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的艾滋病防治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雪花 江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3,共9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的艾滋病防治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方法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6.3.R1, 检索英文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 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 对2010-202...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的艾滋病防治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方法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6.3.R1, 检索英文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 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 对2010-2023年艾滋病防治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根据文献线索, 针对该领域主要模型方法补充检索。结果英文发表文献数年均468篇, 在2018年达发表高峰后呈平缓下降趋势;中文发表文献数年均50篇, 在2014年达发表高峰后持续下降。英文文献主要来自美国的波士顿、西雅图、华盛顿等地区的CDC、HIV/AIDS相关医疗机构及大学医学系等;中文文献主要自中国CDC、中国山东大学、中国安徽医科大学等国内机构。英文文献研究高频关键词依次为antiretroviral therapy、South Africa、HIV testing和pre-exposure prophylaxis等;中文文献研究高频关键词依次为暗娼、母婴传播、娱乐场所和健康教育等。艾滋病防治服务成本测算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作业成本法等, 理论模型主要为HIV动态传播模型、马尔科夫模型优化和基于个体/主体的HIV综合传播模型, 分析工具主要为Spectrum、Optima HIV、MicroCOSM、EMOD-HIV等软件。结论 2010-2023年艾滋病防治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中, 英文发表文献数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中文发表文献数近年来下降明显。国外研究已基本覆盖重点人群的HIV筛查、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抗病毒治疗(ART)及衔接护理等一系列的全链条干预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国内需结合防治领域技术融合与创新, 加强重点人群的"互联网+"干预、HIV自检、PrEP、快速ART等创新服务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深化跨单位和跨学科合作, 拓展方法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卫生经济学评价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性取向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相关行为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陈琳 徐杰 +3 位作者 陈婉君 徐云 何林 柴程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取向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差异。方法2022年3—7月在浙江省4个项目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金华市)由社会组织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年龄≥18岁的在校大学生MS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 目的了解不同性取向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差异。方法2022年3—7月在浙江省4个项目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和金华市)由社会组织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年龄≥18岁的在校大学生MS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户籍、学校所在地、年级、性取向、网络临时性行为、物质滥用、艾滋病知识、暴露前后预防和艾滋病检测等。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招募682名在校大学生MSM,回收671份有效问卷。同性性取向、双性性取向/性取向不确定者分别占73.3%(492/671)、26.7%(179/671)。与同性性取向者相比,双性/性取向不确定者出柜比例低,[50.8%(91/179)vs.60.2%(296/492)];首次男男性行为发生时间间隔在1年以内的比例高,[48.8%(81/166)vs.37.4%(176/470)],首次男男性行为为被诱导或被胁迫比例高[27.4%(49/179)vs.16.5%(81/492)],最近1次网约临时性行为使用助性剂rush popper比例高[40.7%(33/81)vs.27.1%(64/236)];获得安全套同伴教育比例低[70.9%(127/179)vs.79.1%(389/492)];既往自我检测次数≥1次比例低,[64.4%(112/174)vs.76.0%(364/4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性性取向与双性性取向/性取向不确定大学生MSM在出柜、首次男男性行为时间间隔及发生类型、rush popper等物质滥用、安全套同伴教育和HIV自我检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应加强针对性干预降低该人群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大学生 危险行为 性取向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全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数据质量评估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力 罗巍 +1 位作者 徐杰 柔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评估2014-2018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暗娼和MSM的干预数据质量,找出干预数据质量问题,探讨提高干预数据质量的办法。方法抽查干预数据月度报表,通过比较上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评估干预数据的准确... 目的评估2014-2018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暗娼和MSM的干预数据质量,找出干预数据质量问题,探讨提高干预数据质量的办法。方法抽查干预数据月度报表,通过比较上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评估干预数据的准确性。走访干预活动场所,访谈场所业主、管理者和/或干预对象,评估干预数据填报的真实性。按年度整理国家级和省级评估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并归纳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结果省级评估中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年均符合率为94.6%(17671/18673),国家级评估中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年均符合率为79.4%(558/703),省级和国家级评估中年均评估结果为"好"的干预场所分别占抽查场所总数的81.6%(8617/10559)和84.4%(249/295)。评估发现存在干预现场原始记录与网络直报信息不完全一致,干预数据管理能力不足,干预工作覆盖面不足和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干预数据质量。结论2014-2018年全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总体上较好,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暗娼和MSM干预工作培训,继续推动高质量的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干预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干预数据质量评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危人群 预防干预 数据质量
