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血管介入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雷呈志 向阳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10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妇产科医师 血管介入技术 SELDINGER法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血管性介入治疗 放射性 20世纪90年代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希润 杨秀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s now widely appli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disease Despite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selective/superselective angiog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s now widely appli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disease Despite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selective/superselective angiography is also helpful in the clinical staging 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advanced cancer cases and can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as the pre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bleed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vides a more rapid and less invasive way than the traditio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疾病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妇科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中国妇女前臂骨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及与丹麦妇女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守清 秦明伟 +5 位作者 田均平 陈培珍 谢丹丹 BenteJuelRiis ClausChristiansen 葛秦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31-136,共6页
观察正常中国妇女前臂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与丹麦妇女的比较。对20~80岁,每岁5名,共305名正常妇女以单能X线吸收法测量非常用侧前壁1/4远端、8mm远端及超远端的骨量和骨密度。骨形成指标为血清骨钙素(OC)及... 观察正常中国妇女前臂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与丹麦妇女的比较。对20~80岁,每岁5名,共305名正常妇女以单能X线吸收法测量非常用侧前壁1/4远端、8mm远端及超远端的骨量和骨密度。骨形成指标为血清骨钙素(OC)及碱性磷酸酶(ALP),骨吸收指标为空腹晨两小时尿I型胶原降解物/肌酐(Type1/Cr)和钙/肌酐(Ca/Cr)。结果:绝经后比绝经前骨量明显减少,1/4远端减少15%,8mm远端为25%,超远端为35%。50岁时我国妇女骨量与丹麦相似,但50岁后,我国妇女骨加速丢失的速度似较快。骨的加速丢失出现在绝经后10~15年内,此后稳定约5~10年。在绝经的最初5年内,含松质骨较多的部位(超远端)骨丢失最多,为16.2%。绝经后骨转换指标明显高于绝经前,与骨量呈负相关。本研究取得了正常中国妇女前臂三个部位的骨量。与丹麦妇女比较表明,东西方妇女骨量与骨代谢规律相似,但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绝经 骨密度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老年人钙、铁的食物来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向晔 赵熙和 徐苓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城区 6 0岁以上老年人钙和铁的膳食来源。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四个城区获得调查对象 2 2 6 3人。用 2 4小时回顾法进行三天膳食调查 ,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将食物分为 18类 ,计算各类食物对调...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城区 6 0岁以上老年人钙和铁的膳食来源。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四个城区获得调查对象 2 2 6 3人。用 2 4小时回顾法进行三天膳食调查 ,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将食物分为 18类 ,计算各类食物对调查对象钙和铁的贡献率。结果 奶类是钙的主要来源 ,贡献率 34 5 %。蔬菜、粮谷及豆类对钙的贡献率分别为 19 5 % ,14 5 %和 10 9%。北京市区老年人铁的主要来源是谷类、蔬菜、豆类等 ,其贡献率分别为 38 0 % ,13 7%和 7 2 %。膳食中肉、禽及鱼类供应的铁只占 12 8%。结论 从调查结果可见 ,近年来 ,北京城区老年人奶类消费量及钙摄入量已明显增加。但经常饮奶的人只占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一 ,且钙的平均摄入量也仅达到适宜摄入量的 5 0 %。若能进一步改进高钙食物如酸奶、深色叶菜及各种风味豆制品的供应 ,将更有利于改善老年人钙的营养状况。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铁主要为非血红素铁 ,其生物利用率很低 ,但大量增加老年人肉类的消费来提高膳食铁利用率的作法并不可取。因此 ,开发和推广铁强化食品来改善居民铁营养状况 ,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食物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院为基础的羊水粪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兰 黄胡信 白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了解羊水粪染产前和产时相对因素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6206例单胎妊娠分娩的围产期情况,分成羊水粪染和羊水正常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羊水粪染的发生率为16.4%。母体的内科合并症,在羊水粪染组和正常羊水组均... 目的了解羊水粪染产前和产时相对因素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6206例单胎妊娠分娩的围产期情况,分成羊水粪染和羊水正常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羊水粪染的发生率为16.4%。母体的内科合并症,在羊水粪染组和正常羊水组均无明显差异。母体产次、妊娠周数≥42周和体重较大胎儿所占比例,羊水粪染组明显高于正常羊水组(P<0.001)。羊水粪染组的新生儿出生评分低于正常羊水组(P=0.001)。羊水粪染组的死产率、低体重儿比例和新生儿在出生4h后转入儿科病房比例均高于正常羊水组(P<0.001)。结论羊水粪染相关因素有母体产次、妊娠周数≥42周和胎儿体重较大,与母体的内科合并症无明显关系。羊水粪染的新生儿患病率较高。羊水粪染是一个重要的预测产科结局的临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粪染 流行病学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中国人性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大中 马晓年 +1 位作者 林守清 朱积川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目前中国成年人性健康状况,以便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临床研究和性健康教育提供重要指导。