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贡蕉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晓敏 连子豪 +2 位作者 刘永霞 王丽霞 何应对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摸清海南省贡蕉重要病害种类,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贡蕉种植主产区进行病害种类调查。经过田间症状观察和室内分离病原菌,共鉴定出7种病害,其中病毒类病害2种,真菌性病害5种。调查发现,在贡蕉种植区均有发生的病害有香蕉黄条叶斑病、香蕉... 为摸清海南省贡蕉重要病害种类,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贡蕉种植主产区进行病害种类调查。经过田间症状观察和室内分离病原菌,共鉴定出7种病害,其中病毒类病害2种,真菌性病害5种。调查发现,在贡蕉种植区均有发生的病害有香蕉黄条叶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束顶病,属于常发性重要病害,发病率分别为18.37%,10.69%,6.53%。在部分种植区发病比较严重的病害有香蕉煤纹病和香蕉黑星病,发病率分别为8.27%和6.56%。香蕉黑条叶斑病属于次发性重要病害,发病率为4.16%。香蕉花叶心腐病属于偶发性重要病害,发病率为3.24%。以上结果为贡蕉病害有效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蕉 病害 防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淀粉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苗红霞 金志强 +3 位作者 刘伟鑫 张建平 孙佩光 徐碧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180-5187,共8页
【目的】研究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机理,为选育高抗性淀粉香蕉品种和调控抗性淀粉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 cv.Brazilian)果肉为试材,对香蕉果实采前和采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 【目的】研究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机理,为选育高抗性淀粉香蕉品种和调控抗性淀粉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 cv.Brazilian)果肉为试材,对香蕉果实采前和采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淀粉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后熟过程中各种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乙烯处理加速了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降解,但抗性淀粉降解速度较自然后熟慢;1-MCP处理香蕉果实各种淀粉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香蕉采前果实抗性淀粉合成与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不相关;1-MCP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与直链淀粉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与总淀粉含量变化不相关。【结论】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在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可通过调控直链淀粉含量促进抗性淀粉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抗性淀粉 直链淀粉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佩光 奚如春 +3 位作者 李俊成 欧阳昆唏 钟燕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 【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6~0.738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SRAP 遗传分析 分子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山竹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琳 周兆禧 +2 位作者 王甲水 马伏宁 康由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提取物进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多酚含量很高,达21.36mg/g(干重),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7.39、41.34、41.37μg/mL;山竹果皮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29.46、7μg/mL;山竹果肉多酚含量较低,为0.388mg/g(干重),清除DPPH自由基、ABTS+·和·OH活性较弱,但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山竹果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为2.24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弱。山竹果皮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山竹果肉多酚具有中等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定的抗氧化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 果实多酚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香蕉抗枯萎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卓 徐碧玉 +3 位作者 贾彩红 张建斌 刘菊华 金志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4期115-121,共7页
为了获得能反映香蕉遭受枯萎病侵染的标记基因。通过随机克隆测序的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1个过氧化物酶基因,命名为MaPOD1(GenBank登录号为KC478598)。扩增获得的cDNA序列与质粒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香蕉POD基因编码框全长cDNA... 为了获得能反映香蕉遭受枯萎病侵染的标记基因。通过随机克隆测序的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1个过氧化物酶基因,命名为MaPOD1(GenBank登录号为KC478598)。扩增获得的cDNA序列与质粒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香蕉POD基因编码框全长cDNA,包含1个948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长32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发现其含有过氧化物酶活性位点和亚铁血红素配体位点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香蕉根和假茎中表达量较高;在球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耐病和感病品种中,MaPOD1均上调表达,但在耐病品种中MaPOD1在所有时间点相对于对照增加的倍数均高于感病品种,表明在该基因在香蕉的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的表达与酶活变化趋势相同,基因表达滞后于酶活变化。MaPOD1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响应枯萎病侵染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过氧化物酶 基因表达 酶活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苗红霞 金志强 +3 位作者 孙佩光 刘伟鑫 魏守兴 徐碧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0-564,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淀粉颗粒的形状分别为不规则三角形、圆形、棒形,大小分别为8.20~35.70μm、6.90~29.80μm、5.47~23.80μm。