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贺元甲 林爽 +2 位作者 卢利 敖强 何晓宁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实验组(雨课堂教学组),另一个班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48人(男18人,女30人);对照组46人(男17人,女29人)... 目的评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实验组(雨课堂教学组),另一个班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48人(男18人,女30人);对照组46人(男17人,女29人)。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成绩考核。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口腔医学 教学方法 成绩考核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口腔颌面外科学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贺元甲 林爽 +2 位作者 敖强 何晓宁 王绍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临床医师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进行的在职进修学习,是提高临床与科研能力,保障医疗水平的必要手段。传统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以课堂授课和实习操作为主,在教学的开展实施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临床医师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进行的在职进修学习,是提高临床与科研能力,保障医疗水平的必要手段。传统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以课堂授课和实习操作为主,在教学的开展实施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小而精的线上教学模式,依托于现今发达的网络和科技,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使身处世界各地的学员有机会随时参与学习和讨论。本研究概述了微课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口腔颌面外科 继续医学教育 口腔医学 医学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贺元甲 王绍峰 卢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为正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研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对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为正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研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对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共2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正颌术后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结果: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行正颌手术后较术前1周口腔功能间隙减小(P<0.05),有统计学差异。下颌后退量与口腔功能间隙减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经正颌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向面积有所减小,其直接原因可能是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造成的,并且口腔功能间隙变化量与下颌骨后退距离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 口腔功能间隙 正颌手术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贺元甲 何晓宁 +2 位作者 林爽 卢利 敖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7月,将中国医科大学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72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雨课堂组)与对照组(传统教学组),每组学生36人。试验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7月,将中国医科大学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72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雨课堂组)与对照组(传统教学组),每组学生36人。试验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完成本学期相关教学内容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雨课堂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的教学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且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医学 成绩考核 问卷调查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元甲 林爽 +2 位作者 卢利 敖强 何晓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3期46-48,共3页
目的评价微课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6级5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2人(男16、女26)设为试验组,另一个班40人(男12、女28人)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 目的评价微课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6级5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2人(男16、女26)设为试验组,另一个班40人(男12、女28人)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并同时进行考核。结果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成绩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对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绍峰 刘红梅 +2 位作者 曹革 郑惜秋 袁尉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老年人6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临床指标...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老年人6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老年AMI组的PD、CAL、SBI、牙齿缺失数目及OHI-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老年AMI组的牙周炎患病例数也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口腔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差,牙周疾病患病率明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牙周临床指标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宇 王绍峰 孙长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相关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肿瘤患者22例,对照组为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结果老年口... 目的分析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相关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肿瘤患者22例,对照组为2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结果老年口腔肿瘤患者的状态焦虑因子、非状态焦虑因子、特质焦虑因子、非特质焦虑因子评分及STAI总分均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老年口腔肿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老年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愈泉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53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琼瑶 关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治疗 中药 UL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0
9
