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5
1
作者 乔桂林 赵永强 +2 位作者 沙旭光 周雨双 罗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0-637,647,共9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地震相特点,结合台盆区主要钻井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TOC的关系,认为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相同,主要发育蒸发台地膏盐(泥)坪—局限台地云坪相沉积,生烃潜力比满加尔斜坡盆...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地震相特点,结合台盆区主要钻井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TOC的关系,认为塔中南坡中下寒武统沉积相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相同,主要发育蒸发台地膏盐(泥)坪—局限台地云坪相沉积,生烃潜力比满加尔斜坡盆地相深水欠补偿沉积的深灰—黑色泥(页)岩差。解剖塔中隆起主要油气藏成藏富集特点,分析南坡潜山领域近20口钻井未获油气突破的原因,提出隆起上断裂带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特点。NW与NE向断裂的交会区、塔中Ⅰ号“Y”形断裂带内、靠近NE走滑断裂(<1km)和通源断裂断距大(T18)及NE走滑断裂的断堑—张扭破碎带为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富集场所;塔中南坡潜山勘探领域应由潜山圈闭高部位向靠近主断层的白云岩潜山圈闭高部位转变;近油源、通源断裂发育、储盖组合好的大型背斜构造圈闭的高部位是寒武系盐下油气成藏富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台缘 潜山圈闭 中下寒武统 中上奥陶统 塔中隆起南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带控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乔桂林 郑和荣 +2 位作者 余腾孝 罗宇 罗少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2-668,共7页
从解剖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北1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源入手,重点分析影响玉北1奥陶系油气藏产量(停产前油气累计产量)的主要地质条件,如钻井所处的鹰山组顶面(T57)的构造位置、鹰山组孔洞缝型储层发育特征、鹰山组T57界面主次级逆冲断... 从解剖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北1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源入手,重点分析影响玉北1奥陶系油气藏产量(停产前油气累计产量)的主要地质条件,如钻井所处的鹰山组顶面(T57)的构造位置、鹰山组孔洞缝型储层发育特征、鹰山组T57界面主次级逆冲断层的变形强度以及油气藏与断层之间的距离等;同时,对同处玉东3断裂带上钻探的玉北3和玉北3-1井失利原因开展对比分析。分析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富集主要受鹰山组顶面的构造位置及其优质储层的共同作用,其中构造位置是油气藏产量更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构造位置过高可能导致其缺失巴楚组泥岩段优质盖层以及海西晚期断层断开层位过高,保存条件差是玉东其他断裂带钻井未获油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控藏 奥陶系 玉北1油气藏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中晚期断弯褶皱-大气水岩溶储集体形成——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羊吉坎大湾沟组碳酸盐岩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钱一雄 田蜜 +3 位作者 李慧莉 陈跃 沙旭光 李洪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51,共14页
在新疆柯坪羊吉坎中奥陶统大湾沟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刻画的基础上,采用了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褶皱脱空分析等综合研究,并结合了古气候分析等溶蚀实验结果,揭示了喜马拉雅中晚期受断弯褶皱抬升及大气水溶蚀控制岩溶作用过程;估算了受构... 在新疆柯坪羊吉坎中奥陶统大湾沟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刻画的基础上,采用了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褶皱脱空分析等综合研究,并结合了古气候分析等溶蚀实验结果,揭示了喜马拉雅中晚期受断弯褶皱抬升及大气水溶蚀控制岩溶作用过程;估算了受构造挤压的层间滑脱以及溶蚀作用所产生孔隙大小。褶皱脱空(VSD模拟计算)可产生0.2%~0.5%孔隙发育带,占目前有效空洞率的1/50~1/100,但前者为"达西流及溶蚀作用"起了重要的作用。羊吉坎岩溶剖面中发育了机械破碎-流水充填物(角砾岩)、钙华及巨晶方解石;与大湾沟组的围岩相比,其δ13C(PDB),δ18O(PDB)偏负明显、两者呈线性关系,缝洞中方解石中发育了单相盐水溶液包裹体,典型的大气水岩溶标志;由下而上连续钙华沉积δ13C(PDB),δ18O(PDB),δ34S(V-CDT)偏负的程度减弱;从钙华、巨粗晶至(长)柱面的偏三角面体的方解石中,Al2O3,Fe2O3,MgO,K2O,Na2O含量依次降低;反映了半潮湿-潮湿至半潮湿-干旱气候条件及其水动力的变化。进一步推断,在潮湿气候和强水动力条件下,高1.5~2.0 m的溶洞体最短可在5 ka内形成,而相对干旱期需要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脱空(VSD) 地球化学 岩溶 碳酸盐岩 大湾沟组 喜马拉雅中晚期 柯坪-羊吉坎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烃源岩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京昌 吴疆 +2 位作者 何宏 许杰 郭忻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9,共9页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各个层系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达到对石炭系烃源岩深入研究的目的,对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厚度、分布范围以及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发育的时期是卡...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各个层系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达到对石炭系烃源岩深入研究的目的,对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厚度、分布范围以及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发育的时期是卡拉沙依组优质烃源岩发育最重要阶段;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潟湖相分布的区域,即以玛参1井为中心的玛扎塔格构造带附近是优质烃源岩分布最好的区域,甚至优于塔西南山前带,在这一区域中有机碳含量大于2%,厚约60 m,处于低成熟-成熟的过渡阶段。