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辉 覃伟权 +1 位作者 付登强 戚志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55-59,I0002,共6页
为了明确海南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致病性、分子序列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3.0~20.3pm×3.7~6.2μm;基于转录间隔区和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系... 为了明确海南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致病性、分子序列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3.0~20.3pm×3.7~6.2μm;基于转录间隔区和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与胶孢炭疽菌标准菌株处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其自展支持率达100%;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差异均显著,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海藻糖和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28℃和6。据此将海南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U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病原鉴定 rDNA—ITS序列 β-微管蛋白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椰子生长及土壤理化、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卢丽兰 刘莹莹 +2 位作者 王玉萍 杨伟波 弓淑芳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测定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椰子树的生长指标及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为椰子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除茎围外,施肥显著促进了椰子树的生长,提高了大多数土壤酶活力,且大多数生长指标、土壤酶活力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 测定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椰子树的生长指标及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为椰子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除茎围外,施肥显著促进了椰子树的生长,提高了大多数土壤酶活力,且大多数生长指标、土壤酶活力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施肥量相同时:Y7(N_(15)P_8K_(20),750 g/株)、Y5(N_(15)P_8K_(20),500 g/株)、Y2(N_(15)P_8K_(20),250 g/株)处理的大多数生长指标均分别高于N7(N_(12)P_(5)K_(12),750 g/株)、N5(N_(12)P_(5)K_(12),500 g/株)、N2(N_(12)P_(5)K_(12),250 g/株)处理;除Y7处理的蔗糖酶、酸性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N7处理,Y5处理的酸性蛋白酶显著高于N5处理外,同量不同配比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酶活力无显著差异;Y7处理的有效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高于N7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椰子施肥量上限还有提升的空间。与N_(12)P_(5)K_(12)处理相比,磷、钾元素含量更高的N_(15)P_8K_(20)处理更有利于椰子树的生长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这可能与椰园土壤养分状况及椰子树在特定时期的养分需求有关。为制定精准且科学的施肥策略,未来还需要开展椰园土壤养分状况及不同生长时期椰子养分需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配比施肥 根系活力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病虫害研究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庆华 余凤玉 +1 位作者 牛晓庆 覃伟权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2期71-80,共10页
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和食品能源作物。迄今,尽管中国在一些重要椰子上病虫害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依然是中国椰子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安全中的紧要任务。本研究首先对椰子病虫害研究现状做了介绍,然... 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和食品能源作物。迄今,尽管中国在一些重要椰子上病虫害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依然是中国椰子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安全中的紧要任务。本研究首先对椰子病虫害研究现状做了介绍,然后回顾了中国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依然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中国椰子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病虫害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生态安全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庆华 雷新涛 覃伟权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4期215-220,共6页
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油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阐述了开展油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在中国油棕产业发展中的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油棕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做了概述,重点阐述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则及监测... 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油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阐述了开展油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在中国油棕产业发展中的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油棕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做了概述,重点阐述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则及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油棕产业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5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脂肪酸积累及与FatB基因表达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丽霞 吴翼 杨耀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5-1172,共8页
