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间置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硕东 田雨 于晓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间置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在胆囊和空肠间间置末段40 cm带血供的回肠作为胆肠重建方式,从而将胆汁和胰液最后在消化道内混合,观察该术式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术后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采用间置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在胆囊和空肠间间置末段40 cm带血供的回肠作为胆肠重建方式,从而将胆汁和胰液最后在消化道内混合,观察该术式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术后效果。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胰瘘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间置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其在降低胰瘘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有待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间置 回肠 胆囊空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干预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宏艳 咸国哲 +1 位作者 孔静 吴硕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T型管窦道纤维胆管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经验,分析胆管镜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1989年1月~2008年12月98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采用PENTAX纤维胆...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T型管窦道纤维胆管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经验,分析胆管镜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1989年1月~2008年12月98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采用PENTAX纤维胆管镜及PENTAXECN-1530电子胆管镜经T型管窦道检查并取石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的产生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结果 986例患者中76例患者仅行胆管镜检查术,910例患者行胆管镜检查并取石术。取石时间10~120min,取石次数1~11次,平均取石1.2次。等离子碎石后取石68例。由于结石位于末梢胆管内且近端胆管明显狭窄导致结石取不出28例,无死亡病例。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窦道断裂、胆汁性腹膜炎、窦道形成不全、还纳T管后脱出导致窦道闭塞、胆管出血、网篮嵌顿、肠瘘等。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石取净率达96.3%。结论经T型管窦道纤维胆管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降低了残石率和再手术率,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进一步提高取石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镜 胆管术后残石 并发症 护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晓龙 吴硕东 +2 位作者 韩金岩 孔静 田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2期990-991,996,共3页
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外科手术的演变,如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显著的微创优势已然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单孔 三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囊镜两孔法保胆息肉摘除术40例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晓鹏 吴硕东 +2 位作者 于宏 范莹 谢智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基础下联合经皮胆囊镜(腹腔镜联合胆囊镜两孔法)保胆息肉摘除术(TLCPGP)的指征、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5月40例患者行TLCPGP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38例完成手术,2例因胆囊...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基础下联合经皮胆囊镜(腹腔镜联合胆囊镜两孔法)保胆息肉摘除术(TLCPGP)的指征、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5月40例患者行TLCPGP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38例完成手术,2例因胆囊炎症较重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40-92 min,平均63.5 min。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无术后腹痛、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LCPGP视野清晰,创伤小,既能摘除息肉,又可保留胆囊功能,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保胆息肉摘除术 腹腔镜 胆囊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硕东 陈永生 +1 位作者 田雨 苏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045-3049,共5页
目的:评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05/2010-039例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联合阑尾切除4例,联合肝血管瘤切除2例,联合肝部分切除1例,联合胃部分切除1... 目的:评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05/2010-039例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联合阑尾切除4例,联合肝血管瘤切除2例,联合肝部分切除1例,联合胃部分切除1例,联合胃癌姑息性切除1例.结果:9例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术后均无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3d胃肠功能恢复,引流管的引流量<20mL/d即可拔管.切口愈合后几乎完全被脐部掩盖,患者对治疗与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联合脏器手术安全、可行,他是治疗腹腔共存疾病的一种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单切口 联合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永生 吴硕东 田雨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0年5月该科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5例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或...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0年5月该科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5例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8min;平均失血量12mL,术后均无胆汁漏、阑尾残端漏、黄疸、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术后腹壁无瘢痕,有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切口 联合 胆囊 阑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中心500例手术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硕东 韩金岩 +3 位作者 苏洋 田雨 范莹 孔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8月行SILC 500例。术中经脐部切口置入1枚10 mm trocar及2枚5 mm trocar,3枚trocar呈倒三角形方式排列。... 目的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8月行SILC 500例。术中经脐部切口置入1枚10 mm trocar及2枚5 mm trocar,3枚trocar呈倒三角形方式排列。利用超声刀经胆囊后三角入路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1例因术中发现存在副肝管中转为四孔法,1例因术中出血不易控制中转三孔法,其余SILC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1.4±20.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 ml(5~100 ml),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2.0±0.8)d。1例术后出现毛细胆管胆汁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出现肝床渗血,二次手术治愈。随访1~3个月,发生并发症的2例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切口处皮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无出血、胆漏、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瘢痕隐蔽。结论 SILC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在严格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及操作原则后,可逐渐学习并掌握,便于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经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盐输出泵转录调控及细胞内运输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彬彬 孔静 +1 位作者 吴硕东 王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794,共7页
