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静脉全麻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綦宝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6期69-69,共1页
目的在患者的胃镜检查中联合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与静脉全麻,并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34例患者开展研究,并分成两组,即普通组与探究组,各6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的静脉麻醉方式,而探究组患者... 目的在患者的胃镜检查中联合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与静脉全麻,并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34例患者开展研究,并分成两组,即普通组与探究组,各6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的静脉麻醉方式,而探究组患者则联合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与静脉全麻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体动率与呛咳率上,探究组患者的较普通组的低;在血压、心率波动、血氧饱和度的异常率上,也是探究组的较普通组患者的低,P <0.05。结论在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可对患者进行利多卡因胶浆与静脉全麻联合使用的方法,增强患者的麻醉效果,且不影响患者心率、血压等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胶浆 静脉全麻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綦宝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61-61,63,共2页
目的: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分别采用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对比两种维持通气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麻醉患儿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通气,根据相关数... 目的: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分别采用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对比两种维持通气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麻醉患儿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喉罩全麻通气,根据相关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麻醉处理各阶段的MAP生理指标上,观察组各指标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对其实施喉罩全麻,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患儿身体的伤害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麻通气 气管插管麻醉 小儿患者麻醉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家军 綦宝玉 杜惠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90例,分成3组:A、B、C组于拔管前2min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A组)、2.0mg/kg(B组)、生理盐水5mL(C组)。监测围拔管期HR、SBP及RP... 目的评价国产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90例,分成3组:A、B、C组于拔管前2min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A组)、2.0mg/kg(B组)、生理盐水5mL(C组)。监测围拔管期HR、SBP及RP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变化较大(P<0.01)。A组和B组与C组比较,拔管前1min,RPP有差异(P<0.05);拔管时和拔管后1min,SBP、HR、RPP均显著降低(P<0.01),DBP有差异(P<0.05);拔管后3min,HR有显著性差异(P<0.01),RPP有差异(P<0.05);拔管后5min,RPP有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苏醒围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严重。艾司洛尔1.5~2.0mg/kg均能有效的抑制围拔管期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并且起效迅速,维持时效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1.5mg/kg艾司洛尔未有低血压及明显的心动过缓发生,较2.0mg/kg更利于维持拔管期的循环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心血管反应 气管拔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小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腹部创伤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B超、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9...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腹部创伤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B超、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9%、95.2%、95.0%,分别高于B超诊断的86.7%、84.4%、85.8%,均P〈0.05。本组120例腹部创伤患者,治愈104例,治愈率86.7%,死亡16例,死亡率13.3%。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9例(7.5%),死于极重度颅脑损伤3例(2.5%),死于术后多器官衰竭4例(3.3%)。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腹腔实质脏器的受损情况,可应作为腹部创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CT 腹部扫描 诊断准确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家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31-31,34,共2页
目的:观察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108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组和高流量组。低流量组麻醉维持期实施FGF0.4~0.5L/min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并与高流量组(FGF4.0L/min)进行对比研究。观... 目的:观察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108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组和高流量组。低流量组麻醉维持期实施FGF0.4~0.5L/min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并与高流量组(FGF4.0L/min)进行对比研究。观察FiO2、PetCO2、呼出异氟烷浓度。计算氧气及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低流量组麻醉维持期麻醉气体基本不排出麻醉系统,FGF、FiO2、PetCO2、氧气和异氟烷消耗较高流量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麻醉设备完善,性能可靠的情况下,实施低流量循环紧闭异氟烷吸入复合麻醉安全、可靠。麻醉维持期减少麻醉气体排放,降低氧气和吸入麻醉药的浪费;复合静脉麻醉节省吸入麻醉药,调控快捷、麻醉平稳、苏醒迅速,充分发挥静吸复合麻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量 吸入麻醉 异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维宇 高维世 王忠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2期24-25,共2页
运用自拟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将56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服用桑参汤,对照组26例服用胺碘酮,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服用桑参汤患者总有效率76.6%,对照组服用胺碘酮患者总有效率65.3... 运用自拟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将56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服用桑参汤,对照组26例服用胺碘酮,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服用桑参汤患者总有效率76.6%,对照组服用胺碘酮患者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疗效明显,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参汤 阵发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调味汤治疗老年胃癌术后的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维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5期81-81,共1页
目的:香砂调味汤治疗老年胃癌术后的体会。方法:老年胃癌术后脾胃亏虚患者应用香砂调味汤口服,观察患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癌术后转移率明显降低。结论:香砂调味汤具有较好的抗胃癌术后转... 目的:香砂调味汤治疗老年胃癌术后的体会。方法:老年胃癌术后脾胃亏虚患者应用香砂调味汤口服,观察患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癌术后转移率明显降低。结论:香砂调味汤具有较好的抗胃癌术后转移及增敏抗毒作用,并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调味汤 老年 胃癌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宫内缺氧辅以胎儿脐血流指标超声监测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惠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1期185-185,188,共2页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缺氧辅以胎儿脐血流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意义。方法:拟定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胎儿潜伏期脐血流指标以及胎儿不同产程脐动脉S/D比值为对比参数,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临产产妇268例进行对照研究,以S/D比值...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缺氧辅以胎儿脐血流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意义。方法:拟定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胎儿潜伏期脐血流指标以及胎儿不同产程脐动脉S/D比值为对比参数,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临产产妇268例进行对照研究,以S/D比值为组别划分依据,≥3.0者合计42例纳入研究组,<3.0者合计226例纳入常规组,结合对比参数对多普勒超声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效果予以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为38.10%,高于常规组的8.85%;研究组潜伏期S/D、PI、RI均呈较高水平;研究组自临产前S/D开始呈上升趋势,随着产程的进展,S/D不断高升,且与常规组同期比较均呈更高水平(P<0.05),而常规组不同产程期S/D相差无几(P>0.05)。结论: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的变化可反馈胎儿宫内缺氧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在实践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有利于宫内缺氧的预测和防范,对后期的治疗亦助益良多,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缺氧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脐血流指标 超声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表现和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惠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和CT诊断的应用价值和表达。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对超声、CT和超声联合CT检查方案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同...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和CT诊断的应用价值和表达。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对超声、CT和超声联合CT检查方案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同时汇总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和CT表达。结果:超声、CT、超声联合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82%、84.56%、97.06%,联合组最高(P<0.05),超声和CT相差无几(P>0.05)。结论:超声和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联合方案可强化诊断效能,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有裨益,可大范围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诊断 CT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对仙河地区糖尿病控制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商海涛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4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接受糖尿病教育程度与糖尿病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门诊316例糖尿病人对糖尿病教育接受程度与疾病控制水平比较。结果接受糖尿病教育的病人血糖、血压、BMI等指标控制理想,未重...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接受糖尿病教育程度与糖尿病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门诊316例糖尿病人对糖尿病教育接受程度与疾病控制水平比较。结果接受糖尿病教育的病人血糖、血压、BMI等指标控制理想,未重视糖尿病教育的病人指标则逐年恶化,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保证与核心,必须重视糖尿病教育在仙河地区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