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及各省份人群不同肥胖指标心血管疾病负担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奕欣 亢玉婷 +9 位作者 曹雪 陈祚 张林峰 王馨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高血压调查(CHS),随机选取30036名35岁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使用来自CHS的数据计算全国和各省的不同肥胖指标的加权患病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肥胖指标全国...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高血压调查(CHS),随机选取30036名35岁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使用来自CHS的数据计算全国和各省的不同肥胖指标的加权患病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不同肥胖指标全国及分省的心血管疾病校正风险比(HR)并估算人群归因百分比(PAFs)。结果 CHS参与人群325552名,纳入本研究22793名(平均4.56年的随访,其中1109名参与者发生了至少一次心血管事件)。在全国层面,与正常体重(BMI<24 kg/m^(2))相比,在调整了年龄、教育水平、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后,所有肥胖指标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超重和肥胖的HR分别为正常体重指数的1.18倍(95%CI 1.03~1.34)和1.53倍(95%CI 1.29~1.81),超重人群心血管疾病的PAFs为6.20%(95%CI 6.16%~6.24%),肥胖7.08%(95%CI 6.99%~7.17%);腹型肥胖的HR为1.44(95%CI 1.27-1.62),PAFs为13.30%(95%CI 13.21%~13.37%);体脂率的HR为1.25(95%CI 1.10~1.41),PAFs为8.99%(95%CI 8.94%~9.04%);内脏脂肪指数的HR为1.43(95%CI 1.23~1.65),PAFs为5.14%(95%CI5.07%~5.21%)。对于各省而言,肥胖的PAFs分布北部和西部省份最高,南部和沿海省份最低。体重指数肥胖的PAFs天津最高为13.31%,海南最低为2.37%;腹型肥胖的PAFs天津最高20.78%,海南最低5.38%。结论我国心血管疾病很大比例可归因于肥胖。腰围指标较其他肥胖指标心血管疾病PAFs更高,我国北方和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省份心血管疾病PAFs显著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心血管病 肥胖指标 人群归因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归因死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雪 亢玉婷 +7 位作者 田奕欣 王馨 陈祚 张林峰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管死亡结局。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糖代谢状态与死亡的风险比进行估计。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不同糖代谢状态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在随访时间内,共有479例心血管病死亡。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s(95%CI)]分别为1.37(1.04~1.80)和1.36(1.06~1.75)。2013年我国心血管死亡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PAF分别为2.48%(95%CI:2.31%~2.66%)和2.96%(95%CI:2.79%~3.13%),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1.99万和13.97万。此外,不同糖代谢状态的PAF存在地区和省级差异,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糖尿病的PAF最高为东部地区[3.73%(95%CI:3.44%~4.04%)],其次为西部地区[2.62%(95%CI:2.24%~3.01%)],最低为中部地区[2.42%(95%CI:2.16%~2.68%)]。结论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较重,且存在地区和省份差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归因死亡 人群归因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真 王馨 +15 位作者 朱世杰 周好奇 余霞玲 洪从林 李勇 郑聪毅 张德娣 张林峰 陈祚 曹雪 田奕欣 顾润清 邵澜 田野 董永昭 王增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1期3881-3886,共6页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以了解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共有1 101名职工参加调查,知识维度题目正确得分率为96.9%,态度维度题目积极得分率为90.2%。女性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男性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男性职工(P<0.001);非吸烟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吸烟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吸烟职工(P<0.001);无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健康素养态度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和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职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高,但在疾病基本知识及健康膳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健康知识的宣教和传播力度,提高知识维度素养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健康素养 职业人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更新要点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2024年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简称“新指南”)正式发布,并同步发表[1]。自2022年开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在2018年版指南[2]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会议讨论对指南进行更新修订,纳入了国内外高血压及相... 2024年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简称“新指南”)正式发布,并同步发表[1]。自2022年开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在2018年版指南[2]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会议讨论对指南进行更新修订,纳入了国内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充分体现了近年高血压领域的防治理念、现行政策与防治方法的进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指南对部分既往内容进行了大篇幅更新,包括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测量和高血压治疗等(表1)。本文就此部分更新的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管理 指南 更新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与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归因负担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奕欣 亢玉婷 +7 位作者 曹雪 张林峰 陈祚 王馨 郑聪毅 陈露 周好奇 王增武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归因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归因负担。