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强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荣
《青年探索》
1999年第6期43-45,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经历了长期的酝酿、起草、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后,已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并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心理
加强研究
犯罪心理
心理特点
心理矫治
青春期教育
客观行为
年龄阶段
预防犯罪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基础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皮艺军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犯罪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构建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作者以“问题清单”的方式,将犯罪学基础理论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梳理列举,以利构建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式。作者提出方法论比方法更重要,并就思辨与...
犯罪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构建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作者以“问题清单”的方式,将犯罪学基础理论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梳理列举,以利构建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式。作者提出方法论比方法更重要,并就思辨与实证、犯罪的阶段性、犯罪和私有制等犯罪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研究
方法论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犯罪被害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建荣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被害性
人的本质
犯罪人
犯罪行为
被害要因
犯罪意图
主观条件
本质特性
互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防治在我国
4
作者
张建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6-17,22,共3页
一、我国历史上的犯罪防治方略(一)"礼刑合治"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犯罪防治方略。1.该方略最初萌芽于原始社会:例如,公元前26世纪,黄帝便较系统地规定了"礼";进入公元前22世纪末的虞舜时代,便出现了"罪"、...
一、我国历史上的犯罪防治方略(一)"礼刑合治"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犯罪防治方略。1.该方略最初萌芽于原始社会:例如,公元前26世纪,黄帝便较系统地规定了"礼";进入公元前22世纪末的虞舜时代,便出现了"罪"、"罚"、"五刑"等。原始社会中的"礼"和"刑"虽尚不具有法律意义,但实际上已形成了"礼刑合治"模式的雏形。2.该方略首先实施于奴隶制社会:例如,夏礼、殷礼已日臻完善,而周礼则已广泛适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奴隶主统治阶级又不得不借助于"刑"这硬的一手,即"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由此正式构建起了"礼刑合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防治
原始社会
伦理道德
统治阶级
封建制
核心地位
奴隶制社会
法律意义
社会生活
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犯罪被害人的致害因素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建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犯罪
被害人
致害因素
刑事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青少年刑事司法原则概述
6
作者
吕小丽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我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遵循七个原则,它是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础,新中国创立以来,针对少年犯罪设定了一系列法律处置规则,它与我国的少年刑事诉讼组织和程序、少年罪犯刑罚适用规则和少年犯罪刑事矫正规则共同组成了我...
我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遵循七个原则,它是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础,新中国创立以来,针对少年犯罪设定了一系列法律处置规则,它与我国的少年刑事诉讼组织和程序、少年罪犯刑罚适用规则和少年犯罪刑事矫正规则共同组成了我国完整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刑事司法原则
概述
中国
原文传递
对吸毒者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马皑
《犯罪研究》
2001年第5期36-41,F004,共7页
吸毒者心理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指出,吸毒者的初吸行为是一种追求快乐体验的行为,此阶段吸毒对人格的破坏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成瘾阶段,痛苦与快乐相交织,支配着吸毒者的行为。而戒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意志努力与自愿的自我...
吸毒者心理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指出,吸毒者的初吸行为是一种追求快乐体验的行为,此阶段吸毒对人格的破坏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成瘾阶段,痛苦与快乐相交织,支配着吸毒者的行为。而戒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意志努力与自愿的自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吸毒者
心理研究
初吸行为
成瘾阶段
戒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述评
被引量:
16
8
作者
皮艺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预防职务犯罪
反腐败专门机构
舆论监督
有组织犯罪
官员财产申报
原文传递
暴力文化造就暴力少年
9
作者
皮艺军
《群言》
2001年第6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暴力文化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暴力犯罪
少年
暴力倾向
解决问题
影视作品
武打片
感官刺激
镜头
原文传递
我国淫秽物品的社会危害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佟新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61,共10页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角度对淫秽物品的界定,下列几点必须注意:淫秽物品具有相对性;它有别于表现人体美的艺术品及性教育教材;“淫秽”一词被公众认为具有“贬义”;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减少并杜绝淫秽物品有赖于社会...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角度对淫秽物品的界定,下列几点必须注意:淫秽物品具有相对性;它有别于表现人体美的艺术品及性教育教材;“淫秽”一词被公众认为具有“贬义”;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减少并杜绝淫秽物品有赖于社会的努力,并描述分析了淫秽物品在我国社会泛滥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的现状、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秽物品
性教育
人体美
社会危害性
相对性
艺术品
社会学角度
性行为
贬义
性知识
原文传递
英国的缓刑制度
被引量:
18
11
作者
郭翔
《法学家》
CSSCI
1996年第5期84-87,共4页
经司法部批准,应英国英中文化协会邀请,我率领中国司法部刑事司法专家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95年9月21日至30日赴英考察了英国的缓刑制度和对青少年适用的非羁押性判决。代表团在英期间,受到英中文化协会的热情接待,并在该会的周到安排下,...
