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形态学整合教学20年的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柏树令 范军 +3 位作者 潘锋 田晓红 王军 闻德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2-723,共2页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形态科学教学团队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影像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组合而成。借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学经验,将上述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组织优秀教师集多年整合教学经验,...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形态科学教学团队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影像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组合而成。借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学经验,将上述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组织优秀教师集多年整合教学经验,编写教学大纲,正式出版了《人体形态科学》整合课教材[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科大学 整合教学 人体形态学 《组织胚胎学》 人体形态科学 《人体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英教育的理念运作基础医学的学科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柏树令 王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医学基础课是培养医生的基石.在目前扩大招生,建立强校,创建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创建学科的理念事关大局.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强校的重要标志.就创建重点学科的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促进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学科建设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0
3
作者 赖红 吕永利 赵海花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护理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护理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内容亟待改革。教学内容应密切适应临床护理需要,有增有减,取舍原则是要突出“护理”二字;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突出实用,注重实践;重视多... 本文针对目前护理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护理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内容亟待改革。教学内容应密切适应临床护理需要,有增有减,取舍原则是要突出“护理”二字;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突出实用,注重实践;重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努力实行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 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本科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红 吕永利 赵海花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 解剖学教学 护理学专业 教学内容 本科专业 教学时数 中外合资 课程结构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解剖学》配套课件的制作
5
作者 佟浩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38,共2页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已得到解剖学界的广泛认可。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怎样与解剖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是目前解剖学界关注的话题,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的重要方面。下面将本教研...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已得到解剖学界的广泛认可。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怎样与解剖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是目前解剖学界关注的话题,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的重要方面。下面将本教研室制作《系统解剖学》教材配套光盘及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制作课件的一些经验及做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多媒体课件 制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解剖学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实践 配套光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P和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金大成 王铁民 方秀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为了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在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象分析方法检测了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 为了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在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象分析方法检测了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假手术组大鼠纹皮质未见 Caspase-3表达 ;缺血组较假手术组 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 ( P<0 .0 1) ;CGRP组和 NGF组 Cas-pase-3表达均弱于缺血组 ( P<0 .0 5 ) ;CGRP和 NGF合用组 Caspase-3表达明显弱于缺血组 ( P<0 .0 1) ,分别弱于 CGRP组 ( P<0 .0 5 )和 NGF组 ( P<0 .0 5 )。缺血组缺血后再灌注 3 h Caspase-3开始表达 ,1d达高峰 ,3 d时减弱 ,CGRP和 NGF合用组 Cas-pase-3表达随着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以上结果提示 :CGRP和 NGF分别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 ,联合应用则能显著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皮质 Caspase-3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纹皮质 大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GF CGRP 全脑缺血 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acidil reduces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through both mitochondrial and death-receptor signal pathways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鸿 宋利春 +2 位作者 刘艳艳 马英 吕永利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5-150,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pinacidil, an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 opener, on the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ts signaling transduction mechanism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pinacidil, an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 opener, on the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ts signaling transduction mechanism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Methods One hundred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sham-operated group; B,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C, KATe opener treatment group; and D, KATe opener and blocker treatment group.