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行为横断面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丛明华 王杰军 +17 位作者 方玉 刘英华 孙明晓 吴穷 王湛 黄岩 凌轶群 刘勇 李全福 刘义冰 朱江 朱陵君 郑振东 李玲 刘东颖 刘自民 石汉平 袁芃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调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现状、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分析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及营养不良可能的发生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分布的18家医院,选择肿瘤内科住院患者... 目的调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现状、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分析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及营养不良可能的发生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分布的18家医院,选择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患者以面对面调查形式自行填写膳食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主诊医生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摄入情况及进行食欲评分;营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膳食史回顾调查,按ESPEN及中国肿瘤营养指南推荐的拇指法则计算患者的能量及蛋白质每日目标需要量。比较患者实际营养摄入量与目标摄入量是否有差别。结果共完成535例有效问卷调查:95.2%的患者认为科学的膳食非常重要,70%的患者对如何科学的膳食存在疑问,82.0%的患者会遇到膳食知识矛盾的困惑,当获取的膳食信息有矛盾时,64.2%的患者会听取主诊医师的意见;主诊医师、网络、电视是患者了解如何科学膳食的最主要的3条途径,分别占所有途径的26.0%、18.5%以及16.1%;99.6%的患者存在膳食知识误区,认为患病后不可食用某类或全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90.0%以上的患者服用灵芝孢子粉、海参、人参、冬虫夏草以及其他类保健食品;93.0%的患者未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调查及评价发现:15.6%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实际每日摄入能量为1169.20±465.97kcal,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1797.95±375.27kcal(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65.3%;实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46.55±21.40g,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74.4%。主诊医师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情况表明:69.0%的患者认为饮食还行、挺好的、很好或者非常好。通过膳食回顾调查发现,其中有34.0%的患者能量摄入不足目标量60.0%。可见如果仅通过查房医生简单的询问,不足以正确的反应患者的实际膳食摄入情况。结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对科学的膳食营养认知差,接受规范的营养教育率低。患者普遍存在膳食摄入量低,NRS 2002评分或查房医生的询问不足以反映肿瘤患者的实际摄入情况。因此,加强临床医生与营养师的密切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宣教将对改善患者的膳食知识及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膳食知识 行为 多中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晔 张旭刚 +3 位作者 王艳玲 杨秀芳 周立强 胡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免疫抑制因子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TGF-β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恶性肿瘤 抑制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肺内癌性淋巴管炎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4
作者 袁彬 王妍焱 +1 位作者 赵玲娣 施常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在放化疗后出现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证实的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PLC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为主,气短进行性加重抗炎治疗无效,肺...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在放化疗后出现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证实的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PLC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为主,气短进行性加重抗炎治疗无效,肺功为限制性通气障碍。X线片: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状等间质纤维样变,可见胸腔积液。CT见:小叶间隔不均一增厚,结节状,胸膜不规则增厚,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放疗后的病人改变多出现在放射野外。结论:对治疗后病人的当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呈类间质纤维化改变时,尤其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水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病理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恶性肿瘤 放化疗 癌性淋巴管炎 影像学检查/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碱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华庆 姜文奇 +1 位作者 石远凯 马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3-198,共6页
1 长春碱类药物概况 长春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的全草,可用于止血、止痛、清洗伤口,治疗坏血病和控制糖尿病。20世纪50年代,Beer等和Johnson等分别从长春花中提取并发现了长春花碱(Vinblastine... 1 长春碱类药物概况 长春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的全草,可用于止血、止痛、清洗伤口,治疗坏血病和控制糖尿病。20世纪50年代,Beer等和Johnson等分别从长春花中提取并发现了长春花碱(Vinblastine,VLB)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其对P1534小鼠白血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碱类药物 恶性淋巴瘤 神经毒性 神经损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27
6
作者 徐兵河 邵志敏 +1 位作者 胡夕春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2-720,共9页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年轻化趋势显著,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仍为绝经前状态。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聂颖姣 张长弓 杨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护理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中情感疲乏、躯体感知疲乏、认知疲乏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中文版自我效能感量表(SUPPH)中自我减压、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经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有所减轻,缓解其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正念减压疗法 护理干预 癌因性疲乏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59
8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8 位作者 冯继锋 姜文奇 沈波 石远凯 巴一 史艳侠 张俊 王佳蕾 潘半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9期3080-3094,共15页
