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威荣气田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兴文 缪尉杰 +1 位作者 何新星 许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0-1177,共8页
川南威荣气田是国内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具有“一深、一薄、四高”的特点,钻完井、压裂及排采系列工程技术面临钻井周期长、改造体积小、复杂程度低、井筒流动规律复杂等挑战。针对复杂的地质挑战,不断深化地质认识,深度融合气藏地质与工... 川南威荣气田是国内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具有“一深、一薄、四高”的特点,钻完井、压裂及排采系列工程技术面临钻井周期长、改造体积小、复杂程度低、井筒流动规律复杂等挑战。针对复杂的地质挑战,不断深化地质认识,深度融合气藏地质与工程技术,围绕降本增效,以突破深层页岩气效益关为目标,持续攻关钻采工程工艺。历经三轮探索优化,钻井技术强化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复杂情况风险,缩短钻井周期;压裂工艺优化裂缝配置提升复杂裂缝广度,转换思路大排量扩缝高携砂一体化实现了缝控体积的增加和支撑;排采工艺基于气液两相流研究识别井筒流态,形成全生命周期排采工艺决策方法。最终形成了以“精细轨迹控制优快钻井”、“裂缝均衡扩展强支撑压裂”、“全周期有效排采”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序列,持续推进效益开发进程。所提出的深层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在威荣气田累计新建产能25亿方,为国内外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下一步超深层页岩气开发提供了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工程技术 钻井提速 压裂提产 全周期排采 威荣气田 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油气井射孔参数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2
作者 叶翠莲 刘啸峰 王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了提升油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对射孔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射孔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综合考虑套管安全、射孔孔眼参数和射孔通道表皮系数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射孔参数对油气井安全和效益的影响... 为了提升油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对射孔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射孔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综合考虑套管安全、射孔孔眼参数和射孔通道表皮系数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射孔参数对油气井安全和效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多属性决策模型,用于优化射孔参数选择。该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可以有效筛选出最佳射孔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①所提出的TOPSIS模型能够有效地优化射孔参数,提高射孔效率;②该模型确保了油气井的安全运行,降低了操作风险;③应用该模型显著提升了油气井的经济效益。这些成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与传统的经验法和试井法相比,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决策支持。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油气井射孔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决策方法,有助于指导实际的射孔操作,优化完井工艺,提高生产性能,为油气井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相位角 射孔密度 射孔长度 套管剩余强度 表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离子成分对聚合物压裂液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智晖 任桂蓉 +2 位作者 唐祖平 夏海英 杨丽 《广东化工》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水力压裂是低渗油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采用压裂返排液重复配制压裂液进行施工既可解决压裂用水需求、节约成本,又能减少环保压力。本文分析了西南工区现场压裂返排液水质,依据水质分析结果,对pH值、矿化度和离子含量等影响压裂... 水力压裂是低渗油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采用压裂返排液重复配制压裂液进行施工既可解决压裂用水需求、节约成本,又能减少环保压力。本文分析了西南工区现场压裂返排液水质,依据水质分析结果,对pH值、矿化度和离子含量等影响压裂液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作用机理分析。研究表明:pH值为6~9时压裂液黏度较高;压裂液黏度随配液用水矿化度增加而降低;阳离子对压裂液黏度影响较大,影响程序由大到小依次为Fe^(2+)、Fe^(3+)、Mg^(2+)、Ca^(2+)、Na^(+),此项研究为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及施工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返排液 水质分析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型页岩气储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琦 邓正仙 勾宗武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永川页岩气田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约3500~4300 m,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低脆性、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程度较高等特征。