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例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博 张芳 +4 位作者 臧健 田颖 杨宁 惠莲 姜学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1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4例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学龄前儿童9例,学龄期儿童5例,均继发于急性中耳炎。与学龄期儿童相比,学龄前儿童病程短... 目的探讨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4例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学龄前儿童9例,学龄期儿童5例,均继发于急性中耳炎。与学龄期儿童相比,学龄前儿童病程短、炎症重、进展快。所有患者均行完壁式乳突开放术+上鼓室开放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常继发于急性中耳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完壁式乳突开放术+上鼓室开放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乳突 骨膜下脓肿 乳突开放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与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博 张芳 姜学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患耳咽鼓管上隐窝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改变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结论患耳咽鼓管上隐窝与正常耳相比,其较小的形态可能在疾病发生前已经存在,而非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提示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可影响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形成。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应在术中扩大咽鼓管上隐窝,改善中耳气体引流通道,以期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耳薄层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脊液耳漏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博 张芳 +2 位作者 杨宁 惠莲 姜学钧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4例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4例患者均有细菌性脑膜炎病史,2例为内耳畸形(内耳不完全分隔Ⅰ型),漏点均位于镫骨足板;行耳后切口...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4例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4例患者均有细菌性脑膜炎病史,2例为内耳畸形(内耳不完全分隔Ⅰ型),漏点均位于镫骨足板;行耳后切口鼓室探查术,术中见镫骨足板缺损有清亮液体涌出,去除镫骨及砧骨,以颞肌筋膜、耳廓软骨及纤维蛋白胶封堵前庭窗。另2例漏点位于后颅窝硬脑膜,其中1例位于弓状隆起至总角水平,1例位于圆窗至外耳道下壁水平;此2例患者均行完壁式乳突开放术,显露后颅窝骨质缺损处,可见脑脊液流出,以颞肌筋膜、耳廓软骨、乳突皮质骨骨粉及纤维蛋白胶封堵缺损。结果4例患者术后随访23~39个月,脑脊液耳漏及脑膜炎均无复发。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发病率低,容易漏诊、误诊,以致脑膜炎反复发作。听力下降伴脑膜炎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自发性 内耳畸形 颅底缺损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源性脑脓肿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博 张芳 +2 位作者 杨宁 惠莲 姜学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0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7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3例脑脓肿经抗炎治疗治愈,8例行开颅脑脓肿切除术,... 目的探讨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7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3例脑脓肿经抗炎治疗治愈,8例行开颅脑脓肿切除术,3例行钻孔引流术。13例行耳部手术。14例患者中1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2.9%,随访10个月~3年,未出现脑脓肿及耳部疾病复发。1例患者脑脓肿术后病情加重转回当地治疗失访。结论耳源性脑脓肿好发于颞骨胆脂瘤。对于有中耳炎急性发作病史,持续头痛,影像学提示骨质破坏的病例应高度怀疑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的可能。尽早发现脑脓肿并针对性的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脑脓肿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嗓音声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关瑛 张明 +3 位作者 王丽萍 毕英 付晓威 闫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对42例OSAHS患者在行腭咽成形术前和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分别应用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采集其嗓音声...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对42例OSAHS患者在行腭咽成形术前和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分别应用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采集其嗓音声学样本进行声学分析,分析/a:/、/i:/、/u:/、/ai:/、/o:/5个元音的声学指标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各元音基频(F0)无差异(P>0.05)。元音/ai/、/o:/共振峰各峰值无变化(P>0.05),元音/a:/、/u:/第三、四共振峰(F3、F4)峰值均低于术前(P<0.01),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元音/i:/第三共振峰(F3)降低,第四共振峰(F4)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PPP对OSAHS患者元音/a:/、/u:/、/i:/的F3、F4有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HS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语音分析 共振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例颈部肿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虹 纪旭 石胜利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99例因单纯颈部肿块住院并经病理确诊患者(排除常规甲状腺及涎腺肿物)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以提高颈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正确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99例患者中1例经颈部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颈动脉... 目的回顾性分析99例因单纯颈部肿块住院并经病理确诊患者(排除常规甲状腺及涎腺肿物)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以提高颈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正确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99例患者中1例经颈部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后放弃治疗出院,2例淋巴瘤经活检确诊后转科治疗,其余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切片确诊,其中3例转移癌均行患侧颈廓清术,术后辅助放疗。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均随访0.5—3年,其中3例神经鞘膜瘤患者出现声嘶和脑梗塞并发症;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复发,再次手术;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手术后8个月死亡,余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颈部肿块病变形式多样,掌握其发病特点和规律,充分完善术前检查,可大大减少误诊,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块 颈部转移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虹 闫悦 石胜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对于减少副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20例纵隔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全部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行纵隔甲状腺肿切除术,...