为筛选控制椰子果实中低碳链脂肪酸积累的关键FatB基因,本研究以海南本地高种绿椰四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2906-1982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脂肪酸,应用气质联用检测技术测定各... 为筛选控制椰子果实中低碳链脂肪酸积累的关键FatB基因,本研究以海南本地高种绿椰四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2906-1982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脂肪酸,应用气质联用检测技术测定各发育时期脂肪酸含量及组分,同时应用qRT-PCR对椰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tB1、FatB2及FatB3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明确各发育时期椰子果实脂肪酸积累与FatB基因表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椰子油含9种脂肪酸成分,在椰子果实发育的早期(第6和第7个月),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相对含量较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此时FatB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2)而在椰子果实发育的后期(第8和第9个月),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迅速降低,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相对含量迅速升高,FatB 2和FatB 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FatB 1的表达量略有降低。该研究初步掌握了椰果各发育时期FatB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间的变化趋势,该结果为将来筛选控制椰子果实中低碳链脂肪酸积累的关键FatB基因奠定基础,同时为椰子脂肪酸成分的分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脂肪酸 FatB 基因 气质联用检测技术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处理椰子废弃物和畜禽粪混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美利 唐龙祥 孙程旭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54-58,共5页
通过将椰糠、椰子枯落叶分别与牛粪、鸡粪混合,按10条/hg风干堆料接种蚯蚓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分别于10、20、30、40 d时测定蚯蚓的生长繁殖情况,以及测定蚯蚓处理有机肥前后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均重、日增... 通过将椰糠、椰子枯落叶分别与牛粪、鸡粪混合,按10条/hg风干堆料接种蚯蚓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分别于10、20、30、40 d时测定蚯蚓的生长繁殖情况,以及测定蚯蚓处理有机肥前后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均重、日增重、日繁殖倍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不同时期、不同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以椰糠、椰子枯落叶和牛粪组合的生长繁殖优于椰子凋落叶和鸡粪组合;蚯蚓处理后有机肥的pH、有机碳含量和C/N下降,全氮和全磷含量上升,且碳含量和C/N在处理前后均达到显著水平,但pH和磷含量在蚯蚓处理前后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椰糠 椰子枯落叶 牛粪 鸡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水椰子株系选育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孙程旭 张芮宁 +1 位作者 曹红星 张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3,89,共7页
对海南省9个县(市)初选的15份椰子优良种质,及对照品种本地椰和文椰3号进行性状评测,包括株高、茎围、花序长度、单果质量、可食率等农艺性状以及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等果实品质性状,并分别进行农艺性状和果实... 对海南省9个县(市)初选的15份椰子优良种质,及对照品种本地椰和文椰3号进行性状评测,包括株高、茎围、花序长度、单果质量、可食率等农艺性状以及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等果实品质性状,并分别进行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筛选优质椰子种质。结果表明,优株15-19与15-17椰水清甜、果皮薄、产量高等方面综合表现良好,是适宜在海南省栽培的矮种鲜食甜水种质。离地0.2 m处茎围、可食率、蒂孔距、雌花数量、花序柄长5个农艺性状及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4个果实品质性状可以作为甜水椰子快速评价及定向选育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椰子 种质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种植模式对椰子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孙程旭 张芮宁 +1 位作者 卢丽兰 尹欣幸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我国椰子种植模式较为单一,单位面积内经济效益低,已不适应现代椰子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三角种植和对照种植椰子两种处理,测定植株田间光照强度,株高、茎围等农艺性状指标,研究三角种植模式对椰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种植模式对... 我国椰子种植模式较为单一,单位面积内经济效益低,已不适应现代椰子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三角种植和对照种植椰子两种处理,测定植株田间光照强度,株高、茎围等农艺性状指标,研究三角种植模式对椰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种植模式对植株光照强度和农艺性状指标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椰子向外倾斜生长,除茎围外,株高、叶片数、小叶数、叶长与对照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说明三角种植模式可在椰子具有趋性生长特性的条件下,提高种植密度,促进单位面积产值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种植模式 三角 株高 茎围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卢丽兰 刘蕊 +4 位作者 肖勇 李静 沈晓君 李和帅 范海阔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5-1803,共9页
椰子是热带地区主要木本油料作物,也是食品能源作物;不仅口感清凉,风味独特,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解毒、美容、消毒等功效。随着椰子产业发展,对椰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椰子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关于椰子各方面研究非常重要,同... 椰子是热带地区主要木本油料作物,也是食品能源作物;不仅口感清凉,风味独特,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解毒、美容、消毒等功效。随着椰子产业发展,对椰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椰子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关于椰子各方面研究非常重要,同时也受到人们重视。然而,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产品加工及作用等研究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20 a来,国内外在椰子种质资源、栽培、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产品加工等及作用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为椰子生产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综合分析了椰子种植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创新利用、耕作栽培、栽培生理等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椰子产品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就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椰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栽培 种质资源 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ZF-HD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熹微 范海阔 +3 位作者 弓淑芳 刘蕊 纠凤凤 肖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291,共8页