文章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和裂缝监测证实了井周断层距离和天然裂缝密度为压后产能... 永川页岩气田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约3500~4300 m,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低脆性、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程度较高等特征。文章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和裂缝监测证实了井周断层距离和天然裂缝密度为压后产能的主控因素。利用压裂设计软件模拟裂缝参数和预测产量,针对不同级别的断层和天然裂缝,优化了压裂参数和暂堵工艺。在YY54平台试验4井次88压裂段,压后单井平均测试产量24.16×10^(4)m^(3)/d,大幅提高了压裂效果,为永川页岩气田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页岩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断层 产能 压裂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温度分布特征及流量测试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云龙 许剑 +2 位作者 刘通 元昕彤 徐强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622,共11页
明确水平井温度分布规律对于利用井温数据解释天然气产量至关重要。利用水平段多相参数测试实验装置,发现水平段温度分布特征与孔眼进气量、含水率以及相邻孔眼的温降密切相关,并分别建立了基于温差的流量及含水率预测关联式。实验结果... 明确水平井温度分布规律对于利用井温数据解释天然气产量至关重要。利用水平段多相参数测试实验装置,发现水平段温度分布特征与孔眼进气量、含水率以及相邻孔眼的温降密切相关,并分别建立了基于温差的流量及含水率预测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入量越大,孔眼下方温度越低,而含水率增大会减弱气体通过孔眼时的温降,气体的节流温降效应在体积含水率达9%时消失。当多孔同时进气时,下游温降受上游温降影响显著,并随相邻孔眼间进气比增大而呈线性增强趋势,说明在纯产气阶段,利用温度数据计算射孔段产量时需要考虑射孔段间的温降干扰。但当下游孔眼流入气液两相时,随含水率的升高,上游温降对下游温降的影响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分布 水平气井 焦耳-汤姆逊效应 气液两相流 天然气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限级滑套的水力裂缝演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缪尉杰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无限级滑套压裂无需泵送桥塞,是增储、降本和增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基于水泥环张压起裂准则和地层张性破坏准则的裂缝双界面起裂模型,并在水泥环-地层交互演化模型中分析水力裂缝诱导应力的影响,对水力裂缝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数... 无限级滑套压裂无需泵送桥塞,是增储、降本和增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基于水泥环张压起裂准则和地层张性破坏准则的裂缝双界面起裂模型,并在水泥环-地层交互演化模型中分析水力裂缝诱导应力的影响,对水力裂缝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簇点滑套压裂会突破交界面导致起裂压力增加,起裂延伸后低延伸压力会增加缝宽与缝长;多簇滑套同时压裂时,靠近根部的裂缝处于分流优先通道,中部裂缝的扩展受应力干扰和导流综合控制的限制,最优裂缝间距为20~25 m、施工排量大于12 m^(3)/min时缝控体积最佳;多种工艺的压裂改造体积对比显示,多簇滑套依次压裂>多簇滑套同时压裂>多簇射孔压裂。该研究为无限级滑套分段工艺的致密气大型体积压裂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极滑套 水泥环-地层 双界面起裂 裂缝扩展 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靖和1井茅口组立体酸压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永茂 缪尉杰 +2 位作者 刘林 李永明 邱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川西南地区以五峰组—龙马溪组为页岩气主力生产层位,过路井在茅口组均有良好气测显示,为落实茅口组的潜力,部署靖和1井作为茅口组专层预探井。针对邻区茅口组酸压改造中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短、改造体积受限等问题,分析了靖和1井钻遇地层... 川西南地区以五峰组—龙马溪组为页岩气主力生产层位,过路井在茅口组均有良好气测显示,为落实茅口组的潜力,部署靖和1井作为茅口组专层预探井。针对邻区茅口组酸压改造中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短、改造体积受限等问题,分析了靖和1井钻遇地层的裂缝及孔隙发育特点,从全三维酸蚀裂缝扩展、酸压入井液体以及配套工艺参数入手,研究应用了立体酸压技术。研究表明,多封隔器精细分段配合大排量施工,能够实现以裂缝体连通为目标的立体改造效果;采用3级交替注入压裂液与胶凝酸施工工艺,既能增大裂缝体改造体积,又能增长酸蚀裂缝距离,兼顾了横向深穿透非均匀溶蚀和纵向细分段高动用的改造需求。靖和1井立体酸压后放喷求产,产气量12.52×10^(4) m 3/d,较前置酸酸压提高38%,拟合结果显示酸压后裂缝体连通明显。靖和1井茅口组立体酸压成功实施,为川西南地区茅口组及栖霞组、灯影组等气藏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酸压 茅口组 裂缝体 数值模拟 靖和1井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军斌 欧彪 +3 位作者 张杜杰 王希勇 李大奇 王逸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7-54,共8页
