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肿瘤手术方式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曲辉 赵平 王成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保留脾脏 局部切除 消化系肿瘤 胰体尾 中段胰腺切除术 胰头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低度恶性肿瘤 胰腺良性肿瘤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手术方式 主胰管 魏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志涛 郭春光 段绍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729-731,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6月按纳入标准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开腹组),其中实验组79例,对照组85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6月按纳入标准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开腹组),其中实验组79例,对照组85例。实验组除使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切除术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比较术中各项指标、术后病理学结果及恢复状况、并发症、5年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临床一般情况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辅助胃癌根治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安全可行的,能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切除术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与腹腔温热化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跃民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2年第6期446-449,共4页
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是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当一部分胃癌患者在手术前其腹膜腔内就有游离癌细胞 (FCC)存在 ,手术时大量被断的血管、淋巴管、标本切缘等都可能溢漏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具有活力 ,可以造成腹膜种植转移 ,检测... 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是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当一部分胃癌患者在手术前其腹膜腔内就有游离癌细胞 (FCC)存在 ,手术时大量被断的血管、淋巴管、标本切缘等都可能溢漏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具有活力 ,可以造成腹膜种植转移 ,检测腹膜腔内是否有FCC对决定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腹腔温热化疗利用高温、化疗药物的双重作用杀灭腹膜腔内FC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种植转移 温热化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会阴部造口、股薄肌成形术
4
作者 王成峰 邵永孚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5年第2期37-39,共3页
Mile’手术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已一个世纪。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病人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愈来愈强烈。1990年3月—1991年8月,我们共完成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会阴部造口,股薄肌成形术14例。术后3年存活... Mile’手术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已一个世纪。近年来,低位直肠癌病人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愈来愈强烈。1990年3月—1991年8月,我们共完成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会阴部造口,股薄肌成形术14例。术后3年存活率为85.70%(12/14),人工造口排便满意率为64.3%(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会阴联合根治 股薄肌 人工造口 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患者诊治体会
5
作者 隋永双 李智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9期144-145,共2页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男6例,女9例,年龄18~72岁,8例行减瘤手术+腹腔或/和全身化疗;4例行剖腹探...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男6例,女9例,年龄18~72岁,8例行减瘤手术+腹腔或/和全身化疗;4例行剖腹探查+腹腔及全身化疗;3例未手术,仅行全身化疗。经治疗后随访中位生存期18.5个月。结论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诊断困难,易误诊,预后差,主要依靠剖腹探查、腹水细胞学、穿刺活检等方法,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减瘤术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粘液癌 被引量:5
6
作者 袁兴华 邵永孚 +1 位作者 余宏迢 赵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38-640,共3页
对71例直肠粘液癌和444例同期收治的直肠非粘液癌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性别,DUKES分期,手术方法,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以及生存率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粘液癌病例中,青年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粘液癌。粘液癌中的进... 对71例直肠粘液癌和444例同期收治的直肠非粘液癌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性别,DUKES分期,手术方法,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以及生存率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粘液癌病例中,青年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粘液癌。粘液癌中的进展期肿瘤所占比率亦比非粘液癌高,但进一步控制条件分析发现,这种分期差异仅存在于青年患者之中,而在>40岁的患者中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本资料显示粘液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高于非粘液癌,但无统计学意义。经寿命表分析和对数秩检验证明,粘液癌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较非粘液癌为低,并且这种差异在青年患者中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粘液癌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志祥 邵永孚 余宏迢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14 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盆腔及会阴复发83 例,吻合口复发20 例,阴道壁复发11 例。81 例(71.1% )手术后2 年内复发,7...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14 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盆腔及会阴复发83 例,吻合口复发20 例,阴道壁复发11 例。81 例(71.1% )手术后2 年内复发,79 例患者有骶神经丛刺激症状。21 例再次手术切除,34 例局部放疗,59 例化疗或其他治疗。再次手术切除与非手术切除治疗3 年生存率分别为57.1% 及4.3% ,5 年生存率 28.6% 及1.1% ,差异有显著性( P< 0.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2~3 年内要严密随访,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对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护士群体服务意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瑞仙 徐波 王静洁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27-28,31,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护理群体服务意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鼓励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现代护理理念,明确护理服务概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分析、反馈护理服务中的问题。