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油田高压注水诱发的油水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伟 李红南 安天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94-99,共6页
中原油田高压注水开发35年,套管损坏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据研究,油田水井套管损坏主要有错断、变形及破漏等三类,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发育区、高地层水矿化度区、泥岩层和盐膏层发育区,剖面上主要分布在盐膏层段和主力... 中原油田高压注水开发35年,套管损坏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据研究,油田水井套管损坏主要有错断、变形及破漏等三类,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发育区、高地层水矿化度区、泥岩层和盐膏层发育区,剖面上主要分布在盐膏层段和主力生产井段。提出断层活动、地应力非均质演化、盐岩蠕变、油田开发历程和开采方式及油气流场、化学场演化是中原油田套损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油田油藏油井多参数动态模式,优选与油藏模式匹配的开采方式及增产措施,改造套管动力学环境和化学环境将能防治套损地质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套管损坏 地质灾害 断裂活动 盐岩蠕变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计找漏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地渊 李振提 +1 位作者 王玮 赵金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下套管腐蚀严重,井漏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常规找漏技术难以准确确定油井的漏失位置及漏失量,因而有必要应用新的找漏工艺。介绍了流量计找漏工艺的主要设备和找漏解释的具体方法。此外,还针对濮城油田油井高温的实... 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下套管腐蚀严重,井漏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常规找漏技术难以准确确定油井的漏失位置及漏失量,因而有必要应用新的找漏工艺。介绍了流量计找漏工艺的主要设备和找漏解释的具体方法。此外,还针对濮城油田油井高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流量计找漏设备及工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找漏设备对井温的适用范围。将流量计找漏工艺技术应用于濮城油田濮53块3-182的找漏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濮城油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找漏技术 濮城油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单井核算体系 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平良 《国际石油经济》 2002年第3期38-40,共3页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以单井、单站、单台设备费用投入为核算中心,以油井产出效益分析为主体,建立“两线三区”效益分析宏观控制图,在“三单”网络体系和目标责任制的检查、督促下,深挖单井潜力,进一步实现无效井和有效井的效能转换。“三...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以单井、单站、单台设备费用投入为核算中心,以油井产出效益分析为主体,建立“两线三区”效益分析宏观控制图,在“三单”网络体系和目标责任制的检查、督促下,深挖单井潜力,进一步实现无效井和有效井的效能转换。“三单”核算体系的实施,为采油企业形成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良好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采油成本 单井核算体系 采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南 于文文 刘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以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为例,分析了末端扇储层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末端扇沉积模式,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末端扇储层分为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中部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分流河道侧翼... 本文以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为例,分析了末端扇储层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末端扇沉积模式,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末端扇储层分为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中部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分流河道侧翼过渡区及近水道漫溢、远水道漫溢和分散的井网难控制的小透境体中,垂向上集中在正韵律顶部和反韵律底部等物性差的地方。二砂组主要富集在S23、S24小层的近气顶区,三砂组主要富集在S34、S35小层的濮53、文17断块构造高部位及注采不完善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末端扇 沉积模式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灰技术在濮城油田的推广应用
5
作者 李继新 张刘泉 杨智 《试采技术》 2010年第2期40-42,共3页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主力层采出程度高,是主出水层也是主吸水层,非主力层有效挖潜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注灰封层是油田开发中实现换层生产、挖掘二、三类储层潜力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由于注灰时井口经常...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主力层采出程度高,是主出水层也是主吸水层,非主力层有效挖潜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注灰封层是油田开发中实现换层生产、挖掘二、三类储层潜力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由于注灰时井口经常出现溢流,常规注灰需要泥浆压井,压井液会对油层造成二次伤害。为了解决该难题,改进应用了不压井高压注灰工艺,该技术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利用胶塞顶替碰压并自锁的原理,准确将灰浆顶替至设计深度;同时,待灰浆凝固后能方便起出管柱,保证有溢流井注灰的一次成功。该工艺管柱还可以用于小夹层井的注灰,确保灰浆不污染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灰工艺 工作原理 现场应用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降低COD_(Cr)的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文宁 张小杰 +2 位作者 庞小马 李敏 郜楠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2年第4期50-52,89,共3页
针对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黏度高、浊度大、含油量高等特点,强化预处理工艺,降低CODCr值。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了强氧化剂(Fenton试剂)与混凝剂PAC+PAM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降低高浓度含油废水CODCr值,进而通过Fenton试剂与混凝剂的投药量、pH... 针对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黏度高、浊度大、含油量高等特点,强化预处理工艺,降低CODCr值。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了强氧化剂(Fenton试剂)与混凝剂PAC+PAM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降低高浓度含油废水CODCr值,进而通过Fenton试剂与混凝剂的投药量、pH值等因素对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采用该化学预处理方法出水水质清澈,可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CODCR FENTON试剂 混凝剂 油田压裂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台兴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秀娟 李继红 +2 位作者 翟联伟 王裕 郭东 《河南石油》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油藏为研究的目的层段,以石油地质学和测井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岩心实验、测量的资料入手,对可能引起低阻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本地区低阻油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因素有四个:...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油藏为研究的目的层段,以石油地质学和测井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岩心实验、测量的资料入手,对可能引起低阻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本地区低阻油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因素有四个:岩石骨架岩性细,粒度较小;粘土矿物的含量、种类及存在特征;复杂孔喉结构;储层润湿性。次要因素为:目标层段富含导电金属矿物;地层水高矿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孔喉结构 地层水矿化度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油田纪检监察工作力求反腐倡廉实效
