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低氧适应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碧银 许建 +5 位作者 曹顶臣 徐鹏 张瀚元 朱优秀 江炎亮 赵紫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6,共9页
低氧适应是水产养殖物种的重要性状,筛选用于改良低氧适应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有助于鱼类耐低氧品种选育。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广泛应用于性状相关标记和基因的发掘。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 低氧适应是水产养殖物种的重要性状,筛选用于改良低氧适应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有助于鱼类耐低氧品种选育。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广泛应用于性状相关标记和基因的发掘。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pio)养殖群体开展了低氧胁迫实验,选取了低氧敏感和低氧耐受的极端性状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鲤鱼250K高通量分型芯片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型,经过数据质控后获得90个样本的87222个多态性位点的分型结果。通过GWAS,筛选到4个低氧适应性状关联的位点:carp229220、carp195901、carp001519和carp063890,在关联位点附近注释到traf4等23个可能与低氧适应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此外,还筛选到7个潜在关联的SNP位点。本研究初步获得了鲤低氧适应性状相关联的基因组区间,为后续效应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适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芯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少琪 赵云峰 +1 位作者 蒋丽 杨润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8-623,共6页
为了探究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抗性的遗传基础,本文采用三种二歧性状的分析方法,对来自58个全同胞家族的749尾虹鳟(271尾抗性和478尾易感),注射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后的存活情况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 为了探究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抗性的遗传基础,本文采用三种二歧性状的分析方法,对来自58个全同胞家族的749尾虹鳟(271尾抗性和478尾易感),注射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后的存活情况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到两个QTN与虹鳟IPN抗性显著关联,位于四号染色体和对应的Scaffold上。以这些检测到的QTNs作为探针,对比虹鳟全基因组信息,筛选得到四个候选基因,它们可能是影响虹鳟IPN抗性的重要功能基因。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得知GRAMMAR-Lambda法对检测二歧性状QTNs的统计能力略高于SAIGE和GMMAT法,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能。这些研究结果为虹鳟抗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遗传选育提供了分子标记,为虹鳟抗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胰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免疫诱导型基因Cathelicidin2启动子功能分析
3
作者 赵紫霞 许建 +4 位作者 江炎亮 白庆利 蒋立坤 陈葆华 徐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athelicidin2(Cath2)基因的转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鳃、头肾等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的组织内转录,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对基因上...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athelicidin2(Cath2)基因的转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鳃、头肾等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的组织内转录,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对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该启动子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TATA盒和CAAT盒结构,基因上游直至第一内含子区域内,密集存在多个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2个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预测结合位点均位于核心启动子正链区域。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肾组织细胞系内,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都能够在该启动子驱动下表达,表明其具有启动子活性,且启动子活性在受到免疫诱导后增强,包括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模拟的细菌感染和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模拟的病毒感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启动子活性在与NFκB转录因子表达时,增强至4.39倍,证明Cath2基因受NFκB通路调控。研究表明,虹鳟Cath2基因能够在多种免疫刺激诱导下表达,其启动子可以应用为免疫诱导型的基因工程元件,驱动外源免疫基因在鱼体内适时表达,抵御外界病原感染,同时,避免非必要条件下的过度表达形成生长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抗菌肽 Cathelicidin2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鲀毒素及其在河鲀体内积累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瀚元 李卫东 +1 位作者 张海恩 刘英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5,共9页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来源和认识逐渐深入,为系统研究河鲀积累代谢TTX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TTX的特性分布、毒性机制及在河鲀体内的积累等最新资料,总结了TTX在河鲀体内积累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河鲀体内TTX积累途径和机制,及防控养殖河鲀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河鲀 食物链 微生物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和16S rRNA的库页岛马珂蛤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明媛 朱锐 +4 位作者 孙晓晴 张研 李尚琪 王红伟 李炯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1-901,共11页
本研究以库页岛马珂蛤(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e)为研究对象,讨论COI和16S rRNA两种DNA条形码在贝类的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和种类鉴定的适用性,并利用两种条形码评估库页岛马珂蛤的遗传多样性。本文在获得库页岛马珂蛤线粒体全基因... 本研究以库页岛马珂蛤(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e)为研究对象,讨论COI和16S rRNA两种DNA条形码在贝类的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和种类鉴定的适用性,并利用两种条形码评估库页岛马珂蛤的遗传多样性。本文在获得库页岛马珂蛤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基础上,测序获得库页岛马珂蛤群体的COI和16S rRNA序列,发现COI基因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95,高于16S rRNA核苷酸多样性(0.00073)。基于COI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6,大于16S rRNA的单倍型多样性(0.318)。其次,用全线粒体基因组构建8种贝类的系统进化树为参考,发现基于COI和16S rRNA的系统进化树与参考一致,提示这两种条形码片段可用于推断贝类的分子进化关系。最后,分别对马珂蛤科和帘蛤科15属17种贝类的COI基因和16Sr DNA进行序列比较,发现COI基因和16S rRNA的种间遗传距离均是种内距离的62倍。以上结果说明,16S rRNA与COI基因一样,能有效地构建马珂蛤科和帘蛤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鉴定,但在分析库页岛马珂蛤的遗传多样性时利用COI基因比16S rRNA能发现更多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I 16S RRNA 马珂蛤科 帘蛤科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鲟补体C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梦洁 陈亚东 +7 位作者 高杰 江炎亮 张雪 佘定懿 许式见 胡谋 赵爱云 沙珍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3-770,共8页
