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金属针封开裂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旷峰华 任瑞康 +4 位作者 李自金 任佳乐 徐磊 葛兴泽 张洪波 《真空电子技术》 2015年第5期52-57,共6页
针封作为陶瓷-金属封接类型之一,封接难度很大,封接界面常常出现微观开裂;研究了小孔加工磨料粒径、焊针材质以及封接间隙对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20目的碳化硼磨料进行小孔加工,选用4J-34的焊针,控制0.15~0.20mm的封接间隙,可... 针封作为陶瓷-金属封接类型之一,封接难度很大,封接界面常常出现微观开裂;研究了小孔加工磨料粒径、焊针材质以及封接间隙对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20目的碳化硼磨料进行小孔加工,选用4J-34的焊针,控制0.15~0.20mm的封接间隙,可以有效避免针封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封接 针封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可膨胀隔热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方凯 陈玉峰 +3 位作者 张世超 孙浩然 王广海 孙现凯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883,共5页
被动热防护是高速飞行器动力装置目前普遍采用的热防护技术,典型的被动热防护系统由金属外层、隔热材料和结构内层组成。动力装置在高温下工作时,由于各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在隔热材料和金属外层之间往往会形成较大的间隙... 被动热防护是高速飞行器动力装置目前普遍采用的热防护技术,典型的被动热防护系统由金属外层、隔热材料和结构内层组成。动力装置在高温下工作时,由于各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在隔热材料和金属外层之间往往会形成较大的间隙。形成的间隙是热量的传输通道,严重影响热防护系统的隔热性能。为了填堵该间隙,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种由氧化铝纤维、可膨胀石墨、磷酸铝粘结剂组成的新型隔热材料。该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膨胀特性,能够自适应填充上述间隙;同时利用膨胀源膨胀过程与粘结剂结晶过程的时效差异,使得制备的隔热材料在膨胀后不但未损失强度,反而强度有所增加。本文对该材料的制备工艺、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阐述了该材料经高温膨胀后强度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 隔热材料 膨胀特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短纤维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电 刘一军 +1 位作者 同继锋 薛群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78,共5页
以小长径比Al_2O_3短纤维为增强体制备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研究Al_2O_3短纤维掺量对其吸水率、素坯和成品弯曲强度、断裂功、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强薄型瓷质陶瓷配合料中,Al_2O_3短纤维的最... 以小长径比Al_2O_3短纤维为增强体制备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研究Al_2O_3短纤维掺量对其吸水率、素坯和成品弯曲强度、断裂功、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强薄型瓷质陶瓷配合料中,Al_2O_3短纤维的最佳掺量(质量分数)为1.5%,其素坯的弯曲强度比基质陶瓷素坯高6.2%,达到1.76MPa,烧成后其吸水率(质量分数)为0.45%,弯曲强度比基质陶瓷高16.90%,达到81.84 MPa,断裂功比基质陶瓷增加35.8%,达到670.22J/m2.在1 200℃的烧成过程中,Al_2O_3短纤维的主晶相由θ-Al_2O_3转变为α-Al_2O_3,促进了基体中二次莫来石的析出,从而使弯曲强度提高.断裂功的增加源于裂纹在Al_2O_3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发生偏转和界面脱黏,也得益于二次莫来石和Al_2O_3短纤维中大量纳米晶界对裂纹扩展能量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瓷质陶瓷 AL2O3短纤维 增强 断裂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成型精密陶瓷结构件两步脱脂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严兴伟 旷峰华 +3 位作者 张洪波 郝圣旺 徐磊 葛兴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5,共6页
脱脂过程是注射成型工艺中关键步骤,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脱脂过程控制不当,引发坯体产生变形、微裂纹、致密度低等问题,并且常规热脱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两步脱脂... 脱脂过程是注射成型工艺中关键步骤,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脱脂过程控制不当,引发坯体产生变形、微裂纹、致密度低等问题,并且常规热脱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两步脱脂工艺,研究了脱脂溶剂和脱脂温度对溶剂脱脂效率的影响,以及两步脱脂相结合对生产效率和坯体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采用在60℃汽油脱脂1 h后进行热脱脂的两步脱脂工艺可以有效避免坯体变形、微裂纹、不致密等缺陷,并且可以将脱脂过程从原来的25 h缩短至8 h,较大的缩短脱脂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脱脂 热脱脂 两步脱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陶柳实 张世超 +5 位作者 高楠 陶印修 李娜 孙现凯 闫达琛 陈玉峰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0-893,共4页