原文传递
宁波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成本效果预测
4
作者 王莉莉 洪航 +5 位作者 张悠然 史宏博 陈琳 姜海波 江震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08-2014,共7页
目的预测并比较宁波市MSM在不同艾滋病干预覆盖面下,投入成本与健康效果,为相关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MSM为目标人群,应用Optima HIV软件设计数据收集工具,测算不同干预覆盖水平下的艾滋病相关结局指标,并分析相应... 目的预测并比较宁波市MSM在不同艾滋病干预覆盖面下,投入成本与健康效果,为相关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MSM为目标人群,应用Optima HIV软件设计数据收集工具,测算不同干预覆盖水平下的艾滋病相关结局指标,并分析相应的经费预算。结果2020年宁波市MSM规模估计数为19584人,如果维持基线2020年干预服务水平,2021-2030年宁波市MSM中存活的HIV感染者数、HIV新发感染数和HIV相关死亡例数均呈上升趋势。如果在2020年基线的干预覆盖率水平上扩增至3.0倍,经费投入为基线的2.4倍,估计2021-2030年,累计可减少7.9%的HIV新发感染和1.7%的死亡;干预覆盖率继续扩增,HIV新发感染人数不再减少。结论扩大基线2020年宁波MSM艾滋病干预覆盖和增加资金投入,能够降低HIV相关死亡人数和新发感染人数,但存在干预效果的饱和点。为获得较好的艾滋病相关结局指标,有关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需要探寻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健康干预 成本效果 评价
原文传递
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龙政 付鸿臣 +7 位作者 汤巧雨 高玺玉 母群征 贾凤环 余佳琪 殷鹏 胡池 杨佳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等分析各个因素与知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084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576份,有效回收率87.56%。宜昌市居民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0.96%,其中癌症管理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9.55%,癌症康复最低,为48.39%。伍家岗区、西陵区和当阳市知晓率最高,为74.55%、72.44%和71.52%,远安县知晓率最低,为46.31%。女性知晓率为64.16%,高于男性(61.31%)(P<0.05)。15~44岁居民知晓率最高(71.39%),其次为45~59岁组和60~69岁组,分别为61.93%和56.59%(P<0.05)。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上人群知晓率(71.80%)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58.75%)。农业劳动人员知晓率(58.72%)明显低于非农业劳动人员(70.33%)(P<0.05)。不同吸烟状况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知晓率(60.90%)低于从不吸烟人群(63.73%)(P<0.05)。30个问题中,正确率在60%及以上22道,占73.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1.30;95%CI:1.09~1.55)、年龄(45~59岁:OR=0.63;95%CI:0.51~0.76;60~69岁:OR=0.42;95%CI:0.34~0.5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2.11;95%CI:1.77~2.53)和职业类型(非农业劳动人员:OR=1.73;95%CI:1.45~2.07)均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宜昌市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较差,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预防与控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研究 癌症防治 核心知识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对照试验中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数据对干预效果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薇 周楚 +6 位作者 吴尊友 贾曼红 王珏 周月姣 陈曦 郑军 柔克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群组平行对照试验中横断面调查数据对干预效果评估的影响。方法以某"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低档暗娼减少性病艾滋病感染干预研究"数据为... 目的探讨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群组平行对照试验中横断面调查数据对干预效果评估的影响。方法以某"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低档暗娼减少性病艾滋病感染干预研究"数据为例,应用PSM法对干预前后两次横断面调查的低档暗娼人群数据进行匹配,对匹配后样本开展结局变量2检验并拟合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GLMM),讨论PSM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以存在显著差别的关键特征变量作为匹配因素进行PSM后,样本量为537,干预前后的两个人群完全可比。GLMM分析结果表明,干预是梅毒感染率降低的主要因素。PSM后数据拟合模型获得的OR值为0.33,与原始数据得到的OR值(0.51)相比降低了0.18,而且前者获得的95%CI(0.16~0.70)比后者(0.27~0.96)更窄,更远离1,将干预措施降低梅毒感染风险的效果从49%提高到了67%。结论 PSM法用于系列横断面调查的群组对照干预试验,可以有效提高不同调查人群之间的可比性,降低人群差异对效果评估的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干预 低档暗娼 梅毒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2012—2015年中国3个省份低档暗娼HIV和梅毒感染及相关治疗情况 被引量:4
7
作者 董薇 周楚 +10 位作者 贾曼红 周月姣 陈曦 康钧 方岗刚 覃春伟 韦加玉 米晓玲 万彦博 吴尊友 柔克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3个省份低档暗娼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治疗状况。方法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档暗娼减少性病艾滋病感染干预研究"数据库中,获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及湖南省6个市县开展的4次低档暗... 目的了解我国3个省份低档暗娼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治疗状况。方法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档暗娼减少性病艾滋病感染干预研究"数据库中,获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及湖南省6个市县开展的4次低档暗娼的横断面调查数据,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服务特征及相关治疗行为等,共2050名暗娼。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35.16±9.76)岁,最小为15岁,最大为67岁。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8.9%(1206名),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中,"对方不愿意用"的比例最高,为81.0%(682名)。