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KI文献计量分析的博物馆智慧化科研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开 王云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第11期210-217,共8页
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数据显示,"博物馆管理"在博物馆领域研究比重一直较低,科研管理作为博物馆管理运作的基础之一,如何与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物馆科研管理普遍存在服务职能不足、信息闭塞、行... 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数据显示,"博物馆管理"在博物馆领域研究比重一直较低,科研管理作为博物馆管理运作的基础之一,如何与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物馆科研管理普遍存在服务职能不足、信息闭塞、行政程序烦琐、对自身藏品研究不深入等情况,制度上的调整能够解决部分问题。构建具有博物馆行业特性的科研管理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科研管理效率和科研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管理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平台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到“无产阶级新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对国民性改造的理论贡献
2
作者 孙延青 《前沿》 2023年第3期87-95,共9页
近代以降,面对中国积贫积弱之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将“人”的问题和“国”的问题相提并论,特别强调“根柢在人”,认为富国强兵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复兴和民族特性的改造。为此,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在历经... 近代以降,面对中国积贫积弱之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将“人”的问题和“国”的问题相提并论,特别强调“根柢在人”,认为富国强兵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复兴和民族特性的改造。为此,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在历经严复、梁启超“新民”思想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向“新人”理论过渡,最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形成了“无产阶级新人观”,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人”思想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 无产阶级新人 国民性改造 近代思想家
原文传递
“探索思考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 被引量:63
3
作者 顾振清 肖波 +9 位作者 张小朋 刘健 何也 岳小莉 柴秋霞 谭姗姗 周虹霞 姚菲 王开 李荔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60,共27页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从科幻小说、虚拟游戏等领域正式走到公众面前。我国博物馆在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发展阶段,也加入到探索元宇宙发展的热潮中,博物馆界围绕元宇宙与脱域艺术的融合、元宇宙在博物馆的应用、元...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从科幻小说、虚拟游戏等领域正式走到公众面前。我国博物馆在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发展阶段,也加入到探索元宇宙发展的热潮中,博物馆界围绕元宇宙与脱域艺术的融合、元宇宙在博物馆的应用、元宇宙与文化遗产的融合方式和发展方向、元宇宙视域下的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元宇宙与“云展览”等虚拟展示、元宇宙与数字藏品以及元宇宙热潮下博物馆如何应对等问题作了探索、思考和展望,可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元宇宙视域下的博物馆发展和研究指明方向。元宇宙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与不确定性,对此,博物馆应时刻明确自身的使命与宗旨,把握元宇宙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规避相关的风险,从而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元宇宙 NFT 数字藏品 虚拟世界 区块链技术 数字孪生 云展览
原文传递
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力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共6页
纵观历史,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有着密切关系。古代治边拓边实践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基础;近代挽救边疆危机的努力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新中国的边疆治理不断巩固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纵观历史,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有着密切关系。古代治边拓边实践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基础;近代挽救边疆危机的努力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新中国的边疆治理不断巩固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时代,边疆治理和民族工作依然交织在一起,并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关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两者的契合点,不断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发展华中”战略的党内分歧及其化解——以中原局、东南局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冯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抗战时期,在“发展华中”的战略认识上,中原局和东南局存在意见分歧。这一分歧是抗战时期“发展华中”战略推进过程中的独特现象。刘少奇与项英在发展华中、新四军发展方向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刘少奇坚持新四军主力“东进北上”,完成“... 抗战时期,在“发展华中”的战略认识上,中原局和东南局存在意见分歧。这一分歧是抗战时期“发展华中”战略推进过程中的独特现象。刘少奇与项英在发展华中、新四军发展方向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刘少奇坚持新四军主力“东进北上”,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而项英反对新四军主力“北上”,主张坚守皖南,谋求向南发展。项英与刘少奇的分歧实质上是战略思维的不同。在处理项、刘分歧中,中共中央经过战略权衡后最终支持刘,是顺应抗战形势变化而作出的决策。中共中央正确应对中原局与东南局的分歧,并采取妥当方式化解分歧,最终达成战略目标,是领导智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发展华中 中原局 东南局 党内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医疗美容整形术及其受众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丽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9-72,F0003,共5页
医疗美容整形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迁是民国时期美容整形流行的重要诱因。而昂贵的手术费用和彼时社会在职业和婚姻上对女性容貌的要求,使得当时医疗美容整形术的受众多被局限于都市女性群体。她们通过医疗整形技术来使自己的... 医疗美容整形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迁是民国时期美容整形流行的重要诱因。而昂贵的手术费用和彼时社会在职业和婚姻上对女性容貌的要求,使得当时医疗美容整形术的受众多被局限于都市女性群体。她们通过医疗整形技术来使自己的容貌达到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但彼时社会舆论对女子实施美容整形术的评说却褒贬不一,既有推崇者将其视为思想及科技进步的体现,亦有贬低者将其视为虚伪和可耻的行为,这充分体现出民国时期开放与保守共存的社会舆论形态,也体现出彼时女性基本处于舆论失语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医疗美容整形 女性 社会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中央试办医药托拉斯的回顾及启示