8
作者 吴则勇 《商情》 2013年第31期153-153,共1页
油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积极顺应职工群众对油田企业廉洁的新期待新要求,把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油田 纪检监察 反腐倡廉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石化企业基层文化建设
9
作者 黄庆松 《大观周刊》 2012年第36期64-64,共1页
开展好企业基层单位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营造和谐稳定、栓心留人的生活环境是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十七届六中全会 为指导 加强 企业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油田企业如何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10
作者 吴国平 《商情》 2014年第2期266-266,共1页
要把自律与他律、预防与惩治等有机地融合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积极探索预防腐败的途径和领域,使广大干部职工“不想为”、“不能为”和“不敢为”,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全面加强油田企业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反腐倡廉 建设 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油田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认识
11
作者 袁友方 《魅力中国》 2013年第34期360-360,共1页
油田企业廉洁文化是企业以廉洁从业、反腐倡廉为核心的理论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制度规范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的系统总和。是先进的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弘扬正气、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利国... 油田企业廉洁文化是企业以廉洁从业、反腐倡廉为核心的理论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制度规范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的系统总和。是先进的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弘扬正气、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利国利民的先进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廉洁文化 建设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射孔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12
作者 周华东黄平珍董凤玲赵凤华刘运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00227-00227,共1页
濮城油田是一个多层系的复杂断块油气藏,断块多,油气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层间差异大,开发难度大。根据储层物性差异和构造复杂程度,濮城油田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高渗透油藏沙一、沙二上1,层内非均质块状油藏沙二上2+3,层间非... 濮城油田是一个多层系的复杂断块油气藏,断块多,油气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层间差异大,开发难度大。根据储层物性差异和构造复杂程度,濮城油田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高渗透油藏沙一、沙二上1,层内非均质块状油藏沙二上2+3,层间非均质低渗油藏沙二上4-7,多油层层间非均质中渗油藏沙二下1-8、文51块,多油层层间非均质低渗油藏沙三段和结合部复杂断块油藏。不同类型的油藏,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埋藏深度不同,储层物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流体在不同渗透性地层中渗流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常规射孔方式在不同油藏井段射孔所产生的射孔效果也具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射孔 濮城油田 射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高含硫气田采气管柱的优选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庆生 吴晓东 +2 位作者 魏风玲 史晓贞 宋建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3,共3页
普光气田由于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对采气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气田投产方式、材质的选择、井口装置、管柱结构以及防腐措施等方面对该气田的采气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高含硫气田的投产作业方式,即:酸压(酸化压裂)生产一... 普光气田由于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对采气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气田投产方式、材质的选择、井口装置、管柱结构以及防腐措施等方面对该气田的采气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高含硫气田的投产作业方式,即:酸压(酸化压裂)生产一体化方式,酸化生产一体化方式和射孔后直接投产方式。通过室内实验评价,气井生产管柱优选了G3或同等级的高镍基合金钢材料,井下工具选择718高镍基合金钢材料;气井井口装置优选抗硫材质,并配置井下安全阀和井口安全阀;气井采用生产封隔器永久完井管柱。该技术思路对国内酸性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采气 油管 硫化氢 井口装置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Fula凹陷油气富集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亚敏 赵万优 +3 位作者 陈向军 陈东波 许辉 丁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3-639,共7页
采用盆地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了穆格莱德盆地Fula凹陷油气藏的控制因素。该凹陷发育了Abu Gabra组优质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第1套为Abu Gabra组自生自储自盖;第2套为下生上储盖的大组合,即AbuGabra组生、Bentiu组储和Darfu... 采用盆地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了穆格莱德盆地Fula凹陷油气藏的控制因素。该凹陷发育了Abu Gabra组优质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第1套为Abu Gabra组自生自储自盖;第2套为下生上储盖的大组合,即AbuGabra组生、Bentiu组储和Darfur群盖;第3套组合为Abu Gabra组生,Darfur群储、盖。它们都是有利的勘探组合:断层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构造背景和砂体展布控制油气分布,区域盖层控制油气富集。凹陷中部构造带是油气主要聚集区,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 油气勘探 半地堑(地堑) 有效烃源岩 Fula凹陷 穆格莱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与稠油之间的水热裂解实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体尧 程林松 +2 位作者 李春兰 朱召峰 郭双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2,共4页