为研究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补体C7基因(AgC7)的功能,采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AgC7的cDNA全长序列为3103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 2502 bp,编码833个氨基酸,5′-UTR (5′ u... 为研究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补体C7基因(AgC7)的功能,采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AgC7的cDNA全长序列为3103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 2502 bp,编码833个氨基酸,5′-UTR (5′ untranslated region)和3′-UTR的长度分别为44和554 bp。同源性分析表明,AgC7与其他鱼类补体C7如斑点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斑马鱼(Danio rerio)、大西洋鲑(Salmo salar)、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56%、46%、49%、49%、47%,且都具有TSP1、LDLa、FIMAC和MACPF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q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结果表明,AgC7在血液、脑、鳃、性腺、心脏、头肾、肠、肝、肌肉、皮肤、脾、胃和后肾组织中均可表达,且在肠中表达水平最高;用含有壳寡糖的饲料饲喂俄罗斯鲟60d后,AgC7在这13种组织中表达均有增加,在肠中增加量最高,约为对照组的1.51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可诱导AgC7,在血液、鳃、头肾、肠、肝和脾6种组织中瞬时上调表达,随着病原菌感染时间增加,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鳃中基因表达量的上调趋势最明显,最大表达量出现在感染后6h,为对照组的41.30倍,12h后基因表达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AgC7基因可能参与了俄罗斯鲟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俄罗斯鲟AgC7具有典型的补体C7基因特征,且壳寡糖刺激和病原感染后均可引起AgC7基因表达变化,补体C7可能参与了俄罗斯鲟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补体C7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trim25多拷贝基因进化和表达调控初探
7
作者 朱优秀 江炎亮 +4 位作者 张芹 冯建新 张瀚元 吴碧银 许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共9页
天然免疫系统是硬骨鱼类抵抗病毒感染的主要防御系统,三重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病毒感染的免疫网络调控,其中,TRIM25已被证实在多种鱼类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鲤(Cypri... 天然免疫系统是硬骨鱼类抵抗病毒感染的主要防御系统,三重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病毒感染的免疫网络调控,其中,TRIM25已被证实在多种鱼类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pio)trim25基因的16个拷贝进行了序列进化分析、共线性分析和功能域结构分析,并比较了各拷贝在组织中的表达和顺式调控位点的差异。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均显示,位于鲤11和12号染色上、结构完整的TRIM25的2个拷贝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斑马鱼(Danio rerio)的TRIM25蛋白结构高度相似,与鲤科鱼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结构差异较大。基因共线性结果显示,trim25基因上下游基因在不同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鲤TRIM25蛋白的结构分析显示,在鲤TRIM25的16个拷贝中,有6个拷贝具有完整功能结构域,其中,各有5个拷贝在鲤的肝与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构建的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调控网络中,在肝和脑组织中分别筛选到5个和17个顺式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本研究对鲤trim25基因多个拷贝的序列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鲤与其他物种TRIM25的序列、进化关系和共线性相似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鲤trim25各拷贝间的结构多样性和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可能调控trim25基因表达的SNP位点,为今后研究鲤TRIM25相关的调控和抗病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25 蛋白结构 系统进化树 E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半滑舌鳎性逆转性状高效遗传解析
8
作者 宋禹昕 常中宇 +3 位作者 高进 赵云峰 杨润清 蒋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39,共9页
为了解析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性逆转性状的分子遗传作用机制,定位筛选可用于性控育种的分子标记或侯选基因,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期望最大化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EM),并基于该算法开展了半滑舌鳎性逆转性... 为了解析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性逆转性状的分子遗传作用机制,定位筛选可用于性控育种的分子标记或侯选基因,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期望最大化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EM),并基于该算法开展了半滑舌鳎性逆转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EM算法直接使用阈模型中隐含连续正态分布表型的期望作为因变量,用迭代最小二乘代替logit回归法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它具有比logit回归法更直观、更易于编程的优点。本研究采用显著主成分控制群体分层后,使用EM算法与logit回归对对半滑舌鳎数据进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分析。结果显示,EM算法结果无明显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比logit回归法的检测效力更高。基于EM算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13个与性逆转性状显著关联的QTN(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其中3个QTN位于W染色体上,10个QTN位于Z染色体上。经过基因注释发现,上述定位获得的QTN位于LOC103396896、MALT1、ADGRD2、FBXl17、DMXl1、SMARCA2、DMRT1、LOC103397760、NEUR13和PDLIM5a基因区段内。当进行检索时发现,这些基因参与了其他物种中涉及性别决定或性腺发育等相关过程。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EM算法的具有高检测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同时也为半滑舌鳎的性逆转遗传机制解析和性控育种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半滑舌鳎 性逆转 主成分 期望最大化算法 广义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被引量:2
9
