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在建筑能源与环境控制领域的应用综述
1
作者 于震 吴剑林 +1 位作者 李怀 李立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12,47,共13页
分析了主要文献对多智能体的定义及其特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控制领域的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应用的标准、常用框架和语言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不同系统架构、协调机制、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建筑设备系统优化控... 分析了主要文献对多智能体的定义及其特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控制领域的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应用的标准、常用框架和语言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不同系统架构、协调机制、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建筑设备系统优化控制、单体建筑能源与环境优化控制、建筑与外部能源网络交互优化控制、建筑群与外部能源网络优化控制等不同层次的多智能体控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在建筑能源和环境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时间序列优化、在线学习、计算不确定性、稳定性与收敛性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建筑 能源 环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框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邱铭 付相球 +3 位作者 曹原 王俊洋 刘昊 张浩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3-549,共7页
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中通常采用试验框架模拟承载幕墙的主体结构,幕墙试件的动力反应和变形依赖于试验框架。为满足幕墙试件的试验要求,基于有限元分析提出了一种试验框架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幕墙试件的尺寸和试验预期的台面加速度... 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中通常采用试验框架模拟承载幕墙的主体结构,幕墙试件的动力反应和变形依赖于试验框架。为满足幕墙试件的试验要求,基于有限元分析提出了一种试验框架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幕墙试件的尺寸和试验预期的台面加速度及层间位移角,设计初始的试验框架模型;然后,建立初始试验框架和幕墙试件的整体有限元模型,由整体模型两个平面方向的基频构建系统瑞利阻尼矩阵,形成试验模型的等效计算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振动台试验的加载,根据计算结果与试验预期指标调整确定试验框架的设计参数,直至满足试验要求。在此基础上,以一个玻璃-石材复合幕墙为例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框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幕墙试件的层间位移角和台面加速度指标均能满足试验要求,验证了试验框架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随着地震动输入幅值的增大,幕墙试件层间位移角呈现非线性增大现象。与此同时,试验过程中幕墙面板、连接件和支承构件均未发生损坏,满足工程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幕墙 振动台试验 试验框架 有限元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点频响函数的建筑玻璃幕墙粘接结构损伤检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恒 张喜臣 +2 位作者 王洪涛 潘旦光 江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9-298,共10页
低阶模态参数及其变化率是目前玻璃幕墙粘接结构无损检测的主要指标,基于这些指标的检测手段均无法有效鉴别局部微损伤且操作繁琐不利于快速实施。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原点频响函数相对累计偏差(RAE)为指标的敏感且快速的损伤检测... 低阶模态参数及其变化率是目前玻璃幕墙粘接结构无损检测的主要指标,基于这些指标的检测手段均无法有效鉴别局部微损伤且操作繁琐不利于快速实施。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原点频响函数相对累计偏差(RAE)为指标的敏感且快速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特定频率段内的RAE值为检测指标,以玻璃幕墙面板四周结构胶脱离损伤程度为识别目标;仅需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并在紧邻传感器区域用力锤敲击面板来实现对粘接结构损伤的检测。该研究以4组隐框玻璃幕墙为例,研究传感器安装位置、截止分析频率(fu)、敲击位置误差对RAE的影响,并检测了10种不同损伤工况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相对较优安装位置为面板长边四分点和短边四分点方向相交位置处;RAE与fu呈负相关,当fu不小于16倍的基频(f1)时,两次不同敲击的RAE小于2.0%;力锤敲击位置沿面板长边方向,且敲击点控制在距传感器中心30 mm以内效果最佳;鉴于RAE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对损伤比较敏感,使得该方法最小可识别的损伤程度达到了1.5%。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玻璃幕墙粘接结构损伤检测的速度和敏感性,为粘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幕墙 粘接结构 损伤检测 频响函数 相对累计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建筑: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4
作者 王清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3-824,共2页
生物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呈现影响国际化、危害极端化、发展复杂化的特点.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颁布,明确了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呈现影响国际化、危害极端化、发展复杂化的特点.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颁布,明确了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要“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生命健康 安全保障体系 全球生物 永续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全治理 国际化 安全形势
原文传递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研究综述
5
作者 付相球 张喜臣 +3 位作者 王晓军 戴红亮 刘宁 赵倩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5,290,共10页
