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衍生碳包覆纳米硅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强 李正伟 +4 位作者 周建华 张冬梅 党锋 刘文平 苗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3,共6页
硅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Li22Si5合金相对应4200 mAh/g)、较低的工作电压(0.2~0.3 V vs Li/Li+)和地球上丰富的原材料储备,成为代替石墨负极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低电导率及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剧烈体积膨胀导致电极失效问题限制... 硅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Li22Si5合金相对应4200 mAh/g)、较低的工作电压(0.2~0.3 V vs Li/Li+)和地球上丰富的原材料储备,成为代替石墨负极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低电导率及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剧烈体积膨胀导致电极失效问题限制了硅负极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工作通过物理法利用壳聚糖和石墨对纳米硅实现碳包覆和复合,制备壳聚糖/石墨@纳米硅复合材料(C/G@Si复合材料),对C/G@Si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添加量的提高,C/G@Si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略微下降,循环性能和导电性能显著提高。当添加50%(质量分数)石墨时,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C/G@Si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36.1 mAh/g,循环充放电100次后剩余容量保持在658.5 mAh/g,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对进一步推广硅碳负极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壳聚糖 石墨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峰 赵军伟 +2 位作者 刘文平 雷晓旭 秦海青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石墨、纳米硅、沥青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Si/C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硅粉通过沥青高温分解的碳钉扎在石墨材料表面。研究了不同粘结剂配方对S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石墨、纳米硅、沥青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Si/C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硅粉通过沥青高温分解的碳钉扎在石墨材料表面。研究了不同粘结剂配方对S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剂严重影响其循环稳定性和首次效率。采用6%LA132+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粘结剂,材料循环寿命最稳定,8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在99%以上,但是粘结剂使用太多影响首次效率,采用3%LA132+2%CMC作为粘结剂首次效率最好,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C复合材料 粘结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
3
作者 韦炳吕 莫祖学 +2 位作者 秦海青 庞兴志 谭翔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53,59,共5页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但不同的结构和黏结剂对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硅碳复合材料的不同结构分类,综述了硅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和讨论了核壳结构和嵌入结构硅碳复合材料...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但不同的结构和黏结剂对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硅碳复合材料的不同结构分类,综述了硅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和讨论了核壳结构和嵌入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强调了黏结剂和硅碳复合材料协同匹配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黏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金刚石选形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广华 林峰 +3 位作者 齐飞 樊帆 卢笛 韦赞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国内微米级金刚石无法有效选形、难以满足高端使用要求的行业技术难题,通过对微米级金刚石颗粒的物理特性分析,采用国内普遍使用的选形设备对其选形,观察、分析其运动轨迹,察看镜检效果以及对选形设备的结构、振动特性进行详细的技... 针对国内微米级金刚石无法有效选形、难以满足高端使用要求的行业技术难题,通过对微米级金刚石颗粒的物理特性分析,采用国内普遍使用的选形设备对其选形,观察、分析其运动轨迹,察看镜检效果以及对选形设备的结构、振动特性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以此为依据研发微米级金刚石选形的关键新技术和新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金刚石 选形 运动轨迹 隔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金配方力学性能研究及使用性能测试
5
作者 杨理清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文章通过研究Fe-Co-Sn预合金不同含量比例的配方试样块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优选出一种配方C1制备样品绳,并通过样品绳进行现场切割测试,分析样品绳串珠的磨损量、串珠切割状态及切割效率与寿命数据,获得Fe-Co-Sn预合金配方制备组合绳锯... 文章通过研究Fe-Co-Sn预合金不同含量比例的配方试样块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优选出一种配方C1制备样品绳,并通过样品绳进行现场切割测试,分析样品绳串珠的磨损量、串珠切割状态及切割效率与寿命数据,获得Fe-Co-Sn预合金配方制备组合绳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绳锯 预合金配方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圆锯片的张力检测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蒋鹏飞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25-28,共4页
