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邱敏 张学文 +1 位作者 陆中玏 杨世浩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地震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新课题,对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 地震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新课题,对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被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这四类振动控制方法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对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土木工程 结构振动控制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条件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陆中玏 吴立 +1 位作者 左清军 钱娟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30,共7页
根据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武汉市主城区浅层和次浅层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诸多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将影响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 根据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武汉市主城区浅层和次浅层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诸多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将影响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种工程地质因素进行了归类,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级,建立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相关构造矩阵建立,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后,与工程实际进行了比对分析,提供了影响性评价的算法和数据来源。将主城区分隔成方块后,分别对每个方块进了影响性评价,并形成了影响性分区,形成了微影响区、较影响区和极影响区。在分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域的施工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条件 层次分析法 评价模型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水电站洞室群工程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光黎 李志鹏 +4 位作者 宋胜武 陈卫东 张世殊 董家兴 申艳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8,共6页
近年来,我国的水电能源开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总结、归纳已有工程的特点,对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收集、整理大量的国内外地下水电站洞室群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地下水电站厂房工程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水电能源开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总结、归纳已有工程的特点,对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收集、整理大量的国内外地下水电站洞室群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地下水电站厂房工程实践,分析了我国地下水电站洞室群工程的特点。研究得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开挖技术的发展,地下洞室群的断面面积、高度、宽度和长度均呈指数式快速增长,规模之大,居世界第一。花岗岩、灰岩、砂岩约占洞室围岩总数的67%,总体上围岩介质强度高,工程地质条件好。随着水电能源开发向西推进,地下洞室埋深的加大,原始地应力值越来越大,高地应力的地下洞室超过50%,导致地下洞室群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变形和破坏事件。除重力驱动型破坏之外,应力驱动型和复合型破坏模式日益增多。建议针对高烈度、高地应力、围岩条件较差的洞室,应考虑采用曲线体形而不是沿袭拱顶直边墙体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规模 围岩 地应力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的应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熊良宵 袁学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隧道开挖地层中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地质变异性,如软硬岩层的不均匀分布等,使隧道开挖后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本文采用FLAC3 D初步分析了隧道掘进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的应力状态,并探讨侧向应力、纵向应力、断面形式对围岩应力的影响规律... 隧道开挖地层中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地质变异性,如软硬岩层的不均匀分布等,使隧道开挖后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本文采用FLAC3 D初步分析了隧道掘进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的应力状态,并探讨侧向应力、纵向应力、断面形式对围岩应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当隧道由硬岩往软岩或由软岩往硬岩向地质界面掘进时,掘进面前方围岩均有应力集中现象。隧道无论由硬岩往软岩还是由软岩往硬岩掘进至地质界面时,掘进面前方边墙位置围岩径向应力均随侧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掘进面前方拱顶和边墙位置围岩纵向应力均随纵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马蹄形隧道开挖至硬岩与软岩的地质界面时,掘进面后方边墙位置围岩应力均小于圆形隧道相应位置的围岩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质界面 侧应力系数 洞室形状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煤层气水合物法提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东东 孙嘉鑫 +4 位作者 朱恒银 姚津津 刘志超 宁伏龙 王韧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低浓度煤层气(LCCBM)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LCCBM水合物法提纯技术由于原料简单环保、储气率高和反应溶液循环利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仍面临水合物生成条件... 低浓度煤层气(LCCBM)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LCCBM水合物法提纯技术由于原料简单环保、储气率高和反应溶液循环利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仍面临水合物生成条件较苛刻、CH4分离效率较低等挑战。因此,研究者对LCCBM水合物及其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首先概述了LCCBM水合物法提纯原理;然后分别综述了热力学促进剂、动力学促进剂、促进剂复配体系及其他促进措施等对LCCBM水合物法提纯技术的改善作用,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剂复配体系下多方法结合(水合耦合)、多级分离是LCCBM水合物法提纯技术迈向工业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低浓度煤层气(LCCBM) 促进剂 相平衡条件 形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低渗透岩心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研究
