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水洗盐对滨海盐碱地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光艳 刘国锋 徐增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2-56,共5页
【目的】改良盐碱地。【方法】通过引水冲刷的方法,研究盐碱地盐分因子的时空变化,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对样点土壤的盐碱度进行分析,并比较土壤的阴阳离子和生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冲洗的次数增多,土壤中SAR从11.87 mmol/... 【目的】改良盐碱地。【方法】通过引水冲刷的方法,研究盐碱地盐分因子的时空变化,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对样点土壤的盐碱度进行分析,并比较土壤的阴阳离子和生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冲洗的次数增多,土壤中SAR从11.87 mmol/L降到3.02 mmol/L,pH值(从8.47降到8.25,夏季盐碱因子量最低,而秋季为返盐期盐碱因子小幅增加;盐度量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10月份最大为8.30‰;EC和TDC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分别从982.67μS/cm到1037.67μS/cm和491.33 mg/L到523.67 mg/L;上、中、下层土在不同月份间有差异。本试验盐碱离子主要是Na^+、CL^-构成,表现为CL^->Na^+>Mg^2+>SO4^2->Ca^2+>HCO^3->K^+>CO3^2-,SAR与Na^+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减少土壤中Na^+量对治理盐碱地具有极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引水冲洗 盐分离子 滨海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盐碱因子对青蛤的致毒效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听听 来琦芳 +4 位作者 陆建学 么宗利 李子牛 王慧 周凯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盐碱水具有缓冲性能差、主要离子比例不稳定、碳酸盐碱度(Carbonate Alkalinity,CA)和pH高等特点。青蛤(Cyclina sinensis)生长快、抗逆性强、耐盐范围广,是一种在盐碱水中颇具养殖前景的品种。寄予为今后在盐碱水中开展青蛤养殖提供数... 盐碱水具有缓冲性能差、主要离子比例不稳定、碳酸盐碱度(Carbonate Alkalinity,CA)和pH高等特点。青蛤(Cyclina sinensis)生长快、抗逆性强、耐盐范围广,是一种在盐碱水中颇具养殖前景的品种。寄予为今后在盐碱水中开展青蛤养殖提供数据的目的,本文应用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96 h内水体中不同K+、Ca2+、Mg2+浓度及CA和pH对青蛤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K+浓度低于11.3 mg.L-1(对照水平的1/22)和高于838.7 mg.L-1(对照水平的3.34倍)时,青蛤的死亡率均超过了90%;其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0.8 mg.L-1和541.2 mg.L-1。当Ca2+浓度为4.5 mg.L-1(对照水平的1/64)和4 600 mg.L-1(对照水平的16倍)时,其死亡率均为34%左右。当Mg2+浓度为0和3078 mg.L-1(对照水平的3.38倍)时,其死亡率均仅为8.5%左右。CA方面,其值低于40 mmol.L-1时,青蛤的死亡率不超过5%,其值为80 mmol.L-1时,青蛤的死亡率也仅为20%。而pH方面,其值超过9.5时,青蛤开始急剧死亡。研究认为:影响青蛤存活的主要限制因子为K+和pH。此外,青蛤对CA的耐受性较强,表明其确实具有在盐碱水中开展养殖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死亡率 K+ CA2+ Mg2+ 碳酸盐碱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水灌溉对西北硫酸盐型土壤中盐分离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国锋 徐增洪 +1 位作者 么宗利 来琦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盐碱土壤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的瓶颈。本研究选择西北内陆硫酸盐型盐碱地为对象,研究采用冲水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消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主要盐碱离子消减效果明显,关键盐碱离子Na+、SO_2-4和... 盐碱土壤有效的治理措施一直是盐碱土壤综合利用的瓶颈。本研究选择西北内陆硫酸盐型盐碱地为对象,研究采用冲水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中盐碱离子含量消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中主要盐碱离子消减效果明显,关键盐碱离子Na+、SO_2-4和盐度、电导率与总溶解性固体物含量降幅明显。试验期间,表层土壤Na+、SO_2-4平均含量分别从35. 39cmol/kg、36. 94 cmol/kg降为6. 56cmol/kg、16. 25cmol/kg;土壤盐度从初期的16. 58‰降为末期的8. 14‰,降幅为51%;电导率从初期的6314μs/cm降为末期的2454μs/cm,降幅达61%。土壤p H值变幅较小,不超过1个p H值单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碱度不是单纯的由土壤中CO_2-3、HCO-3影响,而是受土壤中Mg2+、Na+、SO_2-4等离子组成与含量综合影响。相较于Na+的易洗脱性,土壤中SO_2-4较难洗脱,也表明盐碱土壤治理不但受土壤质地影响,同时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对土壤碱度消减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盐碱地中土壤改良,需要对土壤中关键盐碱离子进行消减、土壤盐度下降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盐碱土壤综合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硫酸盐型 盐碱离子 土壤盐度 碱度
原文传递
盐碱胁迫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应成琦 陆建学 +2 位作者 么宗利 周凯 来琦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在不同盐度(5,10,15,20,25)和碳酸盐碱度(5,10,15,20,25,30,35 mmol/L)胁迫下,研究了胁迫后(1~7 d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盐度胁迫(15,20,25)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盐度胁迫(5~... 在不同盐度(5,10,15,20,25)和碳酸盐碱度(5,10,15,20,25,30,35 mmol/L)胁迫下,研究了胁迫后(1~7 d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盐度胁迫(15,20,25)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盐度胁迫(5~10)对其影响不明显。