但是,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卡拉沙依组优质烃源岩分布相对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卡拉沙依组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电阻率泥浆侵入影响分析与校正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文同 章成广 +1 位作者 周红涛 马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在钻井过程中,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泥浆侵入必然会导致地层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地层环境的改变使测井所得的电阻率不能准确地反映地层特征。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地层电阻率受泥浆侵入效应的影响,并根据其侵入机理给出了时间推移数... 在钻井过程中,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泥浆侵入必然会导致地层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地层环境的改变使测井所得的电阻率不能准确地反映地层特征。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地层电阻率受泥浆侵入效应的影响,并根据其侵入机理给出了时间推移数值模拟与校正方法。通过对塔河油田相关井的处理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它能有效地校正地层电阻率因泥浆侵入而造成的"失真",从而获得地层真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侵入 电阻率测井 数值模拟 侵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谱法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定 李宗杰 付童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分析了地层压力异常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测井曲线预测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法和Fillippone速度谱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给出了两种预测结果与MDT测试压力的对比数据。测井声波时差曲线预测地层压力在塔河油田托浦台工区的应用表明,该区地层... 分析了地层压力异常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测井曲线预测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法和Fillippone速度谱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给出了两种预测结果与MDT测试压力的对比数据。测井声波时差曲线预测地层压力在塔河油田托浦台工区的应用表明,该区地层压力系数范围在1.0~1.2,属于正常压力系统;速度谱预测地层压力与MDT测试压力的最大误差为5%,而等效深度法预测误差最大达15%左右,速度谱法比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认为,利用地震处理速度谱法进行钻前压力预测,可以预测大套地层压力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来指导钻井泥浆密度的设计,为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钻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压实 速度谱 压力系数 压力预测 异常地层压力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研究——以顺9井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建 马海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23-26,31,共5页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储层孔隙度分布主要集中在6%~10%之间,算术平均值为6.33%;渗透率分布频率主峰在(0.08~1.28)×10-3μm2,算术平均值为0.77×10-3μm2,几何平均值为0.18×10-3μm2,属特低孔、...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储层孔隙度分布主要集中在6%~10%之间,算术平均值为6.33%;渗透率分布频率主峰在(0.08~1.28)×10-3μm2,算术平均值为0.77×10-3μm2,几何平均值为0.18×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合本区岩心、岩石物理实验资料,运用经验统计法、四性关系法、含油产状法、最小喉道半径法、交汇法、核磁共振法、类比法等8种方法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地区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标准,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效厚度划分和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柯坪塔格组 有效储层 下限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水平分级标准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洪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9年第2期44-48,I0003,共6页
油藏开发水平分级是深化油藏认识、规范油藏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尚未建立注水开发水平分级标准的问题,基于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结合其开发特征,建立了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聚类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 油藏开发水平分级是深化油藏认识、规范油藏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尚未建立注水开发水平分级标准的问题,基于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结合其开发特征,建立了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聚类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初步确定了不同开发阶段注水开发水平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塔河油田风化壳、暗河、断控不同岩溶背景下注水开发单元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现场应用表明,利用该评价标准能够进一步明确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注水开发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水 效果评价 开发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 被引量:26