6
作者 吴阳 刘天乐 +3 位作者 任建飞 胡晨 莫邵元 焦春艳 《钻探工程》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是表征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参数。由于低渗透油藏孔隙狭小、渗流阻力大,油水两相渗流过程中,岩心“末端效应”导致计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实际结果不一致,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方案制定。为避... 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是表征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参数。由于低渗透油藏孔隙狭小、渗流阻力大,油水两相渗流过程中,岩心“末端效应”导致计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实际结果不一致,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方案制定。为避免岩心“末端效应”对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应用CT扫描技术在线获得不同时刻低渗透岩心内含水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经验公式,结合低渗透油藏油水渗流模型和模拟退火优化理论得到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优化参数,从而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结果表明:CT试验是监测岩心含水饱和度特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试验手段,避免了“末端效应”对含水饱和度特征的影响;通过模拟退火方法可以得到全局最优相对渗透率曲线,含水饱和度、岩心两端压差测试结果与计算拟合结果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小于8%。研究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T扫描技术 含水饱和度剖面 岩心“末端效应” 模拟退火 相对渗透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波 吴立 +2 位作者 左清军 陈剑 袁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建设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以发生坍塌情况下的某特大断面软岩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D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建设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以发生坍塌情况下的某特大断面软岩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D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并优化其循环进尺参数后,隧道各施工步位移变形合理,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隧道 复杂地质条件 施工工法 循环进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地下水位上升对地下工程的危害警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光黎 马郧 +2 位作者 张杰青 范士凯 屈若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9-273,共5页
地下工程的修建,其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会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不可避免地危害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状况。国内普遍重视施工期的地下水位的控制问题,而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则罕有研究。日本东京建具有世界... 地下工程的修建,其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会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不可避免地危害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状况。国内普遍重视施工期的地下水位的控制问题,而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则罕有研究。日本东京建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下工程系统,地下水位在1970年前后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心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5 m,最大上升了60 m。综合分析了地下水位上升对既有地下工程产生的一系列危害:漏水、上浮、腐蚀等问题,威胁工程运营安全,缩短工程使用寿命。地下水位上升对地下工程的危害巨大,影响深远,且消弭难度极大;应重视未来地下水位的预测及其应对措施。这对于我国沿海城市、内陆盆地、华北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水位上升 漏水 上浮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安全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春晖 吴立 +3 位作者 赵均文 李波 李红勇 李春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为评估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结合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水下爆破工程,利用ANSYS/LS-DYNA对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起爆方式与减震孔不同充填介质下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的... 为评估水下钻孔爆破对紧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结合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水下爆破工程,利用ANSYS/LS-DYNA对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起爆方式与减震孔不同充填介质下紧邻建(构)筑物水下钻孔爆破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万州长江公路大桥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采用毫秒延期雷管进行分段装药起爆能有效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减震孔介质的不同影响了地震波传递和衰减规律,减震孔采用空气介质充填能更好的减弱爆破引起的振动效应;采用该起爆与减震方式能够保证万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水下钻孔爆破 紧邻建(构)筑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合物地层钻井用聚合醇钻井液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天乐 蒋国盛 +2 位作者 涂运中 宁伏龙 张凌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共4页