气密性能是外门窗在正常锁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是门窗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其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住宅舒适度。为促进门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与建筑能耗的关系、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方法、试验检测方法4个方面总结了... 气密性能是外门窗在正常锁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是门窗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其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住宅舒适度。为促进门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与建筑能耗的关系、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方法、试验检测方法4个方面总结了门窗气密性能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门窗的气密性显著影响建筑能耗,其气密性能受开启形式、型材材料和断面形式、密封条的材料和形式、五金件的质量与构造、安装质量的优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理论分析方法以流体力学理论为主,试验检测方法有静压箱法、示踪气体法、红外热成像法等。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试验难以重复、基础理论不完善、缺乏定量的计算分析方法、空气渗透机理复杂等多个研究难点。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门窗气密性能的研究探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 门窗气密性 建筑能耗 空气渗透机理 气密性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超大城市综合体室外平台疏散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子超 李啸然 +2 位作者 肖泽南 陈静 闫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5-667,共3页
为了提高超大城市综合体的人员疏散安全性,基于拥有室外平台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建筑特点,探讨利用室外平台疏散方式的可行性。采用FDS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对设定火灾场景进行烟气流动和疏散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室外平台疏散,整体疏... 为了提高超大城市综合体的人员疏散安全性,基于拥有室外平台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建筑特点,探讨利用室外平台疏散方式的可行性。采用FDS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对设定火灾场景进行烟气流动和疏散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室外平台疏散,整体疏散时间为2234 s,低于危险来临时间,疏散效果较好,人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平台 人员疏散 FDS模拟 Pathfinder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弯矩方程多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弹性计算公式推导研究
7
作者 戴红亮 张喜臣 +3 位作者 邱铭 王全 马思远 付相球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92-1795,共4页
为方便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人员解析法求解多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填补国内多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在《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公式的空白。采用三弯矩方程分析方法,进行四至六跨不等... 为方便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人员解析法求解多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填补国内多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在《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公式的空白。采用三弯矩方程分析方法,进行四至六跨不等跨外伸连续梁弹性计算公式推导,期望能够为从事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式推导 多跨不等跨 外伸连续梁 弹性计算 三弯矩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烟(气)道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孟天畅 仝玉 +3 位作者 刘庆 史毅 王礼 张唯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6,共3页
排烟(气)道是重要的建筑构配件,可减少火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标准实验方法对排烟(气)道耐火极限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管道厚度、不同水泥砂浆厚度下排烟(气)道的耐火完整性与耐火隔热性,实验结果对于JG/T 194-2018《... 排烟(气)道是重要的建筑构配件,可减少火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标准实验方法对排烟(气)道耐火极限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管道厚度、不同水泥砂浆厚度下排烟(气)道的耐火完整性与耐火隔热性,实验结果对于JG/T 194-2018《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烟(气)道制品》标准的实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优化排烟(气)道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气)道 耐火试验 隔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弧硼硅玻璃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庆 张唯 +3 位作者 孟天畅 王礼 南卫涵 苏晶晶 《材料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884-890,共7页
本文在标准升温条件下,考虑玻璃生产工艺、玻璃材质、玻璃厚度、型材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五次弯弧硼硅玻璃耐火性能试验,最终单片玻璃、夹胶玻璃均通过了1.5 h耐火性能测试,实现了弯弧硼硅玻璃在耐火性能测试中的突破。通过对比弯弧... 本文在标准升温条件下,考虑玻璃生产工艺、玻璃材质、玻璃厚度、型材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五次弯弧硼硅玻璃耐火性能试验,最终单片玻璃、夹胶玻璃均通过了1.5 h耐火性能测试,实现了弯弧硼硅玻璃在耐火性能测试中的突破。通过对比弯弧玻璃耐火性能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弯弧玻璃耐火性能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弧 硼硅玻璃 单片玻璃 夹胶玻璃 框架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G/T 194-2018排气道耐火隔热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孟天畅 刘庆 南卫涵 《应用物理》 CAS 2022年第9期535-543,共9页
JG/T 194-2018《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烟(气)道制品》标准于2018年6月26日发布,2018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中增加了排烟(气)道耐火隔热性1.0 h要求,为满足规范要求,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排烟(气)道耐火隔热性问题。
关键词 排气道 生产工艺 耐火隔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石粉及其复合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T/CECS 1168—2022标准解读
11
