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
1
作者 王磊 高翔 胡潇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39,共8页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LDACS地面站的粗略来向信息作为先验,并根据空域信号来向的稀疏性构建稀疏信号。随后,通过贝叶斯推断估算干扰和噪声的功率,估计各个信源的来向。最后,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获得波束形成权矢量。该方法无需知晓干扰数量、干扰来向等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少快拍条件下也能稳定输出波束方向图,表现出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机 波束形成 稀疏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邻跑道干扰的多目标进离场航班排序优化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维 魏明 +1 位作者 叶志坚 孙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12-2517,共6页
为研究并构建一类考虑相邻跑道干扰的进离场航班排序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跑道运行模式、管制员工作负荷、飞机类型、航空器安全间隔等多种因素,以航班延误最少、跑道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根据该模型特征,设计出带精英策略的... 为研究并构建一类考虑相邻跑道干扰的进离场航班排序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跑道运行模式、管制员工作负荷、飞机类型、航空器安全间隔等多种因素,以航班延误最少、跑道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根据该模型特征,设计出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该非线性问题,揭示了不同目标下Pareto最优解之间的关系,将航班分配给不同跑道,确定其进离场时间。最后,本文以某机场的航班进离场为例,给出了优化方案,并将改进后优化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离场航班排序 跑道分配 多目标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ACS系统基于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张劲 叶秋炫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1-3238,共8页
针对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可用频谱资源有限且易受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首... 针对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可用频谱资源有限且易受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循环谱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首先理论推导分析了DME信号的循环谱特征;然后利用Fisher判别率(Fisher discriminant rate,FDR)提取循环频率能量最大的向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预处理特征增强;最后给出数据处理后的循环谱向量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实现过程,实现了DME信号的有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不敏感,当信噪比不低于-15 dB时,平均检测概率大于90%。当信噪比不低于-14 dB,检测概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仪 频谱感知 循环谱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幂的单快拍LDACS系统波达方向估计
4
作者 王磊 高翔 +1 位作者 胡潇潇 刘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67,共6页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 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是未来航空宽带通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针对LDACS信号容易受到相邻波道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联合正...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 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是未来航空宽带通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针对LDACS信号容易受到相邻波道大功率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联合正交投影干扰抑制与单快拍稀疏分解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通过子空间投影抑制DME干扰,然后使用单快拍数据构建伪协方差矩阵,对伪协方差矩阵求高阶幂,之后进行奇异值分解,并利用约束条件求解稀疏解得到期望信号来向的估计值。所提方法使用高阶伪协方差矩阵降低了噪声影响,仅用单快拍就可以准确估计LDACS信号的入射方向。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单快拍高级幂(improved single snapshot high order power,ISS-HOP)L1-SVD算法的估计精度优于ISS-HOP-MUSIC算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DME干扰,提高OFDM接收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仪 波达方向估计 改进单快拍高阶幂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扇形领域扩展的同步双向A^(*)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万通 刁天茹 +1 位作者 贾吉庆 秦仕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2,127,共6页
为提高航空器飞行的安全性和平滑性,解决传统A^(*)算法拐弯角度过大、搜索路径节点过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扇形领域扩展的同步双向A^(*)搜索算法。首先,根据栅格图法扩展危险区域边界;其次,设计了基于同步双向搜索的A^(*)算法,动态定... 为提高航空器飞行的安全性和平滑性,解决传统A^(*)算法拐弯角度过大、搜索路径节点过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扇形领域扩展的同步双向A^(*)搜索算法。首先,根据栅格图法扩展危险区域边界;其次,设计了基于同步双向搜索的A^(*)算法,动态定义正反向搜索的目标节点。针对搜索角度有限问题,提出了在5×5领域内的扇形领域扩展策略,并设计了含有双重权重参数的评价函数以减少冗余点的产生。为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选取方形和不规则形状危险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同步双向搜索算法搜索的路径更平滑;与传统双向A^(*)算法的结果相比,在不同形状的危险区域下,搜索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1.65%、13.16%,搜索路径节点个数减少了42.6%、46.81%,具有较强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同步双向A^(*)算法 扇形领域扩展 双重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特征的终端区异常轨迹实时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楠 孙伯鑫 +1 位作者 樊瑞 强懿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249,共8页
