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运移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学文 《南方国土资源》 1989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地层、沉积环境、圈闭特征及其形成作了概括的归纳,并在论证生、储、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运移、分布规律:油气藏沿大断裂分布,受成熟生油岩制约;②号大断裂对油气的分区运移起控制作用;油气以侧向运... 本文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地层、沉积环境、圈闭特征及其形成作了概括的归纳,并在论证生、储、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运移、分布规律:油气藏沿大断裂分布,受成熟生油岩制约;②号大断裂对油气的分区运移起控制作用;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据此,可预测北部湾盆地的其它凹陷油气运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成油条件 分布规律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崖13—1气田封闭条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嘉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共5页
崖13─1气田在有众多断层及不整合面存在的条件下保存了丰富的天然气,其封闭闭条件主要有压力封闭和毛细管封闭,构成良好的复合型封闭。在构造顶部及其西翼断上盘主要由梅山组异常高压形成压力封闭,其东翼由三亚组显陵水组二段泥... 崖13─1气田在有众多断层及不整合面存在的条件下保存了丰富的天然气,其封闭闭条件主要有压力封闭和毛细管封闭,构成良好的复合型封闭。在构造顶部及其西翼断上盘主要由梅山组异常高压形成压力封闭,其东翼由三亚组显陵水组二段泥岩形成毛细管封闭,而下伏的崖城组含煤地层则由略高于胶水组气层的过剩压力和较差的岩石物性形成了良好的“封托”。正是由于这种压力、毛细管力的共同作用,因而尽管崖13—1气田地质条件复杂,仍然在气层四周形成了一个极好的“封存箱”,并在箱内保存了丰富的天然气。在研究油气富集条件时,“封闭”是较之“圈闭”更能反映油气生、聚、散动平衡的重要条件,对天然气尤为重要,因此,今后对新生代富气盆地的研究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据研究,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超压顶面之下,可能有丰富的天然气保存,是今后值得重视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13-1气田 封闭压力 毛细管压力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CO_2分布、富集特征及初步预测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家雄 陈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9-17,共9页
根据莺歌海盆地富CO_2天然气分布富集规律,采用地质综合分析类比方法,在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盆地高CO_2风险区进行了初步预测,指出了本区纵向上存在两个低CO_2富烃气带,平面上分布有三大低CO_2富烃气区... 根据莺歌海盆地富CO_2天然气分布富集规律,采用地质综合分析类比方法,在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盆地高CO_2风险区进行了初步预测,指出了本区纵向上存在两个低CO_2富烃气带,平面上分布有三大低CO_2富烃气区,其中尤以超浅层含气模糊区带最佳,是近期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分布特征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莺黄组气藏烃源探讨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3
4
作者 何家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7,共10页
莺黄组浅层常压气藏的烃源问题,是本区天然气勘探及石油地质研究中所必须搞清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已获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烃源及成藏富集条件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进而综合判识和确认浅层常压气藏的烃源主要来自莺黄... 莺黄组浅层常压气藏的烃源问题,是本区天然气勘探及石油地质研究中所必须搞清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已获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烃源及成藏富集条件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进而综合判识和确认浅层常压气藏的烃源主要来自莺黄组中下部生烃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油气成熟度 天然气类型 烃源分析与判识 莺歌海泥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海面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运斌 朱金龙 孔宁谦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分析了1989年5月3日北部湾北部石油开发区的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移向、移速、大风强度以及物理特征,指出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因素和各要素特征。
关键词 北部湾 强对流天气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平台安全定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少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年第10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公司制 工业发达国家 制定 平台 勘探开发 变革 定量分析 海上油气田 开发工程 危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台风风海流三维数值后报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克俊 方国洪 +1 位作者 王新怡 石建基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5年第1期55-64,共10页
本文采用Liu and Leendertse(1978)的三维有限差分格式,对在1949—1987年期间对北部湾海区有较大影响的41场热带气旋作了风海流数值后报,后报的风暴潮与实测符合良好。为满足海洋工程的需要,本文还对涠洲岛西南海域某站的后报海流结果... 本文采用Liu and Leendertse(1978)的三维有限差分格式,对在1949—1987年期间对北部湾海区有较大影响的41场热带气旋作了风海流数值后报,后报的风暴潮与实测符合良好。为满足海洋工程的需要,本文还对涠洲岛西南海域某站的后报海流结果进行了分析,将该站各次台风的最大流速与极值分布拟合,给出各重现期海流值,同时对8303号台风的流场分布也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海流 台风 三维数值 北部湾 增减水 台风中心 重现期 流速 流场分布 水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