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6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渔业装备研究的发展与展望——写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际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皓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关键词 渔业装备 发展 中国 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装备研究的发展与展望(续)——写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际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皓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关键词 渔业装备 养殖装备 养殖机械 集约化养殖系统 水产饲料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创新中发展——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3
作者 周彤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6期J001-J001,J00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渔业生产 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大重点学科领域介绍之九:渔业装备与工程领域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皓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89,共3页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渔业装备与工程是指在现代渔业生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渔业机械、仪器、渔船、渔业设施,以及以这些装备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工程。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养殖工程、捕捞装备工程、加工机械工程、渔业资...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渔业装备与工程是指在现代渔业生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渔业机械、仪器、渔船、渔业设施,以及以这些装备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工程。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养殖工程、捕捞装备工程、加工机械工程、渔业资源修复与渔港工程等。我国渔业装备与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单一的设备研制到与设施工程相结合的系统集成研究,逐步形成了渔业装备与工程的科研体系,也促进了我国渔业生产中捕捞作业和主要水产品养殖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装备 养殖工程 重点学科 渔业生产 捕捞作业 渔业机械 渔业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渔业水产行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21
5
作者 鲍旭腾 陈庆余 +3 位作者 徐志强 岳冬冬 耿瑞 丁永良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6-22,51,共8页
微纳米气泡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也是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强化分解及促进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各种原理和结构,并对其应用进展进... 微纳米气泡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也是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强化分解及促进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各种原理和结构,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介绍了在渔业水产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渔业研究领域的启示,以期为微纳米气泡在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渔业 水产 研究进展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巩沐歌 孟菲良 +1 位作者 黄一心 周海燕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6期60-66,共7页
中国已进入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要突破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制约,需要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水产养殖方式升级改造。该文阐述了发展智能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从产业和科技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智能水产养殖... 中国已进入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要突破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制约,需要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水产养殖方式升级改造。该文阐述了发展智能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从产业和科技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智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智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智能水产养殖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智能水产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智能 物联网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捕捞渔业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1 位作者 鲍旭腾 冯春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3-1679,共7页
利用2008—2013年近海捕捞渔业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近海捕捞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海捕捞渔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3%,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 利用2008—2013年近海捕捞渔业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近海捕捞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海捕捞渔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3%,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技术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同步系数为0.6,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异向变化导致技术效率的下降;天津、浙江、辽宁、海南、福建、广西等6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沿海各省市近海捕捞渔业技术效率下降是平均纯技术效率下降和平均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捕捞渔业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晃 车轩 《南方水产》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依据2008年对中国水产养殖能耗与节能技术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利用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提出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中国水产养殖的CO2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中国水产养殖的CO2排放总量约为988.6... 依据2008年对中国水产养殖能耗与节能技术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利用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提出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中国水产养殖的CO2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中国水产养殖的CO2排放总量约为988.6×104t,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0.17%;水产养殖CO2排放强度为0.253kg.美元-1,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强度的0.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业装备科技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一心 鲍旭腾 徐皓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现代渔业装备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渔业装备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概述了中国渔业装备的发展沿革及主要贡献,介绍了“十三五”以来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并重点指出中国渔业发展趋势与装备科技需求... 