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intraluminal suture occlusion method, neuronal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TUNEL staining, and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caspase-9 and caspase-3 mRNA were detect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1) The numbers of apoptotic neurons at 12 h, 24 h, 48 h, and 72 h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group C than in groups B and D (P 〈 0.01 or P 〈 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B and D at all time points (P 〉 0.05). (2)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3 mRNA and caspase-8 mRNA at all time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9 mRNA at 12 h, 24 h, 48 h, 72 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C than in groups B and D (P 〈 0.01 or P 〈 0.05); an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B and D at all time points (P 〉 0.05). Conclusions KATP opener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neuronal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3, caspase-8 and caspase-9 mRNAs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The neuronal apoptosis may be decreased by the inhibition of both mitochondrial and death-receptor signal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ACIDIL GLIPIZIDE cerebral ischemia apoptosis mitochondria death-receptors signal pathway caspase-3 CASPASE-8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鸿 刘艳艳 +1 位作者 马英 吕永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1-224,I0001,共5页
目的 观察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将2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KATP开放剂治疗组(C组)及KATP开放剂和阻... 目的 观察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将2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KATP开放剂治疗组(C组)及KATP开放剂和阻断剂联合治疗组(D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各组于缺血后2h进行再灌注。各组于再灌注6、12、24、48和72h分别取5只大鼠脑组织标本,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各组其余5只大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结果 B、C、D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凋亡神经元数以及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C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和D组(P〈0.05或P〈0.01),而B组与D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KATP开放剂能显著减少脑I/R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以及caspase-3、caspase-9的mRNA和蛋白表达,提示KATP开放剂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减少脑I/R损伤后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ATP敏感性钾通道 线粒体通路 caspase-3 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后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洪鹏 巴方 +1 位作者 白丹 高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后角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对照组同时制作脊髓(T8-T10)全横断模型。术后8h、1d和3d取...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后角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对照组同时制作脊髓(T8-T10)全横断模型。术后8h、1d和3d取脊髓做冠状冰冻切片,行Nissl及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Nissl染色显示,术后8h及1d时脊髓后角内浓染的细胞多见,高压氧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浓染的细胞较少,3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TUNEL染色显示,术后8h及1d时阳性细胞多见,8h时两组差异明显(P〈0.05),1d时差异最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后角神经元起保护作用,术后1d内保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处理 脊髓损伤 前角运动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鸿 宋利春 +2 位作者 贾春红 刘艳艳 吕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确内质网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确内质网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RT-PCR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12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在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增高,caspase-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内质网通路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凋亡 CASPASE-12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突变型p53和抑癌基因PTE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丽梅 王鲁建 +1 位作者 宋敏 宋继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是否存在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突变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突变型p53阳性率44.62%(116/260),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5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是否存在突变型p53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突变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突变型p53阳性率44.62%(116/260),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52.59%)低于阴性患者(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39。抑癌基因PTEN的阳性率为69.23%,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65.00%)高于PTEN阴性患者(4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197。