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RF-Hydro模式的清江流域洪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顾天威 陈耀登 +2 位作者 高玉芳 彭涛 胡泊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8,18,共7页
基于WRF-Hydro模式构建了洪水预报模型,开展了清江流域的洪水模拟研究。利用2015~2017年9场典型洪水过程进行了流域内模式的参数率定,并基于2017~2018年4场典型洪水过程分析探讨了模型对清江流域洪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率定及验证... 基于WRF-Hydro模式构建了洪水预报模型,开展了清江流域的洪水模拟研究。利用2015~2017年9场典型洪水过程进行了流域内模式的参数率定,并基于2017~2018年4场典型洪水过程分析探讨了模型对清江流域洪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率定及验证期的13场典型洪水过程的逐小时模拟中,纳什效率系数介于0.50~0.94之间,单洪峰过程的模拟效果整体优于多洪峰过程。本研究构建的基于WRF-Hydro模式的洪水预报模型能够适用于地形复杂的清江流域,为进一步构建类似区域的大气-水文耦合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WRF-Hydro模式 清江流域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WRF-Hydro气象-水文耦合模式的误差传递特征——以漳河流域径流预报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丛琳沂 高玉芳 +1 位作者 彭涛 胡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4,共10页
在中小流域,有效的洪水预见期对调度决策、防洪减灾尤其重要。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WRF模式和WRF-Hydro水文模型建立WRF/WRF-Hydro气象-水文耦合模式,探讨不同预见期WRF模式预报降雨对径流预报效果的影响,以及气象-水文模型之间的... 在中小流域,有效的洪水预见期对调度决策、防洪减灾尤其重要。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WRF模式和WRF-Hydro水文模型建立WRF/WRF-Hydro气象-水文耦合模式,探讨不同预见期WRF模式预报降雨对径流预报效果的影响,以及气象-水文模型之间的误差传递特征。(1)不同预见期下WRF模式预报的降雨峰值随预见期增长偏差越大。预见期为06 h和12 h时较预见期较长时(24 h、48 h),降雨量和峰值出现时间预报误差较小,降雨落区预报明显较好。(2)基于WRF/WRF-Hydro气象-水文耦合的径流预报结果表明,预见期越长洪峰流量及径流总量偏差越大。06 h和12 h预见期下的径流预报结果都较好,平均相关系数、平均纳什系数分别提高0.15、0.69。(3)模式之间的误差传递会因预见期长短和降雨预报效果有一定的差异。预见期为06 h和12 h时,数值天气预报误差传递给水文模型后有放大、有缩小。预见期较长时(24 h、48 h)随预见期加长,水文模型放大数值天气预报误差的程度越大,但是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降雨误差和径流误差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耦合 预见期 降雨-径流预报 漳河流域 误差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降水产品的WRF-Hydro模式径流模拟——以漳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玉芳 吴雨晴 +1 位作者 彭涛 顾天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6,共8页
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WRF-Hydro模式的输入,进行径流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的差异,探讨基于两种降水数据的WRF-Hydro模式在漳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结... 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WRF-Hydro模式的输入,进行径流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的差异,探讨基于两种降水数据的WRF-Hydro模式在漳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三源降水融合数据的径流模拟效果较优,纳什系数均达到0.7以上,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过程吻合较好;采用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率定WRF-Hydro模式,以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输入,径流模拟结果都不佳;总体而言,三源降水融合数据与WRF-Hydro模式耦合能够较好地模拟漳河流域径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Hydro模式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源降水融合数据 ERA5再分析资料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