本论文以金属有机骨架(IRMOF-3)为模板,在1000℃下与Na Cl共混碳化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多孔碳材料,并作为载体负载硬脂酸,得到硬脂酸/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多孔碳材料微观结构、物相... 本论文以金属有机骨架(IRMOF-3)为模板,在1000℃下与Na Cl共混碳化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多孔碳材料,并作为载体负载硬脂酸,得到硬脂酸/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多孔碳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成分进行表征,氮气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计算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结合红外光谱和热重曲线分析复合相变材料的化学及热性能,最后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热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和硬脂酸相同的相变特性,多次热循环后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无明显变化且不发生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复合相变材料 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板抛光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忠樱 常逸文 +4 位作者 崔鸽 张洪波 任瑞康 任佳乐 旷峰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3-1102,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高表面精度和低粗糙度的陶瓷基板成为封装基板的最佳选择,而抛光工序作为陶瓷基板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决定了产品整体质量的好坏。围绕着陶瓷基板抛光,包括化学机械抛光、磨料流抛光、超... 随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高表面精度和低粗糙度的陶瓷基板成为封装基板的最佳选择,而抛光工序作为陶瓷基板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决定了产品整体质量的好坏。围绕着陶瓷基板抛光,包括化学机械抛光、磨料流抛光、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流抛光、电泳抛光、电解抛光以及磁流变抛光等常见抛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总结了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铍、氮化铝等陶瓷基板常用的抛光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陶瓷基板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板 抛光技术 氧化铝 氮化硅 碳化硅 氧化铍 氮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硝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鑫 邓育新 +3 位作者 梁海龙 唐婕 邵荣 王重庆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硝效率。概述了低温SCR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介绍了低温SCR技术在工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案例。SC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硝效率。概述了低温SCR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介绍了低温SCR技术在工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案例。SC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以低温下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为主要目的,还要考虑到催化剂的抗失活性能(如抗硫性和抗水稳定性)和操作温度范围,使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况中,以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O5-MoO3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献忠 吴彦霞 +5 位作者 梁海龙 陈鑫 陈琛 晏根平 戴长友 陈玉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通过挤压成型法制备了一系列蜂窝状V2O5-MoO3/TiO2催化剂,研究了钒、钼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测试了催化剂抗硫和抗碱金属钠中毒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新鲜催化剂和钠中毒催化剂的... 通过挤压成型法制备了一系列蜂窝状V2O5-MoO3/TiO2催化剂,研究了钒、钼负载量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测试了催化剂抗硫和抗碱金属钠中毒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新鲜催化剂和钠中毒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钒负载量(w)为1.5%~2.5%时,催化剂的脱硝性能随钒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钒负载量(w)为1.5%、钼负载量(w)为4.0%时,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优;SO2对V2O5-MoO3/TiO2催化剂的中毒作用是可逆的,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恢复;当Na2O负载量(w)为2.0%时,催化剂失活严重,主要是由于钠盐在催化剂表面附聚而形成不规则的白色颗粒,覆盖了活性位点,导致催化剂的表面积减小,氧化还原性变差。同时,Na掺杂会影响催化剂中元素的化学状态和表面组成,降低V5+与化学吸附的Oα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MoO3TiO2催化剂 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钠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吸附去除VO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5 位作者 陈鑫 陈琛 王献忠 戴长友 胡利明 陈玉峰 《工业催化》 CAS 2020年第4期52-61,共10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治理已成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方向,引起广泛关注。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成熟、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点,是脱除VOCs的有效方法。从治理VOCs方法出发,简述ZSM-5分子筛用作吸附剂在治理VOCs方面影响其吸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治理已成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方向,引起广泛关注。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成熟、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点,是脱除VOCs的有效方法。从治理VOCs方法出发,简述ZSM-5分子筛用作吸附剂在治理VOCs方面影响其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硅铝比、掺杂金属阳离子、表面酸碱性及吸附状态等,为ZSM-5分子筛的性能优化及新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总结现有的吸附工艺基础上,提出吸附法与其他技术的联用,是今后VOCs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ZSM-5分子筛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的Mn-Ce/TiO2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献忠 吴彦霞 +3 位作者 赵春林 梁海龙 陈鑫 唐婕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1-2276,共6页