作者 常春荣 韩东 +2 位作者 孙尚敏 潘亚萍 关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常春荣 潘亚萍 +2 位作者 钟慧敏 张雪飞 关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患有冠心病并伴发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中老年患者(CHD组)、40名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及50名健康者(H组),对CHD组和CP组实施... 目的:探讨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患有冠心病并伴发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中老年患者(CHD组)、40名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及50名健康者(H组),对CHD组和CP组实施洁治和根面平整治疗,进行基线及治疗后1个月的牙周专科检查、采集血清及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结果:基线时血清IL-1β在CHD组高于CP组和H组,且CP组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和CP组的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IL-1β显著高于H组(P<0.01),而CHD组和CP组无显著性差异;CHD组和CP组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洁治和根面平整术可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IL-1β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常春荣 潘亚萍 +2 位作者 钟慧敏 关丽 孙晓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观察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 目的:观察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CHD组)50例、单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40例、冠心病病人(C组)35例及健康者(H组)50例,对CHD组和CP组实施牙周非手术治疗,进行基线及治疗后1、3个月的临床牙周检查并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及hs-CRP。结果:基线时血清IL-6及hs-CRP在CHD组、CP组、C组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和CP组的牙周临床指标显著高于H组和C组(P<0.05);CHD组和CP组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牙周临床指标、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改善局部炎症状态,降低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6及hs-CRP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尉力 秦兴军 王绪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中Clusterin/apoJ、TGF-β的表达水平以及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各期肥大细...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Clusterin/apoJ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不同时期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中Clusterin/apoJ、TGF-β的表达水平以及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各期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增生晚期肥大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增生早、中期(P<0.01),退化早期肥大细胞计数明显多于退化中、晚期(P<0.01)。Clusterin/apoJ和TGF-β在增生晚期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增生早、中期的表达(P<0.01),在退化早期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退化中、晚期的表达(P<0.01)。不同时期中肥大细胞计数与Clusterin/apoJ和TGF-β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率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不同时期中Clusterin/apoJ和TGF-β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率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对血管瘤的消退进程起促进作用。Clus-terin/apoJ和TGF-β可能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发挥促进血管瘤消退的作用;TGF-β可能通过正性调节Clus-terin/apoJ的表达而发挥促进血管瘤自然消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 肥大细胞 Clusterin/apoJ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吸音的呼吸监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璐 刘阳 黄德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由于呼吸音与呼吸气流速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因此呼吸音有可能成为新的呼吸监测方法。该文首先提取了呼吸音的振幅包络信号,并证明了包络信号对数与呼吸气流速度之间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获取不同受试者的线性模型参数... 由于呼吸音与呼吸气流速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因此呼吸音有可能成为新的呼吸监测方法。该文首先提取了呼吸音的振幅包络信号,并证明了包络信号对数与呼吸气流速度之间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获取不同受试者的线性模型参数,并利用模型参数实现了基于包络信号对数的呼吸气流速度模拟,误差可控制在14.9%以下。因此,使用呼吸音对呼吸气流速度进行模拟并实现基于呼吸音的呼吸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音 包络 呼吸气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结合CAD/CAM玻璃陶瓷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亚利 何晓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回访比较玻璃纤维桩结合CAD/CAM玻璃陶瓷全瓷冠和铸造金属桩核结合烤瓷熔附金属(非贵金属)全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桩核加全冠修复时间超过1年的病例并分组,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结合... 目的:通过病例回访比较玻璃纤维桩结合CAD/CAM玻璃陶瓷全瓷冠和铸造金属桩核结合烤瓷熔附金属(非贵金属)全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桩核加全冠修复时间超过1年的病例并分组,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结合CAD/CAM玻璃陶瓷全瓷冠修复为实验组,铸造金属桩核结合烤瓷熔附金属(非贵金属)全冠修复为对照组,分别于修复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观察两组的颜色匹配、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状况或牙龈颜色改变以及是否出现根折,比较两组成功率。结果:共收集患者77例,实验组31例,修复患牙52颗;对照组45例,修复患牙66颗。实验组1例颜色不匹配,1例修复后9个月出现纤维桩树脂核与CAD/CAM全瓷冠整体松动;对照组4例颜色不匹配、3例瓷崩、1例边缘不密合、5例牙龈变色或者明显炎症、1例根折。通过χ^2检验1个月、1-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累计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12个月累计成功率实验组为96.2%,对照组为78.8%,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结合CAD/CAM玻璃陶瓷全瓷冠在前牙牙体缺损美学修复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玻璃纤维桩 玻璃陶瓷全瓷冠 前牙 美学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对增殖期血管瘤患儿尿液bFGF、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尉力 王绪凯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尔前、后2个月尿液中bFGF、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索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住院的增... 目的:探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尔前、后2个月尿液中bFGF、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索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住院的增殖期血管瘤患儿34例。