经司法部批准,应英国英中文化协会邀请,我率领中国司法部刑事司法专家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95年9月21日至30日赴英考察了英国的缓刑制度和对青少年适用的非羁押性判决。代表团在英期间,受到英中文化协会的热情接待,并在该会的周到安排下,参观、访问了英国各有关的刑事司法部门、律师协会、缓刑监督的服务机构、青少年拘押中心、青少年社区中心、全英罪犯安置协会等机构和组织。通过实地参观和跟有关官员和人士的座谈,代表团对英国的缓刑制度和对青少年适用的非羁押性判决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考察了解的英国的缓刑制度介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制度
缓刑期间
社区服务
监督机构
缓刑犯人
英国
监督服务
青少年
重新犯罪
考察
原文传递
澳门公务员系统结构初探
被引量:
2
12
作者
熊继宁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61,共18页
根据《澳门基本法》有关规定,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将于1999年12月20日之后作为“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于澳门存在。虽然它和澳门社会制度的其他部分一样,也表现为澳葡政府实现其准殖民统治的工具,但它作为公职人员管...
根据《澳门基本法》有关规定,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将于1999年12月20日之后作为“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于澳门存在。虽然它和澳门社会制度的其他部分一样,也表现为澳葡政府实现其准殖民统治的工具,但它作为公职人员管理制度的一种西方化模式,其系统结构,运作方式,管理和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由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必然予以延续,而且还对整个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在澳门过渡期内,虽然属于为澳门本地化三大任务之一的公务员本地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对于澳门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与之有关的法律制度,至今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大陆尤其如此,因而也就更难谈得上对有关制度和法律的评价与借鉴了。而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继续现行公务员制度,对此类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为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转变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员法律制度,不可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它在将来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更不可能无意识地实现。换言之,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只能在人们对其有明确认识和实际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并使之不断完善,进而获取良好的社会管理效应。《澳门公分员系统结构初探》一文以社会控制系统的理论,对澳门公弄员制度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
澳门地区
葡萄牙
管理机构
系统结构
行政工作人员
公务人员
角色目标
技术系统
原文传递
试论潜在的被害人及其特征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6,16,共6页
被害人是相对于犯罪人(加害人)而言的,有犯罪现象和犯罪人存在,就必然有作为其产物与对立面的被害现象和被害人。在刑事法律中,把由手各种犯罪行为的侵害,而使其身体、财物或精神上受到损害的人,
关键词
潜在被害人
被害要因
犯罪行为
犯罪人
暴力犯罪
性犯罪
加害人
防范措施
财产犯罪
诈骗犯罪
原文传递
残害珍惜动物给我们的警示
14
作者
康树华
谷安梁
+5 位作者
谢望原
郑贤君
武伯欣
程立显
皮艺军
吴军
《法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近日来 ,关于某校学生刘海洋用火碱与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 5只熊的事件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严厉指责刘某的恶行 ,主张应给予其严惩之余 ,也为刘某本人即将继续深造之际 ,突发此事感到惋惜。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法学会召...