(2)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6.93±2.48)%、(90.38±2.46)%、(48.91±2.49)%;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48±1.09)%、(21.48±1.08)%、(14.67±1.10)%;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6.45±1.85)%、(68.90±1.25)%、(34.24±1.45)%;且3个品种总淀粉、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Vc含量分别为(15.54±1.10)、(17.63±1.14)、(16.76±1.03)mg/100gF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50±0.22)%、(15.67±0.30)%和(16.17±0.30)%;糖/酸比分别为2.75:1、2.74:1、3.15: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3个品种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巴西蕉和宝岛蕉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同~基因型(AAA)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淀粉形状、大小、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释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淀粉颗粒 淀粉含量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丽霞 井涛 +4 位作者 殷晓敏 苏璐 王必尊 李敬阳 何应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89,共8页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研究香蕉间作假花生、韭菜、行间稻草覆盖处理等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间作和...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研究香蕉间作假花生、韭菜、行间稻草覆盖处理等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间作和稻草覆盖处理的香蕉根区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作模式,最大增加比例分别为44.18%、12.59%、58.42%、19.15%和101.52%,速效钾的涨幅最大;间作韭菜、假花生和覆盖稻草处理显著提高了香蕉根区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尖孢镰刀菌数量;但覆盖稻草处理可能增加香蕉枯萎病发生的风险。因此,相对于单一香蕉的栽培模式,蕉园间作假花生和韭菜有利于改善蕉园土壤理化状况及根区微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间作 稻草覆盖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乙烯利浓度及贮藏温度对“南天黄”香蕉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芬芳 李奕星 +2 位作者 袁德保 洪克前 陈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77,83,共7页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试材,比较1、0.8、0.5 g/L乙烯利处理后,14、18、22℃贮藏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结...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试材,比较1、0.8、0.5 g/L乙烯利处理后,14、18、22℃贮藏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利浓度及贮藏温度提高,香蕉果实色差H值和硬度下降速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速度加快,后熟进程加快。贮藏温度对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明显,14、18和22℃贮藏的香蕉,分别在10、5和3 d达到可供上市的成熟度。另外,1 g/L乙烯利处理的香蕉18℃贮藏7 d后再转入14℃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13 d。建议根据“南天黄”果实上市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催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南天黄” 催熟 乙烯利 后熟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施肥配比对香蕉产量、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臧小平 井涛 +4 位作者 陈宇丰 王尉 王甲水 马蔚红 谢江辉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1,共6页
【目的】探索滴灌施肥在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香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CK)、A处理(N 309.7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2.61)、B处理(N 619.3 kg/hm2,N、P2O5、... 【目的】探索滴灌施肥在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香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CK)、A处理(N 309.7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2.61)、B处理(N 619.3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1.76)、C处理(N 619.3 kg/hm2,复合微量元素18.0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1.76)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滴灌施用不同配比组合肥料对香蕉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肥可显著提高香蕉的假茎围、青叶数、叶长(p<0.05),A处理香蕉产量达53781 kg/hm2,比传统的常规管理(B处理)提高9.7%;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较处理B分别提高125.6%、72.6%。A处理纯收益为116614元/hm2,较B处理增加22.2%,产出投入比由1.95∶1上升到2.18∶1。【结论】综合考虑香蕉产量、化肥减施和养分高效利用及经济效益,滴灌优化施肥(N 309.7 kg/hm2,P2O5114.6 kg/hm2,K2O 808.3 kg/hm2)在香蕉上的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香蕉 水溶肥 产量 养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香蕉发展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甲水 徐碧玉 +3 位作者 李敬阳 刘菊华 卢加举 金志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4-45,48,共3页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香蕉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多酚氧化酶基因编码序列的电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琳 陈娇 +5 位作者 李奕星 李芬芳 郑晓燕 郑丽丽 臧小平 袁德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2-116,共5页