9
作者 乔桂林 钱一雄 +3 位作者 曹自成 岳勇 张永东 杨忠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6-421,428,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好;平台区、玉东断洼区仅发育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集性能较差且多以裂缝+弱溶蚀孔为主;而鹰山组下部岩溶内幕在白云岩化作用下,发育大量顺层状溶蚀孔洞和裂缝性储层,但孔洞呈孤立状,连通性较差,未—半充填(油或方解石)。建立了该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模式,指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是控制古地貌、影响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模式 储集类型 鹰山组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加里东中、晚期构造-层序结构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分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钱一雄 沙旭光 +7 位作者 李慧莉 沈向存 李玉兰 夏永涛 刘忠宝 尤东华 吴仕强 施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0-274,共15页
不同级序层序界面与构造不整合面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对塔中西部加里东中、晚期不整合面、晚奥陶世台缘结构、奥陶系碳酸盐岩Ⅲ-Ⅳ级以上层序与岩性段划分、32口区探井储层发育特征及11口探井碳酸盐岩及其少... 不同级序层序界面与构造不整合面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对塔中西部加里东中、晚期不整合面、晚奥陶世台缘结构、奥陶系碳酸盐岩Ⅲ-Ⅳ级以上层序与岩性段划分、32口区探井储层发育特征及11口探井碳酸盐岩及其少量缝洞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提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多类型储集体发育的地质模式。其中,加里东中、晚期第一幕(T47)构造导致了台缘向台内发育顶部削截,发育高位体系和强烈的表生岩溶作用,后期为上超的海侵体系,构成了一个构造-岩性复合转换面。第二幕(T27)总体为海侵上超(角度)淹没不整合,局部高处有小规模剥蚀。中、上奥陶统台缘带向台内由垂向加积向进积作用增强,台缘带大的坡角有利于残厚较大的一间房组与良里塔格组发育与分布。塔中西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Ⅲ级以上高频层序和沉积旋回特征较为相似。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中方解石与其围岩的碳氧、锶同位素有较强的继承性,鹰山组灰岩或云(灰)岩及缝洞方解石中的δ13CPDB和δ18OPDB负偏变化较明显,与不同构造部位中的地层剥蚀强度或岩溶强度成正比。与良里塔格组灰岩与缝洞方解石中低锶特征不同,鹰山组中锶同位素87Sr/86Sr相对较高,受壳源锶影响相对较大,反映了其与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不同且其岩溶作用更广泛。鹰山组储集体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断层相关褶皱控制下的地层(剥蚀)-不整合面分布,构成了继承性构造带、断层上盘等地貌高的"抬升剥蚀-潜流带残留型-强烈的多期岩溶叠加改造型"岩溶模式和构造带间或断裂下盘带等其他部位"抬升剥蚀-淋滤与潜流带分带不明显(局部充填)平缓弱改造型"的岩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中晚期构造 层序界面 同位素 潜流残留型 碳酸盐岩储集体 奥陶系 塔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东部构造带奥陶系岩相、成岩作用带与储层成因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一雄 余腾孝 +5 位作者 周凌方 岳勇 乔桂林 尤东华 邵志兵 金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0-882,共13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碳酸盐岩2口区探井断裂样式、地层特征、沉积亚(微)相、成岩作用、储集体特征等详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鹰山组为一套开阔台地的台内滩-滩间海的沉积,蓬莱坝组为局限台地的云坪、云灰坪及粒屑滩沉积。中、下...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碳酸盐岩2口区探井断裂样式、地层特征、沉积亚(微)相、成岩作用、储集体特征等详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鹰山组为一套开阔台地的台内滩-滩间海的沉积,蓬莱坝组为局限台地的云坪、云灰坪及粒屑滩沉积。中、下奥陶统成岩作用主要有海底胶结、早期大气淡水溶解与胶结、压实与压溶、两期表生大气水岩溶、埋藏作用和热液改造作用等。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开放与相对封闭的成岩相带可存在于同一碳酸盐岩层段中,前者厚度小、层段多,后者厚度大,层段少。储层受多期不整合面、断裂、裂隙以及水-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有效储集体的成岩序列为海底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二期表生大气水岩溶作用-埋藏溶蚀及热水(液)作用等。岩溶相带储层主要发育于在断褶带顶部、褶皱翼部断裂带或断裂与高频层序界面的叠加带,是一种多期构造控制下的渗流带与落水洞叠加的岩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亚相 成岩作用带 碳酸盐岩 奥陶系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上震旦统葡萄状白云岩的发现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钱一雄 何治亮 +4 位作者 李慧莉 陈跃 金婷 沙旭光 李洪全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10,共14页