7
作者 段资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4-80,共7页
系统回顾和考察了医药托拉斯筹建的动因、过程及建成后的工作成效,同时详细归纳和分析了其试办初期产生的问题和通过检查及座谈会等方式解决问题。以此深入阐明了医药领域试办托拉斯历史实践的启示意义,丰富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经验,探... 系统回顾和考察了医药托拉斯筹建的动因、过程及建成后的工作成效,同时详细归纳和分析了其试办初期产生的问题和通过检查及座谈会等方式解决问题。以此深入阐明了医药领域试办托拉斯历史实践的启示意义,丰富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经验,探索了适应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给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启了我国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工业 托拉斯 国企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革命》和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演进(1919-1949)
8
作者 高华梓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2年第5期133-141,共9页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基于20世纪以来的现实逻辑凸显了研究倾向由马克思式的“经济一政治”向“国家一革命”的转变,也就是强调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助推经济基础而释放生产力,从而使唯物史观在俄国呈现出革命主义形...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基于20世纪以来的现实逻辑凸显了研究倾向由马克思式的“经济一政治”向“国家一革命”的转变,也就是强调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助推经济基础而释放生产力,从而使唯物史观在俄国呈现出革命主义形态。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以“革命”解读“国家”的路径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的普遍关注点。然而,由于历史与主体的局限性,俄国化的唯物史观在早期传播过程中或是被误读或是被照搬,表明理论上的破旧立新不仅要有直面历史论题的理论自觉和实践魄力,亦需要辩证地思考整合微观经济关系与宏观政治权力,也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基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式的革命主义与近代中国的特有国情加以结合,综合创新,实现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彰显出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革命》 革命主义 毛泽东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救亡视域下教育实践:晚清湖南新式教育兴起与发展
9
作者 孙延青 《历史学研究》 2023年第4期255-262,共8页
晚清以来,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中,湖南开始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具体而言,主要历经了“鸦片战争前后”“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三个时期。地方督抚、乡绅及维新志士等群体相继协同创办了诸如湘水校经堂、浏阳算学馆、... 晚清以来,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中,湖南开始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具体而言,主要历经了“鸦片战争前后”“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三个时期。地方督抚、乡绅及维新志士等群体相继协同创办了诸如湘水校经堂、浏阳算学馆、时务学堂和南学会等新式学堂、学会及机构,为启蒙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最终在促成湖南新式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同时,深刻影响了湖南社会政治经济格局,为此后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湖南 救亡教育 新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四维论析
10
作者 杨力源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4,共8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我国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将满足边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边疆治理的价值定位;拓展边疆治理的对象,明...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我国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将满足边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边疆治理的价值定位;拓展边疆治理的对象,明确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擘画边疆治理的“路线图”,强调边疆治理的领导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发展了党的边疆治理理论;积极构建边疆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海陆统筹,建设海洋强国,不断巩固边疆稳定的深层次基础,全方位保障边疆的安全,加强边疆基层党的建设,开拓了党治理边疆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边疆治理
原文传递
猜忌甚重的朱元璋为何放过汤和?
11
作者 林硕 《文史知识》 2024年第12期5-12,共8页
明朝的那些事,按照《明史》的记载,有些确实极尽荒唐,有些又确实值得深思,尤其是涉及到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明朝宦官与朝臣的明争暗斗这种种史事,历来文人学者聚讼纷绘。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特邀三位年轻学者,分别谈一谈朱元璋大... 明朝的那些事,按照《明史》的记载,有些确实极尽荒唐,有些又确实值得深思,尤其是涉及到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明朝宦官与朝臣的明争暗斗这种种史事,历来文人学者聚讼纷绘。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特邀三位年轻学者,分别谈一谈朱元璋大杀功臣中的幸存者--汤和,土木堡“罪魁”王振以及移宫案中女主角--李选侍的故事,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与新方法的运用,读者一些习以为常的认识可能会被颠覆,重新认识明朝的人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朱元璋 《明史》 明朝宦官 文人学者 土木堡 幸存者 功臣
原文传递
晋明帝、鲜卑人与草原丝绸之路
12
作者 林硕 《世界知识》 2023年第9期67-69,共3页
在中国历史上,东西两晋王朝君王的存在感普遍比较低,唯有晋明帝司马绍能“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因为他曾经堪平“王敦之乱”,同时也是因为此人有着异于常人的金色毛发,基因比较特殊。“黄须鲜卑奴”司马绍,字道畿,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 在中国历史上,东西两晋王朝君王的存在感普遍比较低,唯有晋明帝司马绍能“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因为他曾经堪平“王敦之乱”,同时也是因为此人有着异于常人的金色毛发,基因比较特殊。“黄须鲜卑奴”司马绍,字道畿,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明帝司马绍决计趁王敦病势日沉之机,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叛乱集团。为探查虚实,司马绍亲乘巴滇骏马微服出行,抵达王敦的驻跸地芜湖,暗中观察其营垒。很快,王敦手下军士发现了司马绍的可疑形迹。凑巧正在帐中午睡的王敦梦到有太阳环绕其驻守的城池,惊坐起说:“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丝绸之路 司马绍 晋元帝 王敦之乱 晋明帝 司马睿 两晋 鲜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