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是目前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孔、缝、洞发育,井壁失稳一直是困扰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突出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区块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为背景,系统... 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是目前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孔、缝、洞发育,井壁失稳一直是困扰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突出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区块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为背景,系统介绍了其工程地质特征及井壁失稳情况,从井壁失稳机理和井壁稳定控制方法2个方面对国内外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复杂的地应力环境、天然裂缝发育导致的岩体力学强度劣化是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井壁失稳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提高钻井液封堵和化学固壁能力,合理优化钻井液密度和工程参数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井壁的作用;建议深化深部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热流固化多场耦合井壁稳定分析模型研究,深刻揭示井壁失稳机理,加快研发耐高温高强度井筒固壁核心处理剂,从而有力保障深层超深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 碳酸盐岩 井壁失稳 失稳机理 钻井液 天然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荣深层页岩长水平段工程钻探能力延伸极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化蜀 王希勇 +2 位作者 徐晓玲 郭治良 黄河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3期506-514,共9页
威荣深层页岩气垂深达3800 m,地层坍塌压力系数高达1.95以上,区域超长水平井逐年增加,超长水平井成为后期气田稳产的重要开发手段。以旋转导向钻井方式研究为前提,通过水力裸眼评价模型和钻柱应力计算方法对地质参数、轨迹剖面、钻柱力... 威荣深层页岩气垂深达3800 m,地层坍塌压力系数高达1.95以上,区域超长水平井逐年增加,超长水平井成为后期气田稳产的重要开发手段。以旋转导向钻井方式研究为前提,通过水力裸眼评价模型和钻柱应力计算方法对地质参数、轨迹剖面、钻柱力学、水力参数和地面装备进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不同钻机条件下和不同工况下超长水平段的延伸极限不同。剖面类型优选利于井间防碰和管柱安全下入,三维轨迹剖面钻柱力学所受应力强度是二维轨迹剖面的2倍,钻井液密度和黏度都将影响超长水平段的延伸。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钻机能力的条件下,理论裸眼水平段极限为5840 m,而70钻机因钻深能力限制最大水平段延伸为3500 m,机泵排量越大,钻井液密度越低,延伸能力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荣 深层页岩气 长水平段 延伸极限 旋转导向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佳 潘宝风 +2 位作者 李志鑫 陈颖祎 江事臻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1期58-59,共2页
川西气田气水同产现象十分普遍,产出的采出水具有高COD含量的特点,处理达标外排十分困难。针对目前川西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本文通过对川西气田采出水进行水质分析,明确了采出水COD值偏高主要是由于泡排剂等药剂的大量加入和凝析油的乳... 川西气田气水同产现象十分普遍,产出的采出水具有高COD含量的特点,处理达标外排十分困难。针对目前川西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本文通过对川西气田采出水进行水质分析,明确了采出水COD值偏高主要是由于泡排剂等药剂的大量加入和凝析油的乳化,提出源头分类、达标排放及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对策来协同处理采出水,为西南油气田缓解采出水环保压力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气田 采出水 处理现状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钻前工程优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敏 焦瑞琴 +3 位作者 黄艺舟 马骏琪 杜杰 祁鹏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44-145,共2页
为了降低西南油气分公司的钻前工程投资,通过优化井场选址、优化钻机基础厚度、优选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设计可重复使用的移动放喷罐,形成了川西地区钻前工程优化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川西地区钻前工程优化技术既能满足安全环保要求,... 为了降低西南油气分公司的钻前工程投资,通过优化井场选址、优化钻机基础厚度、优选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设计可重复使用的移动放喷罐,形成了川西地区钻前工程优化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川西地区钻前工程优化技术既能满足安全环保要求,又能有效降低建井场投资费用,可在条件具备的井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钻前工程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庙子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 刘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第6期27-29,61,共4页
高庙地区施工井普遍出现长井段井壁失稳,影响安全顺利成井。通过实钻、测井分析,在室内试验基础上,明确了该地区井壁失稳层位。通过抑制封堵剂种类优选、加量优化和钻井液密度合理取值等研究,形成一套防塌钻井液技术,并在两口高庙水平... 高庙地区施工井普遍出现长井段井壁失稳,影响安全顺利成井。通过实钻、测井分析,在室内试验基础上,明确了该地区井壁失稳层位。通过抑制封堵剂种类优选、加量优化和钻井液密度合理取值等研究,形成一套防塌钻井液技术,并在两口高庙水平井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现场应用表明,通过强化钻井液抑制封堵性,能使施工井的起下钻时间和下套管前通井时间有效缩短,提高钻井时效,降低复杂事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构造 井壁稳定 钻井液 防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含油气井生产维护治理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剑 赵哲军 +2 位作者 朱江 张强 龚云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5期24-26,共3页