针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独特特性,在充分考虑现有的常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适合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用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的室内研究情况。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页岩抑制性和水合物抑制性、良好... 针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独特特性,在充分考虑现有的常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适合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用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的室内研究情况。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页岩抑制性和水合物抑制性、良好的低温流变性、稳定性和润滑性等特点,能够有效保持井壁稳定,是一种非常适合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探的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聚合醇钻井液 动力学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复杂钼矿地层钻孔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平贺 乌效鸣 +1 位作者 赵均文 赵仁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钻孔漏失是钻进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大宝山钼矿区地层条件复杂,多以软硬夹层和岩石裂隙为主,地下水丰富,局部漏失比较明显。为了解决该区域地层钻孔的漏失问题,笔者在分析地层及现场工艺条件后,提出并设计了脲醛树脂水泥球堵漏方案... 钻孔漏失是钻进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大宝山钼矿区地层条件复杂,多以软硬夹层和岩石裂隙为主,地下水丰富,局部漏失比较明显。为了解决该区域地层钻孔的漏失问题,笔者在分析地层及现场工艺条件后,提出并设计了脲醛树脂水泥球堵漏方案。经室内评价性实验,确定了以水泥、脲醛树脂、酒石酸等为主要原料的现场堵漏配方,该方案初凝和终凝时间比较短,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水泥球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减少浸泡条件下堵漏材料的分解,配比材料经济。通过现场漏失钻孔段的实际堵漏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大量漏失的问题,减少了辅助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球 复杂地层 钻孔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评估研究——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新刚 张龙菊 +1 位作者 冯晓腊 李云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该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评估结果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采用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法和解析法进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为很有可... 本文以乌鲁木齐八道湾地区某煤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该煤矿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评估结果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采用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法和解析法进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为很有可能继续塌陷;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性分区评估,将研究区划分为采空塌陷危险性大区、中等区和小区。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建设用地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地面塌陷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参数分析与隧道超挖预测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中玏 吴立 +1 位作者 李波 张学文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2,204,共5页
隧道超挖会增加施工成本,有可能还会引发坍塌、大变形等问题。文章以明山隧道超挖控制工程为例,分析了其超挖特征,并构建了以爆破参数为试验常量、有效地质参数为输入量、实际超挖量为输出量的预测模型。通过采用线性(FDA)、非线性(CG)... 隧道超挖会增加施工成本,有可能还会引发坍塌、大变形等问题。文章以明山隧道超挖控制工程为例,分析了其超挖特征,并构建了以爆破参数为试验常量、有效地质参数为输入量、实际超挖量为输出量的预测模型。通过采用线性(FDA)、非线性(CG)和智能预测(SVM)方法对隧道超挖进行了预测和判别比较,结果表明:3种预测方法的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694,0.718和0.947;其中,FDA预测模型相关性系数最小,CG预测模型较FDA预测模型的相关性系数精度有微小提高,SVM预测模型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系数,预测精度显著提高,且在数据变化突兀点仍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SVM预测模型可以实现高精度定量的超挖优化预测,而CG预测模型可以提供快速且精度可控的简单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挖 地质参数 FDA预测 CG预测 SVM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险源危险度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家兴 徐光黎 +1 位作者 申艳军 张世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829-3835,共7页
结合相关行业规范,考虑工程重要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选取危险源自身、途径边坡、触发因素3个一级指标,选取危险源稳定性、势能、形状、途径边坡形态、坡度、植被发育情况、地震、降雨等9个二级指标和35个基础指标,建立指标齐全、易于操... 结合相关行业规范,考虑工程重要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选取危险源自身、途径边坡、触发因素3个一级指标,选取危险源稳定性、势能、形状、途径边坡形态、坡度、植被发育情况、地震、降雨等9个二级指标和35个基础指标,建立指标齐全、易于操作的环境边坡危险源危险度评价体系,实现危险度评价的定量化,并按评分值大小将危险度分为高、中等、低3个等级。以卜寺沟水电站地面厂房环境边坡危险源评价为例,现场调查得出地面厂房环境边坡共有危险源12处,评价得出高危险度3处,中等危险度9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表明该评价体系能较准确评价危险源危险度,能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危险源 危险度 卜寺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钻孔爆破堵塞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禹 吴立 +1 位作者 左清军 蔡冻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4,97,共4页