结果护理... 目的探讨增强护理群体服务意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鼓励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现代护理理念,明确护理服务概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分析、反馈护理服务中的问题。结果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增强护士群体服务意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群体 服务意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热化疗对胃、结肠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跃民 傅军 +3 位作者 张伟 郑朝旭 黄常志 袁兴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4-9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尚缺乏有力的基础研究依据,所设参数不统一,使研究缺乏可比性。本研究探讨温热化疗对胃、结肠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系统探讨温热化疗的影响因素。方法:MTS-PMS比色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人胃... 背景与目的: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尚缺乏有力的基础研究依据,所设参数不统一,使研究缺乏可比性。本研究探讨温热化疗对胃、结肠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系统探讨温热化疗的影响因素。方法:MTS-PMS比色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温热化疗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丝裂霉素(mitomycin,MMC)、顺铂(cisplatin,DDP)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对MGC-803和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均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关系,其作用在41℃~45℃温度区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强,45℃时,对MGC-80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1.7%、79.2%、88.7%、94.7%,对HCT-11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6.4%、78.7%、77.8%、91.7%,与不加药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HP在各个温度点的杀伤作用均高于其它3种常用温热化疗药物(P<0.01)。药物对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关系,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药物杀伤作用增强;其中,43℃时药物作用在90min后逐渐进入平台期,此时4种药物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8.2%、72.8%、76.2%、92.3%。5-FU、MMC、DDP45℃作用45min强于43℃作用90min。THP在确定温度的各个时点的杀伤作用均强于其它受试药物(P<0.01)。显微镜观察表明,单纯温热和温热化疗协同均有一定的细胞杀伤作用,而热化疗组出现大量的死亡细胞。结论:DDP、MMC在43℃~45℃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肿瘤杀伤效果,考虑到临床的实际条件,处理时间以60min为宜。与5-FU、DDP、MMC相比,THP对胃、结肠癌细胞具有更好的温热协同效应和肿瘤杀伤效果,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肿瘤 化学疗法 温热效应 MGC-803细胞 HCT—1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宁 张伟 +8 位作者 郝希山 李强 王洪平 金玉生 刘毅 曲平 李茉 曹冬艳 邵永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PIP(prolactin-inducibleprotein)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T-PCR检测PIPmRNA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4例,以及胃癌、大肠癌、... 目的:本研究探讨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PIP(prolactin-inducibleprotein)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T-PCR检测PIPmRNA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4例,以及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标本各5例中的表达。分析PIP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43例表达PIPmRNA,其中有69.8%(30/43)的癌组织相对正常组织低表达;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均未表达。肺癌、卵巢癌各1例PIP阳性。在乳腺癌组织和其它癌组织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IP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状态不相关(P>0.05)。结论:PIPmRNA作为乳腺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P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腾 田海梅 +7 位作者 李茉 张超 李艳芬 刘静 王小兵 齐军 吴健雄 张伟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71例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4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30例乙肝携带者及10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I...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71例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4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30例乙肝携带者及10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IC-1浓度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在肝癌患者中血清MIC-1浓度比较,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有病毒性肝炎史患者高于无病毒性肝炎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MIC-1浓度随肝癌患者临床巴塞罗那分期(BCLC)进展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不同病理类型,肝细胞癌组高于胆管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MIC-1在早期肝癌患者(0期和A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度,优于AFP。肝癌患者组血清MIC-1浓度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乙肝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者;根据肝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设定1.8 ng/ml作为MIC-1诊断肝癌的界值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6.2%和97.4%,高于AFP的96.2%和73.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MIC-1可成为理想的癌筛查及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方面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平 蔡建强 赵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98-1200,共3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保留幽门 治疗进展 胰头癌 PD 临床实践 术式 壶腹周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9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解世亮 邵永孚 王希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4-295,共2页