作者 任龙芳 夏京亮 +1 位作者 周诚兮 王晶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花岗岩石粉及其复合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T/CECS1168—2022(以下简称《规程》),自2022年9月28日发布,2023年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花岗岩石粉及其复合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工程建设标准。为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花岗岩石粉及其复合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T/CECS1168—2022(以下简称《规程》),自2022年9月28日发布,2023年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花岗岩石粉及其复合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工程建设标准。为便于读者理解和标准实施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规程》编制背景和意义,并对《规程》的主要条款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粉 复合掺合料 混凝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伟 于震 +1 位作者 龚红卫 吴剑林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73,共10页
在国家标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性能化设计理念。本文提出1种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能耗模拟软件生成数据集,训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快速... 在国家标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性能化设计理念。本文提出1种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能耗模拟软件生成数据集,训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快速建筑能耗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可达到误差1%左右,基于快速能耗预测模型,采用最短路径寻找算法,对被动式节能设计参数集合进行优化,大幅缩短了优化策略的寻找时间,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能耗建筑 人工神经网络 最短路径算法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非机房区域近零能耗建筑性能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剑林 于震 +4 位作者 李怀 刘伟 吕梦一 姜犇 郭建伟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7,共10页
建筑行业的直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能耗和碳排放的20%,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近零能耗建筑作为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受到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项目非机房区域... 建筑行业的直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能耗和碳排放的20%,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近零能耗建筑作为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受到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项目非机房区域为例,介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在高大空间钢结构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包括性能化设计的实现,被动式和主动式技术指标和方案的优化以及机房余热利用反哺城市供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节点设计 有限元模拟 承载能力
原文传递
倾斜吹吸控制下湍流边界层减阻的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前锦 连龙 +4 位作者 瞿建雄 王永生 薛原 王强 赵立豪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54-2467,共14页
雷诺切应力是壁湍流高摩擦阻力的重要来源,有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壁面生成负雷诺应力(数值上为正)的方式来削弱湍流流场中雷诺应力的分布,以此获得流动减阻.而通过对雷诺平均运动方程的法向二次积分,可以发现壁面生成正雷诺应力(数值上为负... 雷诺切应力是壁湍流高摩擦阻力的重要来源,有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壁面生成负雷诺应力(数值上为正)的方式来削弱湍流流场中雷诺应力的分布,以此获得流动减阻.而通过对雷诺平均运动方程的法向二次积分,可以发现壁面生成正雷诺应力(数值上为负)对壁面摩擦阻力系数才有负贡献.文中在湍流边界层流动的控制区域下边界设置一系列倾斜狭缝,利用该装置通过周期性吹吸的方法产生壁面生成正(负)雷诺应力,并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考察和验证上文提到的减阻理论.文中采用的湍流边界层流动模型,其流动雷诺数(基于外流速度及动量损失厚度)从300发展到860.文中通过多组数值模拟算例,考察了射流强度和频率对壁面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并对比了壁面生成正或负雷诺应力对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壁面生成正雷诺应力控制的减阻率能达到3.26,而壁面生成负雷诺应力控制的减阻效果较壁面生成正雷诺应力控制的要差;壁面生成的正雷诺应力对壁面摩擦阻力有负贡献,而壁面生成的负雷诺应力对壁面摩擦阻力有正贡献;通过考察控制的收支比,发现控制方案不能获得能量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湍流减阻 湍流边界层 壁面生成雷诺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建筑:建筑领域的新使命
15
作者 王清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建筑是在早期人类"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基础上加以技术和艺术的创造发展而成的[1].随着人类经济、艺术、科技、社会和人文的持续发展,建筑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近年来,全球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给建筑... 建筑是在早期人类"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基础上加以技术和艺术的创造发展而成的[1].随着人类经济、艺术、科技、社会和人文的持续发展,建筑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近年来,全球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给建筑环境的健康带来了挑战.现代人在建筑中的时间超过80%,因此建筑环境的质量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健康建筑成为全球建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人类 庇护所 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 发展趋势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安装接线盒对轻隔间墙体系统耐火极限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一诺 张丽丽 +2 位作者 刘庆 刘海静 曹健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以轻隔间墙体系统为研究对象,梳理现行规范与实际使用场景的差异,指出目前墙体耐火极限检测均以完整墙体作为试样来进行试验,但实际建筑中的墙体大多需安装插座接线盒等装置,对原本完整的墙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本研究对安装接线... 本文以轻隔间墙体系统为研究对象,梳理现行规范与实际使用场景的差异,指出目前墙体耐火极限检测均以完整墙体作为试样来进行试验,但实际建筑中的墙体大多需安装插座接线盒等装置,对原本完整的墙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本研究对安装接线盒的轻隔间墙体系统进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试验,研究表明:背火面安装接线盒对于墙体耐火性能影响较大,耐火极限为90min的墙体在距顶部500mm处安装PVC接线盒后,耐火极限为73min,减少17min;受火面安装接线盒对于墙体的耐火极限影响相对较小;接线盒安装位置距地面越高,在火场作用下温度上升越快,越容易发生破坏,从而影响墙体的耐火极限;PVC材质接线盒比不锈钢材质接线盒更容易熔化破坏,对墙体构造产生影响,降低墙体的耐火极限。研究成果系统性的展示了接线盒安装在墙体后对其耐火极限的影响,为相关研究的拓展及补强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隔间墙体 接线盒 耐火极限
