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四中子饱和度测井技术指导油井分层采油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磊 陈金科 +3 位作者 边松伟 米立和 罗保军 高鸿泉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5期67-73,共7页
针对油井在多层合采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和资料不易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利用四中子饱和度测井资料的解释资料分析各产层的物性、含油性,确定生产潜力层段。四中子饱和度测井用镅铍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快中子与地层中的元素发生一... 针对油井在多层合采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和资料不易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利用四中子饱和度测井资料的解释资料分析各产层的物性、含油性,确定生产潜力层段。四中子饱和度测井用镅铍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快中子与地层中的元素发生一系列反应,通过长短源距四个探测器记录中子-中子、中子-伽马双物理过程得到中子-中子、中子-伽马共四个计数率,进而计算地层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评价套后地层物性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状况。C区块的A井在多层合采时的含水率很高,利用四中子饱和度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分析产层的物性和含油性,指导分层采油,制定合理的分采方案,关闭高含水层段、生产低含水层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中子 饱和度测井 中子-中子 中子-伽马 双物理过程 套后 剩余油 分层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志军 尹楠鑫 +5 位作者 田世清 张嘉友 姜燕 尹玉明 闫耀成 王朝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6,106,共4页
为遏制别古庄京11断块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刻画,对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及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微幅鼻状构造(... 为遏制别古庄京11断块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刻画,对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及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微幅鼻状构造(微鼻)和三角断块高点连线构成的6个微构造凸起带是剩余油分布的最有利构造部位;砂滩和砂坪以较差的储层物性成为注水效率较差的储集相带;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注入水推进方向和速度,形成差异性水驱,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最关键的地质因素。在上述3个地质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处于微鼻和三角断块砂滩、砂坪沉积微相是剩余油最为富集的区域,也是油田部署加密井最有利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质 微构造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 耦合作用 别古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模拟指示曲线法确定气井合理生产压差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博禹 彭仕宓 +2 位作者 王颖 向阳 张文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2-434,共3页
通过对气井的二项式方程以及采气指示曲线的分析可知:为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采气指示曲线上翘点所对应的气井流压即为气井的合理流压,该点所对应气井的生产压差即为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实验模拟研究的方法,根据油气藏... 通过对气井的二项式方程以及采气指示曲线的分析可知:为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采气指示曲线上翘点所对应的气井流压即为气井的合理流压,该点所对应气井的生产压差即为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实验模拟研究的方法,根据油气藏实验模拟相似定律,充分模拟地层条件下井筒壁附近储集层采气指示曲线,确定合理流动压差,进一步转化为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通过对长庆油田8口井的实验研究,得出该地区一类储集层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应该控制在2.5MPa以内,二类储集层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应该控制在3.5MPa以内,三类储集层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应控制在4.5MP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生产压差 采气指示曲线 模拟实验 相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古隆起主要类型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7
4
作者 曾 旭 田继先 +3 位作者 张国卿 赵 健 吴 蓓 王 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古隆起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为指明柴达木盆地古隆起的勘探方向,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及近年来已发现古隆起油气藏实例解剖,对盆地主要古隆起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演化期次、运动学特征及成藏规律等进行总结。将盆地... 柴达木盆地古隆起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为指明柴达木盆地古隆起的勘探方向,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及近年来已发现古隆起油气藏实例解剖,对盆地主要古隆起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演化期次、运动学特征及成藏规律等进行总结。将盆地古隆起划分为稳定型、活动型、残余型与消亡型等4种主要类型。同时,盆地的古隆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古隆起主要发育于盆地深大断裂两侧,盆地不同性质的边界条件决定了古隆起的发育类型。古隆起在油气运聚、储层类型、圈闭类型、输导条件及保存条件等方面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以此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古隆起两个有利勘探方向,一是已发现油气田的挖潜;二是成藏条件较好的盆缘山前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勘探方向 分布规律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泡沫钻井气液排量优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勋 闫铁 +3 位作者 毕雪亮 逯广东 秦艳宇 杜婕妤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6-819,共4页
与常规钻井液不同,泡沫流体具有可压缩性,而且需施加一定回压将泡沫特征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泡沫稳定性。常规钻井液的水力参数优化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泡沫钻井的排量优化设计,因此,从泡沫钻井压力分析入手,基于最大钻头水功率工... 与常规钻井液不同,泡沫流体具有可压缩性,而且需施加一定回压将泡沫特征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泡沫稳定性。常规钻井液的水力参数优化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泡沫钻井的排量优化设计,因此,从泡沫钻井压力分析入手,基于最大钻头水功率工作方式,考虑了泡沫的压缩性和泡沫特征值,建立了泡沫钻井的排量优化计算模型。最后应用建立的排量优化模型,进行了一口井的气液排量设计计算。由于模型中的压力计算避免了复杂的数值求解,因此计算速度快,适合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钻井 气相排量优化 液相排量优化 最大钻头水功率 泡沫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酸压裂压力降落解释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高贵民 刘平礼 +1 位作者 赵立强 李年银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6,72,共4页
随着油气藏压裂酸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压后裂缝诊断、分析评估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压力降落分析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小型压裂测试或大型水力加砂压裂评估。但是目前针对酸压井的压后裂缝参数的诊断、评估技术和解释模型在国内还研究甚... 随着油气藏压裂酸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压后裂缝诊断、分析评估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压力降落分析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小型压裂测试或大型水力加砂压裂评估。但是目前针对酸压井的压后裂缝参数的诊断、评估技术和解释模型在国内还研究甚少。该方法是基于压裂施工过程和停泵后裂缝内物质平衡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结合裂缝几何参数计算模型,由压力降落变化,确定出裂缝几何尺寸、闭合压力、滤失系数等参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酸压裂压力降落解释模型,由于酸液是反应性流体,滤失机理复杂,酸液滤失系数至今仍无准确的求取方法,该压力降落模型采取多次迭代的方法,避免了酸液滤失系数的直接求取,方法简单而且更趋于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压力降落 多因素 解释模型 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油井产水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闵华军 陈利新 +2 位作者 王连山 张磊 陈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针对哈拉哈塘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水普遍且治理难度大等问题,结合单井动静态特征,探讨了哈拉哈塘油田的产水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认为,受产层段储层特征多变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含水类型。其中,含水波动型形成机理为:井段有多... 针对哈拉哈塘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水普遍且治理难度大等问题,结合单井动静态特征,探讨了哈拉哈塘油田的产水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认为,受产层段储层特征多变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含水类型。其中,含水波动型形成机理为:井段有多套产层,封存水沿非主力层突破,由于产出通道稳定,含水波动变化;含水缓慢快速上升型形成机理为:产层段储层相对均质,地层水突破后随地层水产出通道的逐渐增多及相渗的增大,含水持续上升;含水突然上升型形成机理为:产层段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地层水沿主产通道突破,致含水突然(阶梯)上升。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及出水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控水治水对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 缝洞型油藏 产水机理 控水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