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AH2与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甄娟 李照青 +2 位作者 刘玉东 李栢林 宋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8-901,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中SIAH2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IAH2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 目的: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中SIAH2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IAH2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AH2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SIAH2与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并且二者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ER、PR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IAH2与Bcl-2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和17.4%,75%和72.5%。统计学结果显示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SIAH2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1,r_s=0.48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AH2与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和MCF-7中表达高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系MCF-10A。结论:SIAH2与Bcl-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均存在异常,并且两者可能存在某种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H2 BCL-2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连接分子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珉 黄波 邱雪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737-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黏着连接分子(JAM)-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JAM-A蛋白在82例NSCLC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JAM-A主要定位于细胞膜,82例NSCLC组织中,30例(37%)为... 目的探讨黏着连接分子(JAM)-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JAM-A蛋白在82例NSCLC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JAM-A主要定位于细胞膜,82例NSCLC组织中,30例(37%)为高表达,在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为低表达。JAM-A膜高表达同肺癌pTNM分期(P=0.012),局部淋巴结转移(P=0.007),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2)。结论 JAM-A的高表达与NSCLC的进展密切相关,检测JAM-A可为监测NSCLC预后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连接分子A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甄娟 刘玉东 +2 位作者 宋春红 宋敏 朱晓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65例卵巢组织标本SIAH2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新鲜组织中SIAH2的表达,结合患者随...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65例卵巢组织标本SIAH2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新鲜组织中SIAH2的表达,结合患者随访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SIAH2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6.4%,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41.7%)、卵巢良性囊肿(5.13%)和正常卵巢组织(2.86%,均P <0.05)。而SIAH2在卵巢良性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AH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均P <0.05);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囊肿、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SIAH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2±0.05、0.11±0.04、0.57±0.08、1.05±0.10;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囊肿SIAH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卵巢组织(卵巢良性囊肿)到卵巢交界性肿瘤再到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SIAH2(+)与SIAH2(-)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表达的SIAH2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过表达的SIAH2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IAH2可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H2 卵巢上皮性癌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细胞Tiam1,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士君 唐娜 +2 位作者 孙波 王秀茹 李建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ransiton,EMT)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12例恶性胸水中提取肺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39例良性胸...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ransiton,EMT)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12例恶性胸水中提取肺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39例良性胸水中增生上皮细胞为对照,常规液基细胞薄层(TCT)技术、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胸水中的肺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Tram1、E钙粘素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112例恶性胸水标本中,75例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7.0%。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1/112(72.3%)和94/112(83.9%)。结果显示,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的增强伴随E-cadherin表达的下降及Vimentin的表达增强。Tiam1和E-cadherin在增生上皮细胞中阴性表达。结论: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其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肺腺癌细胞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H2与P-ERK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甄娟 刘玉东 +3 位作者 宋春红 王莉 朱晓艳 宋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4期3334-3338,共5页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SIAH2与P-ERK在卵巢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9例卵巢石蜡包埋组织(60例卵巢良性囊肿、45例交界性肿瘤和54例卵巢上皮性癌)中SIAH2与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SIAH2与P-ERK在卵巢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9例卵巢石蜡包埋组织(60例卵巢良性囊肿、45例交界性肿瘤和54例卵巢上皮性癌)中SIAH2与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5例卵巢癌及癌旁卵巢组织中SIAH2与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卵巢癌癌变过程中SIAH2与P-ERK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统计学分析发现54例卵巢癌组织中SIAH2与P-ERK表达呈正相关(r=0.469,P=0.000);SIAH2与P-ERK与患者年龄及卵巢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均P>0.05),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卵巢癌中SIAH2与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IAH2与P-ERK蛋白在卵巢癌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存在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H2 P-ERK 卵巢癌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