为辅助管制员评估终端区航空器的运行风险,降低终端区内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信息熵和飞行距离的异常轨迹检测模型。首先,运用基于时间比的自顶向下算法将轨迹分段,并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找出中心轨迹,利用中心轨迹... 为辅助管制员评估终端区航空器的运行风险,降低终端区内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信息熵和飞行距离的异常轨迹检测模型。首先,运用基于时间比的自顶向下算法将轨迹分段,并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找出中心轨迹,利用中心轨迹计算轨迹簇的信息熵;其次,在水平轨迹和垂直剖面两个维度进行异常轨迹的检测,综合两个维度的检测结果得到异常轨迹最佳判别阈值;最后,将飞行轨迹预测模型应用于异常轨迹检测模型中进行异常轨迹的实时检测,并运用对比试验证明异常轨迹实时检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检测结果与一线实际运行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航空器 终端区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爬升与下降阶段4D航迹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元棣 李科频 朱文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582-7588,共7页
准确的4D航迹预测可以在冲突探测与解脱、航迹优化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4D航迹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爬升阶段提取研究指标,构建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 准确的4D航迹预测可以在冲突探测与解脱、航迹优化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4D航迹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爬升阶段提取研究指标,构建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其次,在下降阶段进行数据维度拓展,构建RNN、LSTM模型进行航迹预测;最后,对各个维度上的预测航迹点和实际航迹点的误差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爬升阶段模型和下降阶段模型对于航空器位置预测准确性高,展现了航迹预测模型的良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4D航迹预测 机器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F算法的ADS-B风场反演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万通 吴多 +1 位作者 刘庆 任诗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6-1091,共6页
将装载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机载端的民航飞机视作传感器,利用ADS-B下行数据实施风场反演是近年来新颖的风场探测手段之一。现有的反演算法在飞机小角度转弯情况下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大面积空间风场重建也对风场探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将装载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机载端的民航飞机视作传感器,利用ADS-B下行数据实施风场反演是近年来新颖的风场探测手段之一。现有的反演算法在飞机小角度转弯情况下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大面积空间风场重建也对风场探测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数据的几何结构和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采样对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通过结合ADS-B数据对航线上的固定位置不同高度层上风矢量进行反演,构造垂直风廓线,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象数据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最后,利用气象粒子(Meteo-Particle,MP)模型对航线外大面积的风矢量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真实的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 风场反演 气象粒子 改进PF算法 KLD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飞机燃油消耗预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元棣 王中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131,共7页
针对绿色民航的发展目标,准确预测飞机燃油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对飞机油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飞机燃油消耗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分别与现有的飞行计划、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对比,验... 针对绿色民航的发展目标,准确预测飞机燃油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对飞机油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飞机燃油消耗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分别与现有的飞行计划、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对比,验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10折交叉验证,验证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率为5.26%,明显优于现有的飞行计划的17.67%和多层感知机模型的7.69%,模型10折交叉验证的误差率方差为0.1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飞机燃油消耗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能够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加准确的飞机携带燃油量,避免产生更大燃油消耗,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绿色民航的节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绿色民航 飞机燃油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场航空器跑道占用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楠 傅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437-11444,共8页
为了准确预估跑道占用时间(runway occupancy time,ROT),提出了一种将灰狼优化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基于ADS-B轨迹,根据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取出进场航空器的跑道占用时间;其次分析跑道出口选择、跑... 为了准确预估跑道占用时间(runway occupancy time,ROT),提出了一种将灰狼优化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基于ADS-B轨迹,根据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取出进场航空器的跑道占用时间;其次分析跑道出口选择、跑道出口角度、气象条件、跑道入口端速度、跑道出口端的速度、机型、航空公司对跑道占用时间的影响;最后利用灰狼算法实现随机森林参数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random forests,GWO-RF),基于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完成对进场航空器跑道占用时间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实验和文献中的其他方法,该方法对跑道占用时间的预测更为准确,预测值与实际误差值在10 s内的占93.6%。研究结果可用于大型机场实际运行航班跑道占用时间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道占用时间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次型约束最小二乘法的瞬时单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万通 汪竹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247-8252,共6页
