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凌 田月琴 +8 位作者 袁建松 乔树宾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方纬 杨敏福 沈锐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HCM患者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患者均为空腹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 20 mCi、^(18)F-FDG 4 mCi,1小时后行双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半定量评分法分析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灌注及葡萄糖显像情况。结果:93例HCM患者^(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左心室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患者90例(97%),其中间隔部82例,前壁20例,心尖部15例,外侧壁4例,下后壁3例。93例HCM患者^(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结果:31例(33%)患者心肌未见明显显影;13例(14%)患者左心室显影清晰,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均可见放射性摄取或明显摄取(得分为-1或-2);49例(53%)患者心肌部分节段有放射性分布,其中间隔36例,前壁35例,心尖部20例,外侧壁33例,下后壁32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异常表现具有多样性,灌注显像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多累及部位为间隔部;而代谢显像表现不均一性较为明显,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约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14%,心肌部分节段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53%,而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均未见放射性摄取的占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祚祥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心病诊断 临床应用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心电图运动试验 放射性核索显像 心血管疾病 核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心室起搏在核素位相分析检出心律失常患者异位激动点中的应用
3
作者 史蓉芳 王中干 +4 位作者 李胜亭 周宝贵 陈文琦 褚克维 刘秀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17例预激综合征(WPW)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以及3例阵发性率性心动过速(VT)患者用心房心室起搏方法诱发其 SVT 及 VT 发作。结果表明,心房心室起搏大大提高了放射性核素位相分析(PA)对旁道与心室异位激动点的检出率。17例... 对17例预激综合征(WPW)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以及3例阵发性率性心动过速(VT)患者用心房心室起搏方法诱发其 SVT 及 VT 发作。结果表明,心房心室起搏大大提高了放射性核素位相分析(PA)对旁道与心室异位激动点的检出率。17例 WPW 患者在诱发 SVT 时,PA 对旁道的检出率由诱发前的68.2%增加到95.5%;3例阵发性VT 患者,在诱发 VT 时,PA 均检出心室异位激动点。由此可见,心房、心室起搏对异位病灶的诊断及消融疗效的判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放射性核素 心室显像 位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及疗效评价
4
作者 史蓉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肺动脉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若发生肺出血或坏死则称为肺梗死.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在美国每年约有70余万患者,其中20%发生死亡,占死因的第三位,仅次... 肺动脉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若发生肺出血或坏死则称为肺梗死.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在美国每年约有70余万患者,其中20%发生死亡,占死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在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北京阜外医院900余例心血管病尸检资料证实,有肺段以上较大肺栓塞者100例,占11%,占风湿性心脏病尸检的29%,心肌病的26%,肺源性心脏病的19%,说明肺栓塞并发于心血管疾病者已相当多见.但是,肺栓塞血栓的主要来源是盆腔和下肢深静脉的炎症和血栓,约占70%以上,因此,探测下肢深静脉病变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诊断 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脏病学在心力衰竭患者CRT和ICD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易剑 魏红星 张晓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
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心脏重构,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左心室收缩不同... 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心脏重构,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门控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心肌代谢显像可以评估心肌存活和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123I-间位碘代苄胍(123I-MIBG)和11 C-羟基麻黄碱(11 C-HED)的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可以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相位分析 心脏神经受体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凌 郑平 +6 位作者 张晓丽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徐莹颖 田月琴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 目的:应用腺苷负荷试验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行腺苷负荷试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断层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腺苷负荷试验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静息时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LVEF降低≥5%组(n=16)和LVEF降低<5%组(n=54)。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半定量评分法,得到负荷灌注总评分、静息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分。应用QGS软件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LVEF降低≥5%组患者的静息时LVEF明显大于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与LVEF降低<5%组相比,LVEF降低≥5%组的负荷灌注总评分及心肌缺血总评均显增加,病变范围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后LVEF较静息时明显降低(≥5%)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试验 门控单光子断层显像 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99m)Tc—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月琴 刘秀杰 +7 位作者 张晓丽 史蓉芳 刘蕴忠 刘华平 乔树宾 高润霖 徐义枢 姚康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8-90,共3页
