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玫 白小涓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7-269,共3页
本文综述了巨细胞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特点以后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作了详细叙述 ,尤其是巨细胞病毒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铁生 傅鹏 +1 位作者 陈惠斌 于海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对38例室上速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史分为两组,即:房颤组18例,无房颤组20例。分别测量两组室上速周长、心房内压、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心房不应期... 目的  探讨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对38例室上速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史分为两组,即:房颤组18例,无房颤组20例。分别测量两组室上速周长、心房内压、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所有对象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并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  房颤组与无房颤组的室上速周长分别为(326±9)ms,(331±11)ms,P>0.05。在窦性心律与室上速发作时,房颤组的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均较无房颤组增加,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比无房颤组明显增加(P<0.05)。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比无房颤组增加(P<0.05),但却发生在心房的不同部位。结论  (1)室上速合并房颤与室上速周长无明显关系。(2)心房不应期离散度是室上速合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机制。(3)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可能是室上速诱发房颤的另一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速 心房颤动 机制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心肌梗死对左室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牛铁生 金磊 +2 位作者 于海杰 李廷富 严中正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06-506,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血栓形成 低分子量肝素 治疗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