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医学影像到临床诊疗:2023年心血管磁共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连心桥 张华莹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190,215,共8页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心脏形态、功能和组织学信息的“一站式”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CMR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心脏形态、功能和组织学信息的“一站式”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CMR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组织特征成像、心肌应变分析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多临床适应证,并逐步完成标准化应用转化;非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领域的CMR应用在新版指南中备受重视,且优质循证证据不断涌现,鼓励其更多地参与到心血管临床管理之中。本文将从技术和临床应用两方面系统性回顾其中代表性成果,以期为现阶段医疗实践提供实时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磁共振 组织特征成像 心肌应变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非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中国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庄白燕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396,400,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全面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巨大的临床参考价值,并广泛用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性疾病、心肌病、良恶性肿瘤等的发现和诊断[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全面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巨大的临床参考价值,并广泛用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性疾病、心肌病、良恶性肿瘤等的发现和诊断[1-3]。与其他成像技术比较,MRI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损伤、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多角度成像的特点,能够早期发现病变的大小和范围,且定性诊断准确率高[4]。2017-2018年国内CMR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对其中重要的结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肌疾病 心律失常 心性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心脏 参考值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文静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6,共5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无需使用外源性对比剂,可以通过探测水分子的扩散特征获取生物组织的物理特征和微观结构。在心血管领域,扩散加权成像相关研究已不断开展,克服技术上的局限性,在急性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和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无需使用外源性对比剂,可以通过探测水分子的扩散特征获取生物组织的物理特征和微观结构。在心血管领域,扩散加权成像相关研究已不断开展,克服技术上的局限性,在急性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和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体现应用价值,对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预后分析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心肌扩散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技术方面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肥厚型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成像原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心血管磁共振培训中的应用及反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晶 陆敏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9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磁共振(CMR)影像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及价值。方法本研究按照国际指南标准开设基础心血管磁共振培训课程,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2015年至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23名在读... 目的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磁共振(CMR)影像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及价值。方法本研究按照国际指南标准开设基础心血管磁共振培训课程,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2015年至20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23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进行培养,并以问卷形式反馈评价。结果本次培训共设置18个线下教学课时,线上学生自学时长平均累计(27.70±5.66)h。问卷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虽仍存在个体差异,但平均水平显著提高(P<0.01);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对前沿医疗技术关注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教学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际指南的新型混合式教学在心血管磁共振影像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心血管磁共振 医学生培养 教学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乐怡 王艺宁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661,共6页
心血管磁共振(CMR)作为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之一,可实现对心血管结构、功能、心肌灌注、组织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等“一站式”全面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尤其近年来,CMR新技术集中涌现,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心血管磁共振(CMR)作为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之一,可实现对心血管结构、功能、心肌灌注、组织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等“一站式”全面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尤其近年来,CMR新技术集中涌现,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日渐推进,在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就2021年国内外CMR代表性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疾病 心肌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盘点
6