近日来 ,关于某校学生刘海洋用火碱与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 5只熊的事件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严厉指责刘某的恶行 ,主张应给予其严惩之余 ,也为刘某本人即将继续深造之际 ,突发此事感到惋惜。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法学会召集了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专家 ,以及动物保护工作者、律师、学生代表等 1 0余人对此事件进行了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会
司法局
法理学
宪法学
刑法学
代表
律师
学生
学科
与会人员
原文传递
题名
加强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荣
机构
中国
政法大
学
青少年
犯罪
研究所
出处
《青年探索》
1999年第6期43-45,共3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经历了长期的酝酿、起草、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后,已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并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心理
加强研究
犯罪心理
心理特点
心理矫治
青春期教育
客观行为
年龄阶段
预防犯罪对策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基础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皮艺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文摘
犯罪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构建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作者以“问题清单”的方式,将犯罪学基础理论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梳理列举,以利构建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式。作者提出方法论比方法更重要,并就思辨与实证、犯罪的阶段性、犯罪和私有制等犯罪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犯罪学研究
方法论
基础理论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犯罪被害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建荣
机构
中国
政法大
学
青少年
犯罪
研究所
出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被害性
人的本质
犯罪人
犯罪行为
被害要因
犯罪意图
主观条件
本质特性
互动性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防治在我国
4
作者
张建荣
机构
中国
政法大
学
青少年
犯罪
研究所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6-17,22,共3页
文摘
一、我国历史上的犯罪防治方略(一)"礼刑合治"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犯罪防治方略。1.该方略最初萌芽于原始社会:例如,公元前26世纪,黄帝便较系统地规定了"礼";进入公元前22世纪末的虞舜时代,便出现了"罪"、"罚"、"五刑"等。原始社会中的"礼"和"刑"虽尚不具有法律意义,但实际上已形成了"礼刑合治"模式的雏形。2.该方略首先实施于奴隶制社会:例如,夏礼、殷礼已日臻完善,而周礼则已广泛适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奴隶主统治阶级又不得不借助于"刑"这硬的一手,即"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由此正式构建起了"礼刑合治"的模式。
关键词
犯罪防治
原始社会
伦理道德
统治阶级
封建制
核心地位
奴隶制社会
法律意义
社会生活
礼治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犯罪被害人的致害因素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建荣
机构
中国
政法大
学
青少年
犯罪
研究所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犯罪
被害人
致害因素
刑事防范对策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青少年刑事司法原则概述
6
作者
吕小丽
机构
中国
政法大
学
青少年
犯罪
研究所
出处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我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遵循七个原则,它是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础,新中国创立以来,针对少年犯罪设定了一系列法律处置规则,它与我国的少年刑事诉讼组织和程序、少年罪犯刑罚适用规则和少年犯罪刑事矫正规则共同组成了我国完整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
关键词
青少年
刑事司法原则
概述
中国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吸毒者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马皑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犯罪研究》
2001年第5期36-41,F004,共7页
文摘
吸毒者心理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指出,吸毒者的初吸行为是一种追求快乐体验的行为,此阶段吸毒对人格的破坏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成瘾阶段,痛苦与快乐相交织,支配着吸毒者的行为。而戒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意志努力与自愿的自我控制。
关键词
中国
吸毒者
心理研究
初吸行为
成瘾阶段
戒毒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述评
被引量:
16
8
作者
皮艺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预防职务犯罪
反腐败专门机构
舆论监督
有组织犯罪
官员财产申报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暴力文化造就暴力少年
9
作者
皮艺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群言》
2001年第6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暴力文化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暴力犯罪
少年
暴力倾向
解决问题
影视作品
武打片
感官刺激
镜头
分类号
D43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淫秽物品的社会危害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佟新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61,共10页
文摘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角度对淫秽物品的界定,下列几点必须注意:淫秽物品具有相对性;它有别于表现人体美的艺术品及性教育教材;“淫秽”一词被公众认为具有“贬义”;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减少并杜绝淫秽物品有赖于社会的努力,并描述分析了淫秽物品在我国社会泛滥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的现状、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淫秽物品
