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某医院2010-2013年肾内科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晓晓 刘大军 +1 位作者 何平 李德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53-1555,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肾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肾内科真性尿路感染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1例为2种病原体感染,共分离出病原体128株。其中革兰... 目的了解我院肾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肾内科真性尿路感染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1例为2种病原体感染,共分离出病原体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占66.4%),革兰阳性菌32株(占25.0%),真菌11株(占8.6%),三者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P<0.01);革兰阴性菌与其他两种构成比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24株,占总菌株数的18.8%,占革兰阴性菌的2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占总菌株数的0.8%,占革兰阳性菌的3.1%。对革兰阴性菌的敏感率,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均为100.0%,亚胺培南为98.8%,阿米卡星为96.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5.5%。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利奈唑胺为100.0%,万古霉素为93.5%,青霉素G为87.1%,左氧氟沙星为80.6%。结论我院肾内科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针对革兰阳性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其次敏感性较好的有万古霉素、青霉素G、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抗菌谱不断的变化,尿路感染患者需于用药前留取中段尿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以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内科常见的教学方法及应用体会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永哲 张晨 +2 位作者 刘乃全 李德天 张蓓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1期41-43,共3页
临床见习课是每名医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推进,课间见习更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进入下一步培养阶段打下基础。近年来对于如何提高肾内科见习教学质量有很多探讨,本文以"肾病综合征"这一课节内容为... 临床见习课是每名医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推进,课间见习更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进入下一步培养阶段打下基础。近年来对于如何提高肾内科见习教学质量有很多探讨,本文以"肾病综合征"这一课节内容为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案例教学法,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模拟教学这5种肾内科常见教学方法的优势,同时也列举了各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实际教学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课间见习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使RNA甲基化在肾脏病中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诗文 栾军军 周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甲基化修饰近年来研究普遍,包括N6-甲基腺苷(m^(6)A)、N5-甲基胞苷(m^(5)C)和N1-甲基腺苷(m^(1)A)等多种修饰在内。mRNA甲基化修饰的动态可逆生物学过程包括“编码器(Writer)”“消码器(Eraser)”和“读码器... 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甲基化修饰近年来研究普遍,包括N6-甲基腺苷(m^(6)A)、N5-甲基胞苷(m^(5)C)和N1-甲基腺苷(m^(1)A)等多种修饰在内。mRNA甲基化修饰的动态可逆生物学过程包括“编码器(Writer)”“消码器(Eraser)”和“读码器(Reader)”的参与,甲基化修饰中出现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等肾脏相关疾病。mRNA甲基化修饰逐渐成为诊断和监测人类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mRNA甲基化在各种人类肾脏疾病中的研究展开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甲基化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N6-甲基腺苷 N1-甲基腺苷 N5-甲基胞苷
原文传递
蔗糖铁注射液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杜丰 王艳秋 +2 位作者 何平 苏雪松 李德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1例,分别给予蔗糖铁静脉推...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1例,分别给予蔗糖铁静脉推注和口服铁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升高,静脉组较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在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中,蔗糖铁升高Hb的作用较口服铁剂更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铁 红细胞生成素 肾陛贫血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6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艳秋 秦丽丽 +1 位作者 孙广萍 李德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58-1762,共5页
目的分析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方法选取2006—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住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辽宁地区患者1 5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 56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 目的分析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方法选取2006—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住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辽宁地区患者1 5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 56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1 222例(78.2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277例(17.73%),肾小管间质性疾病(TID)44例(2.82%),遗传性肾病11例(0.71%),未分类肾病8例(0.51%)。P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 A肾病475例(38.87%),其次为膜性肾病311例(25.4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3例(19.89%);S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68例(24.55%),其次为狼疮性肾炎45例(16.25%)、糖尿病肾病44例(15.88%)。不同年龄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份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穿刺指征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62例(42.38%),肾炎综合征448例(28.68%)、无症状性尿异常223例(14.28%)、急性肾功能不全105例(6.72%)、肉眼血尿59例(3.78%)、慢性肾功能不全53例(3.39%)、其他12例(0.77%)。不同性别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患者中,PGN最常见,其中Ig A肾病为最常见病理类型,其次为膜性肾病;SGN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多见。PGN和SGN最常见肾穿刺指征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同一种病理类型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球肾炎 膜性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病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艳秋 秦丽丽 +4 位作者 孙广萍 杜丰 苏雪松 周光宇 李德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6,262,共5页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其预后差异较大,但目前对中国IMN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仍较少,尤其缺乏肾组织病理的预测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MN...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其预后差异较大,但目前对中国IMN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仍较少,尤其缺乏肾组织病理的预测作用的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选取随访时间≥12个月的患者,收集临床、肾组织病理指标,分析肾组织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总计137例IMN患者入选,至随访终点,e GFR<30 m L/min的患者18例,占13.14%。起病时的年龄较大、平均动脉压较高、肾功能较差,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病变程度严重的IMN患者,其肾功能预后较差。结论肾活检时的组织病理变化与IMN肾功能预后有关,病变程度严重的肾脏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是IMN患者肾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 特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被引量:15
7