"皮壳—葡萄状"白云岩是一种非常特殊结构的白云岩。文中报道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二沟及塔北星火101井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中皮壳—葡萄状白云岩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皮壳状—葡萄状白云石中发育明、暗纤状白云石或... "皮壳—葡萄状"白云岩是一种非常特殊结构的白云岩。文中报道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二沟及塔北星火101井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中皮壳—葡萄状白云岩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皮壳状—葡萄状白云石中发育明、暗纤状白云石或纹层条带的含少量细晶的纤状—细粒状白云石以及肾状和葡萄状粉细晶白云石;由球形、杆形、孢子形等蓝细菌构成泡沫状结构;明暗、环带状橙红色光或中等橙红色光、核部发光较暗或不发光;与基质白云石相比,葡萄—皮壳状白云石δ^(13)C_(PDB)相似;但δ^(18)O_(PDB)正偏,87Sr/86Sr相对高(0.70887~0.70939)、但与震旦纪海水(0.7087~0.7094)相似,从皮壳边缘、暗色(蓝细菌)至核部,微区δ^(18)O_(PDB)、δ^(13)C_(PDB)显示了环带内变化较小、环带外的强烈负漂移;云化程度的增加,δ^(18)O_(PDB)、δ^(13)C_(PDB)负偏明显,^(87)Sr/^(86)Sr增加。皮壳—葡萄状白云岩中Al_2O_3、Fe_2O_3、MnO、LREE/HREE值均低于基质泥粉晶云岩对应值、稀土总量介于基质与粉细晶云岩之间,而Na_2O+K_2O、P_2O_5、Sr、Hg、Cu、Sr/Ba、Sr/Mn、δCe值均高于基质泥粉晶云岩对应值;且随着云化程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出Mn含量增加,Al_2O_3、Fe_2O_3、Na_2O+K_2O、P_2O_5、Sr/Ba、Fe/Mn等值递减的趋势;由此判断皮壳状—葡萄状白云石可能是弱还原、保存较好的海水中形成,或在成岩早期或浅埋藏孔隙海水为主的流体中形成、部分经历了较强的大气水作用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壳—葡萄状白云岩 微区碳氧同位素 奇格布拉克组 震旦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段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仲培 徐勤琪 +5 位作者 刘士林 周雨双 邱华标 陆红梅 王瀚洲 齐育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系,特别是走滑断裂的展布和活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结果表明,巴麦地区在古隆起迁移演化和大型逆冲断裂带活动的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起变形调节作用的北东向展布的高角度小断距走滑断层,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变形构造体系。该区发育两类走滑断层,一类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的寒武系盐上滑脱断褶带同时或后期叠加发育,走向与逆冲断裂带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和田古隆起边界和内部;另一类发育于大型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挤压缩短区,与近东西向逆冲断裂带呈大角度相交,主要分布于和田古隆起和巴楚断隆内。前者主要形成于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晚期局部弱活动,后者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走滑断层叠加上经历过加里东中晚期和海西早期岩溶改造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裂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它们贯通膏盐层上、下地层,活动期与盐下深层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一致,更有利于输导烃源向上运移到奥陶系聚集成藏。位于源上且与两类高角度走滑断裂连通的规模储集体是奥陶系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控油气藏 巴楚隆起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Ⅰ号坡折带顺西区块顺7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1 位作者 李婧婧 朱秀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835,共8页
在塔中Ⅰ号坡折带顺西区块顺7井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了凝析油与天然气。凝析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非烃沥青质含量低的特点,饱芳比和非沥比分别为13.51和18.50。凝析油Pr/Ph比为1.16,庚烷值和异庚烷值分别为33%和3.8,... 在塔中Ⅰ号坡折带顺西区块顺7井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了凝析油与天然气。凝析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非烃沥青质含量低的特点,饱芳比和非沥比分别为13.51和18.50。凝析油Pr/Ph比为1.16,庚烷值和异庚烷值分别为33%和3.8,为高成熟凝析油。在生物标志物组成上,由于成熟度较高,藿烷系列基本消失,三环萜烷以C19三环萜烷为主峰。凝析油具有较重的碳同位素,全油碳同位素值为-29.6‰,与公认的寒武系生源的塔东2井原油具有相近的碳同位素值,因而凝析油可能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顺7井天然气为湿气,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仅为-51.7‰,与TZ45井奥陶系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相近;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值分布呈现正碳同位素序列。该天然气的来源可能为上奥陶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顺7井 奥陶系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习尧 金仙梅 +4 位作者 魏玲 杨玉芳 赵丽娜 朱振道 成俊峰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发育较全,沉积厚度大,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低,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据多口钻井样品获得丰富化石资料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即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ceites,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发育较全,沉积厚度大,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低,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据多口钻井样品获得丰富化石资料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即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ceites,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sacciatrileti与Cyathidites-Classopollis-Piceaepollenites组合;1个大孢子组合,即Aneuletes cucuma高含量组合;两个轮藻组合,即A.stellerides-A.lufengensis与A.maxima-P.kucheensis组合。