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对于减少副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20例纵隔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全部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行纵隔甲状腺肿切除术,均完整切除肿物,术后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窒息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在完整切除肿物的同时,能极大的减少手术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纵隔 喉返神经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嗓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关瑛 王丽萍 +2 位作者 张明 韩晓博 杨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嗓音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UPPP术前和术后1周,1、3个月时分别应用针对嗓音相关的主观调查问卷和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采集声...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嗓音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UPPP术前和术后1周,1、3个月时分别应用针对嗓音相关的主观调查问卷和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采集声学样本进行客观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中10例(23.8%)出现短时间的轻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鼻腔返流现象,15例(35.7%)患者发声有轻度鼻音增高,均于术后1周左右消失。1例歌唱爱好者诉唱高音区时较前感到吃力并高音有所降低。总体患者噪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和噪音相关生活质量(V-RQOL)量表评估值及鼻音问卷于术后1、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均P>0.05)。(2)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术前与术后[a]、[i]、[u]、[ai]、[o]5个元音的声学参数结果显示,各元音基频(F0)经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o]元音共振峰各峰值无变化(P>0.05),[a]元音、[u]元音第三、四共振峰有变化:术后1个月和3个月峰值均低于术前(P<0.01),[i]元音第三共振峰降低,第四共振峰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PP后患者对嗓音的主观心理听觉评估无明显变化;在客观声学检测各参数中仅[a]、[u]、[i]元音共振峰第三、四共振峰有变化。UPPP对嗓音有轻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嗓音 语音分析 共振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关瑛 潘春辉 王丽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8-519,共2页
目的分析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收治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并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者312例,占同期腺样体肥大患者的6.4%(312/487... 目的分析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收治的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并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者312例,占同期腺样体肥大患者的6.4%(312/4872),其中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者31例,占该部分患者的9.95%(31/312)。结论12岁以上仍存在腺样体肥大,且易误诊误治,对该年龄段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例,应注意查找原因,及时正确地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下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瘤样扁桃体肿块临床分析
10
作者 纪旭 李虹 姜学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5期274-274,共1页
扁桃体急、慢性炎症为扁桃体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有些情况因炎症刺激,扁桃体表面常形成肿块样增生改变,甚至整个扁桃体呈现肿块样改变或肿大,从而与扁桃体肿瘤难以鉴别。本文总结了此类"非瘤样扁桃体肿块"病例的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扁桃体肿瘤(Tonsillar Neoplasms) 扁桃体炎(Tonsillitis) 诊断(Diagnosis) 预后(Pro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Ⅰ类抗原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纪旭 李虹 姜学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研究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I类抗原在4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例60%,缺失比例17.5%。有转移淋巴结组与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 目的:研究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I类抗原在4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例60%,缺失比例17.5%。有转移淋巴结组与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HLA-Ⅰ类抗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12
作者 高英 毕英 李忠忠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30-1332,共3页
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各种实验方法能够检测肿瘤中的血管抑素水平,并将其作为新生血管抑制药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血管抑素在未来的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有... 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各种实验方法能够检测肿瘤中的血管抑素水平,并将其作为新生血管抑制药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血管抑素在未来的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肿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嗓音的主观评估分析
13
作者 关瑛 张明 王丽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对患者在嗓音主观自我评估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患者在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对患者在嗓音主观自我评估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患者在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取针对嗓音的主观自我评估问卷调查及相应的客观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15例(35.7%)的患者有轻度鼻音增高的改变,均于术后1月完全消失。嗓音障碍指数VHI(voice handicap index)量表测试、嗓音相关生活质量检测V-RQOL(voice-related quality of life)量表评估值于术后1周短时间内有差异(P<0.05),1、3个月后无差异(P>0.05)。结论 UPPP对患者嗓音在主观自我评估上无明显变化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嗓音主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39例分析
14
作者 关瑛 潘春辉 曹志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55-5455,共1页
目的:报告分析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2006-03/2007-03住院治疗的39例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及所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结果: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占同期收... 目的:报告分析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2006-03/2007-03住院治疗的39例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及所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结果: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腺样体肥大(占同期收治患者的)6%,伴有鼻炎鼻窦炎者占该部分患者87%。结论: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仍存在腺样体肥大,且易误诊误治,对难治性鼻炎鼻窦炎的病例,应注意查找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腺/病理学 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术下突发性聋患者后循环动脉的观察和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钰 杜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5-712,共8页