方法 从中国高血压调查中选取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的心血管结局事件。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超重、肥胖造成的全国及各省份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 在平均4.56...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归因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归因负担。方法 从中国高血压调查中选取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的心血管结局事件。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超重、肥胖造成的全国及各省份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 在平均4.56年的随访中,有349例冠心病事件和672例脑卒中事件发生。在全国层面,超重和肥胖对心血管疾病的PAF分别为6.20%(95%CI=6.16~6.24)和7.08%(95%CI=6.99~7.17),对冠心病的PAF分别为6.84%(95%CI=6.80~6.89)和10.78%(95%CI=10.65~10.90),脑卒中PAF分别为8.72%(95%CI=8.66~8.78)和6.96%(95%CI=6.87~7.04)。对于各省而言,北方地区PAF较高,南方地区PAF较低。结论 中国心血管疾病很大比例可归因于肥胖,且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脑卒中 人群归因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流行状况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顾润清 郑聪毅 +12 位作者 张林峰 陈祚 王馨 曹雪 田奕欣 陈露 周好奇 陈晨 胡真 宋于心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现患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12年至2015年在中国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34647名研究对象(年龄≥35岁),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收集所需的... 目的探讨中国35岁以上居民白蛋白尿现患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12年至2015年在中国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34647名研究对象(年龄≥35岁),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将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30 mg/g定义为正常,30~300 mg/g为微量白蛋白尿(MAU),≥300 mg/g为大量白蛋白尿。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指标间的比较。定性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运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异常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9.1%;其中MAU为17.2%,男女分别为13.8%和2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相较于白蛋白尿正常的人群,MAU者(OR=1.23,95%CI 1.12~1.35)、大量白蛋白尿者(OR=1.86,95%CI 1.50~2.32)患CVD的风险会增加;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MAU者患CVD的风险增加1.76倍。结论MAU患病率高,受累人群多。MAU增加了患CVD风险,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白蛋白尿 患病率 尿白蛋白肌酐比
原文传递
社区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敏 王小万 +3 位作者 王增武 李建 冯芮华 崔月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8-678,共11页
目的:分析3种社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个省(市、自治区)28个分中心社区的8 670名1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标化法和集中指数分析高血压患者... 目的:分析3种社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个省(市、自治区)28个分中心社区的8 670名1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标化法和集中指数分析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别探讨整个样本人群以及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为新农合)医保样本人群门诊就诊不公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整个样本人群的门诊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2378。标化"需要"变量后,门诊就诊水平不公平指数为0.2360。整个样本人群集中指数分解法显示: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贡献率较大且为正向贡献的因素为人均GDP水平、离退休、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贡献率较大且为负向贡献的因素为新农合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样本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017,0.1208和0.0288;控制"需要"变量的影响后,其水平不公平指数分别为0.1889,0.1215和0.0219,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富不公平,以城镇职工医保不公平程度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经济水平是造成3种社会医保样本人群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因素。除经济水平外,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共同正向贡献因素为居住地。年龄是城镇职工医保样本人群的正向贡献因素。结论:3种社会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富不公平,且以城镇职工医保样本人群门诊就诊的不公平程度最高。经济水平是影响3种社会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公平性 集中指数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年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事件、总死亡事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董莹 王增武 +4 位作者 王馨 田野 张林峰 陈祚 曹慧青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是否独立相关。方法 2009-2010年在我国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实际入选11 623人。收集清晨空腹血标本检测hs-CRP,同时调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016-2...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是否独立相关。方法 2009-2010年在我国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实际入选11 623人。收集清晨空腹血标本检测hs-CRP,同时调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016-2017年对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21年(36 075人年),并记录心血管和死亡事件。