方法在新浪网上开通调研专属网页,内容涵盖:调查问卷+专家观点+女性或男性健康工具箱+小型调研+互动讨论,最后由相关专家对所有原始... 目的初步了解目前中国成年人性健康状况,以便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临床研究和性健康教育提供重要指导。方法在新浪网上开通调研专属网页,内容涵盖:调查问卷+专家观点+女性或男性健康工具箱+小型调研+互动讨论,最后由相关专家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实际参加本次调查的女性34,378人,有效答卷30,392份,有效率为88.4%;男性61,864人,有效答卷41,878份,有效率为67.7%。女性调查表明曾经发生过阴道润滑不足的女性竟占78.5%;男性调查表明至少有半数时间发生过勃起困难或不能维持勃起的男性各占14.3%和13.2%。遇到性问题后寻求医生帮助的男性只有8.2%,女性为7.0%;从未寻求过任何帮助的男性为29.5%,女性39.0%。结论尽管这次调查不是一个随机抽样调查,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个人群的准确情况,但它仍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中国人的性健康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基本的了解,这对指导我们今后的性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调查 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与卵巢功能 被引量:114
7
作者 邓成艳 汤德民 +1 位作者 郁琦 何方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了解切除子宫,保留双侧或一侧卵巢的妇女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影响。方法对521名患者进行问卷式回顾性调查,分析术时年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种与卵巢功能的关系。同时对某一单位1600余名女职工进行正常人群的月经及绝经症状情... 目的了解切除子宫,保留双侧或一侧卵巢的妇女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影响。方法对521名患者进行问卷式回顾性调查,分析术时年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种与卵巢功能的关系。同时对某一单位1600余名女职工进行正常人群的月经及绝经症状情况调查。结果正常人群组中有197名妇女出现潮热症状,平均年龄(46.87±4.22)岁;手术组患者中出现潮热症状者293名,手术时年龄(42.84±4.37)岁,术后出现潮热的时间是术后(1.99±2.40)年,平均年龄(44.64±4.31)岁,即子宫切除术后卵巢仅有不到2年的正常功能,而且比正常人群还提前两年出现潮热症状(P<0.01)。手术方式及病种与潮热症状的出现无关,手术范围与潮热症状的出现呈正相关(r=0.197,P<0.001)。结论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之提前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 子宫切除术 潮热 手术方式 绝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4
8
作者 邓姗 郎景和 +3 位作者 冷金花 刘珠凤 孙大为 朱兰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9-592,601,共5页
目的:从增殖与凋亡的角度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集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后的在位内膜,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的表... 目的:从增殖与凋亡的角度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集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后的在位内膜,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放置曼月乐后,在位内膜腺体细胞Ki-67表达为阴性,凋亡率由24.4±35.0%升高至51.0±37.8%(P=0.027);间质细胞Ki-67的免疫组化HSCROE评分由2.0±1.2降至1.5±0.9(P=0.001),凋亡率由35.3±30.2%升高至76.4±11.2%(P=0.008)。结论:曼月乐能显著抑制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从而减少通过经血逆流进入腹腔的活性细胞数量,达到防止异位种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70
9
作者 任彤 赵峻 +3 位作者 万希润 刘欣燕 冯凤芝 向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诊断过程,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经过及结局。结果:剖宫产瘢痕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1%,与同期正常妊娠数之比为1:1368。2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1.4岁,92%的患者仅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发病至末次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为4月至15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阴道流血,其中11例发生阴道大出血。16例(64%)患者分别误诊为宫内早孕(14例)和滋养细胞肿瘤(2例)而给予相应处理,仅9例治疗前确诊。通过剖宫产病史,妇科检查和超声、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治疗方法包括全子宫切除和保守性治疗(全身或孕囊内甲氨蝶呤注射和保守性手术)。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较少见,临床易误诊,对有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以早期诊断,强调根据患者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误诊 早期诊断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毅 王友芳 +4 位作者 郎景和 程雪梅 李彩娟 单莹 俞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TCT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70·7%(94/133)、88·9%(249/280)和90·9%(90/99),均明显高于TCT正常组的55·5%(117/211)(P=0·005,P<0·001,P<0·001)。在TCT、HC2和阴道镜加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中,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1)组和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9%(72/81)和96·3%(52/54),均明显高于病理学结果正常组的77·7%(153/197)(P=0·03,P=0·002);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组和子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0%(6/6),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在三联检查TCT为ASC的患者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79·3%(69/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发生CIN2-3的比率为38·0%,明显高于无高危型HPV感染者的5·9%(P=0·04)。