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香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基因编码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高级结构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PPO... 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香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基因编码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高级结构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PPO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 602 bp,包含1 602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含有PPO功能域和酪氨酸酶功能域,在序列组成、高级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与小麦等其他植物的PPO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多酚氧化酶基因编码序列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常温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娇 李芬芳 +1 位作者 李奕星 袁德保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巴西"香蕉为材料,用0.5%(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浸泡处理,以清水为对照,0.03 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 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巴西"香蕉为材料,用0.5%(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浸泡处理,以清水为对照,0.03 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中贮藏。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抑制了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同时有效抑制电导率的上升和丙二醛的积累。可见,抗坏血酸能够有效延缓香蕉的衰老进程,保持香蕉果实品质,抑制采后香蕉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从而延长香蕉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抗坏血酸 后熟 衰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保水剂对滴灌香蕉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臧小平 云天艳 +4 位作者 马蔚红 井涛 李凯 王尉 谢江辉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6,共7页
【目的】探索保水剂在滴灌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蕉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施肥处理(CK:N 596.8 kg/hm^(2),P_(2)O_(5)312.8 kg/hm^(2),K_(2)O 1850.3 kg/hm^(2))、化肥减量(T1处理:N、... 【目的】探索保水剂在滴灌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蕉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施肥处理(CK:N 596.8 kg/hm^(2),P_(2)O_(5)312.8 kg/hm^(2),K_(2)O 1850.3 kg/hm^(2))、化肥减量(T1处理:N、P_(2)O_(5)各减量55%,K_(2)O减量50%)、化肥减量+保水剂(T2处理:N、P_(2)O_(5)各减量55%,K_(2)O减量50%+SAP219.2 kg/hm^(2))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滴灌减量施肥条件下配施保水剂对香蕉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滴灌减施化肥条件下,施保水剂可显著提高香蕉的假茎围、青叶数(p<0.05),T2处理香蕉产量达54242 kg/hm^(2),较CK提高18.3%;化肥偏生产力较CK提高144.7%。T2处理纯收益为61700元/hm^(2),较CK增加137.4%,产出投入比由1.22∶1上升到1.58∶1。【结论】综合考虑香蕉产量、化肥减施和经济效益,滴灌减量施肥+保水剂(N 268.6 kg/hm^(2),P_(2)O_(5)140.5 kg/hm^(2),K_(2)O 925.2 kg/hm^(2)+SAP 219.2 kg/hm^(2))在香蕉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滴灌 香蕉 保水剂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PPO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娇 袁德保 +7 位作者 谭琳 杨昭 李奕星 王朝政 李芬芳 仇厚援 陈文学 金志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4-18,共5页
为进一步在蛋白水平上研究香蕉PPO功能及获得抗酶促褐变的香蕉新品种,通过PCR从巴西蕉中扩增出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全长序列,并进行进化树分析与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多酚氧化酶基因全长1 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 为进一步在蛋白水平上研究香蕉PPO功能及获得抗酶促褐变的香蕉新品种,通过PCR从巴西蕉中扩增出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全长序列,并进行进化树分析与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多酚氧化酶基因全长1 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F900300.1。与其他物种PP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结构相似性,并同时具有保守结构域CuA和CuB,香蕉PPO蛋白与菠萝亲缘关系最近。另外,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80L-MaPPO1,并转化E.coli M15,但未表达出目的蛋白,推测可能与MaPPO1中存在导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多酚氧化酶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AQP1启动子诱饵载体及干旱胁迫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奕 李羽佳 +4 位作者 魏卿 王安邦 王笑一 宋顺 李敬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8-1085,共8页
【目的】香蕉MaAQP1能够提高植物的耐旱性,研究香蕉MaAQP1的相关特性可为了解其干旱胁迫响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克隆MaAQP1的启动子,将启动子构建到pHIS2诱饵质粒上,转化酵母菌构建诱饵表达载体,同时构建干旱胁迫的香蕉(Musa ac... 【目的】香蕉MaAQP1能够提高植物的耐旱性,研究香蕉MaAQP1的相关特性可为了解其干旱胁迫响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克隆MaAQP1的启动子,将启动子构建到pHIS2诱饵质粒上,转化酵母菌构建诱饵表达载体,同时构建干旱胁迫的香蕉(Musa acuminat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cDNA文库。【结果】克隆获得1 362 bp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分析其顺式作用元件,结果显示启动子序列中共有72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了TATA-box和CAAT-box核心元件,ABA响应元件、MYB元件、MYC元件、ERE元件、MeJ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以及分生组织响应元件等;成功构建了MaAQP1诱饵载体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cDNA文库,文库库容为1.25×107 CFU,插入片段平均在1 200 bp左右。【结论】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香蕉MaAQP1启动子并构建了干旱胁迫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为下一步运用酵母单杂交筛选MaAQP1互作的转录因子、解析MaAQP1响应干旱胁迫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干旱 MaAQP1 诱饵载体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YB转录因子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琳 康由发 +3 位作者 郑晓燕 黄丽娜 陈娇 马蔚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23-128,F0003,共7页