文章阐述了金刚石圆锯片在使用过程中适度张力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张力产生的来源以及张力所呈现的各种状态,通过分析金刚石圆锯片基体内部若存在过大或过小张力时,金刚石圆锯片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弊端,来确定金刚... 文章阐述了金刚石圆锯片在使用过程中适度张力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张力产生的来源以及张力所呈现的各种状态,通过分析金刚石圆锯片基体内部若存在过大或过小张力时,金刚石圆锯片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弊端,来确定金刚石圆锯片所需要适当的张力。同时分析国内外各种对金刚石圆锯片进行张力检测与处理的技术,并结合张力处理的实际效果以及生产效率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一种金刚石圆锯片集张力检测以及张力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检测设备,通过电脑控制的张力检测与张力处理一体机在锯片旋转一周后就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金刚石圆锯片张力的分布情况,员工通过锯片的张力分布情况借助自动辊压方式对锯片重新进行张力处理,其生产效率比原来传统的张力检测与处理手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圆锯片 张力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锡粉的制备及分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峰 雷晓旭 +3 位作者 王进保 张健伟 蒋燕麟 秦海青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了使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良好稳定地分散,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06 nm的纳米锡粉,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研究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分析分散时间、分散剂类型及含... 为了使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良好稳定地分散,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06 nm的纳米锡粉,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研究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分析分散时间、分散剂类型及含量对锡粉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散剂的加入对锡粉颗粒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都有所提高,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大,粉体的分散效果先增强后减弱;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最佳分散工艺是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时间为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 纳米锡粉 表面活性剂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Be_2BO_3F_2单晶的水热法生长晶体形态和表面微形貌的研究
8
作者 卢福华 刘心宇 +1 位作者 李东平 霍汉德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报道了水热法生长RbBe_2BO_3F_2(RBBF)晶体的结果。在实验中以熔盐法RBBF碎晶料为培养料,分别以Rb_2CO_3和RbF为矿化剂溶液,在生长温度T=400℃~500℃,温差△T=10℃~30℃的条件下,生长出了c轴厚度超过5mm的大尺寸的RBBF单晶。结合水热... 报道了水热法生长RbBe_2BO_3F_2(RBBF)晶体的结果。在实验中以熔盐法RBBF碎晶料为培养料,分别以Rb_2CO_3和RbF为矿化剂溶液,在生长温度T=400℃~500℃,温差△T=10℃~30℃的条件下,生长出了c轴厚度超过5mm的大尺寸的RBBF单晶。结合水热法生长工艺,描述了水热法RBBF晶体的形态,分析了水热法生长RBBF单晶的条件,研究了(0001)面的生长阶梯和凹坑等表面微形貌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Be_2BO_3F_2单晶 水热法 形态 微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生长ZnO:Ga晶体过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一骐 王金亮 +2 位作者 任孟德 雷威 左艳彬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57-62,共6页
采用水热法于36#水热反应釜中在四种条件下制备了ZnO:Ga晶体,对比了四种参数条件下晶体的生长速度及生长质量,深入分析了过快生长速度工艺下晶体产生微孔的原因。在D工艺条件下(4MKOH+0.25M LiOH+1.25mlH_2O_2,360-340℃)获得了生长速... 采用水热法于36#水热反应釜中在四种条件下制备了ZnO:Ga晶体,对比了四种参数条件下晶体的生长速度及生长质量,深入分析了过快生长速度工艺下晶体产生微孔的原因。在D工艺条件下(4MKOH+0.25M LiOH+1.25mlH_2O_2,360-340℃)获得了生长速度适宜、高质量的ZnO:Ga单晶,晶体最大尺寸达到32.36mm×27.46mm×5.52mm。Ga:ZnO晶体的生长习性为形成一个单锥六棱具有显露p锥面即(101-1)和负极面(0001-)的柱体,而柱显露m面(101-0)发生退化。测试ZnO:Ga晶体的双晶摇摆曲线显示晶体具有优良的结晶质量,其中+c[002]晶面的FWHM为11arc sec,而-c晶面的结晶质量略低于+c方向,FWHM为17arc sec。较之纯ZnO晶体,Ga:ZnO晶体在750nm处透过率曲线开始下降,其在大于750nm波长的可见及红外光区的特异吸收性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GA 水热法 晶体 过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生长钼酸锌晶体及谱学特征研究
10
作者 温家慧 任孟德 雷威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
采用水热法生长的浅黄色ZnMoO_4单晶体,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获得该单晶体的结晶物相。通过测试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该单晶体的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了晶体化学键的振动特性,进一步确定了ZnMoO_4晶体的晶胞结构,证实了水热... 采用水热法生长的浅黄色ZnMoO_4单晶体,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获得该单晶体的结晶物相。通过测试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该单晶体的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了晶体化学键的振动特性,进一步确定了ZnMoO_4晶体的晶胞结构,证实了水热法生长ZnMoO_4单晶体为具有黑钨矿型结构的β-ZnMo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oO4 水热法 晶体生长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氯铅矿的水热法合成工艺及特征研究