作者 庄白燕(综述) 赵世华(审校) 陆敏杰(审校)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心血管磁共振(CMR)是一种多方位、多平面、多参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对比度分辨率,结合丰富的序列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越来越高。本文对2018年心血管磁共振的进... 心血管磁共振(CMR)是一种多方位、多平面、多参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对比度分辨率,结合丰富的序列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越来越高。本文对2018年心血管磁共振的进展做一回顾,重点阐述基于新技术的磁共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 T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DWI 扩散张量成像 4D Flow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文静 朱乐怡 +10 位作者 吴伟春 张华莹 徐晶 周笛 田钊鑫 蒋梦迪 王艺宁 尹刚 赵新湘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3,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CMR检查的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215例。通...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在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CMR检查的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215例。通过CMR心肌特征追踪技术计算出心肌应变参数,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合并高血压和(或)肥胖对合并糖尿病的HFp EF患者的预后影响,以及是否影响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的预后作用。结果:平均随访(7.1±1.8)年期间,共93例(43.3%)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事件组),其中全因死亡28例,心力衰竭住院65例。与无事件组(n=122)比,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钆延迟增强(LGE)阳性率、LGE质量及LGE质量百分比显著升高,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收缩期纵向峰值应率显著降低(P均<0.05);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肥胖,事件组左心室GLS均显著低于无事件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HR=0.983,95%CI:0.972~0.993,P=0.001)、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HR=1.015,95%CI:1.005~1.026,P=0.004)和GLS(HR=1.142,95%CI:1.060~1.231,P<0.001)为合并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无独立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LS预测结局的最佳界值为-14.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有无合并高血压或肥胖的患者中,与GLS≤-14.09%患者相比,GLS>-14.09%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CMR心肌特征追踪应变分析得到的GLS是合并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其预测不良结局的能力不受是否合并高血压和肥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独立危险分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脏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应变分析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早期心肌应力及细胞外间质容积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庄白燕 崔辰 +6 位作者 何健 王学民 王欣 段雪晶 王红月 赵世华 陆敏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5-872,共8页
目的:以病理为金标准,联合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及T 1-mapping评估高血压早期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方法:对18头健康中国雄性小型猪进行前瞻性研究,实验组(12头)通过结扎左肾动脉建立高血压模型,对照组(6头)同... 目的:以病理为金标准,联合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及T 1-mapping评估高血压早期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方法:对18头健康中国雄性小型猪进行前瞻性研究,实验组(12头)通过结扎左肾动脉建立高血压模型,对照组(6头)同样开腹但不结扎动脉。两组在基线、造模后6月进行3.0T心脏磁共振检查,通过电影序列计算心肌应变指标和心功能参数,通过T 1-mapping计算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并且进行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对比剂增强检查(LGE)。第2次MRI检查后处死动物,进行TTC大体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结果:建模后6个月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由102/71 mmHg逐渐升高至145/86 mmHg。造模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34),LGE在基线、造模后6个月均为阴性。高血压组心肌的径向应力(RS)、纵向应力(LS)、周向舒张早期应变率(CSRE)及纵向舒张早期应变率(LSRE)显著降低(P<0.05)。造模6个月后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切片显示左心室心肌出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体积分数(CVF)与R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P=0.03)。ECV从21.7%增加到29.2%(P=0.03),且与RS(r=-0.74,P=0.01)、LSRE(r=-0.92,P<0.001)及CSRE(r=-0.65,P=0.02)均呈负相关。结论:CMR-FT比射血分数更敏感地评估高血压早期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且这一改变与心脏细胞外间质纤维化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 应力 应变率 左心室 心肌纤维化 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辰 赵世华 陆敏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因此,准确的诊断与危险分层对于临床诊疗至关重要。心脏磁共振可以无创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组织特征,在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以...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因此,准确的诊断与危险分层对于临床诊疗至关重要。心脏磁共振可以无创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组织特征,在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中均可发挥重要价值。包括特征追踪、弥散张量成像以及4D flow在内的磁共振新技术也在临床中得到初步应用,有望在肥厚型心肌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以及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鉴别诊断 心肌纤维化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心血管磁共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文静(综述) 赵世华(审校) 陆敏杰(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7-392,共6页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是评估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组织特征甚至心肌代谢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多平面、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使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越来越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赖检查...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是评估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组织特征甚至心肌代谢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多平面、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使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越来越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赖检查。2019年,应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CMR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项优秀研究成果。本文将对CMR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非缺血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CMR新技术研究亮点进行盘点,使相关心血管临床和科研了解CMR最新应用进展,为广大心血管专业的基础与临床工作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专业 心肌代谢 软组织分辨率 非缺血性心肌病 心血管疾病 优秀研究成果 学术期刊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otal free-breathing cardiac MR examination