自1965年~1991年,我院共收治19例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人,占同期手术病人的2.1%。再次根治切除2例,1例生存2年4个月,1例生存4年10个月均健在。6例开腹探查胃空肠吻合,均在半年内死亡。未手术行化疗9例,... 自1965年~1991年,我院共收治19例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人,占同期手术病人的2.1%。再次根治切除2例,1例生存2年4个月,1例生存4年10个月均健在。6例开腹探查胃空肠吻合,均在半年内死亡。未手术行化疗9例,4例生存不满1年,5例生存不满6个月。2例行吻合口区放疗4个月内死亡。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复发征象,争取及早再次行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手术后 吻合口 复发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腺癌临床病理讨论(附35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单毅 邵永孚 余宏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5年第2期35-36,共2页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8~199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汗腺癌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平均发病年龄43.97岁。汗腺癌为来源于体表皮肤汗腺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头皮、腋下、外阴等大汗腺所在部位,具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易...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8~199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汗腺癌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平均发病年龄43.97岁。汗腺癌为来源于体表皮肤汗腺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头皮、腋下、外阴等大汗腺所在部位,具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易反复复发、转移后预后欠佳等特征。经外科扩大切除或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或辅以局部放射治疗后,可取得相当长期的生存。本组35例,生存10年以上者8例,5年以上16例,最长生存29年。本病早期宜选择肿瘤扩大切除术或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既使反复多次复发的病例,亦不能错过任何一次手术切除病灶的机会;必要时术后辅以局部放射治疗;出现肿瘤全身广泛转移时,可考虑化疗。如此才能获得较长期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癌 汗腺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建军 邵永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458-1459,共2页
影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有直肠癌分期、分化程度、手术以及是否存在肿瘤的脉管浸润,而肿瘤大小及形态并非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早期的中-高分化直肠癌行局部切除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可能达到治愈;如果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 影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有直肠癌分期、分化程度、手术以及是否存在肿瘤的脉管浸润,而肿瘤大小及形态并非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早期的中-高分化直肠癌行局部切除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可能达到治愈;如果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直肠癌、肿瘤浸润超出肠壁固有肌层、有脉管浸润或切缘不净,则肿瘤容易复发、预后差,对这部分患者应该行补救性根治术.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测定裸鼠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海燕 解亦斌 +4 位作者 郝光涛 刘泽源 马金兰 何铁强 杨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灵敏的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裸鼠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方法:选用0.01%醋酸水和乙腈(80∶20)作为流动相;质谱检测选择正离子方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用于吉西他滨和内标(头孢克洛)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对分别为m/z ... 目的:建立高效灵敏的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裸鼠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方法:选用0.01%醋酸水和乙腈(80∶20)作为流动相;质谱检测选择正离子方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用于吉西他滨和内标(头孢克洛)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对分别为m/z 264.1→m/z 112.0和m/z 368.1→m/z 174.1。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5~500 ng.mL-1,定量下限为5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2.9%,准确度<3.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裸鼠血浆中吉西他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法 裸鼠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7例诊治体会
17
作者 孙跃民 赵平 +3 位作者 王成峰 单毅 赵东兵 田艳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中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结果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合并脾切除),胰颈体切除1例,无术后近期死亡,手术切除后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CT...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中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结果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合并脾切除),胰颈体切除1例,无术后近期死亡,手术切除后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CT和MRI是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手段,完全切除病灶可获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浆液性囊腺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展宇 陈国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及该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共20例,描述手术要点,总结其优点。结果全组...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及该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共20例,描述手术要点,总结其优点。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胃排空延迟,无胆漏、胰漏、肠漏,无消化道出血发生。全组病例痊愈出院。结论保留幽门不影响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根治的彻底性,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消化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十二指肠肿瘤 保留幽门术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减黄对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李展宇 陈国际 张德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3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术前以手术方法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度黄疸患者术前行减黄手术,与26例直接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g... 目的探讨术前以手术方法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度黄疸患者术前行减黄手术,与26例直接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经典式PD手术,减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较未减黄组的有增多趋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黄组较未减黄组明显减少。但在总住院时间上减黄组较未减黄组明显延长。结论对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若能术前减黄,再行PD手术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术前减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化学治疗与时间节律调整
20
作者 韩少良 《日本医学介绍》 1999年第9期426-427,共2页
关键词 药物疗法 时间节律调整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