作者 邰如玉 许建 +5 位作者 江炎亮 张瀚元 白庆利 杨世勇 徐鹏 赵紫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1,共9页
为开发常见鲑鳟养殖物种通用的遗传分析工具,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57K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对国内代表性鲑鳟养殖群体开展了分型检测,包括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 为开发常见鲑鳟养殖物种通用的遗传分析工具,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57K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对国内代表性鲑鳟养殖群体开展了分型检测,包括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 4个物种,从57,501个SNP标记中筛选出96个共享多态性标记,应用Fluigidm 96.96动态芯片平台,构建了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和红点鲑属(Salvelinus)通用型低通量SNP芯片。该芯片分型结果准确性较高,与Affymetrix高通量芯片分型一致性达到96.55%。使用该芯片对来自6个家系的48尾银鲑个体及其候选亲本进行检测,应用Cervus 3.0.7软件进行亲权鉴定,结果能够准确重现复杂家系的真实系谱。在用于单亲本亲权鉴定时,第一亲本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first parent, NE-1P)为4.120×10^(–4);用于双亲本亲权鉴定时,双亲非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parent pair, NE-PP)低至6.219×10^(–12),表明该芯片在鲑鳟养殖群体系谱鉴定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使用该芯片开展4个鲑鳟养殖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样本分群聚类结果与其所属的分类阶元相符,能够准确反映群体遗传组分构成和遗传关系。本研究构建的低通量SNP芯片在常见鲑鳟养殖物种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将其应用于养殖群体遗传分析,能够为鲑鳟制种、育种和引种等科学决策提供基因组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科鱼类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亲权鉴定 群体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鲤生长性状的转录组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佩珍 许建 +3 位作者 朱优秀 冯建新 江炎亮 张瀚元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2期22-31,共10页
通过对同一实验条件下黄河鲤(Cyprinus carpio)群体中体重极大和极小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生长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在脑、肝和肌肉组织中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6519个、499个和19个。其中... 通过对同一实验条件下黄河鲤(Cyprinus carpio)群体中体重极大和极小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生长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基于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在脑、肝和肌肉组织中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6519个、499个和19个。其中,脑组织中上调基因3443个,下调基因2942个;肝组织中上调基因275个,下调基因186个;肌肉组织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5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定位到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insulin)信号转导通路、Wn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为了验证转录组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了黄河鲤脑组织中与生长密切相关的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mapk1、mapk7、mapk10、mapk12、wnt16、wnt8b、wnt10b显著上调(P<0.05),fgf13、ednra、notch2、tgfbr2、fgf19、lpl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通过组学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筛选了生长相关的基因,为深入挖掘黄河鲤生长性状调控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状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沼虾体重和出肉率联合GWAS分析
11
作者 刘帅 蒋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定位筛选影响日本沼虾体重及出肉率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收集成熟期且表现健康的日本沼虾,记录体重、出肉率,提取DNA进行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标记数据,利用多性状联合... [目的]定位筛选影响日本沼虾体重及出肉率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收集成熟期且表现健康的日本沼虾,记录体重、出肉率,提取DNA进行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标记数据,利用多性状联合的全基因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检验与体重、出肉率性状存在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根据SNP的物理信息实现候选功能基因的筛选和定位。[结果]联合分析共定位到6个SNP位点,检测效率远高于单一分析的1个SNP,根据6个显著位点共定位到5个候选功能基因,除1个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外,剩余4个基因都与机体代谢、发育相关。[结论]完成了日本沼虾体重、出肉率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可为日本沼虾生长代谢的基因组水平揭示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日本沼虾的其他数量性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体重 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igf3基因SNP位点的鉴定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12
作者 陶欣 邱丽华 +5 位作者 张博 王鹏飞 闫路路 赵超 林云想 林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其年产量已突破19万吨,是构成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遗传标记导致花鲈良种选育技术不成熟,这成为限制我国花鲈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其年产量已突破19万吨,是构成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遗传标记导致花鲈良种选育技术不成熟,这成为限制我国花鲈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筛选花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3,igf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及了解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本研究对同批次9月龄花鲈群体开展igf3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花鲈igf3基因上存在4个SNP位点,分别位于起始密码子下游C+2990T、G+3037A、C+3303G、G+3602A处,其中前3个位点位于内含子区,第4个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尽管单个SNP位点与花鲈生长性状之间并无显著关联性(P>0.05),但双倍型与花鲈生长性状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P<0.05)。其中,双倍型D2(CCGAGGC)花鲈个体各生长性状表现最优,其体重、头长、体高和体宽均显著高于D3型(CTGGCGCC)个体的(P<0.05)。本研究为筛选具备生长优势的花鲈提供了候选基因,有利于花鲈育种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igf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生长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