最近6个月做过HIV抗体检测的比例为38.1%(782名),HIV确证阳性率为6.8%(139例),其中既往阳性占76.3%(106例);抗病毒治疗率为55.4%(77例),截至2015年底,抗病毒治疗失访率为18.2%(14例)。最近6个月自我报告有疑似性病症状者占9.4%(191名),其中50.3%(96名)选择去正规医院就医,23.0%(44名)选择去私人诊所就医,20.4%(39名)选择自己用药。梅毒感染率为13.5%(277例),其中,无症状者占91.3%(253例)。结论低档暗娼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和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检测率较低;主动就医观念差,抗病毒治疗率和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梅毒 暗娼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注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项目现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梅丽 徐杰 罗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07-1911,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注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项目的发展与现状,为注射吸毒人群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2007-2021年高危行为干预统计报表,分析我国针具交换点数量、地区分布、覆盖人数和HIV抗体阳性率等变化趋... 目的分析我国注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项目的发展与现状,为注射吸毒人群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2007-2021年高危行为干预统计报表,分析我国针具交换点数量、地区分布、覆盖人数和HIV抗体阳性率等变化趋势,采用Excel 2016软件绘制变化趋势图,采用SAS 9.4软件对针具回收率和HIV抗体阳性率进行χ^(2)趋势检验。结果截至2021年底,我国现有578个针具交换点,分布在11个省份,覆盖的注射吸毒者21215人。2014-2021年针具交换点数量和覆盖注射吸毒人数在逐年下降,每位参加针具交换的注射吸毒者平均每年获得>200支的清洁针具。2009-2016年,针具回收率呈上升趋势(Z=170.26,P<0.001),2016-2021年针具回收率呈下降趋势(Z=-91.96,P<0.001)。参加针具交换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Z=-66.53,P<0.001),从2011年的5.8%(2709/46591)下降到2021年的0.1%(19/21215),下降幅度为98.3%。结论清洁针具交换是预防HIV经吸毒途径传播的重要干预手段,当前仍面临诸多困难,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和公安部门沟通协调,以取得对针具交换项目的理解与支持;针对当地注射吸毒者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其参加针具交换项目并减少脱失,加强对同伴教育员的监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针具交换 注射吸毒人群
原文传递
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猴痘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现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怀瑾 汤后林 +5 位作者 李培龙 徐杰 罗巍 杨杰 于茂河 吕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65,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MSM猴痘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最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18岁男性。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估计样本量为4312人。在我国30个省份MSM社会组织协助下,2023年8月10-14日,自行设计匿名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 目的了解我国MSM猴痘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最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18岁男性。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估计样本量为4312人。在我国30个省份MSM社会组织协助下,2023年8月10-14日,自行设计匿名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猴痘知识知晓、旅居史和性行为等信息。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为7725人,年龄(31.6±9.0)岁。猴痘知识知晓率为50.1%(3872/7725)。猴痘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是微信、微博、抖音和Blued社交软件等新媒体(88.4%,6827/7725),猴痘知识的期望途径主要是官方媒体报道(79.3%,6129/77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猴痘知识知晓率较高的因素包括现住址地区为西部和东部地区、≥26岁青壮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现居住地为城镇和城乡接合部、性取向为同性恋和双性恋、最近3个月发生男男性行为频次1~5次/月、知晓HIV感染状况为阴性和阳性、最近3个月对猴痘信息关注程度为经常、偶尔和极少关注、通过新媒体和社会组织获取猴痘知识。结论我国MSM猴痘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重点关注低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和性行为活跃者,借助新媒体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精准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猴痘 知晓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厦门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熊勇超 徐杰 +3 位作者 谢剑锋 林丽 苏明礼 周楚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12期1163-1165,1169,共4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厦门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MSM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厦门市通过网络、同伴推荐等方法,招募HIV阴性的MSM建立动态随访队列,采用... 目的 了解福建省厦门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MSM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厦门市通过网络、同伴推荐等方法,招募HIV阴性的MSM建立动态随访队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队列保持的影响因素。结果 基线有821人纳入MSM队列,其中372人(45.31%)队列保持,HIV新发感染率为3.71/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婚/同性或异性同居(OR=0.67)、外市户籍(OR=0.52)、受教育程度高中/中专(OR=0.55)和大专及以上(OR=0.47)、近1年没做过HIV检测(OR=0.64)及不知道暴露前预防用药(OR=0.68)的MSM队列保持率较低(P<0.05或P<0.01)。结论 厦门市MSM队列保持率较低,未婚/离异/丧偶、厦门市户籍、初中以及下文化程度、曾做过HIV检测及知道暴露前预防用药的MSM队列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队列保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社区注射吸毒人群队列2014-2017年随访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巍 孔俊鹏 +3 位作者 杨璐 苏缅华 柔克明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队列的建立和保持方法。