作者 杜丰 王艳秋 +1 位作者 苏雪松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丁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田密 孙广萍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减少EPO的用量。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0例。静脉组:...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减少EPO的用量。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0例。静脉组:蔗糖铁100 mg,在透析开始后2 h,通过透析器静脉端注射至少5 min,每周1次。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300 mg,1次/d。总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EPO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EPO用量、Hb、Hct、SF、TS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4周时,两组Hb、Hct、SF、TSAT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4、8、12周时,静脉组Hb、Hct、SF、TSAT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静脉组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口服组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④治疗8、12周时,静脉组应用EPO用量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性好,且能减少EPO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铁 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KIM-1蛋白诊断早期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雪 张蓓茹 李德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目的测定大鼠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含量以研究其在造影剂肾病(R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组(n=8)和D组(D组又分为2,6,12,24,48 h和7 d小组,n=8),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每组注射3种药物,均间隔1... 目的测定大鼠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含量以研究其在造影剂肾病(R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组(n=8)和D组(D组又分为2,6,12,24,48 h和7 d小组,n=8),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每组注射3种药物,均间隔15 min。A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生理盐水(NS);B组注射PBS、NS和造影剂(CM);C组注射吲哚美辛(INDO)、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NS;D组注射INDO、L-NAME和CM。结果 D组大鼠给药6 h后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P<0.001),在给药24 h达到高峰,并于48 h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可见D组用药后6 h出现显著的病理学变化,出现小管间质弥漫性充血、出血,明显的肾小管坏死和肾小管结构消失;给药后12 h仍然存在显著的小管坏死,以及肾小管结构消失,但是小管间质充血出血程度减轻;给药后24 h肾髓质外带小管已经再生;给药后7 d时肾小管结构仍未完全恢复。D组给药后尿液KIM-1值和NAG值在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尿液KIM-1值在给药后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并持续到7 d(P<0.001);尿液NAG值在6 h开始升高,48 h基本恢复正常;尿液MMP-9值在D组给药后各组均未见升高。结论测定大鼠尿KIM-1含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RCIN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尿液 造影剂肾病 磷酸盐缓冲液 生理盐水 造影剂 组注射吲哚美辛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肌酐 尿素氮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金属基质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hs-CRP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冬梅 刘大军 +2 位作者 洪虹 马小羽 蒋丽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奥美沙坦酯对其影响。方法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肾损害组(42例)。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奥美沙坦酯对其影响。方法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肾损害组(42例)。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肾损害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40 mg/d口服,12周后复查血清hs-CRP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肾损害组hs-CRP水平依次升高,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1,P<0.05),奥美沙坦酯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奥美沙坦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肾损害 奥美沙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平 李丹 +1 位作者 李德天 冯国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1-1460,共10页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在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构建好的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Western blo...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在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构建好的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目的蛋白的表达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TAT3及p-STAT3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凋亡。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目的基因HBx后,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增殖明显受抑。透射电镜、Hoechst 33342染色及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HBx促进HK-2细胞凋亡。AG490(JAK2/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孵育后能够部分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减少HBx所致细胞凋亡。结论:HBx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HBV直接损伤肾组织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乙肝病毒X蛋白 JAK2/STAT3 信号通路 HK-2细胞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铁对尿毒症患者的肾性贫血疗效及对其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平 苏晓晓 +1 位作者 杨旭 李德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比较静注铁剂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疗效及对其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对照组,各18例。静脉组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应用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口服组口服... 目的比较静注铁剂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疗效及对其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对照组,各18例。静脉组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应用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R150 mg,每日2次。观察用药前后2组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IL-6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而静脉组升高幅度显著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血浆的CRP、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而口服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较口服补铁,静脉补铁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贫血和缺铁;但同时也加剧了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延缓大鼠残肾模型肾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边晓慧 赵桂锋 +3 位作者 孙立 刘娜 李德天 冯江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延缓肾纤维化的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5/6肾切除残肾模型,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移植后4周观察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残肾组织中CD44、CD68、...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延缓肾纤维化的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5/6肾切除残肾模型,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移植后4周观察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残肾组织中CD44、CD68、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 MSC能够改善残肾功能和延缓肾纤维化;MSC不仅减少了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堆积,而且抑制了CD44和TGF-β1的表达。结论 MSC治疗能够延缓肾纤维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 6肾切除 慢性肾衰竭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丰 苏雪松 +3 位作者 周光宇 何平 刘波 李德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阿霉素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肾病模型组(12只)和普罗布考干预模型组(12只),采用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4周末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阿霉素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肾病模型组(12只)和普罗布考干预模型组(12只),采用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结果肾病模型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普罗布考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肾病模型组(P<0.05)。肾病模型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podocin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普罗布考干预组高于肾病模型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能通过减轻足细胞损伤实现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阿霉素 足细胞 PODOCIN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妊娠重症患者预后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郁虹 吉凯强 +1 位作者 臧彬 李德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798-3801,共4页
