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系)抗白叶枯病性的田间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瑛 袁筱萍 +3 位作者 朱培良 黄世文 赵新华 邱德文 《作物品种资源》 1994年第3期30-31,共2页
1986~1992年,对1092份水稻品种(系)于田间进行了抗白叶枯病性的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从中筛选出一批抗丰兼优良种,可为育种和生产部门因地制宜地择优利用。
关键词 水稻 人工接种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苄磺隆对水稻的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余柳青 徐霞 吴林福 《杂草科学》 1993年第1期2-3,共2页
甲—苄磺隆为甲磺隆和苄嘧磺隆混剂,已被多家厂商开发用于移栽稻田。如杜邦公司的新得力、浙江乐吉化工厂的新代力和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双磺隆。为了解甲—苄磺隆的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确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室内生长... 甲—苄磺隆为甲磺隆和苄嘧磺隆混剂,已被多家厂商开发用于移栽稻田。如杜邦公司的新得力、浙江乐吉化工厂的新代力和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双磺隆。为了解甲—苄磺隆的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确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室内生长箱试验、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1.生长箱试验于1992年4~5月间进行,生长箱型号为3NTL—50S,温度25℃,光照时间6:00~18:00,光照强度8000Lx。供试水稻品种为早籼中156和粳稻秀水11。4月9日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甲-苄磺隆 除草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明华 陈光玉 +3 位作者 田茂仁 胡国文 邱德文 陈忠孝 《昆虫知识》 CSCD 1990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包括迁入虫量、稻型、品种、气候等方面。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与迁入虫量呈显著相关;成虫取食杂交稻的繁殖力显著大于取食常规稻的繁殖力,各代成虫的繁殖力亦有显著差别,表现出第一代>迁入代>第二代,在低密度虫口下...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包括迁入虫量、稻型、品种、气候等方面。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与迁入虫量呈显著相关;成虫取食杂交稻的繁殖力显著大于取食常规稻的繁殖力,各代成虫的繁殖力亦有显著差别,表现出第一代>迁入代>第二代,在低密度虫口下,成虫繁殖力无显著的差异;白背飞虱在抗虫品种上难以形成危害种群;根据气候对白背飞虱种群发生数量的影响,划分为三类气候发生型,即低温阴雨轻发型,偏暖多雨中发型,温暖少雨重发型,对主害代种群发展起抑制作用的是6月降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种群动态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蕉黄瓜花叶病毒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集双 吴林福 +1 位作者 周雪平 李德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美人蕉黄瓜花叶病毒研究陈集双,吴林福,周雪平,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中国水稻研究所植保系,杭州310006)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CucumberMo... 美人蕉黄瓜花叶病毒研究陈集双,吴林福,周雪平,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中国水稻研究所植保系,杭州310006)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CucumberMosaicVirusInfec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 花叶病 黄瓜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质杀虫剂的研究及前景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忠孝 胡国文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0-31,共2页
化学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再猖獗和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使植物杀虫剂的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楝科植物——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广泛深入的研究,引起了昆虫学家和植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掀起了一个国际性的研究热潮。曾于... 化学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再猖獗和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使植物杀虫剂的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楝科植物——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广泛深入的研究,引起了昆虫学家和植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掀起了一个国际性的研究热潮。曾于1980、1983和1986年在德国召开了三次国际印楝专门会议。1984年8月在菲律宾又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杀虫植物讨论会。1986—1988年由亚洲发展银行(A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植物性 印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稻草畏防除稻田杂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竞仑 李永丰 +3 位作者 李秀梅 吴林福 余柳青 宋连生 《杂草科学》 1993年第4期26-29,共4页
稻草畏系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与如东农药厂、江苏省石化厅炼化处、江苏省植保站等单位联合研制、示范、推广的移栽稻田除草剂新品种,具有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低毒、适用地域广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 稻草畏系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与如东农药厂、江苏省石化厅炼化处、江苏省植保站等单位联合研制、示范、推广的移栽稻田除草剂新品种,具有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低毒、适用地域广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子叶杂草。1992年示范10万余亩。1993年在全国六大稻区诸省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深受植保、农资部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随着同类产品的推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其中价格竞争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基于此,笔者从降低成本、保持药效和对水稻安全为目标,进行多元除草剂混配研制成新稻草畏。通过盆钵筛选、田间多点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鉴定出这个移栽稻田除草剂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稻草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籼粳稻品种(系)的褐稻虱抗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德明 袁全昌 +7 位作者 胡国文 唐健 马巨法 陈忠孝 潘群威 汪树俊 崔寿柏 黄恩友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15,共6页
粳稻资源中抗褐稻虱的抗源尚未发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粳稻抗褐稻虱品种(系),均是通过导入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培育而成。本研究采用我国目前推广的沪粳抗、P119(品系),秀水620、秀水664、秀水04等粳稻和IR_(64)、87_(品4)、87_(品6) TN_1... 粳稻资源中抗褐稻虱的抗源尚未发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粳稻抗褐稻虱品种(系),均是通过导入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培育而成。本研究采用我国目前推广的沪粳抗、P119(品系),秀水620、秀水664、秀水04等粳稻和IR_(64)、87_(品4)、87_(品6) TN_1等籼稻品种(系)进行非选择性、抗生性等九个抗性指标测定,并用星座图聚类分析法进行有关抗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IR_(64)、为高抗;沪粳抗、87_(品4)、87_(品6)为中抗;秀水620,秀水664、P119均介于中抗与中感之间;TN_1、秀水04为感虫品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抗性的RR指数评判法、内禀指数评判法、主成分(主因子)分析法和星座图聚类分析等的比较;认为后者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褐稻虱 抗性 综合评价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 被引量:22
8
作者 娄永根 程家安 +3 位作者 平霄飞 汤富彬 茹水江 杜孟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0-776,共7页
研究了室内条件下信息化合物及稻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 2种卵寄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 ,各自的引诱比例 (头数 )分别为 5 7 5 0 ... 研究了室内条件下信息化合物及稻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 2种卵寄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 ,各自的引诱比例 (头数 )分别为 5 7 5 0 % (2 3头 )和 4 2 5 0 % (17头 )。稻虱缨小蜂对 2种飞虱 4组材料 ,完整卵、磨碎卵、带卵叶鞘和若虫为害叶鞘的行为反应 ,除了在褐飞虱完整卵上的搜索时间极显著地长于在白背飞虱完整卵上的以外 ,其余的均不存在差异。挥发物捕集结果表明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组成相非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稻飞虱利它素及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中的作用不明显。文中就稻虱缨小蜂识别 2种寄主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褐飞虱 白背飞虱卵 识别机制 信息化合物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锐·乙酰可湿性粉剂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药效 被引量:4
9
作者 汤富彬 胡国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5-26,35,共3页
关键词 50%锐·乙酰可湿性粉剂 防治 二化螟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药效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虱灵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的作用简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国文 马巨法 +1 位作者 彭子初 刘舜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27,共2页
由江苏农药研究所研制的扑虱灵是目前防治稻飞虱较好的一种农药。1989年我们作了该药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一黑肩绿盲蝽和食虫胸疣株的杀伤途径试验。现将结果小结如后:
关键词 稻飞虱 天敌 农药 扑虱灵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