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杂交捕获法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畸胎瘤6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龚晓明 冷金花 +4 位作者 郎景和 黄荣丽 刘珠凤 孙大为 朱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分析695例卵巢成熟畸胎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住院的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695例,建立数据库后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在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 目的分析695例卵巢成熟畸胎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住院的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695例,建立数据库后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在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上均较开腹手术缩短或减少(P<0.001)。肿瘤以单侧多见,占85.8%,右侧略高于左侧(45.2%和40.6%)。手术中对另一侧卵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459例肉眼未发现异常表现者行剖探术,仅有1例(0.22%)有阳性发现。并发症以扭转最为常见(占7.5%),发生扭转的肿瘤平均直径(10.2±4.5)cm较未发生扭转者(6.9±3.2)cm大(P<0.001)。扭转的概率随肿瘤的增大而增加,当肿瘤最大径在6cm以下时,发生扭转的机率小于4.4%,而在8cm以上时,扭转发生的机率在10%以上(P<0.001)。破裂、感染、恶性变均为罕见的并发症。结论在卵巢成熟畸胎瘤的处理上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如术中肉眼见对侧卵巢无异常时,可以考虑不行剖探术;肿瘤最大径大于8cm时,发生扭转的机率将大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成熟畸胎瘤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80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适应证及卫生经济学初步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谭先杰 郎景和 +4 位作者 沈铿 刘珠凤 孙大为 冷金花 朱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主要适应证、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其变化。方法通过本院病案数据库,调用1996~2001年因良性妇科疾病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4180例患者的记录,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腹腔镜和阴式手术3组,对各组的手术适应...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主要适应证、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其变化。方法通过本院病案数据库,调用1996~2001年因良性妇科疾病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4180例患者的记录,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腹腔镜和阴式手术3组,对各组的手术适应证、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及总医疗费进行分析。结果三种途径子宫切除术所占比例为:开腹78.4%,腹腔镜13.0%,阴式8.6%;腹腔镜手术比例从1996年的2.4%上升到2001年的17.3%。子宫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为:子宫肌瘤(56.2%)、子宫肌腺症(12.2%)、卵巢良性肿瘤(9.2%)、生殖道脱垂(7.7%)、子宫内膜异位症(6.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0%)、宫颈上皮内瘤变(2.0%)、其他(2.8%)。开腹和腹腔镜组手术适应证前两位均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症;阴式组主要手术适应证为生殖道脱垂,其次是子宫肌瘤。三种途径子宫切除术的住院天数分别为腹腔镜组(8.9±3.7)d,开腹组(11.0±4.9)d,阴式组(10.9±3.9)d;总医疗费腹腔镜组(7473.8±1464.8)元,开腹组(5666.6±1709.4)元,阴式组(5027.6±1067.0)元。结论经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比例逐渐上升,其直接医疗成本高于开腹子宫切除,但平均住院日少于后者。腹腔镜子宫切除的适应证与开腹子宫切除接近,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应证与前两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手术途径 手术适应证 卫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效果 被引量:30
13
作者 孙晓光 金利娜 +1 位作者 甄景然 吴玉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3-728,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现行12~13次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分娩的544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总结孕妇对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产前检查次数与...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现行12~13次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分娩的544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总结孕妇对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产前检查次数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初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的效果。结果544例产妇中位数产前检查次数为8(0~14)次@其中22例(4.0%)分娩前从未做过产前检查;北京市流动人口组、城市居民高中及以下文化者组、城市居民大专以上文化者组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依次为(4.55±3.1)、(8.71±2.2)和(9.56±2.1)次@北京市流动人口平均产前检查次数显著低于城市居民高中及以下文化者和城市居民大专以上文化者(P<0.001);北京市流动人口组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为(25.44±8.8)周@与城市居民高中及以下文化组(15.58±5.8)周和城市居民大专以上文化组(14.24±3.2)周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544例孕妇接受产前检查0~3次者93例(17.1%)、4~9次者299例(55.0%)、≥10次者152例(27.9%);各组妊高征、妊娠糖尿病、妊娠中晚期出血、产后出血、巨大儿、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儿生长受限及早产率随着检查次数的增多而下降(P<0.05);贫血及剖宫产率随着检查次数的增多而上升(P<0.001)。对首次产前检查者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可筛选出35.6%的围产期并发症患者。结论现行标准产前检查模式在低文化人群和流动人口中的依从性较低,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效果有待提高,在这部分依从性较低的人群中逐步探索出一套可行、高效的产前检查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妊娠 依从性 危险因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的探讨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宏 冷金花 +4 位作者 郎景和 刘珠凤 孙大为 朱兰 樊庆泊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3-496,501,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2004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症340例,其中全子宫切除284例,保守手术(子宫肌腺症病灶切除术)5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手术方式及指征。