分,以及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nNO)的水平。结果:在2组患者基线人口学特征和过敏症状严重程度一致的前提下,实验组的日症状评分为1.4±0.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实验组的其他抗炎药物评分为(4.8±1.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nNO结果为(596.3±134.6)ppb,低于对照组(709.6±311.3)ppb,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结论:使用丙酮酸钠鼻喷剂可能会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减少其他抗炎药物的使用量,其应用价值和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钠 鼻炎 变应性 蒿属花粉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华丽 张宏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8-830,共3页
目的评价类胰蛋白酶(tryptas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Unicap100测定变态反应科门诊不同疾病组35例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并与血清总Ig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18例慢性荨麻疹缓... 目的评价类胰蛋白酶(tryptase)测定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Unicap100测定变态反应科门诊不同疾病组35例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并与血清总Ig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18例慢性荨麻疹缓解期患者,平均类胰蛋白酶水平(4.74±2.54)μg/L;10例既往有明确过敏性休克病史者(4.86±2.55)μg/L;7例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急性发作期(17.4±7.87)μg/L;30名健康志愿者(4.36±1.67)μg/L;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急性发作期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与总IgE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结论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在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急性期升高,有辅助诊断的意义,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过敏性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类胰蛋白酶 过敏性休克 疾病诊断 全身过敏反应 血清总IGE 健康志愿者 相关性分析 急性发作期
原文传递
息斯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宏誉 张茸 +1 位作者 叶世泰 伍赞群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对269例季节性和280例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分息斯敏组(365例)和安慰剂组(184例)进行了双盲对照试验,分别给予息斯敏10mg/d或安慰剂,连用10天。息斯敏组总有效率为78.9%,安慰剂组为36.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嗜睡和口干副... 对269例季节性和280例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分息斯敏组(365例)和安慰剂组(184例)进行了双盲对照试验,分别给予息斯敏10mg/d或安慰剂,连用10天。息斯敏组总有效率为78.9%,安慰剂组为36.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嗜睡和口干副作用的发生率息斯敏组分别为13.7%和12.3%,安慰剂组分别为13.0%和9.8%,经u检验,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斯敏 过敏性 鼻炎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用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丽莎 关凯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1175,共5页
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致的2019年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造成6.6亿人感染,670万人死亡。目前已确定了多种与COVID-19病情严重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是否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影... 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致的2019年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造成6.6亿人感染,670万人死亡。目前已确定了多种与COVID-19病情严重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是否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影响尚存在争议。总体而言,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变应性鼻炎或哮喘是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或使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甚至有研究显示,特应性可能是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这与具备特应性的个体中SARS-CoV-2进入细胞所需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表达减少有关。本文就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用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COVID-19的预防、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冠状病毒 变应性鼻炎 哮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间断呕吐12年 腹水——思考病例(3)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雪敏 刘晓红 张宏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89-1389,共1页
关键词 喷射性呕吐 思考病例 腹水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胃内容物 消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