ZF-HD蛋白是一类只存在于植物体内且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其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比对已开发的椰子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20个椰子ZF-HD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ZF-HD蛋白是一类只存在于植物体内且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其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比对已开发的椰子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20个椰子ZF-HD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蛋白质保守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系统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椰子ZF-HD蛋白多为碱性蛋白,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叶绿体及线粒体中。椰子ZF-HD基因家族可分为6个亚族,每个亚家族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域和超二级结构。motif搜索分析显示,CoMIF亚族只含有锌指结构域保守序列,其他亚族均含有锌指结构域序列与同源异形盒结构域序列。表达谱分析显示,CoZHD18、CoZHD20在测序的各组织中表达较少,其他家族成员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F-HD基因家族 椰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菠萝模式下不同品种椰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莹莹 卢丽兰 +3 位作者 谢淑云 陈思婷 王玉萍 杨伟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为探究椰子间作栽培管理模式,设置文椰4号间作菠萝、文椰3号间作菠萝、文椰2号间作菠萝1、文椰2号间作菠萝2及文椰3号单作(对照)处理,采集椰子植株根际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分... 为探究椰子间作栽培管理模式,设置文椰4号间作菠萝、文椰3号间作菠萝、文椰2号间作菠萝1、文椰2号间作菠萝2及文椰3号单作(对照)处理,采集椰子植株根际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间作处理的椰子根际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氮、磷、钾、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间作处理的土壤pH值明显下降。间作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比单作高,而真菌多样性则低于单作。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门依序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优势真菌门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ozellomycota等。间作与单作之间细菌和真菌种类组成差异较大,文椰2号间作1、文椰2号间作2、文椰4号间作与文椰3号间作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分别聚为一类,文椰3号单作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分别单独聚为一类。不同处理的椰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品种椰子间作菠萝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产生较大影响,间作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椰子根际土壤养分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菠萝 间作 根际微生物 多样性 优势菌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水椰子主要香味化合物2AP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玉双 李静 +2 位作者 吴翼 许丽菁 杨耀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70-74,86,共6页
香水椰子(Cocos nucifera L.)是绿矮椰子中的一个突变品种,因具备特殊的香味而在市场中备受青睐。研究发现它的香味主要成分是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这对于具特殊香味椰子品种的早期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 香水椰子(Cocos nucifera L.)是绿矮椰子中的一个突变品种,因具备特殊的香味而在市场中备受青睐。研究发现它的香味主要成分是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这对于具特殊香味椰子品种的早期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2AP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2AP在其他作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2AP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2AP相关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水椰子 2-乙酰-1-吡咯啉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ALDH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映宏 黄东益 +4 位作者 王永 张大鹏 刘蕊 孙熹微 肖勇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6期541-549,共9页
为了鉴定椰子的ALDH基因家族,分析其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以及其表达模式,通过下载OsALDH基因家族的蛋白质序列,并与椰子的蛋白质的数据库进行比对,鉴定出12个CnALDH基因,分属于9个亚族。结果表明,ALDH编码的氨基酸等电点为... 为了鉴定椰子的ALDH基因家族,分析其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以及其表达模式,通过下载OsALDH基因家族的蛋白质序列,并与椰子的蛋白质的数据库进行比对,鉴定出12个CnALDH基因,分属于9个亚族。结果表明,ALDH编码的氨基酸等电点为5.35~8.68,多数分布在叶绿体中。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除CnALDH12_A1和CnALDH22_A1外,其他的CnALDH基因家族成员均在叶片中有高水平表达。而CnALDH10_A8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时期展现组成性表达,推测该基因参与椰子的一些基础性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ALDH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分子标记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14
作者 张璐璐 李静 +2 位作者 吴翼 许丽菁 杨耀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37-41,共5页
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主要综述分子技术在椰子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介绍在椰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椰子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菠萝对椰子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卢丽兰 刘莹莹 +1 位作者 王玉萍 弓淑芳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以椰子单作和间作菠萝为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椰子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酶活性差异,为筛选椰子间作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间作菠萝的椰子株高、茎围、叶宽、根系活力与单作之间无显著差异,叶长、叶片数显著低于单作;... 以椰子单作和间作菠萝为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椰子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酶活性差异,为筛选椰子间作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间作菠萝的椰子株高、茎围、叶宽、根系活力与单作之间无显著差异,叶长、叶片数显著低于单作;间作菠萝提高了椰子根系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其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单作。总体来看,椰子间作菠萝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但对椰子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间作密度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间作 土壤理化性质 根系活力 土壤酶 菠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CaCl_(2)、SA对NaCl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16