原文传递
UHPC板燕尾连接构造设计仿真分析
17
作者 戴红亮 孙梅凤 +3 位作者 马思远 付相球 王全 阎强 《工程质量》 2023年第S01期130-133,共4页
仿真分析基于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实体建模来分析燕尾连接构造设计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及弯曲状态下燕尾构造的受力状态,进而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提高其承载能力目的,最终确定燕尾构造设计方案,为行业内UHPC板优化设计提供一种解... 仿真分析基于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实体建模来分析燕尾连接构造设计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及弯曲状态下燕尾构造的受力状态,进而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提高其承载能力目的,最终确定燕尾构造设计方案,为行业内UHPC板优化设计提供一种解决问题思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板 强度 优化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组合封闭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受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国强 黄小坤 +3 位作者 田春雨 李然 刘璐 远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进行了10个足尺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试件的单调扭转试验,研究了箍筋形式和配箍率对纯扭作用下叠合梁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受扭承载力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置组合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受扭承载力与配置传统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基本相同;在... 进行了10个足尺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试件的单调扭转试验,研究了箍筋形式和配箍率对纯扭作用下叠合梁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受扭承载力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置组合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受扭承载力与配置传统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基本相同;在达到峰值荷载之前,配置组合封闭箍筋叠合梁与配置传统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受扭性能基本相同;峰值荷载后,配置单钩组合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延性变差,配置双钩组合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延性与配置传统封闭箍筋叠合梁的基本相同。承受单向扭矩的叠合梁中可以配置双钩组合箍筋,并可以按照国家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法计算其受扭承载力;不建议采用配置单钩组合箍筋的受扭叠合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组合封闭箍筋 单调扭转试验 受扭性能
原文传递
某高度522m超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红京 束伟农 +5 位作者 陆新征 田春雨 高志斌 张宏 李华峰 陈星雨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3,共11页
为验证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某522 m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1/40缩尺结构模型,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在8度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考察其在单向和三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变形及损伤情况。此外,采用ABAQUS... 为验证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某522 m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1/40缩尺结构模型,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在8度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考察其在单向和三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变形及损伤情况。此外,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考察了结构动力特性和位移反应,分析结构的损伤状态和薄弱部位,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结构采用的巨型柱、巨型斜撑与环带桁架的外框筒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心筒形成的双重结构抗侧力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结构效能,该结构在8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未发生倒塌,能够很好地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巨型结构 振动台试验 弹塑性时程分析 动力特性
原文传递
冬奥场馆“群鸟”幕墙密封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喜臣 曹原 +2 位作者 王俊洋 邱铭 王烨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5-271,共7页
建筑幕墙密封构造具备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能力,对有效稳定地发挥其密封功能,保障整体建筑节能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冬奥场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群鸟”幕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模型试验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典型密封构造部位... 建筑幕墙密封构造具备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能力,对有效稳定地发挥其密封功能,保障整体建筑节能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冬奥场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群鸟”幕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模型试验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典型密封构造部位,对标准状态下、抗风压试验后、层间变形试验后及热循环试验后四种工况下的空气渗透量进行测试,并对同一密封构造在不同工况、不同密封构造在同一工况下的密封性能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群鸟”幕墙工程南北侧密封构造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能力优于东侧幕墙密封构造的结论。该试验研究结果,为建筑幕墙密封构造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也为进一步完善建筑幕墙密封性能测试方法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幕墙 密封性能 空气渗透量 抗风压 热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