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技生态系统及其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覃睿 田先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8-91,共4页
科技生态系统是由与科技有关的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构成不同的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对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指出贯穿于科技生态系统的主线是利益驱动的人类“偏好性”行为,其有效地... 科技生态系统是由与科技有关的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构成不同的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对科技生态种群和科技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指出贯穿于科技生态系统的主线是利益驱动的人类“偏好性”行为,其有效地调节着科技生态系统的运行,可以通过市场或中央计划进行制度性的安排,从而产生协调的科技生态系统之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系统 科技生态系统 科技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状加强架构的民航机队信息系统
2
作者 祝世兴 薛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076-3077,3081,共3页
针对B/S层状架构存在信息安全性差、某些数据和多媒体操作繁琐、传输大数据时对网络的带宽和稳定需求较高等缺点,提出了在信息管理中采用数据库→WWW服务器→浏览数据→下载第3方介质→介质上填写信息→介质处理服务器→数据库的环状加... 针对B/S层状架构存在信息安全性差、某些数据和多媒体操作繁琐、传输大数据时对网络的带宽和稳定需求较高等缺点,提出了在信息管理中采用数据库→WWW服务器→浏览数据→下载第3方介质→介质上填写信息→介质处理服务器→数据库的环状加强架构作为B/S架构的改进,该架构具有安全性大为加强、数据填写简单易用、介质处理服务可以有更充沛的资源来对提交介质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分析和处理,和在处理大数据对象上效率比较高等优点,介绍了该架构在民航机队信息系统建设中基于ASP+、Oracle、VisualBasic和Word的实现。实际工作表明,该架构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B/S结构 环状加强架构 民航机队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验建模 被引量:5
3
作者 祝世兴 王立克 +1 位作者 田静 麻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7-839,共3页
对自行设计的、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建模。该阻尼器的主要特点是在阻尼活塞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矩形齿状环形槽,并且通过磁路设计,使流经阻尼通道处的磁流变液流动方向与其作用的磁力线方向垂直,用以增大阻... 对自行设计的、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建模。该阻尼器的主要特点是在阻尼活塞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矩形齿状环形槽,并且通过磁路设计,使流经阻尼通道处的磁流变液流动方向与其作用的磁力线方向垂直,用以增大阻尼力和阻尼力变化范围。然后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电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修正了的非牛顿流体宾汉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建立了该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绘制和分析了外加磁场(通过施加电流实现)和阻尼力之间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多环槽 力学模型 实验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覃睿 丁松滨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
作为创新主体,研究生的创新潜力的释放受制其所处的环境。笔者提出了影响创新潜力释放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创新潜力释放的环境因素,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我国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现实环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创新 环境因素 研究生
原文传递
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4
5
作者 向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原则,并从思想观念转变、调整课程体系与内容、提倡研究式教学、改革招生制度和论文评审制度等方面,对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对策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研究式教学 论文评审制度 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救护担架车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致华 王立文 傅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在分析现行担架功能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新型半自动救护担架车 ,利用列表方法对担架车九个阶段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车体结构上选择 13个点作为描述车体各点运动的关键点 ,采用矩阵理论对担架车上、下救护车运动过程的任意点位... 在分析现行担架功能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新型半自动救护担架车 ,利用列表方法对担架车九个阶段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车体结构上选择 13个点作为描述车体各点运动的关键点 ,采用矩阵理论对担架车上、下救护车运动过程的任意点位置、速度、加速度进行求解 .通过计算结果分析 ,找出了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最大点和速度突变点的位置 ,从而调整车体相关机械结构以消除冲击 ,使升降运动平稳 .半自动救护担架车与现行担架车相比具有运动平稳 ,使伤病员二次伤害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救护担架车 运动过程 加速度 车体结构 医疗救护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体系何以可以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先钰 覃睿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39,共3页
通过对创新体系理论及其渊源和实践的追溯,认为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可以为当局了解一个有效的创新体系形成的障碍所在,为制定政策以激励经济主体进行自主决策具有现实意义,而“构建”创新体系则需谨慎斟酌。
关键词 创新 创新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式目标微小位移监测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长华 徐亚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33-35,3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滑坡监测的多目标微位移图像监测系统。利用目标的微小形变反映在 CCD 获取的图像对应特征点位移的性质,运用光学重心等算法来确定目标是否超出安全警戒范围。结合步进电机和经纬仪对目标方位的精确定位能力并通过...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滑坡监测的多目标微位移图像监测系统。利用目标的微小形变反映在 CCD 获取的图像对应特征点位移的性质,运用光学重心等算法来确定目标是否超出安全警戒范围。结合步进电机和经纬仪对目标方位的精确定位能力并通过电台的控制,实现多点目标的遥控测量。系统的监测距离为 500m,实验达到的测量位移分辨率为 12mm,光斑重心坐标检测的重复精度优于 0.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监测系统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电荷耦合器件 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新潜力到创新成果:一个创新潜力形成与释放模型——兼论创造力之偏态分布的原因 被引量:3
9
作者 覃睿 田先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创新是创新主体积累和释放其创新潜力,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的过程。创新潜力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靠后天习得。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潜力是一种隐态,只有在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时才得以激活(转化为显态)。主体创新潜力的形成和被激活... 创新是创新主体积累和释放其创新潜力,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的过程。创新潜力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靠后天习得。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潜力是一种隐态,只有在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时才得以激活(转化为显态)。主体创新潜力的形成和被激活并持续地开展创新活动不仅与主体的遗传基因有关,而且与主体的敏感点和主体对外部刺激及社会环境赋予的主观意义有关。创造力之偏态分布也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潜力 创新成果 敏感点 偏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担架车工作过程受力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致华 傅强 王立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设计一种将担架与手推车合为一体的半自动救护担架车 ,该车在上、下救护车运动过程中 ,操作者通过控制手控闸整个车体可自动地上下救护车。方法 :应用连杆机构相对运动原理对担架车运动传递过程进行分析 ,采用力矩平衡原理 ,研究... 目的 :设计一种将担架与手推车合为一体的半自动救护担架车 ,该车在上、下救护车运动过程中 ,操作者通过控制手控闸整个车体可自动地上下救护车。方法 :应用连杆机构相对运动原理对担架车运动传递过程进行分析 ,采用力矩平衡原理 ,研究运动过程中特殊位置的受力情况 ,从而确定最佳承力点位置。结果 :半自动担架车通过手控闸、钢索和连杆机构将运动传递给车轮撑杆 ,使之能够按照确定的位置自如的收放 ,并且只需一人就可将伤员推上救护车 ,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 ,同时在救护过程中 ,无需挪动伤员。结论 :半自动救护担架车具有操作快速方便、占用救护人员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架车 运动传递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学的航空器材管理信息系统
11
作者 王霞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2-34,共3页
建立科学良好的航空器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改进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组织传递信息,有效共享数据;详细准确核算,加强成本控制;盘活资产,合理地使用航空器材资金。
关键词 航空器材 管理信息系统 成本控制 工作效率 价值流管理 民用运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