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球化学调查野外信息化技术构架与实现
- 1
-
-
作者
周怡宁
高艳芳
常婵
柳青青
王学求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
-
出处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5,共9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0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AS2024J01)。
-
文摘
地球化学野外样品采集是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缺乏专门针对地球化学野外样品采集的信息化软件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野外地球化学调查模式正加速向智能化、便捷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型。因此,实现地球化学野外样品采集全流程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外地质调查信息化的最新进展,系统总结了地球化学野外调查及地质调查信息化的关键发展方向与核心技术特点,并深入探讨了未来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特性。研究旨在推动地球化学野外样品采集向数字化与信息化迈进,为构建覆盖勘查地球化学全流程的信息化产品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助力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最终形成勘查地球化学全流程信息化的产品体系,提升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品质打下基础。
-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野外数据采集
信息化
移动GIS
内外业一体化
-
Keywords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geochemical field sampling
informatization
mobile GIS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work
-
分类号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596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
题名关键元素超常富集与战略资源效应
- 2
-
-
作者
王学求
李龙雪
吴慧
王玮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42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
地球观测组织(GEO)项目(GEOWP23_25)。
-
文摘
构成战略资源的关键元素有56个,大部分关键元素地壳丰度低,需要数十倍至上千倍的超常富集才能成矿,导致其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圈定元素超常富集区是战略资源找矿预测和发现大型矿床的关键。超常富集核心是元素的富集强度,可以用成矿富集系数(m.a.i)、矿床规模吨位指数(t.a.i)和异常富集系数(a.c.i)定量刻画富集强度。对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35个战略资源矿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成矿富集系数大于1000的元素有锑、铋、铼和金,>100~1000的元素有银、钨、锡、铬、锂、铯、碲、铟、铀和铂族元素(PGE),>10~100的元素有铜、镍、铬、铍、铷、钪、铌、钽、锆和原生稀土矿,≤10的元素有铁、铝、钛和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达到大型以上矿床最低矿床规模吨位指数要达到10^(7),一般要达到10^(10)。异常富集系数要达到2以上。元素超常富集还体现在异常空间分布面积>100~1000 km^(2),具有3层以上异常结构,至少存在4个元素组合。元素富集量和潜在资源量,可以用面金属量和体金属量进行定量预测。元素超常富集导致大规模成矿效应,而且在成矿物质背景(源)、成矿过程(运)和最终就位(储)整个富集过程中留下了异常轨迹,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刻画元素超常富集规律,为预测和发现矿床提供找矿标志。
-
关键词
关键元素
超常富集
战略资源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成矿富集系数(m.a.i)
矿床规模吨位指数(t.a.i)
-
Keywords
critical elements
super enrichment
strategic resources
geochemical criteria
acumulatioin index(m.a.i)
tonnagea acumulatioin index(t.a.i)
-
分类号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