在15,20,25高盐度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A680 nm)、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下降幅度显著,胁迫7 d后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0.2%~59.7%、16.8%~57.1%和40.2%~91.5%;低盐度(5,10)环境中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碳酸盐碱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高碳酸盐碱度(5~35 mmol/L)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上升幅度显著,其中在碳酸盐碱度为5 mmol/L的环境中各参数上升幅度最高,胁迫7 d后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307.0%、328.9%和1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碳酸盐碱度 斜生栅藻 生长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突变对青蛤(Cyclinasinensis)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听听 来琦芳 +4 位作者 陆建学 么宗利 李子牛 王慧 周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研究了盐度23下青蛤(Cyclina sinensis)鳃、斧足、外套膜和内脏团中Na+/K+-ATPase的活性差异,并以活性高的鳃组织为对象,对青蛤实施了低盐(23→16)和高盐(23→36)突变的胁迫,监测了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度2... 研究了盐度23下青蛤(Cyclina sinensis)鳃、斧足、外套膜和内脏团中Na+/K+-ATPase的活性差异,并以活性高的鳃组织为对象,对青蛤实施了低盐(23→16)和高盐(23→36)突变的胁迫,监测了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度23下青蛤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盐度突降胁迫下,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于前16 d逐渐升高,第17d起显著升高(p<0.05),第18 d达到峰值,于第20 d回落,但仍高于起始水平;在盐度骤升胁迫下,鳃组织中Na+/K+-ATPase的活性于前13d逐渐降低,第14 d起显著降低(p<0.05),于第15 d达到最低值,继而回升至平稳水平,但仍低于起始水平。青蛤不同盐度胁迫下其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响应方式不同,低盐时活性增加,而高盐时活性下降;此外,青蛤在盐度胁迫下对自身渗透压的调节则需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盐度突变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驯化、投喂和饥饿条件下盐度对缢蛏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牧霞 来琦芳 +5 位作者 周凯 王慧 陆建学 高鹏程 陈朋 祁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水温(13.8±0.5)℃下,将壳长为(5.15±0.34)cm的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放入盐度15的人工海水中暂养48 h后,置于20 L周转箱中,盐度保持在1、3、5、15、30和40(未驯化组,A组),盐度15组为对照组。再将上述暂养48 h后的... 在水温(13.8±0.5)℃下,将壳长为(5.15±0.34)cm的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放入盐度15的人工海水中暂养48 h后,置于20 L周转箱中,盐度保持在1、3、5、15、30和40(未驯化组,A组),盐度15组为对照组。再将上述暂养48 h后的缢蛏投入盐度10的水体驯化24 h后,然后投入盐度为5的水体驯化24 h,之后保持在盐度0.5、1、2、3、4和5周转箱中(驯化组,B组),盐度5为对照组。上述在盐度15的人工海水中暂养48 h后的缢蛏,保持在盐度2(接近低盐驯化组7 d的半致死浓度)中,早晚各投喂一次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投喂组,C组),以不投喂组为对照,探讨不同条件下盐度对缢蛏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低盐驯化的A组缢蛏在盐度1水体中平均死亡率(46.7±3.8)%明显高于对应驯化组(1.1±1.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组和B组缢蛏的死亡率均值分别在3~11 d和4~9 d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C组缢蛏7 d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投喂组(P<0.05)。结果表明,事先经过分级低盐驯化可显著提高缢蛏在低盐度水体(1<盐度≤5)中的成活率,实验观察的合理时间为7 d,实验期间可以不进行投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盐度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养模式对鲫生长、存活、免疫酶活性和水质的影响
7
作者 林听听 么宗利 +6 位作者 周凯 来琦芳 李功政 厉成新 高鹏程 王礼虎 魏建中 《水产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原理,2011年4月16日至11月15日在面积33.3km^2,水深2.5m,盐度0.5~0.7,碳酸盐碱度2.5~2.7mmol·L^(-1)池塘中,研究三种不同混养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存活、生长、免疫相关酶活及水质变化:... 根据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原理,2011年4月16日至11月15日在面积33.3km^2,水深2.5m,盐度0.5~0.7,碳酸盐碱度2.5~2.7mmol·L^(-1)池塘中,研究三种不同混养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存活、生长、免疫相关酶活及水质变化:模式A主养鲫,混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B主养鲫和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混养鲢和鳙;模式C主养鲫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混养鲢和鳙,为探索异育银鲫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提供参考。养殖期间,每月定期监测池塘的水质,养殖结束后称量鲫的体质量,统计产量,计算存活率,并检测血清和肝胰脏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显示:模式C的p H在养殖前期要高于模式A和模式B,但氨氮、亚氮、活性磷、叶绿素a大部分时间内要显著低于后两者;模式A和模式B的水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模式A和模式C鲫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08.5±26.5)和(516.5±35.0)g,显著高于模式B的(473.0±31.5)g;三者间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模式A最高(95.14±1.47%),模式C最低(86.28±2.16%);模式A血清和肝胰脏中的SOD显著高于模式B和C;模式A血清中的POD水平也很高,与模式B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模式C。结论:模式A中的鲫生长速度更快,存活率更高,抗氧化能力更强,模式A相较于模式B和C鲫养殖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混养 水质 生长存活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HCO_3^-浓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伟 么宗利 +4 位作者 周凯 林听听 王慧 来琦芳 应成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3-850,共8页
