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大气降水污染及其沉降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侯思宇 于兴娜 +3 位作者 龚克坚 王国祯 牛玺 李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00-4107,共8页
基于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湿沉降观测数据,针对2002~2016年重庆市的降水电导率、pH值和降水中水溶性离子浓度与沉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郊区站点的降水酸化问题较严重,而城市站点降水污染较严重.降水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 基于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湿沉降观测数据,针对2002~2016年重庆市的降水电导率、pH值和降水中水溶性离子浓度与沉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郊区站点的降水酸化问题较严重,而城市站点降水污染较严重.降水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在城市和郊区站点分别达到627.00μeq/L和480.14μeq/L,其中城市站SO4 2-、NH4+和Ca2+的平均浓度为郊区站的1.21~1.47倍.由SO4 2-与NO3-占比说明重庆市的降水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城市站的主要离子沉降量较高,约为郊区站点的1.14倍.降水中的无机氮平均沉降量在17.59~47.31kg/(hm2·a)范围内浮动,并且主要以NH4+-N为主,其平均沉降量为NO3--N的2倍左右,说明重庆市大气氨/铵污染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酸雨 氮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
作者 龚克坚 姚素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66-167,共2页
基于常规站点观测记录,分析了2013年11月下旬我国2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冷空气的源地为新地岛附近的洋面。先后发生的2次冷空气活动分别为小槽发展型和横槽转竖型,并分别取不同的路径影响我国。2次冷空气接踵而至,在第1次... 基于常规站点观测记录,分析了2013年11月下旬我国2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冷空气的源地为新地岛附近的洋面。先后发生的2次冷空气活动分别为小槽发展型和横槽转竖型,并分别取不同的路径影响我国。2次冷空气接踵而至,在第1次寒潮天气全面暴发后1 d,由于冷涡南下,横槽建立,继而转竖,第2次寒潮天气过程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因而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强降温事件。于此同时,多地发生大风、暴雪以及中到大雨等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天气过程 小槽发展 横槽转竖 2013年11月下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新区大气单颗粒来源解析及混合状态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兴娜 时政 +2 位作者 马佳 李梅 龚克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1528,共8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5年12月1~31日对南京江北新区大气单颗粒进行了测量,共采集到同时含有正负离子谱图的颗粒747. 8万个.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南京江北新区总体空气质量较差,污染天气占比为49. 2%,SPAMS所捕获的颗...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SPAMS)于2015年12月1~31日对南京江北新区大气单颗粒进行了测量,共采集到同时含有正负离子谱图的颗粒747. 8万个.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南京江北新区总体空气质量较差,污染天气占比为49. 2%,SPAMS所捕获的颗粒数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达到0. 83,因此颗粒物数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用来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监测点主要污染源包括燃煤源以及机动车尾气源,工业工艺源污染占比居第3位,3种源的总贡献率达到63. 5%.从整体上看,PM_(2.5)质量浓度的升高大多伴随着燃煤及机动车尾气占比的升高,EC、混合碳(ECOC)与OC在生物质燃烧、扬尘、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燃烧以及工业源中均与NO_2^-、NO_3^-以及SO_4^-有较高的混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源解析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机动车尾气 燃煤 混合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