总共随访6 177例,排除基线感染者、未进行hs-CRP检测和体格测量的研究对象后,5 984例纳入最终分析。根据hs-CRP值(mg/L)将人群分为3组(〈1、1~和〉3)。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探讨hs-CRP与心血管事件及总死亡事件的关联。结果 随访对象平均年龄50.2岁。hs-CRP〈1、1~和〉3 mg/L 3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6/1 000人年、7.1/1 000人年和10.4/1 000人年;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1 000人年、5.7/1 000人年和9.1/1 000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与hs-CRP〈1 mg/L组相比,hs-CRP 1~和〉3 mg/L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HR值(95% CI)分别为1.33(0.95~1.84)和1.76(1.20~2.60),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3);发生全因死亡风险也明显增加,HR值(95% CI)分别为1.76(1.23~2.54)和2.64(1.74~4.01),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结论 hs-CRP增高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呈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事件 中年人群
原文传递
血压在体质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曾航 郭晓雷 +8 位作者 殷召雪 王增武 张丙银 苏玉娟 鹿子龙 张吉玉 庞名芮 任甜梦 马吉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在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为CV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抽取1560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山东省心脑血... 目的探讨血压在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为CV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抽取1560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和死因监测系统随访到13688名常住居民截至2021年10月11日的CVD结局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与CVD发生风险的关系,拟合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BMI与CVD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采用依次检验法分析血压在BMI与CVD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山东省有效调查的15350名常住居民中,利用居民身份证号码共匹配到13688名居民截至2021年10月11日的CVD结局信息,随访率为89.17%,共随访133733.79人年,中位随访时间为10.25年;剔除51名主要研究数据缺失者以及基线自报有冠心病病史254例和有脑卒中病史115例后,对最终纳入13268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截至随访观察终点时发生CVD结局事件者492例,发病密度为367.90/10万人年;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居民发生CVD结局事件者分别为22、173、183和114例,发病密度分别为380.08/10万人年、285.84/10万人年、410.42/10万人年和499.25/10万人年。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地区、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身体活动不足、是否高血压、是否糖尿病、是否血脂异常、每日盐摄入量和每日油摄入量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组居民发生CVD结局事件的风险为正常体重组居民的1.253倍(HR=1.253,95%CI=1.014~1.548);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BMI与CVD发生风险呈“J”形关系(χ2总趋势=29.87,P总趋势=0.004;χ2非线性=7.08,P非线性=0.069);中介效应分析显示,BMI与CVD发生风险的直接效应为0.038(Z=11.644,P<0.00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是否高血压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22(Z=12.354,P<0.001)、0.041(Z=10.859,P<0.001)和0.133(Z=11.506,P<0.001),其中介作用百分比分别为36.67%、51.90%和77.78%。结论血压在BMI与CVD发生风险间的关联中具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应重点关注超重或肥胖个体的血压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CVD) 发生风险 体质指数(BMI) 高血压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春娟 王淑霞 +9 位作者 王增武 王馨 张林峰 陈祚 陈雪莲 马明艳 丁峰峰 郭鹏 郭敏皓 胡继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减轻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15个省份220家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43 769例原发... 目的:了解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减轻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15个省份220家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43 76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基线调查数据,采用直接法估算直接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费用经正态性检验服从偏态分布,对数转换使其呈近似正态化后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直接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为5 461.50(2 812.50,10 367.50)元,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5 413.50(2 796.40,10 300.00)元,人均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2.00(4.00,32.00)元;直接医疗费用中,人均门诊费、住院费和自购药费分别为240.00(80.00,700.00)元、4 200.00(2 300.00,8 000.00)元和200.00(80.00,500.00)元;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已婚、退休及下岗待业人员、家庭年人均收入5万~9万元、高血压病程≥5年和就诊次数≥10次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直接经济负担均较高。结论: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直接经济负担较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人均收入、高血压病程和就诊次数是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直接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直接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家族史与生活方式对冠心病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曹良佳 马明艳 +8 位作者 王淑霞 张扬 茹柯耶·亚森 许文娟 张嘉炫 金华 王馨 王增武 胡继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家族史和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CHD的独立影响以及潜在交互作用,为具有CHD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其CH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卫生行业专项,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全国15个省份220个社区卫生中心实施心血管...