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应激与去睾丸减少成年小鼠脑中NT-3和BDNF的蛋白表达(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连晓媛 张岩 +1 位作者 周长满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研究了慢性应激对小鼠脑中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了性激素降低是否参与此过程 .性成熟完整雄性小鼠和去睾丸小鼠接受慢性应激 6 0d ,完整动物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神经营养因子3(NT 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蛋白水平显... 研究了慢性应激对小鼠脑中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了性激素降低是否参与此过程 .性成熟完整雄性小鼠和去睾丸小鼠接受慢性应激 6 0d ,完整动物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神经营养因子3(NT 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而且NT 3在海马齿状回的降低呈现某种程度的特异性 ,此外 ,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形态退化在整个脑中也最为明显 ;去睾丸应激动物海马和大脑皮层中BDNF和NT 3蛋白水平较完整动物进一步降低 ,尤其是海马齿状回NT 3蛋白水平的降低与其他脑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 ,同样 ,慢性应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特别是齿状回的神经元退化进一步被去睾丸恶化 .结果表明 ,慢性应激可抑制脑中NT 3和BDNF蛋白表达 ,去睾丸可使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 ,海马齿状回对应激神经毒性较为敏感 ,提示 :脑中BDNF和NT 3蛋白水平降低与慢性应激过程中大脑形态退化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去睾丸 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低氧-复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皓亮 冯亦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用MTT比色法及髓过氧化物酶法观察了消旋,左旋和右旋丁基苯酞(dl-,l-,d-NBP)对低氧-复氧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结... 用MTT比色法及髓过氧化物酶法观察了消旋,左旋和右旋丁基苯酞(dl-,l-,d-NBP)对低氧-复氧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氧-复氧,IL-1 及TNF-α均可促进内皮-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导内皮细胞损伤. d-NBP能显著降低低氧-复氧条件及IL-1 所诱导的内皮-中性粒细胞粘附,且在0.1 μm ol·L- 1时明显抑制TNF-α所致的内皮-中性粒细胞粘附增加. 除dl-NBP0.01 μm ol·L- 1外,dl-NBP和l-NBP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皮-白细胞粘附增加均无影响. 另外,各型NBP对低氧-复氧所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在高浓度抑制IL-1 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dl-NBP能降低TNF-α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l-NBP仅在10 μm ol·L- 1水平有此作用. 结果提示NBP可以改善低氧-复氧及IL-1,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不同旋光异构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d-NBP还可显著抑制低氧-复氧条件,IL-1 和TNF-α诱导的内皮-中性粒细胞粘附增加,l-NBP仅在高浓度降低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小鼠脑细胞膜流动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庆柱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9-252,共4页
以荧光染料DPH 负载脑皮层突触体或细胞, 用MPF-4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膜流动性;TBA 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褪黑激素(MT)对小鼠脑细胞膜流动性和MDA 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MT(1 或20 m g... 以荧光染料DPH 负载脑皮层突触体或细胞, 用MPF-4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膜流动性;TBA 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褪黑激素(MT)对小鼠脑细胞膜流动性和MDA 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MT(1 或20 m g·L- 1饮水中口服3个月,最后1 个月再ip MT 0.5 或2.0 m g·kg- 1·d- 1 )能够提高老年小鼠脑细胞膜的流动性,MT0.01- 1.0 μm ol·L- 1拮抗氧化剂诱发的分离新生小鼠脑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及部分拮抗其MDA 含量增加. 结果说明,作为一种体内抗氧化激素, MT提高脑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脑细胞内MDA 含量, 从而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是其重要的抗衰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膜流动性 丙二醛 抗氧化剂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全反式维甲酸分化的HL-60亚系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林 韩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1-195,共5页
克隆了一株抗全反式维甲酸(RA)分化诱导作用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亚系HL-60/RA:其抗分化特性不同于肿瘤细胞对一般细胞毒抗癌药的抗药性。可不依赖RA而传代培养。抗性稳定至少18月之久。HL-60/RA... 克隆了一株抗全反式维甲酸(RA)分化诱导作用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亚系HL-60/RA:其抗分化特性不同于肿瘤细胞对一般细胞毒抗癌药的抗药性。可不依赖RA而传代培养。抗性稳定至少18月之久。HL-60/RA的抗分化具有定向特异性:对粒系分化诱导剂具有交叉抗性。而对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诱导剂仍然敏感。说明HL-60粒系分化与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具有不同的调控机制。HL-60/RA的克隆为深入研究肿瘤细胞的抗分化作用以及研究分化诱导剂和细胞分化的调控机理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HL-60 肿瘤细胞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昌月 安兵 +1 位作者 付招娣 韩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雏胺酸可显著延迟小鼠肿瘤发生潜伏期,减少每鼠平均荷瘤数,降低肿瘤发生率,说明维胺酸具有明显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与抗... 本文研究了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雏胺酸可显著延迟小鼠肿瘤发生潜伏期,减少每鼠平均荷瘤数,降低肿瘤发生率,说明维胺酸具有明显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与抗致突变.抑制促癌剂诱导细胞鸟氨酸脱谈酶活性,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维胺酸 致癌物 皮肤肿瘤 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ent outward K^+ current in human atrial cardiomyocytes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文洪 李婉 +1 位作者 岳红文 王晓良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人的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特性.方法:采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法观察人心房肌通道电流的变化,在用CdCl201mmol·L-1阻断钙电流的情况下,细胞膜去极化引出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结... 目的:研究人的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特性.方法:采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法观察人心房肌通道电流的变化,在用CdCl201mmol·L-1阻断钙电流的情况下,细胞膜去极化引出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结果:Ito为电压依赖的电流,迅速激活,迅速失活.4AP(4氨基吡啶)10mmol·L-1(选择性的Ito的阻断剂)能完全阻断此电流.其IC50值为067mmol·L-1.4AP1mmol·L-1能使Ito的激活曲线明显向正电位移动,使Ito的激活电压提高,且较难激活Ito.结论:在人心房肌细胞,Ito是一种主要的钾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膜片箝技术 心房 心肌 钾电流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特性(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勇 孙秀梅 王晓良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研究未成年人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_(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_(Kl))的特性。方法:膜片箝全细胞技术。结果:I_(to)是电压依赖性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被I_(to)的选择性阻断剂4-AP阻断。IC_(50)=0.64mmol·L^(-1)。4-AP1... 目的:研究未成年人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_(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_(Kl))的特性。方法:膜片箝全细胞技术。结果:I_(to)是电压依赖性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被I_(to)的选择性阻断剂4-AP阻断。IC_(50)=0.64mmol·L^(-1)。4-AP1mmol·L^(-1)使I_(to)的半数激活电位增加;4-AP0.3mmol·L^(-1)使I_(to)的半数失活电位减少,对激活曲线没有明显影响并使I_(to)的恢复时间延长。I_(Kl)也表现出电压依赖的特性,其反转电位在-40mV。结论:在未成年人心房肌细胞上,I_(to)和I_(Kl)是两种重要的K^+通道电流。4-AP0.3mmol·L^(-1)时对I_(to)的失活和失活后的恢复有明显影响,1mmol·L^(-1)时影响I_(to)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膜片箝技术 心房 心肌 半数抑制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