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12
1
作者 刘依谋 印兴耀 +2 位作者 张三元 吴国忱 陶夏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610,420,共15页
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 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螺旋采集技术结合震源同步激发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海上采集效率,降低勘探成本;②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是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新技术,考虑了宽方位观测带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留炮检距和方位角信息,有望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③在HTI介质中地震波能量衰减方位各向异性程度较其他属性要明显,且对裂缝尺度和流体类型敏感,今后业界将应更加关注综合利用地震波能量衰减、频率、相位方位各向异性提高裂缝预测精度;④宽方位地震观测在高陡构造和复杂断块成像、岩性和裂缝型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已得到实践检验,但对于诸如复杂山地等地表起伏剧烈、速度纵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地区,在相关处理技术未完善的情况下,应慎用宽方位地震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 观测系统 OVT 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面河斜坡带潜山形成机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智勇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八面河地区潜山发育,分布广泛,且具备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是东营凹陷的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潜山成因类型和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方面探讨古潜山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郭井子潜山带主要形成... 八面河地区潜山发育,分布广泛,且具备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是东营凹陷的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潜山成因类型和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方面探讨古潜山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郭井子潜山带主要形成复合型潜山油气藏,草桥潜山带和广饶-羊角沟凸起带为残丘型层状油藏;羊口潜山带和沙子岭潜山带为断块型块状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面河地区 潜山 形成机制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数据库恢复策略分析
3
作者 李斌 叶春丽 冷军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Oracle数据库恢复是保证数据库完整性及高可用性的重要一环,根据故障现象及恢复方法、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致性恢复和非一致性恢复。非归档模式下的恢复只能用冷备份对数据库进行复原;归档模式下的恢复有较多的选择,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恢... Oracle数据库恢复是保证数据库完整性及高可用性的重要一环,根据故障现象及恢复方法、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致性恢复和非一致性恢复。非归档模式下的恢复只能用冷备份对数据库进行复原;归档模式下的恢复有较多的选择,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恢复的时间点对数据库进行恢复,其前提是归档日志必须保存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数据库 恢复 故障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宽线观测系统叠加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三元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6,9,共3页
如何提高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的精度是复杂山地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以南方某山地宽线地震采集资料为例,对宽线地震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效果分析,采用了观测系统退化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覆盖次数的宽线剖面... 如何提高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的精度是复杂山地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以南方某山地宽线地震采集资料为例,对宽线地震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效果分析,采用了观测系统退化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覆盖次数的宽线剖面处理效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覆盖次数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提出某南方复杂山地覆盖次数应在540次左右的建议,为以后的同类地区进行宽线采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线 观测系统 复杂山地 叠加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