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家族史和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CHD的独立影响以及潜在交互作用,为具有CHD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其CH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卫生行业专项,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全国15个省份220个社区卫生中心实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的437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线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心病家族史与生活方式的独立影响和相乘交互作用风险(ORs);利用相加模型,通过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指数(SI)和归因比(AP)判断相加交互作用风险。结果冠心病家族史、吸烟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HD风险增高有关(均P<0.05);而饮酒与CHD风险降低有关(P<0.05)。冠心病家族史与吸烟对CHD患病风险有正向相乘和正向相加的交互作用(ORs=7.27,RERI=2.70,SI=1.75,AP=0.37,均P<0.05),冠心病家族史和缺乏体育锻炼有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ORs=5.04,P<0.05)。冠心病家族史与饮酒有负向相乘的交互作用(ORs=3.8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和饮酒不仅与CHD独立相关,冠心病家族史联合吸烟及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CHD风险,联合饮酒可降低CHD风险,提示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减少吸烟、增加锻炼和适量饮酒等改善生活方式降低CHD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家族史 生活方式 患病风险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新疆地区静息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增武 陈祚 +8 位作者 王馨 张林峰 郝光 董莹 聂静雨 王佳丽 郑聪毅 邵澜 田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索西藏新疆地区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西藏新疆地区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7510人,有效数据5477人。利用该资料分析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随着心率的增加血... 目的探索西藏新疆地区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2015年至2016年期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西藏新疆地区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7510人,有效数据5477人。利用该资料分析心率和血脂、血糖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随着心率的增加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随之增加(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教育程度、高血压和居住海拔后P<0.05),心率最高三分位数组到最低三分位数组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6.0%,19.4%和19.9%;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2%、3.0%和5.2%。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教育程度、高血压和居住海拔后发现TC(β=0.003,P<0.05)、TG(β=0.005,P<0.05)和血糖水平(β=0.009,P<0.05)和心率成正相关。本研究并未发现心率和居住海拔之间对于血脂、血糖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心率和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心率和居住海拔之间对于血脂、血糖的影响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血脂 血糖 相关关系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昭媛玲 王小万 +2 位作者 王增武 郭瑞 冯芮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定量研究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开展高血压防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个省35个职业场所在职职工中的高血压患者5 86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LISREL 8.7构建结构方程... 目的:定量研究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开展高血压防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个省35个职业场所在职职工中的高血压患者5 86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LISREL 8.7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知识、态度和行为作为潜变量,各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作为显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是基于多项相关系数,并配合渐进协方差矩阵,以一般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结果:知识对态度有直接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84;态度对行为有直接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38;知识对行为存在间接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态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但知识和态度对高血压患者行为的影响力较弱,存在其他因素对患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全面考虑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结构方程模型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随疾病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宜林 李崇剑 +5 位作者 楚军民 杨瑛 郑聪毅 邵澜 田野 张林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ction,AMI)患者的伴随疾病情况,为在青年人群中开展AMI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全部45岁以下AMI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出...