现代渔业装备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渔业装备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概述了中国渔业装备的发展沿革及主要贡献,介绍了“十三五”以来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并重点指出中国渔业发展趋势与装备科技需求。具体包括:养殖生产力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发展更为高效的设施渔业,以稳定保障供给的基本盘;养殖新空间亟待拓展,需要创新全产业链一体化新型养殖方式,逐步成为保障供给的新补充;绿色发展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构建生态循环型生产方式,使渔业全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装备现代化成为重要需求,需要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成为渔业“由大到强”的重要标志;社会现代要素加速融入,现代渔业正在进入“工业化渔业”和“特色渔业”同步发展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装备 渔业科技 现代渔业 渔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TC分类的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3 位作者 周雨思 王茜 熊敏思 鲍旭腾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探讨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贸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借助产品相似度指数,对2002—2013年间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在美国、日本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印尼...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探讨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贸易相似度,对于提高中国水产品贸易水平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借助产品相似度指数,对2002—2013年间中国与印尼水产品出口在美国、日本市场上的竞争性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印尼2个国家水产品出口美国和日本市场的产品结构相似度仅为61.58和57.85,竞争性不强,但有增加趋势,应引起相关领域加工贸易企业关注;中国水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市场主要以037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为主,而印尼则以036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为主。中国水产品相关企业应通过提高出口美国市场产品种类的稳定性、巩固加强出口日本市场产品种类比例及拓展其他种类出口比例等方式,提高其在美国、日本市场贸易方面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C分类 中国—东盟 印度尼西亚 出口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油污水产生量估算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一心 鲍旭腾 赵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7期82-88,共7页
为获知中国海洋捕捞渔船底舱中油污水的产生量,对东部沿海主要渔区海洋捕捞渔船的底舱油污水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取样,并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以进一步推算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油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并对其进行探讨和对策建议。推算数据显示:全国... 为获知中国海洋捕捞渔船底舱中油污水的产生量,对东部沿海主要渔区海洋捕捞渔船的底舱油污水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取样,并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以进一步推算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油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并对其进行探讨和对策建议。推算数据显示:全国海洋渔船年总排水量约为136118 t,全国海洋渔船年总排油量约为5238 t。研究认为:油污水产生量与船龄不直接相关,船龄在5年以下的渔船情况较好;油污水含油率基本在5%以下,长时间静置后下层水含油率仍高于排放标准;海洋捕捞渔船的油污水产生与日常管理水平关系较大。建议:加强宣传,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监管,减少渔船污染物排放;采取措施,鼓励渔船污染物收集;加强合作,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研发,推进渔船底舱油污水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水 油污水排放 捕捞渔船 海洋捕捞 海洋渔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巩沐歌 陈军 孟菲良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年第4期240-246,共7页
当前,中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信息化是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渔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而渔业信息化标准是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与规范,但长期以来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严重滞后所带来的问... 当前,中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信息化是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渔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而渔业信息化标准是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与规范,但长期以来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严重滞后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从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中国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渔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渔业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兆俊 刘兴国 +1 位作者 程果锋 唐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1期156-158,共3页
近些年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在不断普及推广的条件下,提高养殖品质与产量,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对机械... 近些年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在不断普及推广的条件下,提高养殖品质与产量,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对机械增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根据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对机械增氧设备进行完善,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能耗过高而降低经济收益。本文对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水产养殖 机械增氧技术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过程中南极磷虾虾青素降解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马田田 肖哲非 +1 位作者 欧阳杰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南极磷虾受热易使营养物质降解,为探索蒸煮对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稳定性的作用规律,将流水解冻的南极磷虾沥水后置于恒温环境进行隔水蒸煮,蒸煮温度为60、70、80、90、100℃,蒸煮时间为1.0、3.0、5.0、7.0、9.0 min,基于不同蒸煮条件下南... 南极磷虾受热易使营养物质降解,为探索蒸煮对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稳定性的作用规律,将流水解冻的南极磷虾沥水后置于恒温环境进行隔水蒸煮,蒸煮温度为60、70、80、90、100℃,蒸煮时间为1.0、3.0、5.0、7.0、9.0 min,基于不同蒸煮条件下南极磷虾含水率、蒸煮损失率和虾青素保留率变化情况,分析虾青素降解过程,并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在低温或短时条件下,含水率和蒸煮损失率无显著变化;温度上升或时间延长,虾青素保留率呈下降趋势;试验条件下,虾青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温度上升,虾青素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和降解90%所需时间减小,降解数学模型为k=0.002 8 T-0.088 8,R^(2)=0.966 4。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南极磷虾在蒸煮过程中虾青素的稳定性具有参考意义,可为南极磷虾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 蒸煮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牡蛎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其 《科学养鱼》 2020年第8期73-74,共2页