结果:340... 目的:探讨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2004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症340例,其中全子宫切除284例,保守手术(子宫肌腺症病灶切除术)5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手术方式及指征。结果:340例子宫肌腺症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5例(27.94%),合并子宫肌瘤148例(43.5%),合并贫血95例(27.9%),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0例(5.9%)。痛经组与无痛经组患者合并不孕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内膜息肉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痛经者合并内膜息肉是非痛经组的5倍,95%CI为0.079~0.509。两组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痛经患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是无痛经患者的3.369倍,95%CI为1.699~6.6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绝经前、月经量多和子宫大的患者易并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年轻、分娩次数多和痛经重的患者易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前年轻女性和子宫体积大的患者易并发子宫肌瘤。分析不同手术途径表明:腹腔镜组年龄偏低,贫血、不孕比例明显增高。结论:对年轻合并性交痛、肛门坠痛等症状,伴有贫血或不孕患者首选腹腔镜检查/手术;子宫较大、B超提示合并肌瘤或既往有剖宫产史,估计盆腔粘连重者选择开腹手术;合并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组织缺陷性疾病选择阴式途径完成。保留子宫的手术可以根据患者主要症状、手术医师的技能和仪器来选择术式。对年龄大且无生育要求,合并贫血、子宫肌瘤,服药有严重副作用或无明显疗效的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腺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理学 临床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邓姗 郎景和 +4 位作者 冷金花 刘珠凤 孙大为 朱兰 谭先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25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口服甲羟孕酮(MPA)或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凋亡的的影响。方法采集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以及放置LNG-IUS、口服MPA或注...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口服甲羟孕酮(MPA)或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凋亡的的影响。方法采集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以及放置LNG-IUS、口服MPA或注射GnRHa后的在位内膜,以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内膜中凋亡相关蛋白Bax、Fas和Fas-LmRNA的表达。结果放置LNG-IUS后,在位内膜腺体细胞凋亡率由(24.4±35.0)%升高至(51.0±37.8)%(P=0.027),间质细胞凋亡率由(35.3±30.2)%升高至(76.4±11.2)%(P=0.008)。电镜下的凋亡状况,按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注射Gn-RHa、放置LNG-IUS、口服MPA。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Fas-LmRNA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但药物治疗前后3种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药物治疗可促进在位内膜凋亡,其诱导内膜细胞凋亡的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注射GnRHa、放置LNG-IUS、口服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甲羟孕酮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43
16
作者 金力 范光升 郎景和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CSP及1998年以来美国Medline收集的有关CSP的英文发表的病例报道29篇,共46例。结果:CSP的发生率1/1800-2216。有47.8%在妊娠早期表现为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CSP及1998年以来美国Medline收集的有关CSP的英文发表的病例报道29篇,共46例。结果:CSP的发生率1/1800-2216。有47.8%在妊娠早期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及或下腹隐痛。28.3%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或反复出血,重复超声检查方确诊。4.3%在妊娠3个月出现自发子宫破裂。1例为第1次诊为CSP,保守治疗成功,但于3个月后再次妊娠,于孕38周时,子宫破裂死亡。20例行单纯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治疗,总成功率为85%。21.7%行经腹子宫切开妊娠物取出术及疤痕修补术。34.8%行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后期待疗法或联合MTX或手术治疗均无1例大出血发生。结论: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超声检查使其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子宫动脉栓塞为首选,能迅速止血或预防出血。单纯MTX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终止妊娠,但潜在有子宫破裂的危险。手术切除妊娠组织及疤痕修补,有利于hCG恢复及再次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疤痕 异位妊娠 氨甲喋呤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正怡 沈铿 +1 位作者 郎景和 黄惠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观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对其月经情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15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患者中13例出现月经异常...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观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对其月经情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15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患者中13例出现月经异常(86.7%),其中12例发生停经(80%),1例为月经减少(6.7%)。发生停经的患者,化疗结束后月经恢复;月经恢复时间在化疗结束后2个月左右。发生停经的患者在停经期间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明显升高,雌二醇(E2)明显降低;雄、孕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年轻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后化疗,可发生卵巢功能损害,发生率超过80%;卵巢功能损害表现为血清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雌激素浓度降低,停经或月经异常;化疗导致的停经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化疗 性激素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57