在某些具有鲁棒性要求的应用中,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single-point positioning,SPP)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典SPP的定位精度仍然为米级,不足以满足一些实际应用的需求,如水文测量和机场场面活动的车辆等。针对该问题,通过... 在某些具有鲁棒性要求的应用中,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single-point positioning,SPP)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典SPP的定位精度仍然为米级,不足以满足一些实际应用的需求,如水文测量和机场场面活动的车辆等。针对该问题,通过将先验高度信息融入到SPP算法中来实现瞬时亚米级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等式约束最小二乘估计的SPP定位方法。利用实测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观测数据进行SPP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无约束SPP相比,本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定位精度,并且不依赖于载波相位测量,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标准单点定位(SPP) 二次型等式约束最小二乘 高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亚轨道解体事故的碎片扩散分布建模研究
12
作者 陈万通 田书雨 +2 位作者 张巨联 刘庆 任诗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22-2928,共7页
针对未来愈发频繁的商业亚轨道发射活动,为降低亚轨道突发解体事故给民航客机带来的运行风险,提高空管监视系统对危险情况的应急响应能力,利用协方差传播算法对亚轨道解体事故碎片落点进行快速预测。该算法围绕线性化的标称轨迹,将碎片... 针对未来愈发频繁的商业亚轨道发射活动,为降低亚轨道突发解体事故给民航客机带来的运行风险,提高空管监视系统对危险情况的应急响应能力,利用协方差传播算法对亚轨道解体事故碎片落点进行快速预测。该算法围绕线性化的标称轨迹,将碎片落点预测的随机过程建模为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同时,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构造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在一定置信度下的概率椭球,量化碎片落点在标称轨迹附近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参照航天器标准解体模型,对影响碎片传播轨迹的弹道系数进行推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碎片危险区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轨道解体事故 协方差传播算法 标准解体模型 弹道系数 危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剖面的航空器试飞活动空管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鹏 王军 +1 位作者 王启 赵嶷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风险对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不安全事件的影响,首先,依据航空器试飞科目绘制相应飞行剖面;其次,基于试飞活动飞行剖面,分析管制单位试飞保障流程,提取管制运行风险对试飞活动的影响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分析事故... 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风险对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不安全事件的影响,首先,依据航空器试飞科目绘制相应飞行剖面;其次,基于试飞活动飞行剖面,分析管制单位试飞保障流程,提取管制运行风险对试飞活动的影响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将事件和逻辑关系映射至贝叶斯网络(BN),依据国内外民航空管不安全事件分类统计结果和航空器制造商对试飞活动风险评估结论确定条件概率表,并基于变量消元法计算后验概率,推演事故主要诱因。结果表明:航空器试飞活动出现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时,管理因素是导致试飞活动空管保障环节不安全事件的关键致因;试飞任务、空域环境及管制员工作差错也是导致试飞活动不安全事故的较大风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剖面 航空器适航 试飞活动 风险评估 空中交通管理 贝叶斯网络(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约束MHE算法在伪距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淑光 杨祥源 +3 位作者 陈万通 张巨联 刘庆 任诗雨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2年第2期21-26,89,共7页
针对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中伪距单点、定位(SPP)技术的定位精度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附加高度约束的滚动时域估计(MHE)算法,以此来改善SPP的定位性能.附加高度约束的MHE算法是将接收机的位置高度作为... 针对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中伪距单点、定位(SPP)技术的定位精度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附加高度约束的滚动时域估计(MHE)算法,以此来改善SPP的定位性能.附加高度约束的MHE算法是将接收机的位置高度作为非线性约束加入到SPP的估计参数中,并采用近似MHE算法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高度约束的MHE滤波比传统最小二乘(LS)的滤波具有更好的平滑特性,同时随其视窗大小的增加,其定位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验证了附加高度约束MHE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所得结果对SPP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伪距单点定位(SPP) 最小二乘(LS) 高度约束 滚动时域估计(M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 Trajectory Prediction and Dynamic Planning of Aircraft Taxiing Considering Time and Fuel 被引量:2
15
作者 LI Nan ZHANG Lei +1 位作者 SUN Yu GAO Zhe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5期852-866,共15页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taxi path planning studies assume that the aircraft is in uniform speed,and the optimization goal is the shortest taxi time.Although it is easy to solve,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changes in the ...