恶心、呕吐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随着抗肿瘤新药和止吐新药的问世,以及国内药物可及性的提高,制定适时、科学、规范、合理的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的专家共识有利于保障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本共识在《肿瘤药物治疗相... 恶心、呕吐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随着抗肿瘤新药和止吐新药的问世,以及国内药物可及性的提高,制定适时、科学、规范、合理的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的专家共识有利于保障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本共识在《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经验,由共识专家组反复讨论推敲形成,内容包括共识制定方法学、恶心呕吐概述、肿瘤药物相关恶心呕吐治疗原则、常用止吐药物及应用注意事项、成人及儿童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肿瘤患者止吐用药管理等方面,以期为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 呕吐 肿瘤 药物治疗 防治
原文传递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5
9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6 位作者 冯继锋 史艳侠 沈波 徐瑞华 石远凯 邢镨元 张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2579-2590,共12页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及治疗周期等有关。CTIT可导致出血、药物剂量强度降低及治疗时间延迟,严重时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最终影响治疗方案按计划实施、增加治疗费...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及治疗周期等有关。CTIT可导致出血、药物剂量强度降低及治疗时间延迟,严重时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最终影响治疗方案按计划实施、增加治疗费用、降低抗肿瘤疗效和生存质量,导致不良预后。CTIT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评估出血风险,再根据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输注血小板、应用各类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以及减少血小板破坏的治疗。其中,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主要指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等。中医中药在提升血小板方面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对高危患者进行Ⅱ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T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本共识旨在为中国肿瘤科医生提供更合理的CTIT诊疗方案,降低患者因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相关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原文传递
艾灸联合常用止吐药物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琦 王静 +1 位作者 陈洁 李峻岭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69-570,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常用止吐药物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止吐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常用止吐药物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止吐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恶心呕吐控制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生活质量影响甚微(NIDL)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联合常用止吐药物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能够有效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恶心呕吐 艾灸 止吐药物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眼轴对正常人黄斑区血流的影响
11
作者 赵雪 吴昱舟 张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7-0110,共4页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观察正常眼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血流情况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受检者,对其行双眼眼轴测量和OCTA检查,通过OCTA内置程序获得视网膜黄斑区不同分区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观察正常眼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血流情况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受检者,对其行双眼眼轴测量和OCTA检查,通过OCTA内置程序获得视网膜黄斑区不同分区的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使用散点图显示受检眼眼轴和黄斑各区域血管密度分布情况,并选择每位受检者右眼行眼轴长度和黄斑区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健康受检者46人(92只眼),C、SC、TC、NC、S、T、I区血管密度随着眼轴的增长有轻微下降的趋势;N区血管密度随着眼轴的增长有轻微上升的趋势。视网膜黄斑区颞侧血管密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P<0.05),黄斑区其他分区血管密度和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随眼轴增长,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增大。结论 不同眼轴的正常受检者视网膜黄斑区血管密度仅颞侧区域随眼轴增长而下降,其他区域血管密度和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眼轴 视网膜黄斑区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合并顺铂(NP)加参一胶囊或安慰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81
12
作者 孙燕 林洪生 +9 位作者 朱允中 冯继锋 陈正堂 李攻戍 张湘茹 张宗岐 唐俊舫 史美祺 郝学志 韩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受NP化疗,并随机分入治疗组口服参一胶囊或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开盲前统一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之后统一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共收入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36例;鳞癌29例,腺癌71例,腺鳞癌8例,其他7例;11期45例,Ⅳ期70例;既往曾经化疗者17例,初次化疗者98例;未经放疗者100例,曾经放疗者15例;曾经手术者23例,未经手术者92例。由于患者放弃治疗(4例)和治疗1周期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5例),共9例未能完成观察,完成疗效观察者共106例。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33.3%(17/51),对照组为14.5%(8/55)(P=0.011);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5.3月,对照组为9.7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0月,对照组为8.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8)。结论 参一胶囊辅助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NP方案 参一胶囊 近期客观疗效 平均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对比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回顾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于舒飞 王燕 +6 位作者 胡兴胜 王宏羽 郝学志 许建萍 李峻岭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0-4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对初治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或联合顺铂治疗敏感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诊治的1,140例小... 