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里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浅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邢学文 刘松 +3 位作者 周红英 邹立群 李广之 高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青海省祁连山木里是中国陆上唯一通过钻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地区。在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开展了土壤油气化探的研究工作,采用了顶空气、酸解烃和蚀变碳酸盐3种烃类检测技术,其中顶空气和酸解烃方法在木里冻土带比较有效,而蚀变... 青海省祁连山木里是中国陆上唯一通过钻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地区。在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开展了土壤油气化探的研究工作,采用了顶空气、酸解烃和蚀变碳酸盐3种烃类检测技术,其中顶空气和酸解烃方法在木里冻土带比较有效,而蚀变碳酸盐方法相对较差。顶空气法提取的游离烃和酸解烃法提取的吸附烃显示: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土壤中烃类气体组分复杂,除了主要成分甲烷外,还含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烃类气体既有热解成因,又有生物成因;气体类型包括油型气、煤成气和生物气。根据甲烷衬度异常图,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钻井资料,认为工区中东部的甲烷高异常区断裂发育,应该是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赋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冻土带 土壤地球化学 天然气水合物 青海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气的天然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广之 高伟 +1 位作者 江浩 庄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6,共3页
氦气具有的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等特点,使它既能在天然气藏中富集,又能垂向运移至地表。氦有大气氦、壳源氦和幔源氦3种来源3。He主要来源于地幔;4He主要来源于地壳,通常以R/Ra来表示氦的来源。氦气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地质意义:... 氦气具有的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等特点,使它既能在天然气藏中富集,又能垂向运移至地表。氦有大气氦、壳源氦和幔源氦3种来源3。He主要来源于地幔;4He主要来源于地壳,通常以R/Ra来表示氦的来源。氦气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地表氦气浓度异常有一定油气指示意义;氦气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值(R/Ra)还具有指示油气构造环境、指示断裂带及旁证CO2气藏的成因等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同位素特征 天然气 地质意义 油气构造环境 断裂带 CO2气藏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赋存状态轻烃在我国相关油气藏上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广之 尹红军 +1 位作者 袁子艳 俞蓉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7,共6页
依据轻烃与环境作用的本质,可以把轻烃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分为:游离态、溶解态、物理吸附态、化学吸附态及水合态。根据5种赋存状态轻烃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特征(体现在含量与组构上)就可以对对应地层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进行识别与评... 依据轻烃与环境作用的本质,可以把轻烃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分为:游离态、溶解态、物理吸附态、化学吸附态及水合态。根据5种赋存状态轻烃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特征(体现在含量与组构上)就可以对对应地层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进行识别与评价,5种赋存状态轻烃的组分及含量特征在我国相关油气藏上方都有丰富的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轻烃 油气藏 石油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土壤中可溶态阴离子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广之 陈银节 +1 位作者 尹红军 宣海波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2,共5页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油田水及原油中的可溶微量元素部分溶解于水,并随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阴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油田水及原油中的可溶微量元素部分溶解于水,并随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阴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下伏对应地层的含油气信息。通过对新场气田、昌德气田、平方王油田上方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阴离子检测的实验研究表明:油田水中可溶态阴离子的主要以水载体进行运移,油田水向上运移的通道决定了可溶态阴离子在油气藏上方的异常形态及模式;可溶态阴离子对下伏地层的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土壤 有机质 微量元素 可溶态阴离子 石油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广之 李双林 +3 位作者 杨卫东 牛黎明 魏小霞 赵青芳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35,共9页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且操作性强,便于现场随钻实施,同时,能有效地解决近地表化探较难回答的生、储、盖及烃类垂向渗漏等问题,使油气化探工作从近地表研究油气渗漏"痕迹"和晕圈异常进而预测...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具有快速、及时、准确的特点,且操作性强,便于现场随钻实施,同时,能有效地解决近地表化探较难回答的生、储、盖及烃类垂向渗漏等问题,使油气化探工作从近地表研究油气渗漏"痕迹"和晕圈异常进而预测目的层在平面上的位置转向直接对目的层进行研究和预测。井中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可适用于油气储层的预测、有机质类型及沉积环境判别、有机质成熟度的判别、烃源岩识别与评价、油气源对比,以及垂向微运移验证等方面。这一技术在陆地和海上油气钻探中,对于砂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碎屑岩储层等各类储层的油气预测、含油气属性判别及储层油气质量评价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井中化探技术 应用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子艳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37-241,共5页