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气藏属于低渗致密气藏,随着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储层反凝析油、水锁等问题采用"投产初期合理配产,提高露点压力以上的采出程度;生产中期保持气井平稳生产,尽量避免关井和提产;生产后期采用化学药剂解除储... 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气藏属于低渗致密气藏,随着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储层反凝析油、水锁等问题采用"投产初期合理配产,提高露点压力以上的采出程度;生产中期保持气井平稳生产,尽量避免关井和提产;生产后期采用化学药剂解除储层伤害"的生产治理技术,储层伤害治理效果显著。针对井筒堵塞和积液问题,同时推导出了全新的凝析油气井泡排剂加量公式,优化了起泡剂加注方式,制定了一井一策井筒解堵措施,成功开展20余口井井筒解堵作业,实现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气田 低渗致密 含油气井 储层伤害 泡排 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复合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14
作者 雷炜 许剑 +1 位作者 赵哲军 刘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4,共8页
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储层污染的问题,首先,开展了污染物特征及组分全分析,明确了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主要的污染类型;其次,研发了多功能复合解堵剂,开展了新药剂物理特性、溶垢能力、破乳降黏、岩芯驱替等评价测试;再次,建立... 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储层污染的问题,首先,开展了污染物特征及组分全分析,明确了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主要的污染类型;其次,研发了多功能复合解堵剂,开展了新药剂物理特性、溶垢能力、破乳降黏、岩芯驱替等评价测试;再次,建立了压裂井近井带污染模型,提出了“大液量注入、液氮强顶替、放喷助排”的深度净化工艺;最后,在新场气田、中江气田及洛带气田10口井进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新工艺措施有效率90%,增产天然气1923×10^(4)m^(3),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川西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污染为液锁、起泡剂乳化、压裂液伤害、结垢结晶的复合型伤害;(2)多功能复合型解堵剂具有溶解无机垢、破乳降黏及解水锁等多项功能,驱替污染岩芯后渗透率提升1.74~2.40倍;(3)“大液量注入、液氮强顶替、放喷助排”的深度净化工艺,能够提高净化剂在致密储层的穿透深度,提高污染物返排效率,在同类气藏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川西 近井带 污染治理 大液量 净化 解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致密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以川西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永茂 雷炜 缪尉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川西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石化探区保有探明地质储量超1700×10^(8)m^(3),储层具有气藏埋藏深(4500~5500m)、地层压力高(压力系数为1.4~1.7)、地层破裂压力高(110~165MPa)、特低孔隙度(平均孔隙度为3.7%)、特低... 川西新场—合兴场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石化探区保有探明地质储量超1700×10^(8)m^(3),储层具有气藏埋藏深(4500~5500m)、地层压力高(压力系数为1.4~1.7)、地层破裂压力高(110~165MPa)、特低孔隙度(平均孔隙度为3.7%)、特低渗透率(平均渗透率为0.07mD)的“一深两高两低”特点,为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认识及高效开发带来了多重挑战,制约了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以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实践为攻关思路,深化致密砂岩气输导体成藏认识,明确成藏机理及富集高产规律,以地质甜点发育模式深入解剖为切入点,阐明气藏甜点形成机制,建立甜点地质模式,抓住裂缝和储层地震精细刻画和定量预测技术、优化钻井及储层改造等关键技术,开展地质—地球物理—钻完井关键技术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协同攻关与技术—经济一体化目标实践,技术序列的成功应用支撑气田规模上产,已累计新建产能超10×10^(8)m^(3),保障合兴场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300×10^(8)m^(3),进一步证实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是低品位气藏有效开发的必经之路,推动了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效益开发进程,为致密难动用储量,特别是深层致密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须家河组气藏 致密砂岩 地质工程一体化 效益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气井环空异常带压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镖 李珍 曾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由于硫化氢的腐蚀性和剧毒性,环空带压井生产安全风险较大。在对含硫气井筒分析的基础上,对环空带压的类型进行了辨识、分类;结合元坝气井作业条件,完善和细化B-B test流程,建立了环空带压诊断流程;通过对长期安全需要的分析,提出了配... 由于硫化氢的腐蚀性和剧毒性,环空带压井生产安全风险较大。在对含硫气井筒分析的基础上,对环空带压的类型进行了辨识、分类;结合元坝气井作业条件,完善和细化B-B test流程,建立了环空带压诊断流程;通过对长期安全需要的分析,提出了配备含硫气井安全控制设备和方案;针对对不同环空异常带压类型,进行了治理方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环空异常起压诊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井防漏堵漏技术
17