目的探讨ICU妊娠重症患者预后中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成人ICU 2007—2010年诊治的妊娠重症患者358例,每例患者追踪随访至2011年。统计随访期间CK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CKD... 目的探讨ICU妊娠重症患者预后中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成人ICU 2007—2010年诊治的妊娠重症患者358例,每例患者追踪随访至2011年。统计随访期间CK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CKD,将患者分为CKD组和非CK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构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妊娠重症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结果 (1)358例患者中56例发生CKD,发生率为15.6%。(2)与非CKD组比较,CKD组患者年龄大,妊娠周数少,血肌酐水平高,合并贫血、高血压、糖尿病、下肢血管疾病、蛋白尿的比例及有心脏病或脑卒中病史、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病史的比例高(P<0.05)。(3)妊娠重症患者发生CKD的病因主要为:先兆子痫(33.9%,19/56)、妊高征(23.2%,13/56)和胎盘早剥(12.5%,7/56),其他病因占30.4%(17/5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妊娠周数,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心脏病、高血压,围生儿死亡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ICU妊娠重症患者预后中CKD的发生率不容忽视;其发生CKD的主要病因为先兆子痫、妊高征和胎盘早剥;高龄,妊娠时间短,妊娠合并AKI、心脏病、高血压,围生儿死亡是妊娠重症患者预后中发生CK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危重病 重症监护病房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小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娜 王艳秋 +4 位作者 杜丰 边晓慧 孙广萍 张蓓茹 周光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观察阿霉素诱导小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发生的过程,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给BALB/c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按10 mg/kg给予,动态观察阿霉素注射后1、2、4、6周尿蛋白、血生化及光镜、电镜下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从第1周开... 目的观察阿霉素诱导小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发生的过程,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给BALB/c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按10 mg/kg给予,动态观察阿霉素注射后1、2、4、6周尿蛋白、血生化及光镜、电镜下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从第1周开始尿蛋白增加,第2周达高峰,4、6周与2周相比稍有下降;血清白蛋白(ALB)于第1周开始下降(P<0.01),2周达最低值,4、6周较2周稍升高。光镜下,第1周肾小球无明显变化,肾小管可见蛋白管型;第2周部分肾小球可见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蛋白管型增多,较易见到;第4、6周可见50%以上肾小球中出现节段性硬化,肾小管扩张明显,可见大量蛋白管型及局部间质纤维化。电镜下,第1周偶可见足突融合,第2周足突融合更广泛,第4、6周出现足突融合变形,体积变大,胞质中微丝增多,并出现囊泡及包涵体,毛细血管袢闭塞,充血,大量红细胞填塞,内皮细胞孔消失,基底膜正常。结论单次BALB/c小鼠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阿霉素,可成功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锐 田密 +1 位作者 刘大军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中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经皮肾活检诊断微小病变肾病,经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表现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26例病例,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中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经皮肾活检诊断微小病变肾病,经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表现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26例病例,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和长疗程组14例。短疗程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6个月,长疗程组治疗18个月,前6个月治疗同短疗程组,此后单用小剂量他克莫司维持,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等情况。结果短疗程组全部完成实验,治疗6个月后9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的平均血药浓度保持在4~8μg/L;治疗过程中及观察结束时,6例复发。长疗程组治疗18个月后,9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获得部分缓解,1例无效,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研究,长疗程组他克莫司的浓度在6个月内波动于5~8μg/L,疗程结束时,2例复发。结论他克莫司是有效的诱导缓解药物,小剂量他克莫司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病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岩 田密 +1 位作者 李丹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浆中D-二聚体(D-D)水平,将临床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A组)除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外加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B组)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两组均规律口服强的松治疗... 目的探讨尿激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浆中D-二聚体(D-D)水平,将临床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A组)除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外加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B组)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两组均规律口服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在治疗有效人群中,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D-D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之一,尿激酶作为溶栓的主要药物,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D-二聚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馨 白瑜 +4 位作者 黄群 孙彬彬 郑黎强 黄东辉 李德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膳食平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百令胶囊1 g,po,tid;试验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膳食平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百令胶囊1 g,po,tid;试验组患者予百令胶囊2 g,po,ti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过滤率(e GF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Cr、BUN、血清UA和24 h尿蛋白均较前显著下降(P<0.001或P<0.01),e GFR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SCr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高剂量百令胶囊,可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百令胶囊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密 刘大军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358-359,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7岁。以"反复双下肢水肿及发现血压升高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双下肢浮肿,无尿少、皮疹、消瘦等其他不适,也无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当时发现血压升高,BP180/90mmHg左右...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7岁。以"反复双下肢水肿及发现血压升高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双下肢浮肿,无尿少、皮疹、消瘦等其他不适,也无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当时发现血压升高,BP180/90mmHg左右,未进行任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吗替麦考酚酯 IGA肾病 治疗 血压升高 双下肢水肿 双下肢浮肿 BP1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