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安筱鹏 曹远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资本构成的角度,把我国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分成四种类型,即民营资本主导型、外资主导型、民营资本+外商投资资本主导型及均衡发展型,并深入分析了四种地区发展模式特点,并探讨了不同产业资本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 企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安筱鹏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5年第6期44-45,共2页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成为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未来1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准确把握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紧紧抓住...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成为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未来1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准确把握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紧紧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实施大公司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提高本土企业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制订的影响力、核心产品制造能力及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最终实现由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 国际竞争力 产业规模 总体目标 发展规律 战略机遇 人才战略 标准制订 市场营销 制造能力 核心产品 产业基地 全球 影响力 中国 世界 分工 公司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口安全状况研究
3
作者 邵春光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产品进口 电子信息 安全状况 信息技术协议 国内需求 产业发展 非关税壁垒 进口依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4
作者 侯彦全 侯霁珊 张兆泽 《开发研究》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从狭义的动态角度探究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本质内涵,聚焦技术融合、业务...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从狭义的动态角度探究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本质内涵,聚焦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明确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体系构成与内在逻辑。进一步地,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别提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践路径。以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为例,基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分析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践。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拓展合作发展空间、健全产业治理机制等角度,提出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态系统 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有望颠覆电子信息产业的前沿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昕嫱 王海龙 +2 位作者 乔标 曹茜芮 朱杰 《新材料产业》 2019年第7期40-42,共3页
液态金属,也称'低熔点金属',熔点通常在200℃以下。液态金属既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又拥有极佳的流动性,物化性质稳定,易于成型,是超越铜、银、铝等传统电子材料的颠覆性前沿材料。目前,液态金属已应用于集成电路、中央处... 液态金属,也称'低熔点金属',熔点通常在200℃以下。液态金属既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又拥有极佳的流动性,物化性质稳定,易于成型,是超越铜、银、铝等传统电子材料的颠覆性前沿材料。目前,液态金属已应用于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CPU)散热器等多个电子信息关键领域,能大幅提升产品和技术性能。为此,需要加速液态金属的技术提升和成果应用,打造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弯道超车的'推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产业化 CPU 电子信息产业 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点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建伟 赵芸芸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共5页
经过独立之后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中亚国家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与中亚国家因地域邻近而具有地缘优势,因经济差别而具有互补优势,为相互间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农... 经过独立之后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中亚国家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与中亚国家因地域邻近而具有地缘优势,因经济差别而具有互补优势,为相互间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能源、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将双边经济、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使中亚地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和外交领域的又一战略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产业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社会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安筱鹏 李瑶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产业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西方学者、马克思主义学者及国内学者对信息社会研究的进展,并对不同领域学者的信息社会理论...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产业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西方学者、马克思主义学者及国内学者对信息社会研究的进展,并对不同领域学者的信息社会理论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研究综述 生产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与分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念沛豪 邵立国 《工业经济论坛》 2018年第3期38-44,共7页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各异,推进制造业发展的侧重点和路径都各不相同。本文根据制造业在规模影响、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制造模式、质量效益等五个方面的特征构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各异,推进制造业发展的侧重点和路径都各不相同。本文根据制造业在规模影响、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制造模式、质量效益等五个方面的特征构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个省(区、市)分为引领发展、均衡发展、转型发展和追赶发展四类,并针对每一类地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于引领发展地区,坚持创新引领、实现高端突破;对于均衡发展地区,促进提质增效,培育增长新动能;对于转型发展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制造业活力;对于追赶发展地区,聚焦特色产业,提高可持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水平 定量分析 分类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晋蒙交界地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爱民 刘保奎 王海龙 《工业经济论坛》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省际交界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远离省域中心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冀晋蒙交界地区毗... 省际交界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远离省域中心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冀晋蒙交界地区毗邻京津冀地区,随着国家三大战略支撑带的地位提升,该地区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紧抓发展机遇,增强三地合作,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冀晋蒙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业技术革命视野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一 准确把握历史前进方向 是引领时代发展的根本保障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筱鹏 《中国信息界》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从全球产业技术革命的视角重新审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本质和内涵。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技术革命 准确把握 全球产业 发展道路 工商立国 经验教训 融合发展 农业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李莉 《信息空间》 2004年第1期78-78,共1页
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全年产业规模超过23万亿元。在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年初又遭遇SARS侵袭的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的这一发展成绩令人鼓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呈现了许多新特点。
关键词 2003年 中国 信息产业 发展回顾 产业集聚 规模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12
作者 王海龙 《工业经济论坛》 2016年第6期670-677,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1982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三十年间我国人口的空间变化特征。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中西部向东部梯度集聚的趋势,同时测度了人口分布的洛伦兹系数,空间非均衡程度加深。流动人口迁移作... 本文基于我国1982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三十年间我国人口的空间变化特征。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中西部向东部梯度集聚的趋势,同时测度了人口分布的洛伦兹系数,空间非均衡程度加深。流动人口迁移作为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规模增长快,呈集中趋势。结合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加快户籍、社保等体制机制改革,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空间格局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园区的分类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雪 康萌越 侯彦全 《开发研究》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产业园区 发展基础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信息化: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安筱鹏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0-91,共2页
推进农业信息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难点和突破点,分析了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定位,并提出了下一步推进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思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丁颐 郑煊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年第7期45-47,15,共3页
本文从运营监管、网络架构、业务三个层次阐述我国三网融合的工作内涵,分析了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当前阻碍三网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下一代网络 IPTV 手机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产业园:中国IT产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6期54-57,共4页
开办境外产业园是IT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创新,并日益成为解决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实施外贸转型和提高中国IT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境外产业园的类型、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运作... 开办境外产业园是IT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创新,并日益成为解决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实施外贸转型和提高中国IT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境外产业园的类型、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运作模式选择,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产业园 走出去 产业选择 运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颐 郑煊 《广播电视信息》 2010年第6期14-16,共3页
本文从运营监管、网络架构、业务三个层次阐述了我国三网融合的工作内涵,分析了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当前阻碍三网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下一代网络 IPTV手机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邵春光 《中国科技投资》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落后,产业整体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国际竞争力较弱,各行业因自身竞争力和影响产业安全诱因不同,所处安全程度亦不同,有技术瓶颈、产业链缺失、资源瓶颈、反倾销等等,十分复杂。
关键词 中国产业 安全现状 全球产业链 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层次 国际分工 产业安全 安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业技术革命视野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二 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7
19
作者 安筱鹏 《中国信息界》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就是传统的能量转换工具被信息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引发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活方式融合的过程,而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进程 转换工具 智能化改造 经济社会转型 信息技术应用 生产方式 技术革命 融合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改造引发流动人口蔓延问题研究——以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龙 赵芸芸 张昕嫱 《工业经济论坛》 2017年第2期61-67,共7页
海淀区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吸引着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流动人口集中区。2000年以来,海淀区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村庄改善的同时,却引发了流动人口的蔓延,原有的村庄逐步成为新的城中村。与之相伴随的交通、卫生、治安问题突出... 海淀区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吸引着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流动人口集中区。2000年以来,海淀区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村庄改善的同时,却引发了流动人口的蔓延,原有的村庄逐步成为新的城中村。与之相伴随的交通、卫生、治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中村改造,海淀山后地区流动人口增加高于山前地区,山后地区的问题逐渐显现,建议提早规划,防止山后地区流动人口问题严重化。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人口问题,提出了放宽户籍政策、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小户型公租房和规范非正式住房市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流动人口 小户型公租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