本文分别以NH_4OH、(NH_4)_2CO_3、NaOH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Ce/TiO_2催化剂,并借助XRD、BET、NH_3-TPD及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沉淀剂对Mn-Ce/TiO_2催化剂SCR脱硝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NH_4)_... 本文分别以NH_4OH、(NH_4)_2CO_3、NaOH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Ce/TiO_2催化剂,并借助XRD、BET、NH_3-TPD及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沉淀剂对Mn-Ce/TiO_2催化剂SCR脱硝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NH_4)_2CO_3和NaOH相比,采用NH_4OH作为沉淀剂制备的Mn-Ce/TiO_2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的低温脱硝活性。当空速为16000 h^(-1),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15%时,催化剂在80℃的NO去除率达85%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该催化剂中的锰氧化物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其孔结构更加细化、孔径较小及较大的孔容,为活性组分的均匀负载提供了有利条件;表面具有较多的弱酸性位点和中等酸性位点,且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强能力,有利于NO和NH3的吸附、氧化,有效的促进了催化剂的低温SCR脱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共沉淀法 Mn-Ce/TiO2 脱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Fenton催化剂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彦霞 赵春林 +2 位作者 梁海龙 陈鑫 唐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6-130,共5页
以MIL-101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MIL-101类Fento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进水p H、Fe/Cu摩尔比、H_2O_2浓度及催化剂投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Cu/MIL-101保持了MIL-10... 以MIL-101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MIL-101类Fento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进水p H、Fe/Cu摩尔比、H_2O_2浓度及催化剂投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Cu/MIL-101保持了MIL-101的骨架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在参与反应的同时发挥了MIL-101材料的吸附作用;H_2O_2+Cu/MIL-101体系中的Cu2+不能有效分解H_2O_2生成·OH自由基,但Cu^(2+)能大大提高H_2O_2+Fe-Cu/MIL-101体系降解苯酚的速率;非均相Fe-Cu/MIL-101催化剂拓宽了Fenton反应的p H范围,在室温的条件下,p H为2~5、苯酚初始浓度100 mg/L、催化剂加入量0.5 g/L、H_2O_2浓度4.38 mmol/L,苯酚的去除率接近100%;分析降解后废水表明,Fe-Cu/MIL-101类Fenton催化剂可能将苯酚降解为烯烃、羧酸等有机物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 苯酚 非均相FENTON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献忠 吴彦霞 +5 位作者 陈鑫 陈琛 梁海龙 朱江 戴长友 唐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6-331,共6页
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Mn-Ce/TiO2-SnO2、MnCeTiOx及MnCeSnTiOx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80~180℃之间的脱硝性能以及在180℃下通入150 ppm SO2300 min后催化剂的抗硫性能。通过XRD、BET、NH 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 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Mn-Ce/TiO2-SnO2、MnCeTiOx及MnCeSnTiOx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80~180℃之间的脱硝性能以及在180℃下通入150 ppm SO2300 min后催化剂的抗硫性能。通过XRD、BET、NH 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Mn-Ce/TiO2-SnO2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的低温脱硝性能,在100℃时,可达90%以上,但其抗硫性能最差,在180℃下通入150 ppm SO2300 min后,脱硝效率由最初的约100%,下降为40%。在掺杂Sn之后,共沉淀法制备的MnCeTiOx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及抗硫性能均有得到了有效提高。MnCeSnTiO x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的抗硫性能,在180℃下通入150 ppm SO2300 min后,脱硝效率由最初的约100%,下降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 共沉淀 脱硝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过渡金属离子掺杂NH3-SCR催化剂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琛 赵春林 +4 位作者 唐婕 陈鑫 梁海龙 吴彦霞 胡利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9-314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方法制备出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R-MnOx(R=Ce、Co、Cr、Cu) NH3-SCR催化剂。采用TG-DSC、BET、XRD等进行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采用NH3-SCR模拟测试装置对R-MnOx进行催化效果测试。