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是ATP结合盒超家族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ABC)的一员,负责转运胆汁酸盐,并定位于肝细胞胆小管侧膜.在人类,BSEP缺陷可导致多种不同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包括遗传性肝病或获得性肝病.同时,B... 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是ATP结合盒超家族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ABC)的一员,负责转运胆汁酸盐,并定位于肝细胞胆小管侧膜.在人类,BSEP缺陷可导致多种不同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包括遗传性肝病或获得性肝病.同时,BSEP也是Lith1致石基因的最可能的候选基因.由于胆汁酸盐在许多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科学界对BSEP表达的调节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视.本文对BSEP的转录调节及细胞内运输改变所致BSEP在胆小管侧膜的表达功能改变包括细胞内内质网以及细胞膜泛素化-蛋白酶介导的蛋白降解,BSEP的短期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及胆小管侧膜相关蛋白对BSEP的调节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盐输出泵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小窝蛋白 HAX-1 细胞内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睿 董红丽 +1 位作者 刘汝斌 刘宝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9-153,160,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能否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方法以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作为受体,将NOD小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移植组(6只)、单独胰岛移植组(6只)、单独MSC移植组(6只)、假性移植组(3只)。观察各...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能否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方法以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作为受体,将NOD小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移植组(6只)、单独胰岛移植组(6只)、单独MSC移植组(6只)、假性移植组(3只)。观察各组NOD小鼠移植后血糖和存活率的变化;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 U)及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在胰岛移植后1、2、4周检测单独胰岛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的增殖与凋亡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光镜)直接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并定量分析,移植术后2、4、8周单独胰岛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的周围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MSC联合移植与胰岛单独移植均能明显改善移植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NOD小鼠的存活率。MSC联合移植可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减少细胞凋亡。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周围血管密度明显大于单独胰岛移植组。结论 MSC可以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生成,增加移植胰岛的血供,保护移植胰岛的功能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骨髓间充质细胞 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 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 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金岩 吴硕东 田雨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8-361,3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报告2009年5月~200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施行的30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其中...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报告2009年5月~200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施行的30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其中前10例采用Covidien公司的SILSTM套件完成,后20例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完成。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20~65min,平均35.0min。术后无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d。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明显的美容优势,但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言其操作难度增加,近远期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勇男 吴硕东 +1 位作者 田雨 谢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期81-82,共2页
人肝吸虫病(liver fluke disease)又称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s sinen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我国农村水网地区分布很广的地方性流行病[1]。在流行地区,患者因喜食生鱼、
关键词 肝吸虫 梗阻性黄疸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MUC5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敏 田雨 +1 位作者 吴硕东 李勇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条件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是否引起黏蛋白MUC5AC表达上调.方法:体外培养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并加入LPS干预,分别于12和24h检测MUC5AC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结果:LPS刺激导致MUC5AC mRNA表达.Ct值以2-△△Ct... 目的:研究体外条件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是否引起黏蛋白MUC5AC表达上调.方法:体外培养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并加入LPS干预,分别于12和24h检测MUC5AC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结果:LPS刺激导致MUC5AC mRNA表达.Ct值以2-△△Ct方法计算分别为正常细胞组1.00±0.05,LPS组3.67±0.22(P<0.05).同时,LPS可刺激MUC5AC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灰度分析相对比分别为正常细胞组0.26,LPS干预组0.59.结论:LPS可以诱导黏蛋白MUC5AC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上皮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权 于宏 吴硕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25-931,共7页