本文报道了100例99mTc—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99mTc一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变的检出率和对病变范围的估价优于心电图。本组心绞痛患者99m... 本文报道了100例99mTc—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99mTc一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变的检出率和对病变范围的估价优于心电图。本组心绞痛患者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敏感性为93%,特异性79%,运动心电图对心绞痛诊断的敏感性为59%,特异性79%。99mTc—MIBI次极量运动心肌断层显像是判断心肌缺血敏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运动试验 放射性核素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平 王浩 +7 位作者 田月琴 何作祥 陆叶 郭远林 郑昕 马文君 徐楠 张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方法:4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腺苷负荷前、过程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波(E)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之比(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之比(E’/A’)以及E/E’;次日行冠脉造影或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按其结果分组:正常组(n=15);冠脉狭窄50%-70%组(n=15);冠脉狭窄≥70%组(n=16)。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腺苷负荷前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苷负荷中正常组与冠脉狭窄≥70%组E/E’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中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E’侧壁/A’侧壁及冠脉狭窄50%~70%组E’侧壁/A’侧壁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均〈0.05)。腺苷负荷前、过程中正常组和冠脉狭窄≥70%组△E’间隔/A’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E’间隔/A’间隔≥0.037判定无显著冠脉狭窄(即狭窄〈70%)的敏感性67%,特异性94%。结论:腺苷可诱发冠脉狭窄≥70%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负荷前及过程中的△E’间隔/A’间隔≥0.037排除冠脉狭窄≥70%的特异性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稳定性心绞痛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标记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无创性检测急性静脉血栓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纬 季顺东 +3 位作者 王峰 王峰 阮长耿 王自正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SytI-C2A)具有与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结合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99Tcm标记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99Tcm-SytI-C2A)作为显像剂用于进行急性静脉血栓显像的可行性。选择比格犬5只... 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SytI-C2A)具有与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结合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99Tcm标记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99Tcm-SytI-C2A)作为显像剂用于进行急性静脉血栓显像的可行性。选择比格犬5只,通过导管将双股螺旋金属丝送入一侧后肢股静脉,制成急性股静脉血栓模型;然后静脉注射99Tcm-SytI-C2A185MBq,注射后1h、2h和3h分别进行显像,用勾画"感兴趣"区的方法计算血栓部位与对侧后肢的对称部位以及血栓/本底的放射性比值。取出血栓、后肢肌肉和血液等标本,体外测定%ID·g-1值。结果表明,注射后1h、2h和3h,血栓部位与对侧后肢对称部位的放射性比值分别为3.01±0.30、3.22±0.21和3.37±0.57;与同侧下肢放射性本底的比值分别为3.10±0.39、3.32±0.31和3.50±0.45。体外检测结果显示出股静脉血栓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摄取量是血液的2.40±0.35倍,是后肢肌肉的68.90±45.30倍。99Tcm-SytI-C2A能用于无创性地早期检测静脉血栓,有望成为较理想的新型血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核素显像 突触结合蛋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在X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月琴 刘秀杰 +4 位作者 乔树宾 史蓉芳 刘蕴忠 周宝贵 徐义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6-177,共2页
为估价心肌显像在 X 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对21例有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而诊断为 X 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心肌 SPECT 显像,并与17例临床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 为估价心肌显像在 X 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对21例有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而诊断为 X 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心肌 SPECT 显像,并与17例临床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图阴性的非 X 综合征患者和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显像进行对比。结果:21例 X 综合征患者经心肌 SPECT 检查11例有心肌缺血,其心肌缺血半定量计分为1.1±0.3,而冠心病心绞痛者心肌缺血计分为1.8±0.7(t=3.174 6,P<0.01)。故心肌 SPECT 显像可检出部分 X 综合征的心肌缺血,其缺血程度比冠心病心绞痛者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心肌缺血 CT 锝^99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晓昕 田月琴 +1 位作者 王道宇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和半剂量组(n=46)。全剂量组:两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静息显像均先行半时间采集,随后全时间采集,半时间用AS重建,全时间用FBP重建;半剂量组:一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时注射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5.2±0.6)mCi,标准一日法剂量的一半],先行全时间采集,随后双倍时间采集,全时间用AS重建,双倍时间用FBP重建;如果运动显像异常,于当日行静息显像(与全剂量组静息显像完全相同)。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图像诊断结果采用5分类法(正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模棱两可)。结果:两组中图像质量评分AS图像均高于FBP图像(P<0.001)。诊断结果按照5分类法,AS图像与FBP图像之间有高度的诊断一致性(Kappa=0.922,P<0.001)。结论:经AS重建的半时间采集或半剂量注射的心肌灌注图像,其质量优于全时间和全剂量标准的FBP重建的图像,但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扫描时间 放射性剂量 迭代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及静息门控心肌SPECT显像左室功能的差异及与心肌缺血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娜 周久贸 +4 位作者 李雪娜 尹雅芙 李亚明 王丽娟 何作祥 《同位素》 CAS 2011年第1期39-43,共5页