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ction,AMI)患者的伴随疾病情况,为在青年人群中开展AMI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全部45岁以下AMI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出院诊断中的伴随疾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26例青年AMI患者中,循环系统的伴随疾病主要是高血压(50.00%的患者伴有高血压),除外循环系统的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60.43%),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最为常见(50.00%),其次是以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为主的多(患病率分别为24.85%、22.39%和11.04%),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51.84%)。其他疾病肝功能异常较常见(26.69%),其他疾病患病率都在5%以下。结论 青年AMI患者的伴随疾病主要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反流性食管炎和肝功异常。应加强对青年AMI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管理以及对反流性食管炎和肝功异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同时对上述疾病与青年AMI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伴随疾病 青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与新疆地区常见代谢危险因素组合特点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琳琳 陈祚 +11 位作者 张林峰 王馨 杨瑛 郑聪毅 亢玉婷 邵澜 田野 郭岩斐 吴静 陈韵岱 李南方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了解西藏与新疆地区常住居民常见代谢危险因素的不同组合,并探讨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2016年共抽取西藏与新疆地区≥35岁常住居民7529名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最终5816名... 目的了解西藏与新疆地区常住居民常见代谢危险因素的不同组合,并探讨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2016年共抽取西藏与新疆地区≥35岁常住居民7529名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最终5816名纳入分析,其中西藏地区1958名,新疆地区3858名.计算常见代谢危险因素不同组合的构成比和LVDD患病率,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组合的LVDD患病风险.结果单一代谢危险因素中,西藏地区高血压占比最高,新疆地区是中心型肥胖;聚集数为2和3的组合中,中心型肥胖+高血压、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均为两地占比最高的组合.在西藏地区,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在所有组合中占比最高(34.0%),其次为高血压(21.1%),LVDD患病率分别为45.8%和40.2%;新疆地区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占构成比最高(20.1%),其次为中心型肥胖(18.6%),LVDD患病率分别为44.0%和27.8%.以无代谢危险因素的人群为参照,调整多种因素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西藏地区LVDD患病风险最高的组合是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OR=6.342,95%CI 3.359~11.973),新疆地区为中心型肥胖+高血压(OR=2.872,95%CI 2.213~3.728).结论西藏与新疆地区中心型肥胖合并高血压人群LVDD的患病风险较高,应重点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危险因素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中心型肥胖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CHAL用于高校职工高血压患者的信度效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韬 王馨 +8 位作者 王增武 何敏媚 陈祚 田野 唐新华 尹新华 关秀萍 朱曼璐 高润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对高血压生活质量问卷(MINICHAL)在我国高校职工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研究,为高校职业场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方法从国内8所高校在职职工中筛查出6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高血压生活质... 目的对高血压生活质量问卷(MINICHAL)在我国高校职工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研究,为高校职业场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方法从国内8所高校在职职工中筛查出6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高血压生活质量问卷(MINICHAL)调查,使用Cronbach’s alpha和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量表MINICHAL信度;因子分析法评价该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信度分析显示,MINICHAL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825,因子1(精神维度)Cronbach’sα值为0.814,因子2(身体维度)Cronbach’sα值为0.816;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共提取两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40.171%,但问卷中条目10本应归为因子1(精神维度),但在本研究中条目10在因子分析中被提取归为至因子2(身体维度)。结论 MINICHAL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评价高校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职工 信度 效度 MINICH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女性绝经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琳琳 陈祚 +7 位作者 张林峰 王馨 杨瑛 郑聪毅 亢玉婷 邵澜 田野 王增武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8期33-37,2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西藏地区女性不同绝经时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患病风险。方法2015-2016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地区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最终获得40~60岁女性的有效样本853例。计算各绝经时期的构成比和LVD... 目的探讨我国西藏地区女性不同绝经时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患病风险。方法2015-2016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地区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最终获得40~60岁女性的有效样本853例。计算各绝经时期的构成比和LVDD发生率,用多因索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女性不同绝经时期的LVDD患病风险。结果未绝经、绝经早期和绝经晚期女性比例分别是56.0%.21.8%和22.2%,相应LVDD发生率分别为16.3%.35.5%和47.1%。伴有高血压或腹型肥胖的女性LVDD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述症状的女性。