分别在患儿口服普萘洛尔前、后2个月留取清晨无菌中段尿10 mL,另外收集21例正常婴幼儿(年龄<12个月)的清晨无菌中段尿10 mL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尿液样本中bFGF的表达水平,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3组尿液样本中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普萘洛尔后2个月,患儿尿液中bFG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患儿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患儿体内bFGF、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血管生成,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检测尿液中bFGF、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患儿口服普萘洛尔用药过程中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增殖期 尿液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与壳聚糖-胶原支架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晓宁 程祥荣 +1 位作者 彭琳 关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支架在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体外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PDLC接种于壳聚糖-胶原支架上,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半定量PCR检测细胞mRNA合成变化。结果:与传统的平板培养相比,PDLC在壳聚糖-胶原支架...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支架在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体外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PDLC接种于壳聚糖-胶原支架上,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半定量PCR检测细胞mRNA合成变化。结果:与传统的平板培养相比,PDLC在壳聚糖-胶原支架上的增殖及mRNA合成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复合支架可以作为PDLC的载体;对PDLC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胶原 支架 牙周韧带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景健 袁尉力 +3 位作者 谭海松 薛雷 钟鸣 王绪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livin和caspase-3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变化对血管瘤病程演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livin和caspase-3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变化对血管瘤病程演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血管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SPSS17.O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spase-3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42.31%和8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Caspase-3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88.46%和3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Livin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9,P<0.01)。血管瘤消退期细胞凋亡显著高于增殖期,在血管瘤内皮细胞中,Livin与凋亡呈负相关(r=-0.640,P=0.004),而caspase-3与凋亡呈正相关(r=0.471,P=0.042)。结论:Livin和caspase-3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细胞凋亡 L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胃散治疗胃火热盛型牙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有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8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清胃散加减治疗胃火热盛型牙周炎对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 目的探究清胃散加减治疗胃火热盛型牙周炎对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胃散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SBI、PLI评分及PD、GI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I、PL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D、G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胃散加减可有效缓解胃火热盛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PLI、SBI及PD、GI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散 胃火热盛 牙周炎 牙菌斑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牙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旁萎缩弧β区5年变化研究
19
作者 王涵 王静 +1 位作者 张劲松 袁尉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视盘旁萎缩弧β区的变化和POAG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对POAG 44例66眼进行5a的随访,其基线和5a随访时的所拍摄的眼底照片用于视盘形态学的评估...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视盘旁萎缩弧β区的变化和POAG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对POAG 44例66眼进行5a的随访,其基线和5a随访时的所拍摄的眼底照片用于视盘形态学的评估。本研究对前后视盘旁萎缩弧β(β区)的变化和青光眼进展进行判断,并且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了POAG患者基线和随访时盘沿/视盘面积比、β区/视盘面积比、垂直杯盘比。结果:基线时66眼POAG眼有48眼存在β区,其中β区扩大20眼(42%)。β区扩大组和无变化组之间基线的年龄,屈光,性别,垂直杯盘比,盘沿/视盘面积比,β区/视盘面积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排除屈光度数大于-3.00D的眼后,19例无进展青光眼中β区扩大4例(21%),25例进展青光眼中β区扩大15例(60%),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7,P=0.011)。结论:POAG中有β区扩大组青光眼进展率大于无扩大组,β区的变化可能对POAG病情的进展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盘旁萎缩弧 β区 视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血清sICAM-1的变化
20
作者 常春荣 张冬梅 +1 位作者 潘亚萍 关丽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前后血清slCAM.1的变化。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期)伴牙周炎患者55例,分为牙周治疗^山内科治疗组29例(实验组)和心内科治疗组26例(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行牙周治疗,采集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前后血清slCAM.1的变化。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期)伴牙周炎患者55例,分为牙周治疗^山内科治疗组29例(实验组)和心内科治疗组26例(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行牙周治疗,采集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牙周临床参数和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CAM-1浓度。结果实验组和时照组患者}台疗前牙周临床参数和血清slCAM。1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的牙周临床参数和血清slCAM-1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通过牙周治疗可以降低血清中slCAM-1浓度,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其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