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智库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志远 《对外传播》 2016年第5期63-65,共3页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影响力最大,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而中国智库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与世界一流智库差距显著。报道称,近十年来,中国新增了多家智库,但中国智库发展仍处于...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智库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影响力最大,代表了当今世界智库的最高水平。而中国智库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与世界一流智库差距显著。报道称,近十年来,中国新增了多家智库,但中国智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且各级党政军智库和社会科学院智库行政依赖色彩还十分浓厚,民间智库赖以生存的资金筹措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相当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政治传播 新媒体环境 辅助机构 传播研究 信息共享机制 传播能力 新媒体平台 政治决策 舆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7世纪欧洲人对南海西部危险区的认知演变——以近代早期欧洲古地图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刘金源 徐东波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6,178,共18页
16—17世纪欧洲人关于南海水文地理的认知,虽然建立在少量航海实践及经验基础之上,但仍有一定的想象与臆断色彩。当时,多数欧洲制图师认为,越南东部存在着影响船只航行的危险区域,并逐渐用古葡语Pracel表示。在绘制Pracel区域的地图时,... 16—17世纪欧洲人关于南海水文地理的认知,虽然建立在少量航海实践及经验基础之上,但仍有一定的想象与臆断色彩。当时,多数欧洲制图师认为,越南东部存在着影响船只航行的危险区域,并逐渐用古葡语Pracel表示。在绘制Pracel区域的地图时,其刀片状、逗号状、牛角状、锥状等绘法的变化,反映出欧洲人对南海西部水文地理的认知演变。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及阐释来看,近代之前使用的Pracel,大体是用来指代岛屿或群岛,其区位在不同制图师笔下也不尽一致。直到17世纪中后期,Pracel才逐渐成为危险区的专称。以近代早期欧洲人绘制的古地图为研究对象,厘清危险区和Pracel的指向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回应并驳斥越南学界依托相关古地图强行解释Pracel即西沙群岛的谬论,进而为捍卫我国西沙主权提供历史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人 南海 危险区 Pracel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问题新特点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2024年度“南海论坛”综述
3
作者 常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I0004,共11页
2024年南海局势复杂多变,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之一。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南海局势,为维护我国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为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在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 2024年南海局势复杂多变,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之一。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南海局势,为维护我国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为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在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南海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南海维权维稳斗争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南海维权法律战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南海问题与中国—东盟关系”“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周边安全局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南海论坛”旨在为相关涉海热点问题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对话和交流平台,积极促进南海研究的发展,论坛成果对于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论坛 维权维稳 法律战 周边安全 中国—东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途 谈中正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2015年11月23-24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出席并致辞。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党委副书记 创新中心 开幕式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 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创新中心 评价中心 社会科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苏黑海撞船事件看中美在南海的风险管控
6
作者 刘金源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4,I0001,I0002,共19页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是冷战后期美苏海洋权益争端的典型案例。该事件是美国在敏感海域持续推行“航行自由”并导致苏联采取强硬对抗措施的缩影,凸显出双方就无害通过权的法理诠释存在显著分歧。此事件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对冷战局势可能升...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是冷战后期美苏海洋权益争端的典型案例。该事件是美国在敏感海域持续推行“航行自由”并导致苏联采取强硬对抗措施的缩影,凸显出双方就无害通过权的法理诠释存在显著分歧。此事件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对冷战局势可能升级的担忧,但美苏双方随后展现了卓有成效的危机管控能力。在紧张局势下双方仍然保持外交渠道的畅通,表达对话解决争端的政治意愿,迅速升级既有的预防性协议,最终达成法理共识,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这一危机化解过程表明,在根本矛盾难以消弭的情况下,构建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是维系大国关系稳定的关键。有鉴于此,面对当前中美在南海“意外相遇”风险,中国需要制定多层次的危机管控策略,坚定维护南海权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苏冷战 黑海撞船事件 南海 航行自由 无害通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珊瑚环礁开放程度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娟 苏奋振 +2 位作者 石伟 左秀玲 方月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6,共5页
南海环礁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开放程度不同的环礁类型,依据环礁不同地貌部位的几何因子作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指标可以定量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如果将澙湖潮汐通道作为环礁地貌结构要素用来反映环礁开放程度,则潮汐通道可以成为新的度... 南海环礁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开放程度不同的环礁类型,依据环礁不同地貌部位的几何因子作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指标可以定量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如果将澙湖潮汐通道作为环礁地貌结构要素用来反映环礁开放程度,则潮汐通道可以成为新的度量因子。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 GIS 技术,以澙湖潮汐通道的几何参数为主构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模型,结果表明,以口门宽度与礁体中轴线长度之比为指标建立的经验式,可用来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封闭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准封闭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0.06,半开放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06-0.25,开放型岛礁的开放度为0.25-1。因此,采用这一量化表达式反映南海环礁的开放程度类型,可为珊瑚环礁的开放程度发育规律研究提供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环礁 潮汐通道 发育规律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诸岛珊瑚礁人工岛建造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 2017年第5期681-693,共13页