采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香蕉MYB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结构域及其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MYB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 266 bp,包含1 266 bp的开放阅读... 采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香蕉MYB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结构域及其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MYB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 266 bp,包含1 26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13个氨基酸,含有1个保守的MYB功能域、1个SANT保守结构域。在序列组成、理化性质、结构域及空间构象等方面,与小麦等其他植物的MYB转录因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MYB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卓 徐碧玉 +5 位作者 贾彩红 李健平 刘菊华 张建斌 苗红霞 金志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5-1310,共6页
肉桂醇脱氢酶(CAD)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均一化全长文库中获得一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MaCAD1(GenBank登录号为KF582533)。MaCAD1是香蕉MYB基因编码框全长c... 肉桂醇脱氢酶(CAD)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均一化全长文库中获得一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MaCAD1(GenBank登录号为KF582533)。MaCAD1是香蕉MYB基因编码框全长cDNA,包含一个1 077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8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发现,其含有完整的醇脱氧酶的典型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CAD蛋白。系统进化树比对分析表明,MaCAD1与水稻OsCAD6(CAD39907)的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MaCAD1基因组成型表达于香蕉各个组织。在耐病和感病品种中,MaCAD1均上调表达,但在耐病品种中MaCAD1在所有时间点相对于对照增加的倍数均高于感病品种,表明MaCAD1基因在香蕉的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MaCAD1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响应枯萎病侵染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肉桂醇脱氢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A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东梅 许奕 +5 位作者 吴斌 马伏宁 陈弟 李敬阳 林妃 宋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利用RT-PCR方法从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cv.Brazilian)中克隆MaARF2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及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结果获得该基因编码片段,命名为MaARF2,全长2655 bp,编码8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7917.38 Da,理论等电点pI为6.64... 利用RT-PCR方法从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cv.Brazilian)中克隆MaARF2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及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结果获得该基因编码片段,命名为MaARF2,全长2655 bp,编码8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7917.38 Da,理论等电点pI为6.64,序列富含丝氨酸、脯氨酸,亲水性氨基酸多于疏水性氨基酸并均匀分布在整个肽链中;通过Motif Search工具发现了ARF基因所特有的B3、Auxin_resp、AUX_IAA family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MaARF2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中ARF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qRT-PCR结果表明,MaARF2在香蕉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表达,其中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果实表达量最低;MaARF2在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后表达量均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调控香蕉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响应的过程。本研究首次在香蕉中克隆了MaARF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生长素响应因子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AS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丽 徐碧玉 +3 位作者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转基因株系L14中克隆到MaASR1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4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转基因株系L14中克隆到MaASR1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4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p ET30aMaASR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质与预期蛋白质大小基本一致。利用Ni柱亲和层析方法进一步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方法确定此重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ASR1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香蕉人工种子再生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妃 王必尊 +6 位作者 常胜合 丁哲利 李艳霞 黄东梅 刘永霞 魏卿 李敬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试验以巴西蕉吸芽为诱导材料,将获得的诱导小芽作为人工种子的胚芽。研究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人工种皮包埋材料的影响、CaCl2溶液不同浸泡时间对种皮的影响及不同基质对人工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大小一致、活力旺盛的小芽为胚... 本试验以巴西蕉吸芽为诱导材料,将获得的诱导小芽作为人工种子的胚芽。研究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人工种皮包埋材料的影响、CaCl2溶液不同浸泡时间对种皮的影响及不同基质对人工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大小一致、活力旺盛的小芽为胚芽,制备出的香蕉人工种子发芽率高且一致;2.0%海藻酸钠适合作为包埋材料;MS+萘乙酸1.0 mg/L为包埋营养液,人工种子发芽率及生根率最高,达到99%以上;最适合香蕉人工种子萌发的基质是MS固体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人工种子 再生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