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前体物质在环境中迁移与转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宵卉 阎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9,共15页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前体物质是环境中许多PFAS的间接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消防灭火泡沫、金属电镀、纺织涂料及农药等领域。由于PFAS前体物质能够在环境中发生转化以及分析测试方法的限...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前体物质是环境中许多PFAS的间接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消防灭火泡沫、金属电镀、纺织涂料及农药等领域。由于PFAS前体物质能够在环境中发生转化以及分析测试方法的限制,其存在往往被忽视。PFAS前体物质自身的生物学毒性已被证实,如干扰母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诱导免疫毒性和细胞凋亡等。深入探究PFAS前体物质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对其进行污染控制的关键。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对PFAS前体物质的主要来源、赋存特征及在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行为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前体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水体、土壤、悬浮颗粒物、沉积物和大气中均有检出。在迁移过程中,水体是PFAS前体物质污染主要的载体,土壤、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主要起滞留作用,而通过大气进行的长距离迁移是极端地区污染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PFAS前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滞留和迁移往往伴随转化行为,生成更稳定的PFAS持续危害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文章可以为PFAS前体物质及PFAS的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前体物质 赋存 迁移 转化 环境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和变维联合后验分布的土层剖面高效优化识别方法
2
作者 曹子君 胡超 +4 位作者 王亚飞 苗聪 刘涛 洪义 郑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据和土层力学剖面参数联合概率分布的高效优化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基于全高斯概率模型推导土体分类指数(I_(c))数据的似然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土层剖面参数联合后验分布的最大值,通过比较不同土层数目对应的联合后验分布最大值识别土层数目和土层厚度(边界)。最后,通过杭州某地铁区间CPT数据和模拟数据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土层识别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分层原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于I_(c)数据识别土体力学分层的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适用于不同深度CPT数据分析,计算流程较简便,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土体力学分层 贝叶斯方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Ⅲ)和细菌引起的含水层化学-生物复合堵塞机理研究
3
作者 张一诺 阎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在采用人工回灌方法建设地下水库储存地下水的过程中,回灌水中三价铝[Al(Ⅲ)]和细菌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化学-生物复合堵塞问题突出且复杂,然而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渗流试验模拟人工回灌过程,探究了细菌与0.05,0.20,0.60 mg/L Al(... 在采用人工回灌方法建设地下水库储存地下水的过程中,回灌水中三价铝[Al(Ⅲ)]和细菌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化学-生物复合堵塞问题突出且复杂,然而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渗流试验模拟人工回灌过程,探究了细菌与0.05,0.20,0.60 mg/L Al(Ⅲ)共存条件下含水层的复合堵塞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回灌水中Al(Ⅲ)可以改变石英砂的表面形态,促使含铝化合物生成化学沉淀。Si—O—Al键的生成证明Al(Ⅲ)的加入可以引起含水层化学堵塞。回灌水中不同浓度Al(Ⅲ)对堵塞的影响机制不同。0.05,0.20 mg/L较低浓度Al(Ⅲ)对细菌活性有抑制作用,减少细菌团聚,整体上降低了对生物堵塞贡献大的菌属占比,缓解了生物堵塞。0.60 mg/L高浓度Al(Ⅲ)会刺激细菌产生胞外聚合物,将大部分分散的细菌桥联,加剧生物堵塞。石英砂表面含铝化合物片状沉积物与细菌形态明显,可见含水层发生了化学-生物复合堵塞。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Al(Ⅲ)和细菌与堵塞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优化回灌过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Ⅲ) 细菌 化学堵塞 生物堵塞 化学-生物复合堵塞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与其他污染物共存时在地下环境中迁移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贺婕 阎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7-1455,共9页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一系列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因其具有高流动性且对生物和环境有害而备受关注。PFAS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在地下环境中可达到mg/kg或mg/L量级。在某些污染场地土壤或地...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一系列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因其具有高流动性且对生物和环境有害而备受关注。PFAS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在地下环境中可达到mg/kg或mg/L量级。在某些污染场地土壤或地下水中,PFAS与其他无机(如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如非水相液体(NAPL)、碳氢表面活性剂)共存,使得这些污染场地中PFAS的迁移行为比单一PFAS体系更为复杂。分别综述了PFAS与重金属、NAPL、碳氢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共存时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行为,阐明共存污染物对PFAS迁移的影响机制,并对影响共存污染物与PFAS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总结。目前,共存污染物对PFAS迁移行为影响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这可能是由分析方法的局限所致,后续还需针对复杂场地PFAS迁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地下环境 共存污染物 迁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与活性污泥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代孟帆 阎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101,共15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消费品的人造化学物质,近年来已被证明具有生物蓄积性及各种生物毒性。虽然目前PFAS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其高度稳定性和长距...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消费品的人造化学物质,近年来已被证明具有生物蓄积性及各种生物毒性。虽然目前PFAS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其高度稳定性和长距离迁移性,仍在环境中被大量检出,其中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染尤为严重。考虑到污水处理厂内活性污泥对PFAS的去除和PFAS的生物毒性,本文对当前活性污泥与PFAS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活性污泥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PFAS,而生物降解作用对PFAS的去除作用甚微。活性污泥对PFAS吸附能力的强弱与PFAS自身性质和活性污泥的性质密切相关。而大量吸附到活性污泥上的PFAS,会改变活性污泥的性质,甚至改变活性污泥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其污水处理效果。本文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更好地了解活性污泥与PFAS间的相互作用,为客观进行PFAS污染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 活性污泥 生物毒性 吸附 降解 污泥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