以未绝经女性为参照,调整年龄等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早期女性的LVDD患病风险增加(OR=1.881,95%6 CI:1.186-2.982),绝经晚期女性风险进一步升高(OR=2.877,95%CI:1.650-5.017);在高血压对象中,绝经早期与绝经晚期女性LVDD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2.399(95%CI:1.220~4.719)和2.940(95%CI:1.226~7.048);在腹型肥胖对象中,OR值则分别为2.124(95%CI:1.222~3.690)和2.974(95%CI:1.451~6.095)。但在非高血压和非腹型肥胖的女性中,绝经早期LVDD患病风险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地区女性绝经后LVDD患病风险增高,高血压和腹型肥胖对象更显著,应针对这类人群进行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高血压腹 型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人群高血压现状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祚 王馨 +10 位作者 李苏宁 张林峰 董莹 郑聪毅 王佳丽 亢玉婷 田野 邵澜 王增武 朱曼璐 高润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我国青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以及其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使用2012—2015年全国高血压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青年人(18-34岁)131346人。高血压定义为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目的探讨我国青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以及其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使用2012—2015年全国高血压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青年人(18-34岁)131346人。高血压定义为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类药物;高血压前期定义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血压控制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结果我国青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2%(约1912.9万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1.9%(约15413.5万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6%(约956.4万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病率为1.2%(约441.4万人)。在不同特征分组中,伴有超重、肥胖、饮酒和吸烟危险因素的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高达50%以上。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和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女性(7.8%比2.5%,53.1%比29.9%;P〈0.001)。在高血压患病人群中,知晓率为11.7%,治疗率6.7%,控制率只有2.3%。结论青年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加强青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适当运动和少吃高脂肪食物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青年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被引量:9
19
作者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王增武 +3 位作者 李建军 赵水平 高润霖 郭远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0-337,共8页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血脂管理刻不容缓,在基层开展血脂规范管理尤为重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血脂管理刻不容缓,在基层开展血脂规范管理尤为重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ASCVD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并就常见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进行了推荐。该指南旨在为基层医师开展血脂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医师的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管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基层
原文传递
我国35岁以上不同类型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现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雪莲 马明艳 +9 位作者 陈祚 王馨 张林峰 李苏宁 郑聪毅 亢玉婷 周好奇 陈露 胡继宏 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索我国35岁以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为预防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2012年~2015年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 目的探索我国35岁以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为预防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2012年~2015年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6600名≥35岁人群,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纳入本研究的人群为36023例。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内脏脂肪指数(VFI)三个肥胖指标的肥胖诊断标准依次为:BMI≥28kg/m~2,WC≥90(男)/85(女)cm和VFI≥10。依据达到的三类肥胖指标诊断标准的个数和种类分为五种肥胖类型:非肥胖、普通肥胖、腹型肥胖、内脏肥胖和混合型肥胖。结果本研究中,腹型肥胖所占比例为38.2%,普通肥胖18.0%,内脏肥胖40.4%。不同WC分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1.18±0.82)mmol/L、(1.44±0.95)mmol/L和(1.63±1.09)mmol/L,甘油三酯(TG)水平分别为(4.72±0.94)mmol/L、(4.85±0.97)mmol/L和(4.91±0.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2.75±0.78)mmol/L、(2.86±0.82)mmol/L和(2.90±0.84)mmol/L。随着WC、BMI和VFI的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趋势检验P均<0.001)。总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7%,其中非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3.5%,普通肥胖、腹型肥胖、内脏肥胖人和混合型肥胖群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依次为31.6%、35.1%、35.9%和48.3%,知晓率依次为9.5%、10.4%、9.9%和16.6%。结论我国不同肥胖类型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均高于普通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然高于普通人群,但整体偏低,亟待加强肥胖人群血脂异常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血脂异常 成年人 心血管疾病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