抑癌基因PTEN与突变型p53共同阳性69例,共同阴性33例,两者之间呈负相关,χ2=25.924,P=0.0000。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和PTEN基因的失活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预后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基因 p53 基因 PTEN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吉平 赖红 +2 位作者 方欣 高旭红 李兆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用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建立AD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腹腔注射4周;采用Morri...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用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建立AD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腹腔注射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的β-淀粉样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人参皂甙Rb1减少海马结构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Β-淀粉样蛋白 海马结构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前处理脊髓损伤大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凋亡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洪鹏 巴方 +1 位作者 白丹 高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95-298,共4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难以修复,损伤后保护残存的神经元是促进神经再生的关键。目的:验证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6只雄性Wistar大鼠等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 背景:脊髓损伤后难以修复,损伤后保护残存的神经元是促进神经再生的关键。目的:验证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6只雄性Wistar大鼠等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模型组同时制作脊髓T9~10全横断模型。结果与结论:尼氏染色显示脊髓T9~T10全横断后8h及1d,脊髓前角的浓染的细胞多见,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脊髓前角浓染的细胞较少。TUNEL染色也显示脊髓T9~T10全横断后脊髓损伤后8h^1d,2组大鼠脊髓前角内均可见大量的凋亡神经元,3d时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相比于模型组,高压氧预处理8h,1d后大鼠脊髓前角凋亡神经元较少(P<0.05,P<0.01)。说明高压氧预处理能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预处理 脊髓损伤 前角运动神经元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耐药蛋白P-gp、GST-π、Topo-Ⅱ的表达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丽梅 王鲁建 +1 位作者 宋敏 宋继谒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明确乳腺癌中是否存在P-gp、GST-π、TopoⅡ三种原发耐药蛋白;三种耐药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相关;是否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P-gp、TopoⅡ、GST... 目的明确乳腺癌中是否存在P-gp、GST-π、TopoⅡ三种原发耐药蛋白;三种耐药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相关;是否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0例乳腺癌患者中P-gp、TopoⅡ、GST-π的表达情况,同时取10例乳腺病及10例癌旁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乳腺癌中三种耐药蛋白呈异质性表达。P-gp、GST-π和TopoⅡ在良性病变中弱表达,在伴有早期浸润的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同样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癌;其中P-gp和GST-π表达和预后相关,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乳腺癌在发生早期浸润的同时就伴随着耐药的发生;P-gp和GST-π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综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GP GST-Π Topo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和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鲁建 孙丽梅 +1 位作者 孙利敏 董春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例肺癌患者中,细胞凋亡数量达到或超过0&#...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例肺癌患者中,细胞凋亡数量达到或超过0·1%的病例占48·3%(56/116),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病例占51·7%(60/116);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凋亡(χ2=8·31,P=0·0039)、bcl-2(χ2=4·41,P=0·0357)、淋巴结转移(χ2=19·34,P=0·0001)和TNM分期(χ2=18·54,P=0·0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χ2=19·28,P=0·0010)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χ2=5·80,P=0·0160)是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影响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基因bel-2 细胞凋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旺细胞与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共培养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晓红 窦文波 +4 位作者 佟晓杰 张旭 贺政 王虹 张彩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对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纳入普通级雄性Wistar大...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对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纳入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自体移植对照组共3组,每组8只。分笼饲养。另纳入5~8d龄Sprague-Dawley乳鼠40只,取其双侧坐骨神经与臂丛神经。实验组大鼠右后腿用种植许旺细胞的ARSN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空白对照组大鼠右后腿用单纯ARSN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酶反复消化法与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许旺细胞;许旺细胞与10mm长的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共培养后,应用外科手术移植到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自体移植对照组大鼠右后腿用单纯切断的神经上下颠倒原位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13周取材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Wistar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失。①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均匀,轴索略粗,髓鞘厚度有差别,部分神经纤维髓鞘还未形成板层结构,许旺细胞包绕神经纤维,轴索内微丝微管结构较清晰,无髓神经纤维直径较小,不均匀分布在有髓神经纤维之间,由一层纤维结缔包裹形成纤维束,实验组较自体移植对照组的髓鞘略薄,自体移植组再生神经纤维均较粗,许旺细胞包裹轴突形成排列规则、电子密度较高的髓鞘,髓鞘厚薄基本相同。②实验组可见大量许旺细胞呈双极梭形,并且首尾相连排列成链状或网状特征性分布。许旺细胞还可在神经纤维上的胶原丝上附着。③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G率(有髓纤维总面积/神经干总面积)接近自体移植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344±592),(5514±373);(3.13±0.16),(3.19±0.25)μm;(48.43±3.62)%,(57.11±2.28)%;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344±592),(3191±236);(3.13±0.16),(1.28±0.33)μm;(48.43±3.62)%,(31.05±4.19)%;P<0.05]。结论:与许旺细胞共培养的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可加快宿主轴索再生,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是临床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神经组织 组织工程 共同培养技术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冻储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云 纪子钊 +3 位作者 蓝妮 庞超见 佟晓杰 石文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93-3297,共5页