文章介绍了人工岛的概念、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在珊瑚礁上建造人工岛的特点。结合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适宜建造人工岛的地质地貌条件,认为南海诸岛的岛屿、沙洲和干出礁均适合建造人工岛,而受限制的生态环境条... 文章介绍了人工岛的概念、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在珊瑚礁上建造人工岛的特点。结合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适宜建造人工岛的地质地貌条件,认为南海诸岛的岛屿、沙洲和干出礁均适合建造人工岛,而受限制的生态环境条件则从珊瑚礁相带方面来分析,并指出人工岛建造工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人工岛建造导致的水动力改变对珊瑚礁地貌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已建设的和正在建设的人工岛,提出在南海诸岛礁人工岛建设上应注重规划和选址,工程建设应采用"自然仿真"的总体技术思路,力求使人工岛今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诸岛 珊瑚礁 人工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以2015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曲飞帆 杜骏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62,共5页
经过对国内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自2015年以来,新媒体研究者以"创新"和"治理"为主要话语,回应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引致的用户行为、新闻实践及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广泛变革;作者指出... 经过对国内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自2015年以来,新媒体研究者以"创新"和"治理"为主要话语,回应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引致的用户行为、新闻实践及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广泛变革;作者指出对策话语泛滥的背后,是学人在内外交困压力下对功能主义范式的依赖,未来新媒体传播研究应强调"人的存在"这一终极关怀,借助主体性的解释力克服功能主义范式的思维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体融合 网络舆论 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海洋鱼类捕捞量演变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航 杨钿 张振克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20-30,共11页
文章通过对越南1995—2014年海洋渔业数据进行整理,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沿海地区海洋鱼类捕捞量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越南海洋捕捞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其中北部湾沿岸省份整体增速较快;产量分布的空... 文章通过对越南1995—2014年海洋渔业数据进行整理,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沿海地区海洋鱼类捕捞量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越南海洋捕捞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其中北部湾沿岸省份整体增速较快;产量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平均产量"南高北低",平均增速"北快南慢"的发展特点;发展重心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出向北发展的趋势。可以判断,未来在南海地区,尤其是西沙、南沙海域的渔业资源,受到来自越南方面非法捕捞的威胁会逐渐增加,中越在上述地区爆发渔业冲突的可能性在增长。文章最后结合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从渔业合作、渔业执法和深海渔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南海 海洋鱼类捕捞 演变特征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海浮游植物藻华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正 毛志华 李晓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4-1390,共7页
浮游植物藻华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响应迅速,是生物海洋学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洋碳循环的关键。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重点综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内容,归... 浮游植物藻华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响应迅速,是生物海洋学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洋碳循环的关键。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重点综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手段,并总结提出了目前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浮游植物藻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磋商背景下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东波 王沙骋 祝小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军事动向。[方法/过程]其体制是由不同性质和范围的跨域情报网络组成,采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开源情报,可初步研判英国与域内其它声索国、域外大国之间的情报关系,尝试构建英涉南海的“B-F2-JV”情报体制。[结果/结论]渐进发展中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为域外大国“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提供了情报保障,也影响到中国与域内国家的COC磋商。应从情报竞争、区域合作和军事先制等方面,削其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海洋安全 情报体制 情报合作 东盟国家 航行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江苏的国际传播形象为例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雷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 2017年第2期226-249,共24页
本文基于形象的多维想象(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s)、观念产品生产(Ideational Creation)、形象第一认知(First Impression)、形象的行为确证(Action as Reaction)和形象话语表述(Verbal Representation)的MIFAV文化... 本文基于形象的多维想象(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s)、观念产品生产(Ideational Creation)、形象第一认知(First Impression)、形象的行为确证(Action as Reaction)和形象话语表述(Verbal Representation)的MIFAV文化认知模式框架,对江苏的国际传播形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综合使用内容分析、国际媒体传播案例分析、传播人类学参与观察个案分析等多种方式,试图为中国的一个区域国际传播形象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这种方法核心是综合传播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理解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江苏、作为一种方法的传播人类学,帮助决策者、实践者在设计和落地层面寻找到质性和量化融合的新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人类学 江苏 国际形象 海外舆情 MIFAV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锋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21,I0002,共22页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重要观点,区域国别学在中国的落地不仅将带来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新的丰富和发展,更将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支持。