结合长江太子矶航道炸礁工程,根据国内外水下钻孔爆破参数的经验公式,初步确定了该水下破工程的堵塞长度。运用ANSYS/LS-DYNA软件,通过对不同堵塞长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堵塞长度为140 cm左右,与经验公式所给范围相同... 结合长江太子矶航道炸礁工程,根据国内外水下钻孔爆破参数的经验公式,初步确定了该水下破工程的堵塞长度。运用ANSYS/LS-DYNA软件,通过对不同堵塞长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堵塞长度为140 cm左右,与经验公式所给范围相同。以该值配合其他经验参数通过在现场试验验证发现,爆破效果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破 堵塞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天乐 蒋国盛 +2 位作者 宁伏龙 张凌 涂运中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对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P的水基聚合醇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而PVP(K90)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VP(K30)。在温度为0℃、初始压力为18 MPa的条件下,只需向水基聚合... 对含动力学抑制剂的聚合醇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P的水基聚合醇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而PVP(K90)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PVP(K30)。在温度为0℃、初始压力为18 MPa的条件下,只需向水基聚合醇钻井液中添加1%的PVP(K90),就能够确保循环管路中20 h内不会生成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钻井 聚合醇钻井液 动力学抑制剂 水合物生成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剪切作用下水合物钻井液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博 张凌 +3 位作者 王童 张学东 衣雪峰 刘向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0-769,共10页
在钻进水合物地层过程中,井壁附近水合物的分解和环空中水合物的分解与再形成,很可能会引起井壁失稳坍塌以及环空堵塞等复杂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由各组分相互作用形成的钻井液微观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 在钻进水合物地层过程中,井壁附近水合物的分解和环空中水合物的分解与再形成,很可能会引起井壁失稳坍塌以及环空堵塞等复杂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由各组分相互作用形成的钻井液微观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组分钻井液的微观结构非常复杂,文中仅针对组分简单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NaCl、CMC、PVPK90相互组合),考虑钻井液在井底钻头与环空处所受的不同剪切作用(分别为600r/min和6000r/min),结合冷冻干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剪切作用后不同组分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相应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以网络骨架结构形式悬浮于钻井液中,一小部分水分子、无机盐离子等被吸附在聚合物骨架结构表面上,大部分水分子、无机盐离子等小分子物质游离于聚合物网络骨架孔隙中;对于环空中含水合物的岩屑,热量主要通过网络骨架结构的热传导与充填其中流体的对流导热而传递至岩屑表面,而后通过热传导进一步向岩屑内部传递;钻井液的微观结构随着剪切作用、浓度与组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就对上述的传热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对钻井液中水合物分解的传热特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作用 水合物 钻井液微观结构 热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场矿区永冻层低温钻井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树强 高元宏 +2 位作者 蔡记华 汪洪民 段隆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的配方。配方:1 000mL水+2%Na2CO3(钠基膨润土的2%)+4%...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的配方。配方:1 000mL水+2%Na2CO3(钠基膨润土的2%)+4%钠基膨润土+10%NaCl+2%KCl+5%乙二醇+0.15%Na-CMC(高黏)+0.3%LV-PAC(低黏)。实验表明该配方在-10℃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未出现冻结、絮凝等现象;同时,运用DPS软件分析了该钻井液的流体类型,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为幂律流体,在低温下该钻井液的非牛顿性增强,流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冻层 低温钻井液 粗分散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NHT的地下洞室爆破振动时频分析应用研究
19
作者 孙苗 吴立 杨钧凯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爆破地震波信号采集会因监测环境、测试系统等因素导致实测信号中混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将导致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时频分析结果失真。原因有二:其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EMD)处理含噪... 爆破地震波信号采集会因监测环境、测试系统等因素导致实测信号中混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将导致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时频分析结果失真。原因有二:其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EMD)处理含噪爆破地震波信号会得到具有模态混淆现象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其二是Hilbert变换受Bedrosian定理的约束在处理模态混淆分量时会产生负值瞬时频率,从而造成巨大的分析误差。为获得真实的爆破振动属性需对HHT进行改进,在EMD中添加自适应噪声信号得到自适应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算法;再对CEEMDAN得到的IMF进行归一化Hilbert变换,得到改进归一化Hilbert变换(Improved Normalized Hilbert Transform,INHT)。通过上述两步可建立CEEMDAN-INHT时频分析算法,为验证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含噪爆破地震波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精度,进行HHT和CEEMDAN-INHT含噪仿真振动信号时频分析对比研究。最后将CEEMDAN-INHT用于某地下洞室爆破地震波信号时频分析中,发现该算法能有效克服EMD固有的模态混淆现象,同时得到反映真实爆破振动属性的时-频-能特征参数,对从频率-能量的角度进行洞室爆破开挖共振分析,实现爆破地震波危害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固有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破岩过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6
20
作者 孙金山 陈明 +2 位作者 陈保国 卢文波 周传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91-1897,共7页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较大岩碴;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滚刀的侧向挤压促使形成块度较小的片状岩碴;双刃滚刀作用下岩石表面受到强烈挤压后出现较大的拉应力,使岩石更易破碎,且仅在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才易形成透镜状岩碴。滚刀破岩过程中存在能耗最小的最佳间距,该最佳间距随着岩石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滚刀破岩过程中,结构面对裂纹扩展具有显著的控制性作用,并阻隔损伤向结构面下的岩石中渗透;随着结构面与滚刀侵入方向夹角的减小,结构面将引导裂纹向岩石深部扩展,而当夹角较大时,结构面则会引导裂纹横向扩展,易导致大块岩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滚刀 破岩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