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尧 邴旭文 +7 位作者 范立民 裘丽萍 宋超 孟顺龙 胡庚东 吴伟 徐跑 陈家长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4期26-31,共6页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净化作用,测定了NH_4+^-N、NO_3^--N、NO_2^--N、TN、TP、CODMn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7—8月份鱼腥草处理组NO_3^--N下降,与此同时带...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净化作用,测定了NH_4+^-N、NO_3^--N、NO_2^--N、TN、TP、CODMn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7—8月份鱼腥草处理组NO_3^--N下降,与此同时带来了NH_4^+-N(除5%处理组)和NO_2^--N的上升。9月份浮床栽培鱼腥草对5种水质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在3%~38%之间。5%鱼腥草种植面积适合进行中试。通过鱼腥草的采收,5%鱼腥草处理组叶、根茎的产量分别可达112.4、1619.2 kg/hm^2,且可从养殖水体带走0.38 g/m^2的总氮,0.06 g/m^2的磷元素;同时收获鱼总重和所测生物学指标(除体重)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且对成活率和饵料系数无多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栽培 鱼腥草 池塘养殖 吉富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池塘和稻田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朝阳 周鑫 徐增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16-1718,共3页
详尽地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及稻田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建造、池塘养殖具体实施方法,养殖稻田的清整、稻田养殖具体实施方案等,为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池塘养殖 稻田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闻海波 顾若波 +3 位作者 华丹 邱丽华 徐钢春 徐跑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以超纯水为对照,利用普通温控培养箱,在(24.0±1.0)℃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15d的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钩介幼虫排出体外24h内存活率显著下降为50.7%(p=0.006);A组(MEM高糖)、B组(RPMI1640)、C组(MEM 199)幼虫变态率分别... 以超纯水为对照,利用普通温控培养箱,在(24.0±1.0)℃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15d的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钩介幼虫排出体外24h内存活率显著下降为50.7%(p=0.006);A组(MEM高糖)、B组(RPMI1640)、C组(MEM 199)幼虫变态率分别为(7.5±3.9)%、(13.3±12.0)%、(42.1±10.0)%;D组(L-15)的幼虫变态率最高,为(66.1±3.8)%,极显著高于C组(p=0.007).相关分析表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与钩介幼虫变态率存在显著负相关(r=-0.886).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体外培养变态发育的稚贝形态观察发现:稚贝双壳表面圆形凹陷数量和深度比幼虫显著减少,双壳边缘外套膜增厚,在外套膜、斧足表面分布有大量乳状突起,但形态不同.体外培养稚贝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完成了变态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钩介幼虫 人工培养 变态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