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深度学习的山东平原M_(S)5.5地震余震检测及发震构造研究 |
戴宗辉
郑建常
周连庆
曲均浩
王鹏
尹迪
|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陆态网络GPS连续站观测到的中国及周边地区2011-2015年MW6.0以上地震同震位移研究 |
王作钰
赵国强
王宇凡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
刘金平
姜立新
杨天青
刘钦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地震统计物理研究的新视角:“龙王”理论及“龙王”地震事件 |
李佳威
宋笛牒
吴忠良
李杭威
|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
2025 |
0 |
|
5
|
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
江在森
武艳强
邹镇宇
方颖
魏文薪
刘晓霞
赵静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6
|
基于PI方法的华北2019年以来3次M_(S)≥5.0地震回溯性预测研究 |
宋程
张永仙
夏彩韵
毕金孟
张小涛
吴永加
徐小远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2020年前中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频次和最大震级预测的初步研究 |
傅征祥
丁香
王晓青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8
|
面向地震风险评估的中国大陆区县级人口总量时空预测方法研究 |
丁玲
王晓青
王书民
窦爱霞
袁小祥
丁香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温泉水化学变化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
天娇
朱瑞杰
琚长辉
田雷
周晓成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
王晓青
张国民
傅征祥
刘桂萍
|
《国际地震动态》
|
2006 |
4
|
|
11
|
中国大陆地震低活动异常及其在中期预测中的效能研究 |
张国民
尹晓菲
王芃
邵志刚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基于安徽合肥M_(S)4.7地震快速估计本地区M_(S)6.0设定地震加速度时程及其破坏能力 |
李宗超
纪志伟
孙吉泽
陈鲲
谢俊举
|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
2025 |
0 |
|
13
|
基于小震经验格林函数研究中等地震破裂方向性:以2008年攀枝花M_(S)6.1地震为例 |
罗艳
赵里
朱音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华北北部跨断层形变特征与地震预测效能回溯性分析 |
李惠玲
曹建玲
洪敏
张晶
李颖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走滑断层几何结构复杂区对地震破裂传播影响的研究回顾 |
王辉
曹建玲
姚琪
王力维
朱亚玲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
赵翠萍
陈章立
华卫
王勤彩
李志雄
郑斯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6
|
|
17
|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 |
太龄雪
高原
刘庚
肖卓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9
|
|
18
|
中国地震电磁现象的岩石实验研究 |
王继军
赵国泽
詹艳
卓贤军
汤吉
关华平
万战生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19
|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
陈颙
陈运泰
张国民
高建国
吴忠良
申旭辉
|
《灾害学》
CSCD
|
2005 |
59
|
|
20
|
利用多种地震学参数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 |
王辉
张国民
江在森
马宏生
王新岭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