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脊髓损伤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李策 王旖旎 +1 位作者 王欢 吴荣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756-763,共8页
目的汇总成人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脊髓损伤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证据金字塔“6S”模型,系统检索指南库、专业学会及数据库中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 目的汇总成人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脊髓损伤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证据金字塔“6S”模型,系统检索指南库、专业学会及数据库中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和整合。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4篇、原始研究4篇。从危险因素评估、脊髓监测、预防性管理、对截瘫的护理、其他5个方面共汇总了27条最佳证据。结论目前证据大多来自国外,应进一步转化为本土化证据,并开展高质量原始研究丰富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脊髓损伤 评估 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庄菲斐 史宇欣 +1 位作者 郭聪慧 吴荣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汇总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相关问题,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证据总... 目的汇总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相关问题,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汇总出20条主动脉外科术后患者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脊髓损伤的评估与监测、风险因素识别、预防与管理措施3个方面的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主动脉外科术后脊髓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疗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目前证据大多来自于国外,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展国内护理领域相关高质量研究。通过应用最佳证据,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管理主动脉外科术后脊髓损伤,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脊髓损伤 循证护理学 证据总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刚 黄雨佳 +2 位作者 刘庚 刘周周 吴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评估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评估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和适用性评价。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5项预测模型开发研究和3项预测模型效能验证研究。结论 风险预测模型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预测效能一般,且整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可基于大样本数据,构建低偏倚风险、高适用性的本土化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械通气 通气时间 风险预测模型 偏倚风险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张宇扬 陈阳 +6 位作者 张雨萌 陈婉君 蔡文清 苏雅静 王诗瑜 李朝晖 李庆印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基于Miller金字塔理论构建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拟订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初稿,运用专家咨询法确立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 目的基于Miller金字塔理论构建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拟订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初稿,运用专家咨询法确立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2%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8和0.909,专家函询各条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3~0.220和0.145~0.218(P<0.01)。最终形成危重症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结论危重症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客观评价危重症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受教育情况及为个人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护理教育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闫琳 刘周周 +9 位作者 吴荣 李茹 季诗明 张艳娟 庞冉 杨洋 张香雨 李永刚 高川 张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构建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在心血管危重患者中安全、有效地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站和专业网站获取相关文献,选取临床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结合文献研究和访... 目的构建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在心血管危重患者中安全、有效地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站和专业网站获取相关文献,选取临床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结合文献研究和访谈结果形成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条目进行修改和增删,形成方案终稿。结果共15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5,经过2轮函询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36(P<0.001)。最终形成的方案含25个条目,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为4.27~5.00分。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俯卧位通气方案科学可靠,针对性强,可为临床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重病护理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再入院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百艺 赵妹 +3 位作者 李明 张海宏 王丹丹 王克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29,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再入院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7所医院的215例住院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再入院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7所医院的215例住院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功能共患病指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患者健康问卷简版、临床衰弱量表等工具对其进行调查,于6个月后随访调查其是否急性加重再入院,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6个月内再入院次数≥1次的患者55例(25.6%);低体重、合并症多、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为患者6个月内急性加重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6个月内急性加重再入院的风险较高,医护人员应该重点关注低体重、合并症多、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定期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再入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