背景:深低温冷冻后的组织可以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和组织完整性,并能消减抗原性。目的: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合并深低温处理供体气管后进行同种异体气管移植,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上皮再生和再血管化后的作用。方法:用深低温冻储... 背景:深低温冷冻后的组织可以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和组织完整性,并能消减抗原性。目的: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合并深低温处理供体气管后进行同种异体气管移植,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上皮再生和再血管化后的作用。方法:用深低温冻储2周和6周的气管进行Wistar大鼠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后,用PKH-26标记的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鼠尾静脉移植入受体内,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注射作为实验对照。观察供体气管的组织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果和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合并深低温冻储后的移植气管结构完整,软骨无变性坏死;深低温6周的移植气管上皮再生情况优于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上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合并深低温冻储6周后移植气管存活期好于深低温冻储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移植物周围新生血管的增加,从而促进气管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 深低温冻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方欣 杨吉平 赖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10μg·kg-1.d-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增多,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在第2天及第3天显著提高。结论:人参皂甙Rb1可以抑制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Β-分泌酶 早老蛋白-1 人参皂甙RB1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压力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及心衰大鼠左心室肌JAK/STAT的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莹洁 柏树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从正常、心脏肥大到心衰时的 JAK1、JAK2、STAT1、STAT3、SOCS1、SOCS3表达变化。方法 环扎幼年 Wistar大鼠的升主动脉 ,造成慢性压力负荷引起心脏肥厚及心衰的动物模型 ,用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的 JAK1、JAK2... 目的 研究大鼠从正常、心脏肥大到心衰时的 JAK1、JAK2、STAT1、STAT3、SOCS1、SOCS3表达变化。方法 环扎幼年 Wistar大鼠的升主动脉 ,造成慢性压力负荷引起心脏肥厚及心衰的动物模型 ,用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的 JAK1、JAK2、STAT1、STAT3、SOCS1、SOCS3表达及活性。结果 对照组 32 w与 1 6 w比较 ,JAK1、JAK2、STAT1、STAT3、p- JAK1、p- JAK2、p- STAT1、p- STAT3及 SOCS1、SOCS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别。JAK1、p- JAK1、JAK2、p- JAK2、STAT3、p- STAT3、p- STAT1的表达在慢性压力负荷下的心脏肥大时均明显升高 ,但出现心衰时 ,又明显降低。而 SCOS3在心脏肥大时即明显升高 ,在心衰时与肥大心肌相比变化不明显 ;SCOS1在心肌肥大时无明显变化 ,但在心衰时则明显增高。结论  JAK/STATs的表达及活性变化在慢性左室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脏肥大、心衰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表达活性从升高到降低的变化预示着心脏功能从代偿到失代偿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力负荷 心肌肥厚 心衰 大鼠 左心室肌 JAK STAT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移植瘤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岿然 史铁梅 +2 位作者 邸晶 林琳 孙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5494-5498,共5页
目的:应用瘤细胞悬液移植法和静脉注射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大鼠体内建立人的宫颈癌移植瘤模型,观察成瘤时间,肿瘤进行性生长情况和其他实质性器官转移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 目的:应用瘤细胞悬液移植法和静脉注射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大鼠体内建立人的宫颈癌移植瘤模型,观察成瘤时间,肿瘤进行性生长情况和其他实质性器官转移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实验动物部及超声科进行。①实验动物:成年雌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皮下注射组10只、腹腔注射组10只、静脉注射组10只、阴性对照组5只。②实验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皮下注射组接种2.5×1010L-1细胞悬液于大鼠右后肢及背部皮下。腹腔注射组接种2.5×109L-1细胞悬液于腹腔内。静脉注射组由大鼠尾静脉注入2.5×108L-1的细胞悬液。没有进行免疫抑制的5只大鼠做阴性对照。③实验评估:接种后观察成瘤率、肿瘤生长及播散情况及动物生存期,行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二维灰阶表现和肿瘤的血供情况。结果:①皮下注射组7只成瘤,腹腔注射组8只成瘤,静脉注射组10只,在肿瘤生长过程中3只死亡,其余7只全部成瘤。总体成瘤率67%。腹腔种植组及静脉注射组的肿瘤较早出现腹腔脏器转移。皮下注射组成瘤时间较晚,约种植后40d左右。②3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静脉注射组62.5d,腹腔注射组78.9d和皮下注射组84.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超声检查皮下生长的肿瘤组织呈低回声,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彩色多谱勒扫查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转移较明显的腹腔种植组及静脉注射组大鼠超声检查可见,2周后,肝区内结节表现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或略高回声,内部质地欠均匀,边缘尚清晰,但不是很规则。4周左右于肝区内见异常低回声结节或强回声结节,大小约0.4cm×0.5cm。肿瘤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外周可见少许滋养血管。结论:人宫颈癌HELA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大鼠体内建立人的宫颈癌移植瘤模型,具有与人宫颈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相似的特点,且移植瘤的生长状况、回声类型及血供变化大体符合宫颈癌的一般超声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细胞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