选取104例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研究了一日法负荷-静息显像判断静息与负荷状态左室功能的差异及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将左室分为17节段,采用5点评分法对心肌缺血进行评分,并计算出总负荷评分(S... 选取104例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研究了一日法负荷-静息显像判断静息与负荷状态左室功能的差异及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将左室分为17节段,采用5点评分法对心肌缺血进行评分,并计算出总负荷评分(SSS)、总静息评分(SRS)及评分差(SDS=SSS-SRS)。将SSS≥4作为存在缺血指标,SDS≥3为可逆性灌注异常指标。结果显示,负荷与静息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以所有患者为整体来观察,静息显像与负荷显像间无显著性差异(t=-0.655,P>0.05)。将所有患者分为可逆心肌缺血组及非可逆心肌缺血组,非可逆心肌缺血患者组静息及负荷后LVEF、EDV(舒张末容积)、ESV(收缩末容积)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可逆心肌缺血组负荷显像LVEF、EDV、ESV均显著低于静息显像。以上结果提示,腺苷诱导可逆性缺血患者负荷显像LVEF明显低于静息显像;负荷显像LVEF有所降低,也预示其心肌缺血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 心肌缺血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开搏通与氯沙坦在同位素肾显像中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雄京 宋丽萍 +3 位作者 刘秀杰 史蓉芳 明广华 刘力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比较开搏通肾显像和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作用。病例和方法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 4 6例疑诊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 ,先行开搏通肾同位素显像 ,2 4小时后行氯沙坦同位素肾显像。所有可疑肾动脉狭窄... 目的 比较开搏通肾显像和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作用。病例和方法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 4 6例疑诊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 ,先行开搏通肾同位素显像 ,2 4小时后行氯沙坦同位素肾显像。所有可疑肾动脉狭窄患者在肾显像后 7天内行肾动脉造影。结果 肾动脉造影显示共 92个肾脏中 6 7个肾脏的肾动脉无明显狭窄 ,另 2 5个肾脏的肾动脉直径狭窄≥ 5 0 %。开搏通肾显像和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6 0 0 %和 84 0 % ,特异性分别为 95 5 %和 97 0 % ,准确性分别为 85 8%和 93 4 %。后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前者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开搏通肾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搏通 氯沙坦 肾图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腺苷诱导的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娜 尹雅芙 +4 位作者 李雪娜 李亚明 房昕晖 王丽娟 何作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3-725,729,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诱导的ST段下移的发生特点、与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25例疑似或确诊的CAD患者行1日法腺苷负荷—静息MPI。将腺苷注射后出现ST段水平样或下斜下移≥...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诱导的ST段下移的发生特点、与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25例疑似或确诊的CAD患者行1日法腺苷负荷—静息MPI。将腺苷注射后出现ST段水平样或下斜下移≥1.0 mm定义为缺血心电图阳性表现,以MPI出现可逆或不可逆显像剂摄取降低作为心肌缺血评价标准,观察腺苷负荷诱导的ST段下移与MPI显像提示缺血之间的相互关系。48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术,3支主要血管中至少有1支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作为阳性的诊断标准。结果 125例患者中42例(33.6%)出现心电图阳性改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腺苷负荷ST段下移与心肌MPI显像心肌缺血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冠脉造影阳性的32例患者中,25例有MPI心肌缺血,其中14例伴有心电图改变;而冠脉造影阴性的16例患者中,MPI显像正常12例,其中10例腺苷负荷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结论腺苷注射诱导的心电图ST段改变能为腺苷心肌MPI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电图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患者的预后估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丽 王翠英 +5 位作者 刘秀杰 史蓉芳 高润霖 何作祥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例 (2 1.3%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心肌显像提示的心肌缺血组 (n =4 3)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6 2 .8% ,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 (n =32 ,12 .5 % ,χ2 =19.3,P <0 .0 0 0 1) ,而且也明显高于心肌显像正常组(n =85 ,3.5 % ,χ2 =5 7.4 4 ,P <0 .0 0 0 1)。心肌缺血组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在 1年 ,3年 ,5年和 10年分别为 5 6 % ,32 % ,2 6 %和 2 6 % ,而正常组在相同时间内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为 99% ,97% ,94 %和 94 %。多元线性分析显示 ,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节段是预测PTCA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RR =5 .13,P <0 .0 0 0 1)。结论 99mTc MIBI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冠心病诊断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红星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9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PET/CT 冠心病诊断 心血管疾病 SPECT 医疗单位 影像设备 临床应用 匹兹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博洽 《同位素》 CAS 2009年第4期230-236,共7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仪(PET)及PET/CT在国内外的逐步推广应用,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也备受关注,PET应用的心肌灌注显像剂有82Rb1、3NH3和H215O,但半衰期均较短(t1/2<10 min),或需要82Sr/82Rb发生器或加速器等原因限制了... 