11
作者 童静芳 阮青锋 +2 位作者 任孟德 李夏云 张昌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9-714,共6页
以PbCl_2和LiH_2PO_4为原料,在420~450℃之间,通过调整晶体的生长周期,采用温差水热籽晶法合成了高质量大颗粒的磷氯铅矿单晶体。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等仪器对产物的物相、成分、形貌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以PbCl_2和LiH_2PO_4为原料,在420~450℃之间,通过调整晶体的生长周期,采用温差水热籽晶法合成了高质量大颗粒的磷氯铅矿单晶体。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等仪器对产物的物相、成分、形貌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晶体生长区的温度并延长晶体生长的时间,有利于合成晶体形态好、高质量的磷氯铅矿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氯铅矿 水热法 晶体生长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用激光熔覆硬面涂层工艺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美珍 乐聪聪 蒋燕麟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提升钢铁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提出了一种钢材用激光熔覆硬面涂层工艺。该工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金属陶瓷涂层与钢铁基体冶金结合。实验证明,利用该工艺后,钢铁耐磨性、耐腐蚀性提升3~6倍,其抗冲击性不受影响。同时,其基础材料与生... 为了提升钢铁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提出了一种钢材用激光熔覆硬面涂层工艺。该工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金属陶瓷涂层与钢铁基体冶金结合。实验证明,利用该工艺后,钢铁耐磨性、耐腐蚀性提升3~6倍,其抗冲击性不受影响。同时,其基础材料与生产工艺兼具低成本及环保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国内外领先,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增材制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硬面涂层工艺 耐磨性 耐腐蚀性 抗冲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金刚石锯片刀头工作层与非工作层连接强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文剑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20-24,共5页
一种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的刀头包含负责切削的工作层、与基体焊接的非工作层以及工作层与非工作层中间的过渡层组成,为实现此刀头在自动冷压条件下无过渡层的冷压生产,同时保证其能够达到所需强度要求,通过设计一种工作层与非工作层的... 一种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的刀头包含负责切削的工作层、与基体焊接的非工作层以及工作层与非工作层中间的过渡层组成,为实现此刀头在自动冷压条件下无过渡层的冷压生产,同时保证其能够达到所需强度要求,通过设计一种工作层与非工作层的连接处为凹凸结合结构的刀头,并与常规自动冷压及包含过渡层的手动冷压刀头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常规自动冷压,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层与非工作层的连接强度,但与包含过渡层的手动冷压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但已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该刀头能够实现自动冷压生产,并且不同尺寸设计具有进一步提升强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锯片 激光焊接 连接结构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线切割单晶硅表面损伤研究
14
作者 陈超 彭少波 +5 位作者 陈家荣 秦建新 肖乐银 谢德龙 潘晓毅 林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6-21,共6页
首次采用超高速电镀金刚石线切割单晶硅。通过表面分析、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金刚石粒度、切割线速度、切割刀数对被切割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损伤深度及损伤程度的影响。发现,采用较完整晶形的金刚石,切割刀数越多,被加工工件表... 首次采用超高速电镀金刚石线切割单晶硅。通过表面分析、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金刚石粒度、切割线速度、切割刀数对被切割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损伤深度及损伤程度的影响。发现,采用较完整晶形的金刚石,切割刀数越多,被加工工件表面凹坑深度和线痕减少越明显,进而,表面粗糙度获得提高。当随着粒度的减小,表面断裂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脆性断裂转变成塑性断裂。切割表面光滑区域以无定形硅为主,线痕明显区域检测到无定形及亚稳态硅,在凹坑内部属于晶态硅。另外,无定形和多晶硅主要取决于线的速度,线的速度越高,无定形和多晶硅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线 粗糙度 线痕 单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挠性网状金属基材镀层结合力的工艺研究
15
作者 肖乐银 秦海青 +3 位作者 陈超 莫培程 潘晓毅 陈家荣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7-13,共7页
文章研究了镀液类型、镀前处理、电源波形及热处理对挠性网状金属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镀镍溶液电镀层的结合力要优于瓦特型镀液,更适合挠性网状金属基材电镀,通过采用电化学强浸蚀镀前处理工艺,电沉积金属镍原子与基... 文章研究了镀液类型、镀前处理、电源波形及热处理对挠性网状金属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镀镍溶液电镀层的结合力要优于瓦特型镀液,更适合挠性网状金属基材电镀,通过采用电化学强浸蚀镀前处理工艺,电沉积金属镍原子与基材之间部分形成金属键结合,镀点结合强度由3.58 MPa提高到4.62 MPa,且部分镀点能够连同基体一起开裂;脉冲电源能有效改善镀液的深镀能力,相比直流电源,钢网钢丝的镀层包裹程度达到70%,加强了镀层与基材之间的包裹咬合作用,提高彼此之间的机械结合强度;在450℃下热处理30 min,能够有效消除镀层内部的应力,结合强度由6.92 MPa提高到7.68 MPa,所有镀点的结合强度大于基材本身的强度,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金属 结合力 电镀溶液 电源波形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金刚石串珠自动开刃效果优劣的因素研究
