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暨第2届乡村振兴论坛综述
1
作者 郑勇良 陈其源 肖斌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加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暨第2届乡村振兴论坛”于2024年4月20—21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召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 理论与政策 高质量发展 学术年会 创新和实践
原文传递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评程恩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研究》
2
作者 王朝科 《学术评论》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诞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变革 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3次研讨会征稿启事
3
作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现拟于2020年6月13-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会议由中...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现拟于2020年6月13-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会议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海派经济学 福建省福州市 政治经济学 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林超群 肖斌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1年第4期145-155,共11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习和阐释,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习和阐释,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于2021年10月16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海派经济学 经济理论创新 守正创新 研讨会综述 中国国有经济 吉林大学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3次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尤惠阳 肖斌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68-179,2,共13页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3次研讨会"于2020年8...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0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3次研讨会"于2020年8月23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福建师范大学 党的十九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海派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四中全会精神 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绍东 黄鑫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4-43,F0002,151,共12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理论主线,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理论主线,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重新认识。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经济环节,习近平经济思想都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党集中统一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型举国体制、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三者结合起来,实施统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现代化经济体系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白暴力 徐喆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20-27,共8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发展阶段变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它继承、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21世纪马...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发展阶段变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它继承、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代谢增长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津润 赵治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7,共9页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关键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技术创新来实现顺畅、健康、持续的代谢增长。经济高速增长源于以单位商品价值下降为原动力的代谢增长,但随着人民的生活需要由...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关键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技术创新来实现顺畅、健康、持续的代谢增长。经济高速增长源于以单位商品价值下降为原动力的代谢增长,但随着人民的生活需要由低价值的商品转向更高质量的商品,旧的代谢增长无法实现此转变过程,经济增速必然趋于下降,这就需要凭借以产品质量提升为原动力的新的代谢增长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依赖于完全不同的动力机制。高效率创新驱动、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水平共享发展、高层次对外开放、高效率产业政策、高质量金融发展和高效率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为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治经济学 代谢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被引量:9
9
作者 程恩富 牛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5,共11页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理论是实践正确开展的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导,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真理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统一的科学体系,它坚定地站...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理论是实践正确开展的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导,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真理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统一的科学体系,它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研究方法,从所有制及由其所决定的分配关系层面观察客观经济事实,揭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理论创新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创新在实践中协同并进,领袖的政治话语创新和学者的学术探索交互融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探索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未来首先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其次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体系;最后要在与各种经济学流派互动借鉴的基础上,吸收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综合创新。创新须先守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离不开与各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展开伟大斗争,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和开放性,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内在的严谨逻辑体系,能够支撑起开放的学科体系构建,强调中国主流经济学必须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两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简新华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9,共5页
在中国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打压遏制、试图要中国放弃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冲击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世界经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背... 在中国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打压遏制、试图要中国放弃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冲击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世界经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背景下,《求是》杂志2020年第16期重发习近平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新时代新阶段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科学有效路径,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别和联系,更好地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关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求是》杂志 特朗普政府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理论和实践意义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6届论坛综述
11
作者 罗智红 丁晓钦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44-155,F0002,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人类社会现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特殊性,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所面临的时代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模式 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认识和把握 现代化进程 论坛综述 人类文明进步
原文传递
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暴力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2,共3页
2020年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建设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2020年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建设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求是》杂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指导思想 学习领会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3
作者 张清仪 侯为民 《经济研究参考》 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社会福利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立足点。随着人民生活需要从生存型需要向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新... 社会福利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立足点。随着人民生活需要从生存型需要向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难点。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出发,新一轮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坚持系统性思维,综合推进。一是要优化社会福利体系的顶层设计,实现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全国统一;二是要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促进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要建构高层次发展型社会福利制度,推动社会福利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四是要构建国家和社会多元治理的合作机制,形成责任合理均衡的社会福利网。此外,我国还应精准链接社会福利和福利对象,发挥社会福利的最大效用。只有充分激发社会在福利提供中的潜能,创造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满足物,使个人成为社会福利的建设者,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地推动社会福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经济学三大体系创新:方法、范畴与学科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恩富 王朝科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人的自觉实践催生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互动发展;科学的理论正确地反映实践,错误的理论曲解地反映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原有理论可能落后于实践,实践也可能脱离科学理论,理论最终由实践来检验。这是实践与理论... 人的自觉实践催生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互动发展;科学的理论正确地反映实践,错误的理论曲解地反映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原有理论可能落后于实践,实践也可能脱离科学理论,理论最终由实践来检验。这是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和常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研究走过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 创新互动 理论指导实践 人的自觉 三大体系 辩证关系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全球经济政策反思:政治经济学的考量——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5届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晓钦 马津润 阎新奇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62-176,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深化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并将之推进到体系化、制度化的阶段,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深化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并将之推进到体系化、制度化的阶段,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对世界经济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策反思 国际形势 深化和发展 经济良性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艳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79-89,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应坚守八大原则,其中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为第一原则。就理论而言,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首先是指科技要素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首要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指科技作为系统的推动力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官方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应坚守八大原则,其中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为第一原则。就理论而言,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首先是指科技要素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首要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指科技作为系统的推动力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官方和学界马克思主义者一贯重视科技创新及其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和实践中,十分强调国家自主科技创新和政府的引领性作用。尤其是习近平关于科技领先原则的思想认识,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论定位和错误思想纠偏具有主导性作用。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的提出既是对官方马克思主义和学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创新理论的吸收,也是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思想的延伸性研究和具体化的解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过程中,如何贯彻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仍然存在践行空间,特别需要警惕"抛开科技进步,空谈可持续发展"、"过于急功近利,局限于短期行为"、"将科技动力孤立化,忽略其系统性"的三种错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领先持续性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理论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国光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一、正确看待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科... 一、正确看待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历史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成就与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 观点和方法 历史的观点 正确看待 恩格斯
原文传递
坚持用马克思经济学指导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18
作者 何干强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一、引言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 一、引言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明确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改革任务。这是我们党带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场伟大改革运动。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冲破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束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2)从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来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思想指导,坚决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划清界限,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全社会稳步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本文拟就此简述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经济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完善和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防止农村集体土地用途根本性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3,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土地所有权及地租理论,对于规划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土地制度,既具有唯物史观的指导性意义,又具有不同制度对比下的方法论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能否合理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处理好农民和集体土地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土地所有权及地租理论,对于规划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土地制度,既具有唯物史观的指导性意义,又具有不同制度对比下的方法论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能否合理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处理好农民和集体土地关系,决定着“三农”问题能否解决、乡村振兴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能否扎实推进。习近平反复强调,不要以土地改革、城乡一体化之名,行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之实,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到少数人手里,防止土地用途发生根本性变化,造成农村贫富差距过大。为行之有效地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亟须优化对集体土地的规划与管理,防止农村集体土地用途发生根本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土地私有化批判 壮大集体经济 马克思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理论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贸易开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福中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11期100-112,共13页
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动力。自“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在中国的帮助和大力推动下,沿线国家的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将数字经济和贸易开放纳入到理论分析架构中,采用53个“一带一路”沿... 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动力。自“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在中国的帮助和大力推动下,沿线国家的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将数字经济和贸易开放纳入到理论分析架构中,采用5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和贸易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呈现U型抛物线非线性关系;开放经济条件下,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会进一步放大。因此,应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正确认识贸易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加速提升贸易开放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