高温水热裂解实验一般都是在稠油与高温高压热水间进行,而过热蒸汽与稠油间的水热裂解反应目前尚无研究。为了展开此项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变体积的高温高压反应釜替换定体积反应釜,实现了稠油过热蒸汽下的水热裂解实验。... 高温水热裂解实验一般都是在稠油与高温高压热水间进行,而过热蒸汽与稠油间的水热裂解反应目前尚无研究。为了展开此项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变体积的高温高压反应釜替换定体积反应釜,实现了稠油过热蒸汽下的水热裂解实验。通过该设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过热蒸汽对稠油水热裂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与过热蒸汽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水热裂解反应。进一步分析可知,水热裂解反应后,原油黏度降低,饱和烃与芳香烃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原油中的碳原子含量降低,氢原子含量明显增加,硫原子含量减小。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反应后原油的黏度先减小后增加,含水量为30%时,原油黏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过热蒸汽 降黏 水热裂解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红南 刘伟 +1 位作者 蔡传强 刘泽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受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及应力场的影响,广泛发育了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控制了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集在内旋回层和撒开端,弧形断裂内侧和构造运动活跃期形成的低级序扭...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受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及应力场的影响,广泛发育了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控制了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集在内旋回层和撒开端,弧形断裂内侧和构造运动活跃期形成的低级序扭动构造中,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扭构造体系 郯庐断裂 不同级序同生断裂 应力场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卫环洼带断裂特征及其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伟 余传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濮卫环洼带地质构造复杂,洼陷带的勘探程度还较低。在系统分析断裂特征及其活动性基础上,探讨了断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卫东-文东断裂系和濮城-陈营断裂系各自分别由5条主控断层构成,控制着该区的构造格局和油气运聚。卫东... 濮卫环洼带地质构造复杂,洼陷带的勘探程度还较低。在系统分析断裂特征及其活动性基础上,探讨了断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卫东-文东断裂系和濮城-陈营断裂系各自分别由5条主控断层构成,控制着该区的构造格局和油气运聚。卫东、文东、濮城南、濮31等断层活动时间长,与成藏时间匹配较好,是油气从深层向浅层运移的重要通道。断层和连通砂体构成了断层型、断-砂组合型油气输导体系。断层型输导体系沟通了烃源岩和储集层,增强了油气垂向运移能力,断-砂组合型油气输导体系以侧向输导为主,断层主要起阻挡油气或调节油气运移层系和方向的作用,导致在主断层附近形成构造-地层油气藏,远离主断层的边部形成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卫环洼带 断层活动性 油气运聚 输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顺西区块中、上奥陶统异常体与圈闭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俊玲 张继腾 +3 位作者 焦存礼 王亚红 周长军 解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7,59,共5页
顺西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的西北围斜区,中、上奥陶统内地质异常体广泛发育,有丘形体、透镜体、楔形体。古地理条件分析和钻探资料揭示,该区具备成礁环境和水下浊积沉积条件,结合其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些异常体分别为... 顺西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的西北围斜区,中、上奥陶统内地质异常体广泛发育,有丘形体、透镜体、楔形体。古地理条件分析和钻探资料揭示,该区具备成礁环境和水下浊积沉积条件,结合其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些异常体分别为生物礁、灰泥丘、礁滩复合体、沟谷充填沉积体。其中,生物礁丘圈闭具备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成藏条件,是有利的钻探目标,一旦突破,将开辟塔中地区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顺西区块 异常体 生物礁 油气藏 圈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家海——五彩湾地区苍房沟群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兴强 杨长春 +1 位作者 管守锐 李清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综合利用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五彩湾地区苍房沟群的各种资料,识别出6种沉积相类型,并详细地分析研究了每种沉积相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的垂向序列,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描述了苍房沟群沉积相的平面展布,最后建立了沉积相模式... 综合利用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五彩湾地区苍房沟群的各种资料,识别出6种沉积相类型,并详细地分析研究了每种沉积相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的垂向序列,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描述了苍房沟群沉积相的平面展布,最后建立了沉积相模式。沉积相模式的建立,为进一步在有利相带展开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房沟群 准噶尔盆地 五彩湾 沉积相 特征 模式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排水采气新工艺实用性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白树强 徐兴恩 +3 位作者 赵健光 刘安琪 魏纳 李悦钦 《天然气技术》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国内外气藏大多属于封闭性的弹性水驱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层出水,产出水若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得气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对地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近年来石油... 国内外气藏大多属于封闭性的弹性水驱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层出水,产出水若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得气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对地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近年来石油工作者通过科研攻关已开发出一系列新的排水采气工艺,如气体加速泵技术、单管球塞连续气举工艺、分体式柱塞气举等。综述并比较上述新工艺的原理、应用现状、优缺点,根据开发实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规律性认识,即气体加速泵适合用于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产水气井。在气举排水井实施气体加速泵排水后,能明显降低注气压力和注气量及提高气举排水效率;单管球塞连续气举工艺显著降低了气举过程中的液相滑脱损失和井底流动压力,增大了气井生产压差并提高了气井产量;分体式柱塞气举工艺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节省了普通柱塞气举所需的关井时间,可以连续作业。通过对比,为排水采气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采气 新工艺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