背景与目的对初治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或联合顺铂治疗敏感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诊治的1,14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筛选二线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IN)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C)方案化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54例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3.3个月,IC组的PFS为4.3个月,IN组的PFS为5.4个月(P=0.465)。两组OS分别为13.3个月和14.3个月(P=0.704)。对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二线治疗前的PS评分(P=0.003)、二线治疗前的转移部位个数(P=0.023)、接受化疗的周期数(P=0.003)是独立预后因素。整体的不良反应可耐受,IN组血液学毒性较重,IC组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是对于敏感复发和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案,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都不劣于其联合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伊立替康 铂类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与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边学 徐震纲 +2 位作者 吕春梅 唐平章 罗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及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的影响。方法用头颈肿瘤行为状态量表(performancestatusscaleforheadandneckcancerpatients,PSS-HN),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hea...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及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的影响。方法用头颈肿瘤行为状态量表(performancestatusscaleforheadandneckcancerpatients,PSS-HN),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headandneck,FACT-H&N),对27例喉癌、14例舌癌和8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共49例病例进行评估,探讨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患者QOL的影响;肿瘤对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的影响;不同的外科治疗方式对QOL的影响以及QOL在手术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头颈肿瘤患者在患病后QOL下降;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患者QOL的影响程度不同,以舌癌对患者的QOL影响最大(PSS-HN评分比较P=0.0361,FACT-H&N评分比较P=0.0487)。肿瘤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等各个方面均有影响,尤以对情感状况影响最大(FACT-H&N评分比较F=2.78,P=0.0311)。外科治疗可使患者的QOL较手术前下降,术后可随时间而逐步改善,术后6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SS-HN评分比较t=2.03,P=0.1120;FACT-H&N评分比较t=1.03,P=0.1180)。不同的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段对QOL的影响不同,喉部分切除术组在术后6个月FACT-H&N为107.20分,喉全切除术组在手术后6个月为97.71分,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430)。舌癌直接拉拢缝合组在术后6个月FACT-H&N为119.24分,舌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者在术后6个月为111.3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472)。结论头颈肿瘤患者的QOL可以用问卷、量表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段的选择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外科治疗 生存质量 喉部分切除术 皮瓣修复
原文传递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鼎智 何小慧 +1 位作者 杨晟 石远凯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9-94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breast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疾病,易误诊,且治疗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15例PB...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breast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疾病,易误诊,且治疗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15例PB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93.3%(14/15)患者为B细胞性,6.7%(1/15)为T细胞性;40%(6/15)为弥漫大B细胞型,26.6%(4/15)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8例局部切除联合化放疗综合治疗患者至今无局部复发,中位随访34.5个月(4~214个月)。6例低度恶性PBL,2例未行化疗者均短期复发。4例接受化疗者中2例无复发,2例复发后解救化、放疗持续缓解至今。本组患者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6.7%。结论PBL多为B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型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型为最常见类型。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局部复发,根治术不是必需的。无论何种病理类型PBL都应看作全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乳腺 淋巴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杜春霞 陈闪闪 +1 位作者 刘潇衍 张弘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5例。17例接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 DOF)方案:多西他...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5例。17例接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 DOF)方案:多西他赛40mg/m2静滴,d1;奥沙利铂85mg/m2静滴,d2;氟尿嘧啶400mg/m2静滴,600mg/m2持续泵入22h,d2~d3,2周为1周期。8例接受多西他赛、顺铂和卡培他滨(DCX)方案:多西他赛40mg/m2静滴,d1;顺铂25mg/m2静滴,d2~d3;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d1~d8,2周为1周期。25例均接受恩度15mg/天静滴,d1~d10。根据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根据NCI CTC 3.0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同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 PFS)和总生存期( OS)。结果2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获PR 10例,SD 6例,PD 8例;有效率为41.7%,疾病控制率为66.7%。毒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主要3~4级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仅1例患者出现心脏毒性。中位随访时间14.6个月,中位PFS为8.0个月,中位OS 为11.0个月。