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BEC),是衬复在胆管内的上皮细胞,他构成胆道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最新进展表明,BEC可以表达多种病原体识别受体,并能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内在的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系统,包括... 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BEC),是衬复在胆管内的上皮细胞,他构成胆道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最新进展表明,BEC可以表达多种病原体识别受体,并能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内在的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系统,包括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抗菌肽和维护胆道上皮的完整性.BEC通过表达和释放细胞内的黏附分子和免疫介质与肝脏内的其他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枯否氏细胞)相互作用.他是一个涉及BEC和肝细胞的错综复杂的反馈机制,并调节BEC在微生物感染中的反应.因此,BEC积极参与胆道系统胆管黏膜免疫,构成了肝脏整体免疫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细胞 免疫 TOLL样受体 小分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佳 吴硕东 孔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1期49-49,共1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困难。我科近期收治1例胆管细胞性肝癌,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56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个月入院。17年前行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胆囊切除...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困难。我科近期收治1例胆管细胞性肝癌,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56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个月入院。17年前行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胆囊切除、肝左外叶部分切除术,3个月前行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查体:体温36.2℃。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 肝内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瘤样息肉恶变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媛 孔静 +4 位作者 吴硕东 王怀涛 丁立峰 唐伟 魏鏡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335-336,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5岁,以"胃痛5 d,发现胆囊内占位3 d"入院。患者行肝胆脾彩超发现附壁1.7 cm×1.5 cm中等回声突起,声影(-),移动(-)。体格检查:巩膜及全身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恶心、呕吐、
关键词 胆囊息肉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腹主动脉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君鹏 刘宝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14-119,12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腹主动脉瘤(AAA)的相关性。方法检索截止至2015年12月发表各数据库评价ACE基因多态性与AAA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共6845例纳入研究,其中AAA患者3226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腹主动脉瘤(AAA)的相关性。方法检索截止至2015年12月发表各数据库评价ACE基因多态性与AAA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共6845例纳入研究,其中AAA患者3226例,健康对照3619例。隐性基因模型比值比(OR)=1.21(95%CI=0.94~1.55,P=0.13),等位基因模型OR=1.20(95%CI=1.01~1.41,P=0.03),显性基因模型OR=1.31(95%CI=1.05~1.63,P=0.02)。敏感性分析根据吸烟、高血压及血脂紊乱三项对各个统计资料进行评估,6篇文献符合条件,隐性基因模型OR=1.43(95%CI=1.04~1.98,P=0.03),等位基因模型OR=1.20(95%CI=1.01~1.41,P=0.03),显性基因模型OR=1.35(95%CI=1.06~1.73,P=0.02)。结论相比于等位I基因,D等位基因个体可能具有更高的AAA易感性,但由于现有标本量及种族差异的限制,需用广泛大样本统计得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腹主动脉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达龙致肝功能衰竭、DIC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殷振华 范莹 吴硕东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76-177,共2页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2010年4月18日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不缓解,急诊入院行相关检查。腹部彩超提示:右下腹包块,盆腔积液;血常规:WBC 13×109,中性粒细胞升高。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局限性...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2010年4月18日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不缓解,急诊入院行相关检查。腹部彩超提示:右下腹包块,盆腔积液;血常规:WBC 13×109,中性粒细胞升高。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当日于本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DIC抢救 可达龙 转移性右下腹痛 中性粒细胞升高 局限性腹膜炎 急诊入院 右下腹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敏 吴硕东 +2 位作者 田雨 于晓鹏 李勇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阑尾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292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多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和开腹阑尾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出...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阑尾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292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多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和开腹阑尾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及感染率。结果:单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中1例转为多孔法,多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组中1例中转开腹,其余患者均完成手术。2例多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单孔腹腔镜手术比多孔法出血更少,瘢痕更小。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腹部干扰少,单孔法切口更为隐蔽,在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前提下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多孔法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于晓鹏 吴硕东 +4 位作者 王鹏 苏洋 于宏 陈永生 吕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脐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腹腔镜肝脏手术27例,其中单孔组13例,多孔...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脐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腹腔镜肝脏手术27例,其中单孔组13例,多孔组14例。对丽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CP=0.358)和术中出血量(P=0.595)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于多孔组(12±0.4d vs 1.5±0.5d,P=0.029)。所有患者均于术后8d内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单孔组明显高于多孔组。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多孔腹腔镜手术相同的疗效,且美容效果好,具有可行性,其应用价值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单孔法 多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单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宏 吴硕东 +3 位作者 范莹 田雨 章权 吕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完成经腋窝入路单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6岁(17-47),诊断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8例,其中伴囊性变4例,甲状腺单侧多发结...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完成经腋窝入路单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6岁(17-47),诊断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8例,其中伴囊性变4例,甲状腺单侧多发结节1例。结节平均直径为3.2 cm(2.0-5.5)。对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美容满意度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未有中转多孔或开放手术。10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30.5 min(100-18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5 m L(10-30),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43.2 m L(25-190),平均住院时间为5.2 d(4-7),术后疼痛评分2.6分(2-5),切口满意度评分4.6分(3-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基础上,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甲状腺切除 腋窝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