性教育
人体美
社会危害性
相对性
艺术品
社会学角度
性行为
贬义
性知识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英国的缓刑制度
被引量:
18
11
作者
郭翔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法学家》
CSSCI
1996年第5期84-87,共4页
文摘
经司法部批准,应英国英中文化协会邀请,我率领中国司法部刑事司法专家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95年9月21日至30日赴英考察了英国的缓刑制度和对青少年适用的非羁押性判决。代表团在英期间,受到英中文化协会的热情接待,并在该会的周到安排下,参观、访问了英国各有关的刑事司法部门、律师协会、缓刑监督的服务机构、青少年拘押中心、青少年社区中心、全英罪犯安置协会等机构和组织。通过实地参观和跟有关官员和人士的座谈,代表团对英国的缓刑制度和对青少年适用的非羁押性判决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考察了解的英国的缓刑制度介述如下:
关键词
缓刑制度
缓刑期间
社区服务
监督机构
缓刑犯人
英国
监督服务
青少年
重新犯罪
考察
分类号
DD914 [政治法律]
D956.1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澳门公务员系统结构初探
被引量:
2
12
作者
熊继宁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61,共18页
文摘
根据《澳门基本法》有关规定,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将于1999年12月20日之后作为“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于澳门存在。虽然它和澳门社会制度的其他部分一样,也表现为澳葡政府实现其准殖民统治的工具,但它作为公职人员管理制度的一种西方化模式,其系统结构,运作方式,管理和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由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必然予以延续,而且还对整个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在澳门过渡期内,虽然属于为澳门本地化三大任务之一的公务员本地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对于澳门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与之有关的法律制度,至今缺少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大陆尤其如此,因而也就更难谈得上对有关制度和法律的评价与借鉴了。而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继续现行公务员制度,对此类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为现行澳门公务员制度转变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员法律制度,不可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它在将来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更不可能无意识地实现。换言之,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只能在人们对其有明确认识和实际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并使之不断完善,进而获取良好的社会管理效应。《澳门公分员系统结构初探》一文以社会控制系统的理论,对澳门公弄员制度从“人?
关键词
澳门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
澳门地区
葡萄牙
管理机构
系统结构
行政工作人员
公务人员
角色目标
技术系统
分类号
D6769.5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潜在的被害人及其特征
被引量:
1
13
作者
赵可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6,16,共6页
文摘
被害人是相对于犯罪人(加害人)而言的,有犯罪现象和犯罪人存在,就必然有作为其产物与对立面的被害现象和被害人。在刑事法律中,把由手各种犯罪行为的侵害,而使其身体、财物或精神上受到损害的人,
关键词
潜在被害人
被害要因
犯罪行为
犯罪人
暴力犯罪
性犯罪
加害人
防范措施
财产犯罪
诈骗犯罪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残害珍惜动物给我们的警示
14
作者
康树华
谷安梁
谢望原
郑贤君
武伯欣
程立显
皮艺军
吴军
机构
中国
犯罪
学
研究
会
中国
政法大
学
中国
人民大
学法
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北京市司法局宣传处
出处
《法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近日来 ,关于某校学生刘海洋用火碱与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 5只熊的事件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严厉指责刘某的恶行 ,主张应给予其严惩之余 ,也为刘某本人即将继续深造之际 ,突发此事感到惋惜。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法学会召集了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专家 ,以及动物保护工作者、律师、学生代表等 1 0余人对此事件进行了座谈。
关键词
法学会
司法局
法理学
宪法学
刑法学
代表
律师
学生
学科
与会人员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强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张建荣
《青年探索》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漫谈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与基础理论
皮艺军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犯罪被害人的本质特征
张建荣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犯罪防治在我国
张建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犯罪被害人的致害因素
张建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青少年刑事司法原则概述
吕小丽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1
0
原文传递
7
对吸毒者的心理分析
马皑
《犯罪研究》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外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述评
皮艺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
16
原文传递
9
暴力文化造就暴力少年
皮艺军
《群言》
2001
0
原文传递
10
我国淫秽物品的社会危害
佟新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原文传递
11
英国的缓刑制度
郭翔
《法学家》
CSSCI
1996
18
原文传递
12
澳门公务员系统结构初探
熊继宁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原文传递
13
试论潜在的被害人及其特征
赵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1
原文传递
14
残害珍惜动物给我们的警示
康树华
谷安梁
谢望原
郑贤君
武伯欣
程立显
皮艺军
吴军
《法学杂志》
200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