结论恩度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进展期胃癌 多西他赛 铂类 氟尿嘧啶类 一线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建春 万蕊 +7 位作者 沈剑钦 刘叙仪 王洁 赵军 吴梅娜 杨鹭 安彤同 郭庆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1-5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多数患者伴有实性器官转移,不同部位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肺癌伴胰腺转移似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研究针对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多数患者伴有实性器官转移,不同部位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肺癌伴胰腺转移似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研究针对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治、预后及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肺癌胰腺转移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17年6月于北京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就诊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并胰腺转移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转移的患者,其中33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小细胞肺癌28例(80%),腺癌3例(8.6%),鳞癌4例(11.4%)。初治时即存在胰腺转移者21例(60%),14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转移(40%)。在胰腺转移灶中,胰头转移者15例(42.9%),胰腺体尾部转移者20例(57.1%),单发转移23例(65.7%),多发转移12例(34.3%)。肺癌胰腺转移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病例中,仅4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胰腺炎症状。病理类型是影响肺癌胰腺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可以出现胰腺转移,多见于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出现胰腺转移,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病理类型是影响肺癌胰腺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胰腺转移 胰腺炎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颖 李青 +7 位作者 徐兵河 张频 袁芃 王佳玉 马飞 蔡瑞刚 樊英 李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7-373,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患者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由于老年患者所接受的治疗不足、合并症多、身体一般状况差,预后往往较年轻患者差。本研究观察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以紫杉类为主的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患者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由于老年患者所接受的治疗不足、合并症多、身体一般状况差,预后往往较年轻患者差。本研究观察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以紫杉类为主的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月共有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以2∶1比例(≥65岁)入TC组(4或6个周期的多西他赛75 mg/m^2和环磷酰胺600 mg/m^2,35例)和PC组(4或6个周期的紫杉醇175 mg/m^2和环磷酰胺600 mg/m^2,21例)。在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继续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研究共有50例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2组完成计划化疗的比例均在90%以上。中位随访33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PC组和TC组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5%(17/19)和90.3%(28/3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8%(30/31)。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以及Ⅰ-Ⅳ度的脱发、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2组相比,PC组更易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76.2%vs 48.6%,P=0.044)和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毒性(9.5%vs 2.9%)。不能耐受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是患者提前终止化疗和减少化疗药物剂量的主要原因。结论:非蒽环类化疗方案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好,老年乳腺癌患者能较好地接受以紫杉类为主的化疗方案。PC方案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与TC方案相当,为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增加一个安全、低毒的化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乳腺癌 非蒽环类化疗方案 安全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江泽飞 徐兵河 +7 位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杨名添 王永胜 刘荫华 段学宁 胡夕春 Angelo DiLeo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2-776,共5页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宙、杨名添、王永胜、刘荫华、段学宁、胡夕春教授和来自意大利的Angelo DiLeo教授作为特邀点评嘉宾,共同讨论了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热点问题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表决结果,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同道参考。1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专家讨论 乳腺癌 循证医学证据 术后辅助治疗 高峰论坛 专业医师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俞悦 周爱萍 曾益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抑制HER2通路已成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基础策略。To GA研究中的曲妥珠单抗联合5-Fu/卡培他滨及顺...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抑制HER2通路已成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基础策略。To GA研究中的曲妥珠单抗联合5-Fu/卡培他滨及顺铂的化疗方案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的标准方案。后To GA时代,曲妥珠单抗联合其它的多个化疗方案不仅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和转化性治疗中有突出的疗效,而且在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中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胃癌抗HER2治疗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抗HER2药物,以及与其它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联合。动态的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抗HER2治疗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的临床研究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已取得进展。本文就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晚期胃癌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