目前,牡蛎(蚝)养殖产业已遍布我国沿海各地区,养殖面积以每年5%的增长率发展。根据《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8年国内养殖产量达513.98万吨,其中两广(广东与广西)、福建与山东三地的牡蛎产量居全国前三位。与牡蛎规模化、... 目前,牡蛎(蚝)养殖产业已遍布我国沿海各地区,养殖面积以每年5%的增长率发展。根据《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8年国内养殖产量达513.98万吨,其中两广(广东与广西)、福建与山东三地的牡蛎产量居全国前三位。与牡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业劳动人口的日益流失、劳动力缺乏问题日益显现,这已影响到牡蛎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牡蛎养成收获环节,大部分采收仍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海上作业,效率低、工况差、强度高成为制约牡蛎养殖发展的主要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作业 数据统计 养殖产业 牡蛎养殖 养殖面积 技术研究进展 养殖产量 农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渔业机械产品申请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王君 王玮 何雅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1期267-269,共3页
概述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现状、政策规定及主要渔业机械产品目录,展示了自2004年实施农机补贴以来,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在渔业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渔业化发展水平、促进渔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通过上海这个... 概述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现状、政策规定及主要渔业机械产品目录,展示了自2004年实施农机补贴以来,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在渔业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渔业化发展水平、促进渔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通过上海这个窗口,探讨了上海市渔业机械产品纳入农机补贴的可行性,提出补贴目录框架设想,为促进渔业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机械 农机补贴 可行性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摄食声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曲蕊 刘晃 +1 位作者 庄保陆 刘俊文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人类很早就已利用主动声学的方法对鱼虾进行声诱捕捞。相对于主动声学检测,被动声学检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光学技术和主动声探测的研究手段,其对于研究对象没有伤害性和破坏性。本研究通过被动声学检测鱼虾摄食声,对不同鱼虾的摄食声进... 人类很早就已利用主动声学的方法对鱼虾进行声诱捕捞。相对于主动声学检测,被动声学检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光学技术和主动声探测的研究手段,其对于研究对象没有伤害性和破坏性。本研究通过被动声学检测鱼虾摄食声,对不同鱼虾的摄食声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种类鱼虾的摄食特点。根据不同鱼虾摄食特点开发声学投饲系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投饲,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阐述了鱼虾发声的主要来源及摄食声发声机制,归纳了目前水下声信号的主要研究平台以及对声信号的采集、分析处理方法,总结了摄食声学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目前检测到的摄食声信号通常是混合信号,难以将摄食声信号从混合信号中提取出来。后续研究中,可将摄食信号单独提取,从而对鱼的摄食声作定性、定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鱼虾 投喂 摄食声学 水声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俊 姚晶晶 +3 位作者 程果锋 刘浩伟 曹守启 刘兴国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4,共10页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节能减排、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传统池塘养殖尾水处理问题。根据典型池塘养殖尾水污染物特性,全面总结国内外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特点;对比了“三池两坝”“集装箱+生态塘”“生态湿地”等典型...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节能减排、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传统池塘养殖尾水处理问题。根据典型池塘养殖尾水污染物特性,全面总结国内外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特点;对比了“三池两坝”“集装箱+生态塘”“生态湿地”等典型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分析了竖流沉淀、旋流分离、滤筛、气浮等物理净化技术以及臭氧-微纳米浮选、絮凝、微生物制剂、活性污泥、新型生物膜反应器过滤、水生植物等化学及生物净化技术;指出了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发展“节能、减排、生态、高效”集约化池塘养殖模式、研发养殖尾水专用处理装备、提高净化效率和减少占地面积等,可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及相关装备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 尾水处理 物理过滤 水质净化 次生污染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水产研究所电子计算机房空调系统的设计
19
作者 赵克瀛 《渔业机械仪器》 1986年第6期11-13,共3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电子计算机大楼,建在该所院内近中心位置。它设计完成于1979年,198].年下半年开始建造,1983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幢独立与专用性的三层建筑物,是上海水产系统中设备、功能、规模最完善与最先进的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电子计算机大楼,建在该所院内近中心位置。它设计完成于1979年,198].年下半年开始建造,1983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幢独立与专用性的三层建筑物,是上海水产系统中设备、功能、规模最完善与最先进的计算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设计方案 计算机 温度 湿度 工作环境 东海水产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养殖尾水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果锋 程翔宇 +4 位作者 周宏亮 刘兴国 高小婷 刘士坤 宋志奇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罗非鱼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残饲和粪便等颗粒悬浮物,这些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的主要载体。将养殖尾水外排会导致周边水体富营养化。当前常见的尾水处理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效率低等缺点,影响其推广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探... 罗非鱼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残饲和粪便等颗粒悬浮物,这些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的主要载体。将养殖尾水外排会导致周边水体富营养化。当前常见的尾水处理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效率低等缺点,影响其推广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探索采用絮凝工艺对罗非鱼养殖尾水进行处理,选取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壳聚糖和碳酸镁等4种絮凝剂,通过比较浊度、总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筛选出适合用于养殖尾水处理的絮凝剂。结果显示:聚合硫酸铁的效果优于其他3种絮凝剂。在投加量0.4 g/L、pH=8、絮凝时间15 min时,聚合硫酸铁对养殖尾水的浊度、总悬浮固体颗粒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7%、92.6%和95.1%。对絮凝后絮体评价发现,絮体的沉降高度与浊度去除率具有一定相关性,絮体的成长受成核作用的影响。尾水处理前后的zeta电位说明聚合硫酸铁通过破坏尾水中的悬浮物的稳定结构而净化尾水。研究表明,在罗非鱼养殖尾水处理时,可选择聚合硫酸铁作为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养殖尾水 聚合硫酸铁 絮凝 尾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