结合第一性原理对催化剂的吸附性...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方法制备出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R-MnOx(R=Ce、Co、Cr、Cu) NH3-SCR催化剂。采用TG-DSC、BET、XRD等进行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采用NH3-SCR模拟测试装置对R-MnOx进行催化效果测试。结合第一性原理对催化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模拟,进一步解释不同掺杂元素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Ce、Co掺杂能够有效降低MnOx吸附能势垒,增加NO与NH3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Ce-MnOx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也增大了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因此,Ce-MnOx具有最好的NH3-SCR催化效果,在120~240℃范围内NO的转化率能达到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自蔓延 过渡金属 掺杂 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含量对ZTA陶瓷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洪波 旷峰华 +4 位作者 任瑞康 李自金 徐磊 任佳乐 彭建中 《真空电子技术》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通过凝胶注模法制备了ZTA陶瓷材料,研究了ZrO2添加量对ZTA陶瓷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2添加量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添加量为20%(体积比)时,ZTA陶瓷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13... 通过凝胶注模法制备了ZTA陶瓷材料,研究了ZrO2添加量对ZTA陶瓷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2添加量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添加量为20%(体积比)时,ZTA陶瓷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13MPa和5.29MPa·m1/2;ZrO2的添加能有效抑制氧化铝晶粒的长大;ZTA陶瓷的断裂模式以穿晶断裂为主;随着ZrO2添加量增加,材料的电阻率逐渐下降,应用渗流理论合理解释了电阻率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ZTA陶瓷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渗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焊接模具用可加工陶瓷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洪波 旷峰华 +5 位作者 任瑞康 徐磊 李自金 任佳乐 彭建中 胡利明 《真空电子技术》 2014年第5期43-48,共6页
可加工氟金云母陶瓷很难烧结致密;真空状态下,作为焊接模具在900℃左右常常出现鼓泡、真空放气现象,严重影响焊接制品的质量;在原有实验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制备出高致密的可加工陶瓷,解决了鼓泡、真空放气问题。
关键词 可加工陶瓷 鼓泡 真空放气 氟金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林 《中国建材》 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
前言碳化硅材料具有超硬、耐磨、高热导率、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的热稳定性、低密度、高比刚度、无磁性等特点。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汽车、化工、核能、IC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等领域。国内对高性... 前言碳化硅材料具有超硬、耐磨、高热导率、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的热稳定性、低密度、高比刚度、无磁性等特点。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汽车、化工、核能、IC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等领域。国内对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的研发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碳化硅材料 缓慢发展阶段 高热导率 高比刚度 低热膨胀系数 凝胶注模成型 中国建材 材料制备 素坯
原文传递
Ni,Co掺杂对Mn-Ce/TiO_2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2 位作者 陈鑫 赵春林 唐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以Ti 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或Co掺杂的Mn-Ce/Ti O_2催化剂,用于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脱硝。考察Ni或Co的掺加对Mn-Ce/Ti 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各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_2-TPR,XPS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O,NH_3,O_2的体... 以Ti 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或Co掺杂的Mn-Ce/Ti O_2催化剂,用于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脱硝。考察Ni或Co的掺加对Mn-Ce/Ti 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各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_2-TPR,XPS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O,NH_3,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10^(-4),6×10^(-4),6×10^(-2),空速为16 000 h^(-1)的条件下,Mn-Ce/Ti O_2、Mn-Ce-Ni_(0.4)/Ti O_2和Mn-Ce-Co_(0.2)/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120℃时分别为38%,68%,74%,在150℃时分别为64%,92%,近100%,这表明掺加Ni或Co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提高;在进气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10^(-4)的SO_2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300 min内从98.2%下降至57.2%,而Mn-CeCo_(0.2)/Ti O_2和Mn-Ce-Ni_(0.4)/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分别为73.9%和69.8%,这表明Ni或Co的掺加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硫性能。