11
作者 YANG Kai YIN Gang +4 位作者 AN Jing YANG Xinling LAN Tian ZHAO Shihua LU Minjie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3-1188,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free-breathing cardiac MR(CMR)examination preliminarily.Methods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MR scanning under free-breathing state,including cine,motion cor...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free-breathing cardiac MR(CMR)examination preliminarily.Methods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MR scanning under free-breathing state,including cine,motion correction T1 and T2 mapping,blood flow imaging,and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scann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above image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CMR images under breath-holding state.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maging quality was found between total free-breathing and conventional breath-holding CMR.The differences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cardiac output,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measured based on CMR images under different breath conditions were limited.Conclusion Total free-breathing CMR was feasible in clinical practice,which could provide"one-stop"evaluation of cardiac structure,function and myocardial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ence having promising clinical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piratory motion motion cor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MR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艺宁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8-1033,共6页
肺动脉高压(PH)相关研究在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 最新发布的《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内容较2015年进行了部分更新。在此期间, 心血管MR(CMR)逐渐从辅助检查转变为PH的主要成像技术, 并被推荐纳入常规临床实践。T_(1) ma... 肺动脉高压(PH)相关研究在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 最新发布的《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内容较2015年进行了部分更新。在此期间, 心血管MR(CMR)逐渐从辅助检查转变为PH的主要成像技术, 并被推荐纳入常规临床实践。T_(1) mapping、4D flow及心肌应变等新技术的发展为PH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展示研究成果及对比新旧指南,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CMR在PH疾病管理中的进展, 为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心肌T1-mapping进展: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笛 赵世华 陆敏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3-938,共6页
心肌T 1-mapping成像作为近些年快速成长起来的心脏磁共振(CMR)技术,在心肌水肿、纤维化及浸润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用于定量检测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评估无症状性或早期心肌改变,效果优于传统对比剂增... 心肌T 1-mapping成像作为近些年快速成长起来的心脏磁共振(CMR)技术,在心肌水肿、纤维化及浸润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用于定量检测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评估无症状性或早期心肌改变,效果优于传统对比剂增强T 1WI和T 2WI。本文拟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心肌T 1-mapping成像的序列、成像技术和在水肿、纤维化及浸润性心肌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国际共识中有关T 1-mapping的纳入情况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mapping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疾病 初始T1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法布里病1例
14
作者 王艺宁 何健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0-631,共2页
患者女,44岁,蛋白尿18年余,活动后胸闷、气短11年余,5年前接受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有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家族史。查体:胸骨左缘第4、5肋间收缩期Ⅱ级吹风样杂音;腹部见术后瘢痕。心电图:窦性心律,频... 患者女,44岁,蛋白尿18年余,活动后胸闷、气短11年余,5年前接受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有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家族史。查体:胸骨左缘第4、5肋间收缩期Ⅱ级吹风样杂音;腹部见术后瘢痕。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室内传导阻滞,ST-T段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四维血流MRI定量研究
15
作者 徐晶 喻诗琴 +3 位作者 尹刚 李守军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77-285,共9页