随着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仪(PET)及PET/CT在国内外的逐步推广应用,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也备受关注,PET应用的心肌灌注显像剂有82Rb1、3NH3和H215O,但半衰期均较短(t1/2<10 min),或需要82Sr/82Rb发生器或加速器等原因限制了其应用。近来长半衰期核素18F标记的新型灌注类显像剂成为研究热点,报道较多的一类显像剂是以心肌细胞线粒体复合物-I(MC-I)为靶点,该类显像在动物体内外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显像性能:心肌摄取快,血流灌注相关性好,滞留时间长。其中又以18F-BMS747158-02最为突出,除具备上述特性外,还体现出心室放射性摄取均匀,体内生物分布理想的特点,有望成为较理想的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示踪剂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探头监测精神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
18
作者 魏红星 于全俊 +4 位作者 刘蕴忠 田月琴 张卫和 何作祥 刘秀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确定精神应激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用微型探头γ心功能仪对10例正常人及30例冠心病(CAD)患者进行精神应激试验及运动踏车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于精神负荷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安静时58.2%±9.8%增至63.8%±6.1%(P<... 为了确定精神应激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用微型探头γ心功能仪对10例正常人及30例冠心病(CAD)患者进行精神应激试验及运动踏车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于精神负荷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安静时58.2%±9.8%增至63.8%±6.1%(P<0.01),运动试验 LVEF 增至68.2%±12.9%(P<0.01);而 CAD 组中28例患者精神应激状态下LVEF 比对照组降低12.9%±5.4%,持续时间5.4±2.0分钟,22例在运动试验时 IWEF 降低16.6%±8.6%,两者符合率为96%。精神应激对诱发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93%。表明心肌缺血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应激 心理健康 精神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标突触结合蛋白I C2A片段和重组膜联蛋白作为凋亡分子探针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付彤 侯彦杰 +3 位作者 方纬 华子春 张明荣 王峰 《上海医学影像》 201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制备两种凋亡分子探针氟标记突触结合蛋白I C2A片段(18F-C2A-GST)及带10个组氨酸标签的重构膜联蛋白V(rh-His10-annexin V),探讨其生物分布及与凋亡细胞结合能力的差异。方法用18F-SFB联接法分别制备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 目的制备两种凋亡分子探针氟标记突触结合蛋白I C2A片段(18F-C2A-GST)及带10个组氨酸标签的重构膜联蛋白V(rh-His10-annexin V),探讨其生物分布及与凋亡细胞结合能力的差异。方法用18F-SFB联接法分别制备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聚丙烯胺凝胶电泳(PAGE)和放射自显影分析标记产物。将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分别与喜树碱诱导的Jurkat淋巴瘤细胞孵化,10 min后漂洗、测定两组放射性计数,并与未诱导的对照细胞比较;观察microPET动态显像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的体内生物分布。结果 18F-SFB易与C2A-GST、rh-His10-annexin V反应,纯化后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的放化纯均达95%以上,体内外稳定性好;这两种分子探针均可与凋亡细胞特异性结合。MicroPET及生物分布研究均显示,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主要经肾脏排泄,血液清除快,心脏、肝脾等脏器放射性摄取少。结论 18F-C2A-GST和18F-rh-His10-annexin V均可与凋亡细胞特异性结合,生物分布理想,体内外稳定性好,探测细胞凋亡有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A片段 细胞凋亡 分子显像 人重组膜联蛋白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小型猪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功能和重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科雨彤 田丛娜 +9 位作者 魏红星 田毅 王伟学 杨易剑 张宗耀 耿庆海 王琦 王红月 张晓丽 唐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灌注、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室壁瘤大小(呈反向运动或无运动的心肌节段数)与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 目的: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灌注、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室壁瘤大小(呈反向运动或无运动的心肌节段数)与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重构程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关系。方法 :中华小型猪16只,雌雄不限,采用结扎钝缘支远端,阻断回旋支供应心尖部血流,并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建模后的不同阶段(1 W、4 W、8 W)采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观测心肌灌注减低程度和范围、室壁瘤形成情况以及LVEF、LVEDV、LVESV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5头猪术中死亡,2头于术后第1周显像前死亡。6头猪在第8周末证实有室壁瘤形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9头猪成功完成动态显像。显像结果为,在第1周(基础)有4头猪形成心尖部大室壁瘤,2头猪形成心尖部小室壁瘤,3头猪无室壁瘤形成。大室壁瘤猪第4周及第8周显像结果提示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不断增加,室壁瘤逐渐增大,LVESV和LVEDV不断增加,而LVEF逐渐下降;而小室壁瘤或无室壁瘤猪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以上指标均趋于相对稳定;另外,室壁瘤大小与LVEF、LVEDV和LVESV均呈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6、0.855和0.825,P均<0.05)。结论:在室壁瘤形成的初期,当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比较严重时,容易形成大的室壁瘤,左心室整体功能受损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程度随时间延长将逐渐加重,预后不良。反之,不形成或形成小的室壁瘤,预后较好,随时间变化均无明显心室重构。提示在急性期形成室壁瘤的大小可以在早期预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程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左心室重构 动物模型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门控心肌代谢显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