作者 刘艳菊 徐玉芬 +4 位作者 于钊妍 吴坤林 曹秋林 龚涵 贾效成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5-704,共10页
探讨外源脱落酸(ABA)、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对NaCl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油茶抗性提供理论依据。以一年生油茶幼苗为材料,NaCl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ABA、CaCl_(2)、SA处理,研究其对油茶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 探讨外源脱落酸(ABA)、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对NaCl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油茶抗性提供理论依据。以一年生油茶幼苗为材料,NaCl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ABA、CaCl_(2)、SA处理,研究其对油茶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NaCl胁迫下油茶幼苗株高增长量、全株干质量、根冠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H_(2)O_(2)含量、SOD和POD活性均显著提升;(2)NaCl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ABA、CaCl_(2)、SA处理后可增加油茶幼苗株高增长量、全株干质量,提高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油茶幼苗根冠比、质膜透性、MDA含量;(3)利用隶属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外施40 mmol/L CaCl_(2)最能减少NaCl胁迫对油茶幼苗的伤害,其次是200µmol/LSA、100µmol/LSA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NACL胁迫 ABA CaCl_(2) SA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Acyl-ACP硫酯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勇 杨耀东 +3 位作者 夏薇 范海阔 赵松林 马子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椰子果成熟后,椰子果肉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C12的月桂酸。应用椰子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从中挖掘了11个脂酰-ACP硫脂酶基因,分别是2个FatA基因、4个FatB1基因、3个FatB2以及2个FatB3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 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椰子果成熟后,椰子果肉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C12的月桂酸。应用椰子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从中挖掘了11个脂酰-ACP硫脂酶基因,分别是2个FatA基因、4个FatB1基因、3个FatB2以及2个FatB3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Unigene9211、Unigene19303、Unigene45926、Unigene27250以及Unigene22278在果肉形成的3个阶段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果肉形成的3个阶段持续表达。同时,对3个时期的果肉的脂肪酸成分也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椰果发育7个月时,中低碳链的脂肪酸含量较低,但随着椰果的发育,中低碳链的脂肪酸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Acyl-ACP硫酯酶 脂肪酸 椰果 椰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海南与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东霞 石鹏 +3 位作者 杨伟波 符海泉 李虹 刘立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18-124,共7页
为弄清海南花生种质资源与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创新利用海南花生资源,用18对SSR引物评价了海南和国内外45份花生种质资源,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1.7条,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59;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 为弄清海南花生种质资源与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创新利用海南花生资源,用18对SSR引物评价了海南和国内外45份花生种质资源,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1.7条,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59;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山东和海南文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河南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海南儋州居群;16个花生居群总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72.46%),居群间的基因流动(Nm=0.1900)较少;居群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海南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椰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39-2045,共7页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幼苗 外源水杨酸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转录组SSR标记开发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丽霞 肖勇 杨耀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36-138,143,共4页
从NCBI网站下载40 728条油棕EST,结合文献报道的油棕果肉转录组序列信息,通过聚类拼接和处理,得到全长为32 637.947 kb的无冗余序列20 054条。在这些序列中共检索出4 538个SSR,检出率为22.6%。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为主导类型,出现频... 从NCBI网站下载40 728条油棕EST,结合文献报道的油棕果肉转录组序列信息,通过聚类拼接和处理,得到全长为32 637.947 kb的无冗余序列20 054条。在这些序列中共检索出4 538个SSR,检出率为22.6%。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为主导类型,出现频率为51.2%,二核苷酸、三核苷酸重复基序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0.4%和17.9%。随机挑选了400对SSR引物进行PCR多态性检测,获得29对PCR多态性引物,并随机选取11对引物进行验证,在4种不同来源的油棕样本中表现出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转录组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