将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为3统6组,自下而上为下侏罗统阿合组、阳霞组,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恰克马克组,上侏罗统齐古组(缺失喀拉扎组),各段岩电特征极明显。阳霞组下段煤层、上段黑色泥岩段,克孜勒努尔组煤层及齐古组红色泥岩段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指出大部分地区阿合组与阳霞组下部为沉积缺失,恰克马克组至喀拉扎组为剥蚀缺失。层序地层共划分为个3个Ⅱ级、5个Ⅲ级层序,以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岩石地层、层序地层与测井地层,对该区侏罗系进行详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沉积相、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等深入研究奠定了地层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草湖凹陷 侏罗系 草湖凹陷 孢粉 划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隆起中-上奥陶统之间的不整合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京昌 张智礼 +3 位作者 宋海明 蔡习尧 马庆佑 郭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520,共11页
塔里木盆地众多岩溶储层不整合中,中-上奥陶统之间的不整合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塔中隆起中-上奥陶统之间的不整合结构特征为依据,对不整合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发生在恰尔巴克组沉积期间的地壳褶皱作用控制了不整合的发育... 塔里木盆地众多岩溶储层不整合中,中-上奥陶统之间的不整合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塔中隆起中-上奥陶统之间的不整合结构特征为依据,对不整合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发生在恰尔巴克组沉积期间的地壳褶皱作用控制了不整合的发育,其分布范围受背斜控制。在背斜区,不同层系缺失的原因存在差异,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的缺失是剥蚀缺失,而恰尔巴克组的缺失是沉积缺失。成因上可将其不整合划分为同构造型和后构造型两种不整合类型。同构造不整合分布在塔中背斜型隆起两翼的恰尔巴克组与一间房组之间,后构造不整合分布在塔中背斜型隆起顶部的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不整合面 成因机制 中-上奥陶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体综合分析方法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湘平 丰勇 曹自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3,6-7,共8页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复杂油气成藏过程,对该地区石炭系16块储层样品进行岩相学观察、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和微束荧光光谱定量参数分析,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和成藏时间.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复杂油气成藏过程,对该地区石炭系16块储层样品进行岩相学观察、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和微束荧光光谱定量参数分析,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和成藏时间.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共经历3幕油和1幕气充注过程,分别距今276.0~250.0、16.0~6.0、5.0~2.0和1.0~0Ma.该地区包括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海西晚期(距今276.0~250.0Ma),油气主要来源于下部寒武一奥陶系烃源岩;第二期为喜山中晚期(距今16.0~0Ma),油气主要来源于下部寒武一奥陶系和上部石炭系烃源岩,具有混合来源特征,为研究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光谱性质 充注幕次 充注时间 巴楚-麦盖提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北部深循环岩溶作用的范围与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尤东华 彭守涛 +4 位作者 何治亮 刘永立 韩俊 肖重阳 李映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9,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是断控规模储集体发育的重要领域,断裂带内的流体事件是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塔深6、跃进1-1x、顺北1-3x与顺北蓬1井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深循环岩溶作用的范围与机制。塔深6井蓬莱坝组细晶白云...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是断控规模储集体发育的重要领域,断裂带内的流体事件是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塔深6、跃进1-1x、顺北1-3x与顺北蓬1井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深循环岩溶作用的范围与机制。塔深6井蓬莱坝组细晶白云岩经过去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灰岩、云质灰岩与巨晶方解石胶结物具有典型贫^(13)C、贫^(18)O特征,证实沙雅隆起岩溶流体作用在纵向上可达约1200m的深度(距T74不整合面)。跃进1-1x井发育4层洞穴并被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充填,具有褐铁矿等特征矿物,指示侧向岩溶流体的存在及较弱的水动力条件。顺北1-3x井3层洞穴内具有泥质充填物及火山岩岩屑,其方解石与褐铁矿的次生充填结构特征揭示地下暗河的搬运沉积作用。跃进1-1x井距桑塔木组剥蚀线附近塔深3井约76km,顺北1-3x井与塔深3井的直线距离达90km,表明岩溶流体在侧向上长距离迁移。顺北蓬1井鹰山组白云岩储层具有断裂流体改造特征且自下而上储集性能连续性变差。白云岩中次生巨晶方解石胶结物呈明显的贫^(13)C、贫^(18)O与富^(87)Sr特征,与塔河地区岩溶成因方解石具有强烈的可对比性,揭示其可能来源于深循环岩溶流体自下而上的侵入。深循环流体作用地质模式及顺北鹰1井鹰山组中次火山岩的存在表明流体迁移的驱动力可能来源于地层增温和/或地质热事件。岩溶流体深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阿满过渡带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循环 岩溶流体 碳酸盐岩储层 阿-满过渡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