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taxi path planning studies assume that the aircraft is in uniform speed,and the optimization goal is the shortest taxi time.Although it is easy to solve,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changes in the speed profile of the aircraft when turning,and the shortest taxi time does not necessarily bring the best taxi fuel consumption.In this paper,the number of turns is considered,and the improved A*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the P static paths with the shortest sum of the straight-line distance and the turning distance of the aircraft as the feasible taxi paths.By balancing taxi time and fuel consumption,a set of Pareto optimal speed profiles are generated for each preselected path to predict the 4-D trajectory of the aircraft.Based on the 4-D trajectory prediction results,the conflict by the occupied time window in the taxiing area is detected.For the conflict aircraft,based on the priority comparison,the waiting or changing path is selected to solve the taxiing conflict.Finally,the conflict free aircraft taxiing path is generated and the area occupation time window on the path is upd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taxi distance and turn time of the aircraft are reduced,and the fuel consumption is reduced.The proposed method has high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in real-time air traffic control decision-making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transportation trajectory planning heuristic algorithm taxi time taxi fuel consum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跑道运行模式的进离场航班排序优化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明 孙博 吴维 《工业工程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3,共6页
针对机场的跑道可以分为专门起飞、专门降落或者混合起降模式的情况,考虑多跑道运行模式对航班的进离场排序影响,和不同机型的起起、起降、降起、降降航班之间尾流安全间隔差异,建立该问题的一类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航班分配给不... 针对机场的跑道可以分为专门起飞、专门降落或者混合起降模式的情况,考虑多跑道运行模式对航班的进离场排序影响,和不同机型的起起、起降、降起、降降航班之间尾流安全间隔差异,建立该问题的一类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航班分配给不同跑道,确定它们在相应跑道的进离场时间,追求航班延误和跑道利用率之间均衡。根据问题特征,采用NSGA-II求解模型的Pa⁃reto解,定义了编码结构、产出初始种群的启发式算法等。最后,通过某机场的航班进离场数值仿真,给出了不同跑道数下的优化方案,并对本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离场航班排序 跑道分配 不同跑道的运行模式 多目标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考虑潜在风险水平和优先级的进离场航班排序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明 吴维 孙博 《工业工程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将相邻航班之间的安全间隔时间抽象为一个区间数,引入潜在风险水平概念,考虑进场航班的跑道分配优先级大于离场航班,建立该问题的一类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航班分配给不同跑道,确定它们在相应跑道的进离场时间,追求航班延误时间最... 将相邻航班之间的安全间隔时间抽象为一个区间数,引入潜在风险水平概念,考虑进场航班的跑道分配优先级大于离场航班,建立该问题的一类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航班分配给不同跑道,确定它们在相应跑道的进离场时间,追求航班延误时间最少。根据问题特征,设计求解该问题的一种多项式时间算法,先确定进场航班在各个跑道的降落时间,再确定离场航班在各个跑道的起飞时间。最后,以某机场的进离场航班排序为例,分析不同潜在风险水平如何影响改进和传统模型的调度结果,并将该求解方法与遗传算法、蚁群算法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排序 进离场优先级 潜在风险水平 启发式算法
原文传递
机场终端区交通流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楠 樊瑞 傅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为了实现智能化处理海量的航班数据,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保障机场终端区空域中的航空器能够安全有序地运行,提出一种数据分析模型,用于从大量轨迹数据中高保真地表征空中交通流。通过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将轨迹聚类,用聚类评价... 为了实现智能化处理海量的航班数据,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保障机场终端区空域中的航空器能够安全有序地运行,提出一种数据分析模型,用于从大量轨迹数据中高保真地表征空中交通流。通过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将轨迹聚类,用聚类评价指标调整、确定轨迹簇最佳类别数,用均值法提取中心线,以单个代表性轨迹概括轨迹簇,结合现有定义,提出了机场终端区交通流的定义。利用首都机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显示终端区轨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 终端区 DBSCAN聚类 交通流识别
原文传递
高密度航天发射期间亚轨道碎片危险区快速预测与改航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万通 田书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8-276,共9页
面对愈发频繁的商业亚轨道发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航空器潜在解体风险,利用协方差传播方法预测亚轨道解体事故中碎片的传播范围;将碎片运动方程转换为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构造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在一定置信度下的概率椭球表... 面对愈发频繁的商业亚轨道发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航空器潜在解体风险,利用协方差传播方法预测亚轨道解体事故中碎片的传播范围;将碎片运动方程转换为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构造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在一定置信度下的概率椭球表征碎片分布;为避免亚轨道解体事故碎片对民航空域内的飞机造成碰撞风险,提出一种面向空管的亚轨道碎片危险区预测与路径规划方法;根据民航可接受的风险概率确定亚轨道碎片概率椭球的数学边界,计算概率椭球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利用几何方法将碎片危险区处理成凸多边形;通过改航点数量约束方法减少改航路径中改航点的数量,有利于飞机平稳改航。仿真结果表明:协方差传播方法在复杂大气环境中能够快速有效地预测出亚轨道解体事故碎片的传播过程,分别显示出置信度为99.999%和95.000%的椭球边界范围,置信度越高,概率椭球边界范围越大,越接近真实碎片下落传播范围;利用改航点数量约束方法优化后的改航路径距离相比约束前增加了0.13%,但改航点数量减少了50%。可见,利用协方差传播方法可及时、准确预测亚轨道解体事故碎片的传播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效、安全的改航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安全 亚轨道解体事故 协方差传播方法 危险区预测 几何方法 改航路径规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