为探讨高碳酸盐碱度水质对江蓠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高HCO3-浓度(12、24、36、48 mmol/L)与低HCO3-浓度(1.8 mmol/L)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经过10 d的培... 为探讨高碳酸盐碱度水质对江蓠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高HCO3-浓度(12、24、36、48 mmol/L)与低HCO3-浓度(1.8 mmol/L)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经过10 d的培养后发现高HCO3-浓度组中江蓠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高HCO3-浓度有利于促进江蓠的生长。随着HCO3-浓度的增加,江蓠的叶绿素a、藻红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当HCO3-浓度从1.8 mmol/L增加到24 mmol/L时,江蓠S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增加的趋势,而从24 mmol/L增加到48 mmol/L时,这3种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江蓠SGR与SOD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HCO3-浓度的增加对江蓠生长产生一定胁迫作用,但其具有由抗氧化酶形成的自身防御系统,能够在一定HCO3-浓度范围内保护藻体。在本实验条件下,江蓠对高HCO3-离子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其生长的最适HCO3-浓度为24 mmol/L,超过这一浓度对江蓠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大型海藻对高HCO3-浓度的生长及生理生化适应性,为运用大型经济海藻对高碳酸盐型盐碱水域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3-浓度 细基江蓠 特定生长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秦秀刚 仲启铖 +4 位作者 来琦芳 么宗利 周凯 高鹏程 王慧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5,共9页
比较了低CO_2浓度(充无CO_2空气,low CO_2,简称LC)、正常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normal CO_2,简称NC)、高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0.2%CO_2,high CO_2,简称HC)3种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 比较了低CO_2浓度(充无CO_2空气,low CO_2,简称LC)、正常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normal CO_2,简称NC)、高CO_2浓度(充正常空气+0.2%CO_2,high CO_2,简称HC)3种条件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的特定生长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培养6 d后,与NC组相比,L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特定生长率(SGR)、1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及PSII最大光量子产率(Fv/Fm)均显著降低(P<0.05);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藻红素、叶绿素a含量、PSII实际光量子产率(Fv/Fo)、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最大电子传递效率(ETR_(max))及半饱和光强(I_k)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NC组相比,H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SGR、Fv/Fm及α显著增加(P<0.05),藻红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6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Fv/Fo、α、ETR_(max)及I_k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LC组相比,HC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1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SGR、Fv/Fm、Fv/Fo、α均显著增加(P<0.05),而藻红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却显著下降(P<0.05),600μmol·(m^2·s)^(-1)光强净光合放氧速率、ETR_(max)、I_k无显著变化(P>0.05)。对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CO_2浓度升高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同时提高了光系统光能转换效率,而对藻体饱和光强下净光合放氧速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是CO_2浓度升高却仍然可能通过降低无机碳利用的能量消耗及提高营养盐吸收利用而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比较不同CO_2浓度下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有助于初步揭示其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CO2 特定生长率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碱度和pH值对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么宗利 王慧 +2 位作者 周凯 应成琦 来琦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5-950,共6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理学方法,探讨了碳酸盐碱度和pH值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5、8.0、8.5、9.0、9.5、10.0及10.5的试验组中,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下降,碳酸盐碱度在3mmo... 采用静态急性毒理学方法,探讨了碳酸盐碱度和pH值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5、8.0、8.5、9.0、9.5、10.0及10.5的试验组中,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下降,碳酸盐碱度在3mmol·L-1、pH值在9.0以上时,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存活率受到影响显著;在碳酸盐碱度0~44.43mmol·L-1各试验组中,随着碳酸盐碱度升高,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存活率下降,凡纳滨对虾仔虾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随着pH的升高明显下降;pH值为8.8时,碳酸盐碱度的48hLC50为36.81mmol·L-1,pH值为9.2时,碳酸盐碱度的48hLC50为33.05mmol·L-1,pH值为9.6时,碳酸盐碱度的48hLC50为5.55mmol·L-1;在本试验范围内,凡纳滨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显示出较强的耐受性,是一种适宜移植到盐碱水域的养殖品种;碳酸盐碱度和pH对凡纳滨对虾的致毒作用是一个综合致毒效应,其中CO32-为主要致毒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碳酸盐碱度 PH值 存活率 急性中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