18
作者 成宁海 朱兰 +3 位作者 郎景和 刘珠凤 孙大为 冷金花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本院收治的101例手术病例。其中足月剖宫产史98例,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2.0±44.7)月,89.8%患者有...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本院收治的101例手术病例。其中足月剖宫产史98例,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2.0±44.7)月,89.8%患者有周期性肿物疼痛。结果剖官产后发生率0.05%,8,06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无AWE发生。20.5%患者CA125〉35U/ml,92.1%病例术前诊断AWE。术前16例、术后14例接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灶平均4.2cm,显著大于术前扪诊和超声测量0.8~1.2cm(P〈0.01)。1例病理为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终恶变为癌肉瘤。术后复发10例,5例再次手术。结论B超用于术前测量大小和确定病灶的浸润范围,血清CA125不敏感,尚不能预测预后,治疗首选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外1cm,复发后可再次手术,多次复发者警惕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官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累及阴道后穹窿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附14例报告)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羽 冷金花 +1 位作者 郎景和 戴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6-288,292,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累及阴道后穹窿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 etriosis,DIE)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到200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侵犯阴道后穹窿DIE患... 目的:评价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累及阴道后穹窿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 etriosis,DIE)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到2007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侵犯阴道后穹窿DIE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腹腔镜切除盆腔所有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及受累的部分阴道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通过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症状改善的主观感觉(改善显著、满意和无改善)。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5.0±5.7岁(26~45岁)。14例手术指征均为盆腔疼痛,包括痛经(13/14),性交痛(7/14),慢性盆腔痛(3/14),6例合并不育。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平均随诊22.0±8.4月(12~36月)。13例痛经患者中,除1例术后20天出现阴道出血,在外地医院行阴道填塞止血无效后行全子宫切除术,不计入痛经改善评价外,手术后痛经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6.2±3.1vs0.8±1.4)(P<0.001),4例痛经症状改善显著(33.3%),8例改善满意(66.7%)。7例性交痛患者中,5例症状改善显著,2例改善满意。慢性盆腔痛3例患者症状均改善显著。6例(42.9%)不孕患者中术后3例妊娠。13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切除侵及阴道后穹窿的DIE病灶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手术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完成,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有效性的评价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后穹窿 腹腔镜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非手术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39
20
作者 冷金花 郎景和 +5 位作者 李华军 刘珠凤 孙大为 朱兰 赵学英 李晓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6-848,852,共4页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临床指标用于非手术诊断的价值。方法:因痛经、不育或盆腔包块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育龄患者331例,术前纪录患者年龄、病程、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期天数、结婚年龄或第一次性交年龄、孕产次、剖宫产史、...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临床指标用于非手术诊断的价值。方法:因痛经、不育或盆腔包块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育龄患者331例,术前纪录患者年龄、病程、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期天数、结婚年龄或第一次性交年龄、孕产次、剖宫产史、继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以及不育,阳性体征(宫骶韧带触痛结节、子宫直肠窝触痛结节或附件包块,具有三者之一者即为阳性),超声波检查(包块内部为无回声区并有散在或密集的光点为阳性),血清CA125值。计算各项临床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包括平行试验?系列试验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诊断卵巢型及腹膜型内异症的公式。结果:单独应用各项临床指标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较低。超声波?血清CA125以及性交痛对内异症的预测率达90%以上,其他临床指标预测内异症的准确性较差。临床各项指标联合平行试验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89%),各项指标联合系列试验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任何3项临床指标联合,诊断内异症的预测率基本达到100%。卵巢型内异症的诊断公式为:1/[1+e-(-2.270+1.304*盆腔痛性结节+1.158*继发痛经+2.168*B超囊内光点+2.580*CA125异常)],腹膜型内异症的诊断公式为:1/[1+e-(-1.631+1.788*盆腔痛性结节+0.789*继发痛经+2.384*CA125异常)]。以结果>0.5为异常,此公式诊断卵巢型及腹膜型内异症的准确性分别为85.9%和84.5%。结论:疼痛症状、不育、盆腔体征、超声波以及血清CA125联合应用是内异症较准确的非手术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非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