目的采用场强为3.0T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0T TOF MRA),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后循环动脉的内径及行程,为突发性聋的血管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耳突发性聋的患者和102名对照组患者的颅脑3.0T TOF MRA图像数据... 目的采用场强为3.0T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0T TOF MRA),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后循环动脉的内径及行程,为突发性聋的血管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耳突发性聋的患者和102名对照组患者的颅脑3.0T TOF MRA图像数据。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及性别分布、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后,进一步对比3.0T TOF MRA下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内径及行程,椎动脉内径及优势方向和程度,小脑下前动脉(AICA)的显影状态及内径,大脑后动脉(PCA)P1段和后交通动脉(PCoA)内径及行程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显示,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LDL水平升高比例(3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5.69%)及显著升高比例(4.9%)(P<0.01)。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出现TC水平升高比例(2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9.6%)及显著升高比例(2.94%)(P<0.05)。3.0T TOF MRA影像结果显示,突发性聋组基底动脉平均内径[(3.32±0.75)mm]相对于对照组平均内径较窄[(3.50±0.54)mm](P<0.05);突发性聋组仅左侧AICA显影率(10%)低于对照组(24.51%)(P<0.05),突发性聋组双侧AICA均不显影率(38.89%)高于对照组(26.47%)(P<0.05),两组患者AICA显影状态的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发性聋组显影的左侧AICA平均内径为(1.04±0.24)mm,与对照组内径(1.16±0.28)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左侧PCA P1段内径为(1.27±0.54)mm,与对照组内径(1.42±0.52)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右侧PCA P1段的内径为(1.25±0.58)mm,与对照组内径(1.41±0.51)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仅左侧出现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 PCA)比例(3.33%)低于对照组(9.8%)(P<0.05),突发性聋组出现双侧f PCA比例(13.89%)高于对照组(4.9%)(P<0.05),两组患者f PCA出现位置的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存在狭窄,同时LDL及TC水平升高,动脉狭窄与血脂升高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后循环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芳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正常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前后径为(3.83±1.28)mm,垂直径为(3.67±1.14)mm,高度为(3.76±0.36)mm,齿突长度为(2.84±0.38)mm,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P>0.05)。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以及齿突长度)均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均P>0.05);本组有8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结构有确切的、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40%(8/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明显小于正常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则可能影响中耳通气引流系统,进而于鼓膜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最终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咽鼓管上隐窝在中耳胆脂瘤发病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中耳炎 薄层CT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双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
17
作者 杨博 张芳 +1 位作者 闫艾慧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1-232,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83岁。自述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持续性,时有黄脓涕及头部闷胀感,上述症状渐进性加重,逐渐出现闭塞性鼻音,夜间睡眠张口呼吸,偶有憋醒,嗅觉丧失;无涕中带血及鼻腔活动性出血,无面颊部隆起。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PDCD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旭 李虹 +1 位作者 符静 姜学钧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PDCD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蛋白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DCD4 mRNA在3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 目的研究PDCD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蛋白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DCD4 mRNA在3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DCD4蛋白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DCD4 mRNA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0.05,t=4.714),与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但与年龄、性别及分型不相关。结论 PDCD4在喉癌组织低表达,与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纪旭 李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32-332,共1页
患者,男,46岁。以"发现右耳后肿物6年,左耳后肿物2年"为主诉于2010年9月3日入我院。该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后肿物,初始为花生米大小,逐渐缓慢增大,偶有搔痒,无肿痛,无破溃流脓。2年前左耳后亦发现类似肿物。体检:一般状态良好,... 患者,男,46岁。以"发现右耳后肿物6年,左耳后肿物2年"为主诉于2010年9月3日入我院。该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后肿物,初始为花生米大小,逐渐缓慢增大,偶有搔痒,无肿痛,无破溃流脓。2年前左耳后亦发现类似肿物。体检:一般状态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生 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
原文传递
手术误治甲状腺炎性疾病的经验教训分析
20
作者 李虹 马福伟 石胜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容易误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甲状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期间19例误诊为甲状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全部经历手术,术后8例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目的总结分析容易误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甲状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期间19例误诊为甲状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全部经历手术,术后8例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为化脓性甲状腺炎。手术术式根据术中病理及病情而有不同,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多予以活检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予以峡部切开或楔形切除术。结论非典型甲状腺炎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有时相当困难,但只要其具有非肿瘤特点时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综合判断,可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