作者 严焱诚 唐涛 +3 位作者 张生军 王治国 何苗 何新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川南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量2206×10^(8)m^(3),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区块地质结构复杂,上部地层存在溶洞、大裂缝,中部地层发育溶蚀缝洞,下部地层发育断缝、褶缝及溶蚀缝,导致川南页岩气井地表至目的层均有不... 川南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量2206×10^(8)m^(3),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区块地质结构复杂,上部地层存在溶洞、大裂缝,中部地层发育溶蚀缝洞,下部地层发育断缝、褶缝及溶蚀缝,导致川南页岩气井地表至目的层均有不同类型不同漏速的井漏发生,且漏失量大、处理时间长。针对上述难题,开展了井漏特征分析,以避、防、堵相结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防漏堵漏为指导思路,精细分析各地层漏失特征,通过技术思路调整、关键材料研选、室内体系优化实验及现场应用迭代升级,形成了基于缝洞预测的地质工程一体化轨道设计与随钻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防漏技术、非失返性井漏广谱桥浆堵漏技术、失返性井漏复合堵漏技术与储层温控固结堵漏技术,构建了筇竹寺组页岩气井分层分类防治一体化防漏堵漏技术体系。应用结果表明,井漏治理时长降低65%,为筇竹寺组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 筇竹寺组 页岩气 井漏 防漏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北区页岩气超高强度加砂压裂工艺技术探索
18
作者 王兴文 刘琦 +1 位作者 王峻峰 穆轲帆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永川北区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4100 m左右,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高破裂压力、高闭合压力、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低等特征,面临难以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加砂难度大、高导流能力难... 永川北区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4100 m左右,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高破裂压力、高闭合压力、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低等特征,面临难以形成复杂人工裂缝网络、加砂难度大、高导流能力难保持等问题。本文通过支撑剂输送机理研究,明确了支撑剂粒径、液体黏度和施工排量是影响加砂难度的重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强加砂工艺措施。应用于水平井YY2-2井,单段加砂强度最高7.70 t/m,平均5.82 t/m,综合砂比提升至10.2%。压后评估表明,超高强度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大幅提高了改造体积和人工裂缝复杂程度,初期试采效果远超前期实施井。为永川北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加砂强度 加砂难度 超高强度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悬浮支撑剂性能评价关键技术指标探讨
19
作者 兰林 《标准科学》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自悬浮支撑剂通过遇水自增粘来降低沉降、提升携砂能力,具有改善铺砂剖面的技术优势。目前按照石油行业标准《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无法全面表征其性能,给材料评价和优选带来困难。本文设计出自悬浮支撑剂增粘... 自悬浮支撑剂通过遇水自增粘来降低沉降、提升携砂能力,具有改善铺砂剖面的技术优势。目前按照石油行业标准《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无法全面表征其性能,给材料评价和优选带来困难。本文设计出自悬浮支撑剂增粘能力测试方法,提出纵向上、下密度比值来定义悬浮率,并研制出相关设备和评价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适用性良好,为产品优选和现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自悬浮 实验评价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乐山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储层压裂改造技术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峻峰 何颂根 +1 位作者 马健 勾宗武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9期38-42,共5页
四川盆地主要发育溢流相及喷溢相两类火山岩,其中川西南乐山地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储层厚度大、分布广、埋深浅,勘探开发潜力大。以玄武岩为主的溢流相火山岩储层低孔、低渗,仅发育微裂缝,压裂改造是其“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基... 四川盆地主要发育溢流相及喷溢相两类火山岩,其中川西南乐山地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储层厚度大、分布广、埋深浅,勘探开发潜力大。以玄武岩为主的溢流相火山岩储层低孔、低渗,仅发育微裂缝,压裂改造是其“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基于室内评价实验,明确了储层非均质性强、岩石力学性质高、酸溶蚀率低、敏感矿物含量高、地层能量低是制约压裂改造工艺效果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前置酸降破+两段式加砂+助排快排”的复合酸压技术,优化工作液黏土稳定剂浓度为0.5%、前置酸配方为12%HCl+2%HF、助排剂浓度为0.5%。采用前置酸解堵降破、降阻水造缝、胶液携砂、液氮助排的复合改造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改造效果,通过优化黏土稳定剂用量、助排剂浓度形成的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可有效降低液体伤害,提高返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储层 复合酸压 前置酸 两段式加砂 液氮助排 返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