目的使用四维血流(4D Flow)MRI技术综合评估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rTOF)肺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探讨黏性能量损失(EL)作为rTOF患者右心评估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的30例rTOF患者,并于2... 目的使用四维血流(4D Flow)MRI技术综合评估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rTOF)肺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探讨黏性能量损失(EL)作为rTOF患者右心评估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的30例rTOF患者,并于2023年3月前瞻性招募19例健康志愿者,入组受试者均接受4D Flow MRI综合评估。两组间对比指标包括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肺动脉(MPA)、右肺动脉(RPA)及左肺动脉(LPA)共4个平面的定量血流分析、壁剪切力(WSS)及EL评估,并将EL与传统右心功能参数及W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TOF患者右心功能普遍降低,右心室射血分数为41.42(35.85,43.3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TOF患者在RVOT、MPA、RPA、LPA等4个平面的反向血流量、峰值流速及轴向、周向WSS显著增加(P均<0.05)。健康对照组血液流经肺动脉时EL极低,MPA-RPA和MPA-LPA段在心动周期内的最大EL分别为0.51(0.42,0.73)和0.68(0.40,0.94)mW,而rTOF患者则高达63.63(35.35,82.15)和56.41(34.96,88.76)mW。各段EL与右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中度负相关,与右心室容积指数、各段反流分数、峰值流速呈中至高度正相关(P均<0.05);EL与轴向、周向WSS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在MPA处与WSS的相关系数可达0.67~0.88(P均<0.05)。结论rTOF患者肺动脉内的血流异常普遍存在且不容轻视,带来的大量EL与传统的右心功能参数及管壁WSS密切相关,EL有望成为rTOF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磁共振成像 四维血流 黏性能量损失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磁共振左室血流动力分析:两种方法的正常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华莹 杨文静 +7 位作者 徐晶 周笛 王艺宁 朱乐怡 蒋梦迪 尹刚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磁共振二尖瓣口单平面及多平面电影序列评估左室血流动力(HDF)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纳入48例健康成年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二尖瓣口直径并计算HDF参数。第一种方法:在左室三腔心电影序列测量二尖瓣口直径;第二种方法... 目的分析基于磁共振二尖瓣口单平面及多平面电影序列评估左室血流动力(HDF)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纳入48例健康成年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二尖瓣口直径并计算HDF参数。第一种方法:在左室三腔心电影序列测量二尖瓣口直径;第二种方法:分别在两腔心、三腔心、四腔心电影序列测量二尖瓣口直径后取平均值。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的HDF是否有差异,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r)、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使用单平面和多平面二尖瓣直径计算纵向HDF均方根(RMS)分别为:全心动周期[(17.28±4.41)%vs(17.21±4.61)%](P=0.379)、收缩期[(21.45±5.54)%vs(21.49±5.68)%](P=0.646)、舒张期[(12.78±4.10)%vs(12.54±4.24)%](P=0.106)。心室功能相关HDF参数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良好一致性(r=0.924~0.996,ICC=0.924~0.995)。涉及心房功能的2项HDF参数对二尖瓣口直径测量方法较为敏感[心房主动排空期纵向HDF RMS:(3.26±1.51)%vs(3.32±1.55)%,P=0.006;心房主动排空期纵向HDF脉冲:(-2.60±1.28)%vs(-2.76±1.30)%,P<0.001]。结论单平面法和多平面法测量二尖瓣口直径分析得到的心室功能相关HDF参数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本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单平面法评估左室H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二尖瓣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重视MR在心肌病管理中的价值:欧洲心脏病学会《2023年心肌病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连心桥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3-788,共6页
2023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了《2023年心肌病管理指南》。该指南以心脏MR(CMR)为重要诊断标准更新了心肌病分类,总结整理了近年来心肌病诊疗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心肌病诊疗流程框架和管理建议。本文将从CMR角... 2023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了《2023年心肌病管理指南》。该指南以心脏MR(CMR)为重要诊断标准更新了心肌病分类,总结整理了近年来心肌病诊疗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心肌病诊疗流程框架和管理建议。本文将从CMR角度出发,对该指南进行解读,着重阐述CMR在心肌病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肌病 诊断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4D Flow MRI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18
作者 朱乐怡(综述) 赵世华 陆敏杰(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1-1995,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1])。据统计,全球CHD患病人数高达1300万,我国现存患病数约200万,检出率约2.9‰~16‰,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负担^([1,2])。大多数...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1])。据统计,全球CHD患病人数高达1300万,我国现存患病数约200万,检出率约2.9‰~16‰,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负担^([1,2])。大多数CHD通过准确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可治愈或显著改善预后,而其中心血管影像在CHD的诊治中提供关键的决策信息。X线胸片与超声心动图是CHD的一线检查,尤其对于常见的简单CHD已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患病数 合理治疗 超声心动图 成像技术 X线胸片 临床应用 CHD
原文传递
心脏T2定量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徐晶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2-1136,共5页
心血管磁共振(CMR)是一种无创评估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医学成像技术。随着MRI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也逐渐多元化。T2定量成像(T2 mapping)技术是一种可精确测量T2时间的定量技术,并可通过后处理生成空间对应的伪彩图,以不同颜色反... 心血管磁共振(CMR)是一种无创评估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医学成像技术。随着MRI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也逐渐多元化。T2定量成像(T2 mapping)技术是一种可精确测量T2时间的定量技术,并可通过后处理生成空间对应的伪彩图,以不同颜色反映T2值的高低。心肌T2值增加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水肿或炎症,而减少主要与铁的超顺磁性有关,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结节病、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心肌铁过载等过程均可导致T 2值改变,故T2 mapping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目前心肌T2 mapping技术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心肌炎 结节病
原文传递
MRI诊断限制表型肥厚型心肌病1例
20
作者 王艺宁 何健 +1 位作者 赵世华 陆敏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限制性表型为肥厚型心肌病(HCM)中一少见亚型,不易诊断且预后不良。该文报道1例14岁女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伴限制性表型,经心肌病理学检查确诊。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限制性表型 磁共振成像 延迟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