7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 马艳 +7 位作者 吴荣 张辰 李庆印 黄雨佳 赵明晶 付强 李永刚 王佳妮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形成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的为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方法全面回顾国内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护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文献及相... 目的形成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的为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方法全面回顾国内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护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文献及相关疾病诊疗方案等,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1轮线上专家会议,对各条目进行调整、修改,形成“共识”终稿。结果函询专家应答率为93.75%,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7和0.920,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02和0.407(P<0.01)。通过专家函询及专家会议,形成的终版“共识”涵盖血流动力学监测、左心室辅助装置功能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经皮缆线的固定及切口护理、运动康复、健康教育、出院前考核7个主题。结论构建的“共识”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共识”内容覆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的各个环节,可为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术后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心血管术后重症病房智能药柜机使用的质量改进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刚 黄雨佳 +3 位作者 张茜 兰俊 李庆印 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88-591,共4页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临床护士对智能药柜机的使用满意度及临床护士药品取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方法:建立团队,定期对智能药柜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智能药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护士实施持续...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临床护士对智能药柜机的使用满意度及临床护士药品取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方法:建立团队,定期对智能药柜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智能药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护士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评价效果。结果: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先后发现智能药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项,并针对其先后制定质量改进方案40个,对药品取用流程中的4个环节进行改进,并新增3个药品取用环节。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护士对智能药柜机内药品摆放合理性、药品识别准确性、药品取用便捷性、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取用安全性、药品取用制度整体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5);护士临时医嘱取药时间由(5.19±1.12)min缩短至(4.61±0.93)min(P<0.05),临时医嘱退药时间从(3.59±1.20)min缩短至(2.89±1.10)min(P<0.05),护士取药错误发生率从0.7%降低至0.3%(P<0.05)。结论:护士对智能药柜机的使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优化了智能药柜机内部药品存储方式和临床护士用药流程,提升了临床护理用药便捷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护理用药流程的闭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重症护士 智能药柜机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红 刘芳 +2 位作者 孙建华 吴荣 李尊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30期4068-4071,共4页
临床实践是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为确保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建立合格的临床教学基地,实施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基... 临床实践是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为确保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建立合格的临床教学基地,实施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基地建设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重症监护病房 培训基地 发展
原文传递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自我照护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史宇欣 付强 +2 位作者 王欢 赵琳 吴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7-1280,F0003,共5页
随着心力衰竭患者的增多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心脏移植的供体有限,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主要替代治疗选择。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面临着与潜在心力衰竭、左心... 随着心力衰竭患者的增多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心脏移植的供体有限,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主要替代治疗选择。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面临着与潜在心力衰竭、左心室辅助装置等相关的长期自我照护问题,全面评估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自我照护行为水平,并制订针对性自我照护指导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自我照护的内涵、测量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自我照护水平、生命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自我照护 护理 综述
原文传递
12例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茜 李永刚 +3 位作者 兰俊 李庆印 黄雨佳 石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7-911,共5页
总结12例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EVAHEART I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血泵流速及左右心功能的监测,脏器及组织灌注监测;出凝血功能障碍、感染、脑卒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监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出院随访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 总结12例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EVAHEART I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血泵流速及左右心功能的监测,脏器及组织灌注监测;出凝血功能障碍、感染、脑卒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监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出院随访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2例患者均携带左心室辅助装置EVAHEART I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心室辅助装置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成人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刚 庄菲斐 +4 位作者 吴荣 霍燕妮 黄雨佳 赵明晶 张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2期1556-1562,共7页
目的:构建成人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运用结构化语言查询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4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957例成人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 目的:构建成人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运用结构化语言查询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4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957例成人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资料、既往史、术前血肌酐、术前总胆红素、术前是否呼吸机辅助、术中供体心脏冷缺血时间等信息。按照3∶1的比例将入选患者分成训练组( n=717)和验证组( n=240),基于训练组数据使用双向逐步Logistic回归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基于验证组数据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57例成人心脏移植受者中,18.39%(176/957)的受者术后发生机械通气时间延长(>24 h)。基于训练组建立的模型中,纳入了年龄≥60岁( OR=1.820)、输血史( OR=5.237)、接受过其他心脏手术( OR=2.826)、术前总胆红素≥34.2 μmol/L( OR=1.861)、术前呼吸机辅助( OR=9.421)、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 OR=1.826)、术中供心冷缺血时间≥360 min( OR=2.093)7个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基于验证组验证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676(95%置信区间:0.581~0.770),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796。 结论:本研究基于单中心的成人心脏移植受者数据,建立了相对简单、客观,且能较好预测成人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机械通气 通气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术后评估