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性质是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在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学科基础和学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借鉴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结合不同高校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已有的积累,集中规划、分头落实,全面推进区域国别学在全国高校体系内的系统建设和提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 学科建设 美国区域国别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馆藏档案在南海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继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3-88,92,共6页
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越南"国际仲裁"等南海争端的逐渐升级,我国南海维权压力面临巨大挑战。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台湾地区馆藏的"中华民国"时期南海档案的... 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越南"国际仲裁"等南海争端的逐渐升级,我国南海维权压力面临巨大挑战。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台湾地区馆藏的"中华民国"时期南海档案的重要作用,并分析馆藏档案的分布和类型,借助"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分析南海档案的搜集与利用,以期从档案应用视角为南海问题的历史依据研究提供支持。认为搜集、整理和利用好留存于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时期档案,对于应对当前越南、菲律宾南海问题"司法化"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历史依据 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频分析的十余年国内南海研究热点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智超 《晋图学刊》 2016年第5期57-63,共7页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敏感的历史问题、国际法问题和国际关系,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很快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2005-2015年CNKI刊载南海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词频统...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敏感的历史问题、国际法问题和国际关系,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很快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2005-2015年CNKI刊载南海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归纳出史地研究、法律研究、国际因素和战略对策四个研究方向,并据关键词各年份词频情况分类出恒星、新星、流星、卫星关键词,结合研究方向探析、预测未来南海问题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词频统计 研究热点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亮 熊继博 《法治社会》 2016年第2期30-38,共9页
中国领导人多次呼吁与东盟国家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尽管与部分东盟国家存在较为严重的岛屿争端,中国与东盟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具有可行性。中国应当积极推进与东盟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应包括遵守和坚... 中国领导人多次呼吁与东盟国家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尽管与部分东盟国家存在较为严重的岛屿争端,中国与东盟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具有可行性。中国应当积极推进与东盟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应包括遵守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和支持缔约国彼此的核心利益、设立争端方的谈判和解机制及非争端方的斡旋监督机制、拒绝针对条约方的军事或政治结盟或引入第三方势力介入争端、保护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在本国领域内的利益、允许采用后续补充性协定、采用固定适用期限制度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局势演变与中国共产党南海权益维护
18
作者 温小平 李江俊 《社科纵横》 2017年第3期86-90,共5页
1978年以来是南海问题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刺激"下,南海局势变化历经"从岛屿争夺到区域外大国介入"、"在东盟化、国际化推波助澜下升级为国际热点"、"从海洋权益之争... 1978年以来是南海问题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刺激"下,南海局势变化历经"从岛屿争夺到区域外大国介入"、"在东盟化、国际化推波助澜下升级为国际热点"、"从海洋权益之争演变成为各国海洋战略博弈"变化。面对南海局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和国家战略指引下,制定南海政策,调整南海战略,从"军事维权与行政管辖并举",到"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再到"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内政、外交等措施应对南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南海局势 中国共产党 权益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角度下国内外南海研究比较分析
19
作者 孙智超 《晋图学刊》 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2005至2015年国内外南海研究领域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分析,整理出国内外南海研究文献分布与利用情况,探讨了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热点,发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要研究主题,挖掘了核心学者...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2005至2015年国内外南海研究领域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分析,整理出国内外南海研究文献分布与利用情况,探讨了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热点,发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要研究主题,挖掘了核心学者对各研究主题研究分布和作者合作的智能发挥等信息,从文献计量角度反映出国际学界南海问题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国内外南海研究 热点 作者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菲仲裁案后中国南海政策的再定位
20
作者 鲁鹏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以重新定位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为主线而展开:首先.探讨中菲仲裁案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回顾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以期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然后,讨论中国南海政策在近年来发生... 本文以重新定位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为主线而展开:首先.探讨中菲仲裁案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回顾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以期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然后,讨论中国南海政策在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中菲仲裁案中所体现出来的南海政策的新特点;最后,在比较中国全球战略与南海政策的基础上,就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政策 南海政策 仲裁案 再定位 中国外交战略 全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