使用美国Supelco公司固相微萃取装置和烃类标样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准确定性、定量检测C5~C15烃类的技术。在河南南阳凹陷进行了顶空气和SPME-GC/MS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顶空气甲烷与SPME指标的油气指示意义吻... 使用美国Supelco公司固相微萃取装置和烃类标样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准确定性、定量检测C5~C15烃类的技术。在河南南阳凹陷进行了顶空气和SPME-GC/MS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顶空气甲烷与SPME指标的油气指示意义吻合;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地表水及油田水的检测结果表明,根据钻井油田水的SPME-GC/MS谱图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钻井油气属性;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油气化探中,发现SPME技术检测出的C5~C15总烃异常区域与长8主力油气藏范围的对应关系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油气化探 C5~C15烃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化探分析技术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广之 胡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1185,共15页
近年来,中国油气化探分析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烃类分析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更新和完善。在传统分析技术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改进,并涌现出了一些全新的分析技术,样品采集与现场化分析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但仍存在着分析技术精细化程... 近年来,中国油气化探分析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烃类分析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更新和完善。在传统分析技术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改进,并涌现出了一些全新的分析技术,样品采集与现场化分析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但仍存在着分析技术精细化程度不高、高精度分析项目较少等问题。未来油气化探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充实分析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传统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借鉴、吸收其他学科先进分析技术;发展精细化分析技术;促进标准化进程与现场化分析技术发展;针对油气源类型进行分析技术有效组合,需重点关注和研究C6—C18烃类、多环芳烃、苯系物的检测技术;走技术综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分析技术 进展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菲指标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广之 毕文涛 +4 位作者 胡斌 张宗元 周琼 高伟 俞蓉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7-1073,共7页
采用新技术定性定量检测出了从3个已知区上方采集的126个土壤样品中的菲、苊、芴等10种多环芳烃,并从油气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结合多环芳烃组分的性质优选出了菲/苊、菲/芴、菲/苯并(a)芘3个组合指标。通过已知区上的应用成果,总结出在地... 采用新技术定性定量检测出了从3个已知区上方采集的126个土壤样品中的菲、苊、芴等10种多环芳烃,并从油气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结合多环芳烃组分的性质优选出了菲/苊、菲/芴、菲/苯并(a)芘3个组合指标。通过已知区上的应用成果,总结出在地表上预测和判别油气属性的模式为:菲/苊、菲/芴、菲/苯并(a)芘都呈高值异常的区域下方含有油藏;周边边缘表现为高值异常、中间呈低值异常的区域下方含有气藏;菲/苊和菲/芴呈高值异常、菲/苯并(a)芘呈低值异常的区域下方为断裂带。某些多环芳烃的均值特征也可以作为油气属性判别指标:在轻质油藏、天然气藏上方∑四环、∑五环指标最低,在中-重质油藏上方含量最高;∑三环/∑四环、∑三环/∑五环、轻重比等指标在轻质油油藏上方含量最高,天然气藏上方含量次之,在中—重质油藏上方含量最低;菲/苊与菲/芴等指标高度相关,反映了其在油气藏中本身的含量特征;菲在油气藏中运移至地表的容易程度顺序为重质油<中质油<轻质油<湿气,而苯并(a)芘指标为环境背景指标,因而菲/苯并(a)芘指标大小特征也同样表现为重质油<中质油<轻质油<湿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比值指标 油气化探 应用
原文传递
油气化探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以英南2气藏、鄂尔多斯盆地某油藏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蒋涛 汤玉平 +1 位作者 吴向华 张恒启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0-797,共8页
低渗透油气资源包括低渗透油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低渗透油气勘探对于现阶段油气资源勘探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油气化探的勘探原理与利用现今动态看待油气资源的勘探思想和理念相一致,它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低渗透油气资源包括低渗透油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低渗透油气勘探对于现阶段油气资源勘探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油气化探的勘探原理与利用现今动态看待油气资源的勘探思想和理念相一致,它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应用方面具有优势。英南2井致密砂岩气藏上方化探异常空间展布规律可对气藏起到指示作用,化探指标高含量"异常"成因很好地证实了该气藏的保存条件差,聚集天然气散失严重的地质推测。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低渗透油气藏区SC1、SC2+、DC1等化探指标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可较为有效地响应油藏空间分布,辩证地认识研究区化探指标应用效果与正确认识化探异常区与已提交储量勘探区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同等重要。2个地区化探应用结果表明化探技术可在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资源 油气化探 勘探实例
原文传递
近地表土壤中可溶态阳离子的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广之 陈银节 +1 位作者 尹红军 宣海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原油中的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与油田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阳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下伏对应地层的含油气信息。通过对...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原油中的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与油田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阳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下伏对应地层的含油气信息。通过对新场气田、昌德气田、平方王油田上方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阳离子检测的实验研究表明:油田水中可溶态阳离子主要以水为载体进行运移,油田水向上运移的通道决定了可溶态阳离子在油气藏上方的异常形态及模式;可溶态阳离子对下伏地层的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近地表土壤 微量元素 可溶态阳离子 石油地质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