原文传递
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工具的范围综述
13
作者 郭聪慧 王翔宇 +6 位作者 臧美娜 吴荣 赵琳 李怡锦 李雪樱 侯佳艳 马艳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目的对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未来预测工具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 目的对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未来预测工具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及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及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1个预测模型和7种筛查量表。模型构建方法多样,预测性能总体较好,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年龄、术中体温、糖尿病史是模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预测因子。筛查量表预测性能较预测模型差,区分度均在0.7以下。结论目前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工具的预测效能中等,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筛查量表,但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完善、更新现有工具,或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设计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构建预测性能佳、可操作性强的低偏倚高适用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范围综述 护理
原文传递
智能物资柜的研发和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雨佳 李永刚 +3 位作者 兰俊 张茜 李庆印 石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心血管术后ICU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CSICU)护士参与研发和使用智能物资柜,提升CSICU物资管理水平,实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流程化。方法基于CSICU物资管理需求,借鉴智能药柜和高值类耗材的管理方... 目的心血管术后ICU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CSICU)护士参与研发和使用智能物资柜,提升CSICU物资管理水平,实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流程化。方法基于CSICU物资管理需求,借鉴智能药柜和高值类耗材的管理方法研发智能物资柜。将CSICU常用物资按来源分为高值耗材类、无菌包类和其他类分别粘贴条码,根据医生与护士的治疗操作行为,实行"医嘱组套"式管理模式,将医嘱与执行医嘱需使用的所有物资绑定,制订智能物资柜护理使用流程,并于2019年1月在该院CSICU使用,评价其使用效果。结果护士取用高值耗材类、无菌包类、急救物资和其他类物资所用时间均缩短(P<0.001),准确性均提升(P<0.05);护士对物资取用准确性、便捷性、计费准确性和总体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智能物资柜的研发和使用,优化了临床护士的物资取用流程,提升了护士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实现了从物资入柜、使用、计费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术后ICU 护士 智能物资柜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民英 郭平 +1 位作者 石丽 兰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8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美国指南网、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美国指南网、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网站、国际指南网、医脉通等指南网及PubMed、CINAHL、Embase、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证据,包括系统评价、指南和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2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从随访团队构成及要求、随访频率、随访内容、病情监测、评估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评估和改善心理状况、运动与康复、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8个主题汇总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具体情况,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护理策略,从而对患者实施科学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循证护理 出院后医疗 随访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的构建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平 张琳 +2 位作者 李永刚 陆凡 吴永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5期2044-2049,共6页
目的建立科学、符合临床需要的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病例回顾和专家访谈,初步建立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函询问卷。2018年2—6月选取21名麻醉、... 目的建立科学、符合临床需要的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病例回顾和专家访谈,初步建立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函询问卷。2018年2—6月选取21名麻醉、体外循环和重症医学的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函询。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该规范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3个。结论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规范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为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德尔菲法 指标构建
原文传递
13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17
作者 李永刚 吴荣 +2 位作者 马艳 黄雨佳 张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05-2408,共4页
总结13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提升平均动脉压和防止一过性低血压,预防体温异常引起的脊髓氧耗增加,预防呼吸肌无力和肺部感染等引起的低氧血症,加强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护理,做好体液平衡和肾... 总结13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提升平均动脉压和防止一过性低血压,预防体温异常引起的脊髓氧耗增加,预防呼吸肌无力和肺部感染等引起的低氧血症,加强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护理,做好体液平衡和肾功能监测,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及切口感染。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3例发生永久性脊髓损伤,10例部分或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护理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构建及评价
18
作者 陆凡 庄菲斐 +3 位作者 吴荣 郝云霞 马艳 张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32期4555-4560,共6页
目的构建成人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法遵循集束化护理方案制订流程,确定集束化护理主题并组建多学科支持体系后,基于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初步拟定策略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目的构建成人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法遵循集束化护理方案制订流程,确定集束化护理主题并组建多学科支持体系后,基于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初步拟定策略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专家意见与试点反馈最终形成成人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终稿。结果最终形成的成人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包含4项一级指标、7个二级条目,各条目的重要性与临床适用性均>3.50分。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均较高,权威系数分别为0.73、0.87,协调系数分别为0.216、0.125(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成人心脏移植术后预防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科学且实用,后续将进一步开展验证性试验研究,以期为心脏移植术后机械循环辅助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心脏移植 机械循环辅助 医院感染 集束化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