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招募社区中的注射吸毒人群2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 目的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队列的建立和保持方法。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招募社区中的注射吸毒人群2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HC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开放队列,每12个月队列开放1次,补充研究对象至200人。结果社区吸毒人群队列随访3年,共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29人。随访率6个月为93.0%(213/229)、12个月为92.1%(211/229)、18个月为91.7%(200/218)、24个月为87.2%(190/218)、30个月为86.0%(172/200)、36个月为86.0%(172/200)。结论社区注射吸毒人群队列具有较高的随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注射吸毒人群 前瞻性队列 随访
原文传递
社区注射吸毒人群前瞻性队列5年HIV和HCV新发感染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巍 李力 +1 位作者 孔俊鹏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危吸毒行为... 目的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HC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开放队列,每12个月队列开放1次,补充研究对象至200人。结果社区吸毒人群队列随访5年,共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31人,5年随访率为82.0%(164/200)。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第5年尚未发现HIV阳转。研究队列共有89名HCV阴性注射吸毒者,观察总人时为384.6人年,HCV发病率为0.26/100人年。结论该地区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需继续在吸毒人群中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控制该人群HIV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人群 前瞻性队列 艾滋病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我国6个省19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基因亚型及抗病毒治疗前耐药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然 董婷丽 +17 位作者 梁雯丽 操召兵 解祯 刘康迈 于飞 傅更锋 张玉琪 王国永 马瞧勤 吴韶彬 李艳 董薇 江震 徐杰 吴尊友 姚均 潘品良 邱茂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6个省19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抗病毒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2019年4-11月,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6个省19个城市收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574份,提取RNA,反转录... 目的分析我国6个省19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抗病毒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2019年4-11月,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6个省19个城市收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574份,提取RNA,反转录后经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区片段。PCR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判定病毒基因亚型,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结果有479份样本PCR扩增成功并获得核酸序列,检出的HIV-1基因亚型有9种,其中CRF01_AE(43.4%)和CRF07_BC(36.3%)所占比例较大,随后依次为B(6.3%)、CRF55_01B(5.9%)、CRF59_01B(0.8%)、CRF65_cpx(0.8%)、CRF103_01B(0.4%)、CRF67_01B(0.4%)和CRF68_01B(0.2%);另有26份(5.5%)样本的基因亚型为未知亚型。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1,P<0.001)。总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为4.6%(22/479),其中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分别为3.5%(17/479)、0.8%(4/479)和0.2%(1/479)。新近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高于长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结论我国6个省19个城市MSM的HIV-1感染者中HIV-1基因亚型多样化,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不同;整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处于低水平,但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率较高,建议重点加强此类人群的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基因亚型 抗病毒治疗前耐药
原文传递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继续使用毒品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雪娇 罗巍 +2 位作者 张波 闻品渊 吴尊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9-1373,1402,共6页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患者入组治疗后继续使用毒品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继续使用毒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13―2017年入组云南省MMT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继...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患者入组治疗后继续使用毒品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继续使用毒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13―2017年入组云南省MMT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继续使用毒品相关的变量,用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并用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结果本研究纳入的7899名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的6个月内,共有4125(52.22%)人发生了继续使用毒品行为。Lasso回归筛选出9个与继续使用毒品相关的变量,分别是男性、独居、目前无工作、家庭关系一般、家庭关系较差、吸毒时长、过去1个月有注射行为、过去3个月曾被公安抓捕和过去3个月因吸毒而违法犯罪。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95%CI:0.69~0.7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指导MMT门诊工作人员提早识别出治疗期间继续使用毒品的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Lasso回归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