16
作者 余晓明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29-33,共5页
通过对金刚石串珠自动开刃机串珠的摆动方式、自动开刃的串珠表面质量和串珠按照前后端方向振动上料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理想的串珠自动开刃摆动方式。研究发现,串珠自动开刃机串珠小幅度摆动方式的开刃表面质量最理想,金刚石出露高... 通过对金刚石串珠自动开刃机串珠的摆动方式、自动开刃的串珠表面质量和串珠按照前后端方向振动上料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理想的串珠自动开刃摆动方式。研究发现,串珠自动开刃机串珠小幅度摆动方式的开刃表面质量最理想,金刚石出露高,且金刚石出露高度便于控制。图像判断分方向上料方式,解决串珠自动开刃的上料问题,不同规格的串珠都可以正确按照前后端方向送到顶针上进行自动开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串珠 自动开刃 摆动方式 小幅度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复合圆锯片高频焊接工艺研究
17
作者 蒋鹏飞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高频焊接过程中,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是影响PCD复合圆锯片焊接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焊接温度过低和焊接时间过短会降低焊接强度,而焊接温度过高和焊接时间过长会导致PCD复合片的石墨化以及出现“过烧”的现象。通过实验对比在焊接温度58... 在高频焊接过程中,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是影响PCD复合圆锯片焊接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焊接温度过低和焊接时间过短会降低焊接强度,而焊接温度过高和焊接时间过长会导致PCD复合片的石墨化以及出现“过烧”的现象。通过实验对比在焊接温度580℃、620℃、660℃和700℃条件下,采用300 mm/min、250 mm/min、200 mm/min、150 mm/min的送丝速度来控制焊接时间,设定每齿的焊接送丝长度为12 mm,从而对比不同工艺下的焊接强度,得出采用焊接温度660℃、送丝速度150 mm/min的焊接工艺能够达到最高的焊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 圆锯片 焊接温度 焊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圆锯片工作层预合金粉与焊接层粉连接性能研究
18
作者 祝文剑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20-25,共6页
使用A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多批次金刚石锯片在生产检验过程中出现大量刀头断裂情况,断裂位置为工作层与焊接层连接处。为了找到刀头断裂的原因,分别对现在使用的A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和之前使用的B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用不同温度烧结工... 使用A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多批次金刚石锯片在生产检验过程中出现大量刀头断裂情况,断裂位置为工作层与焊接层连接处。为了找到刀头断裂的原因,分别对现在使用的A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和之前使用的B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用不同温度烧结工艺烧结制作试样块进行三点抗弯强度测试分析;以及A、B分别与C公司生产的焊接层金属粉之间的连接强度分析,A、B不同比例混合后的强度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A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对温度的反应敏感,较高温度下的性能无法达到生产要求;B公司生产的预合金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大,在较低与较高温度下都能保持较好的性能;实际生产刀头中,烧结需要较高的温度,A与C结合强度就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刀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锯片 金属粉末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和单刀头钢模烧结的胎体性能对比研究
19
作者 李运海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介绍了用石墨做模具的内阻式热压烧结和用耐高温钢做模具单个刀头烧结(SSP)方式,SSP烧结能耗低,烧结时间短。以同样的刀头胎体配方,分别用石墨模具在真空热压烧结机和用钢模在SSP烧结机上烧结,研究两者烧结力学性能差异。结果显示,SSP... 介绍了用石墨做模具的内阻式热压烧结和用耐高温钢做模具单个刀头烧结(SSP)方式,SSP烧结能耗低,烧结时间短。以同样的刀头胎体配方,分别用石墨模具在真空热压烧结机和用钢模在SSP烧结机上烧结,研究两者烧结力学性能差异。结果显示,SSP烧结方式可通过提高压力和延长烧结时间的方式达到与内阻式热压烧结相同或更高的胎体强度,但其硬度略低于内阻式热压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压烧结 金刚石工具 单刀头烧结 胎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复合圆锯片的磨刃工艺研究
20
作者 蒋鹏飞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36-38,43,共4页
PCD复合圆锯片是一种高效切割工具,因其自身超高的硬度以及耐磨性优势,相比于传统的硬质合金圆锯片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优势。但由于PCD本身的超高硬度导致其磨刃加工难度大,其加工需要采用合适的砂轮种类、合适的进给速度以及合适的单... PCD复合圆锯片是一种高效切割工具,因其自身超高的硬度以及耐磨性优势,相比于传统的硬质合金圆锯片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优势。但由于PCD本身的超高硬度导致其磨刃加工难度大,其加工需要采用合适的砂轮种类、合适的进给速度以及合适的单次进给量。通过试验对比金刚石树脂砂轮、金刚石陶瓷砂轮和金刚石电镀砂轮三种不同类型的砂轮在磨刃设备上同时运用0.5 m/min、1 m/min、1.5 m/min、2 m/min的进给速度和0.002 mm、0.005 mm、0.008 mm、0.01 mm的不同单次进给量进行磨刃工艺试验研究。根据磨刃试验得出:采用金刚石电镀砂轮进行磨刃,并采用进给速度1.0 m/min、单次进给量0.008 mm的工艺参数具有最优的加工效率和砂轮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 圆锯片 加工工艺 金刚石砂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