表征结果表明:Ni或Co的掺加基本不影响Mn和Ce在载体Ti O_2上的分散;Ce元素以Ce^(3+)和Ce^(4+)价态存在,且主要为Ce^(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Mn O_x与Ce O_x的结晶度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Mn-Ce/TiO2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V-Mo/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5 位作者 陈鑫 陈琛 王献忠 戴长友 胡利明 陈玉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6,I0005,共9页
采用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V-Mo/TiO2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及抗SO2/H2O性能的研究。并运用XRD、BET、NH3-TPD、H2-TPR、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具... 采用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V-Mo/TiO2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及抗SO2/H2O性能的研究。并运用XRD、BET、NH3-TPD、H2-TPR、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多的表面酸量,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以及较高的V4+和表面活性氧,因此,3%V2O5-6%MoO3/TiO2(sol-gel)催化剂在80-360℃,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效率;引入10%H2O和0.03%SO2后,NO转化率仅下降7个百分点,表现出最佳的抗SO2/H2O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V2O5-MoO3/TiO2 制备方法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Mn-Ce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4 位作者 赵春林 陈鑫 陈琛 戴长友 唐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8,共5页
使用3种组成不同的钛白粉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Mn-Ce/TiO_2,Mn-Ce/TiO_2-SiO_2,Mn-Ce/TiO_2-WO_3催化剂,采用XRD,BET,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探索SiO_2、WO_3的掺加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使用3种组成不同的钛白粉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Mn-Ce/TiO_2,Mn-Ce/TiO_2-SiO_2,Mn-Ce/TiO_2-WO_3催化剂,采用XRD,BET,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探索SiO_2、WO_3的掺加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SiO_2、WO_3有助于增大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催化剂表面活性酸中心数量,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能得到提高;在空速为10 000 h^(-1)、反应温度为100℃的条件下,Mn-Ce/TiO_2催化剂上NO去除率仅为30%,Mn-Ce/TiO_2-SiO_2和Mn-Ce/TiO_2-WO_3催化剂上NO去除率分别为45%和50%;当反应气中含有150μL/L的SO_2时,在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270 min的条件下,与不含SO_2时相比,Mn-Ce/TiO_2催化剂上NO去除率从80%降低至40%,Mn-Ce/TiO_2-SiO_2和Mn-Ce/TiO_2-WO_3催化剂上NO去除率从84%降至55%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载体 Mn-Ce催化剂 脱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Ce、Co、La、Sn)掺杂对V-Mo/TiO_(2)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5 位作者 陈鑫 陈琛 王献忠 戴长友 胡利明 陈玉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20-6027,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Mo/TiO_(2)催化剂,考察了钒含量、钼含量及元素(Ce、Co、La、Sn)掺杂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RD、BET、H_(2)-TPR、NH 3-TPD及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钒最佳含量为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Mo/TiO_(2)催化剂,考察了钒含量、钼含量及元素(Ce、Co、La、Sn)掺杂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RD、BET、H_(2)-TPR、NH 3-TPD及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钒最佳含量为3%,钼最佳含量为6%。将Ce、La、Co、Sn掺杂到3%V 2O_(5)-6%MoO_(3)/TiO_(2)中,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明显提高,其中,3%V_(2)O_(5)-6%MoO 3-1%SnO_(2)/T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在180℃具有良好的脱硝稳定性,在引入10%(体积分数)H_(2)O和0.03%(体积分数)SO_(2)后,表现出良好的抗SO_(2)/H_(2)O的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引入的金属元素以氧化物或钒酸盐形式存在,并与活性组分钒物种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抑制了TiO_(2)晶粒的长大,起到了细化TiO_(2)粒径的作用,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弱酸性位点,同时,表面活性氧及还原态的V^(4+)、Mo^(4+)物种数量有了大幅提升,增大了催化剂的还原程度,有利于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V_(2)O_(5)-MoO_(3)/TiO_(2) 掺杂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