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及开发技术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聪 李可心 +5 位作者 贾慧敏 张武昌 杨瑞强 李俊 王琪 侯伟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共12页
【目的】沁水盆地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早期采用压裂直井开发,整体表现为低产低效。采用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开发后,单井产量达到直井的10~50倍,目前已成为主体开发井型,但各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明确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 【目的】沁水盆地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早期采用压裂直井开发,整体表现为低产低效。采用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开发后,单井产量达到直井的10~50倍,目前已成为主体开发井型,但各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明确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改善开发效果。【方法】基于郑庄北部水平井开发实践,结合地质特征与工程参数,分析了中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实现中深部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建议。【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产能受地质和工程因素综合影响。地质条件下,中深部储层含气饱和度明显高于浅部储层,整体资源富集;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构造曲率较小的平缓区域内;原生煤层射孔段数与水平井产气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水平主应力差介于8~16 MPa,且随埋深增加而增大,无法形成复杂缝网是导致前期产气效果差的原因。工程条件上,当井眼轨迹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夹角为60°~90°时产气效果最好,井平均稳产气量可达到9 700 m^(3)/d;水平段越长,煤层稳产气量越高;采用泵送桥塞射孔压裂方式的水平井产气效果明显优于油管压裂方式,稳产气量随压裂规模增加而显著提高,压裂参数中施工排量对改造效果的控制作用显著,当排量<7 m^(3)/min时,水平井稳产气量整体小于2 000m^(3)/d;当排量增大到8~10 m^(3)/min时,稳产气量逐渐增高;当排量保持在10~12 m^(3)/min,稳产气量持续稳定在10 000~12 000 m^(3)/d;当排量提高到16~18 m^(3)/min时,稳产气量突破18 000 m^(3)/d。最后,优选含气性、构造曲率、煤体结构、地应力等地质参数与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单段压裂液量、单段压裂砂量、施工排量、砂比等工程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中深部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煤体结构和压裂规模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提高原生煤层钻遇率与选点效率以及进一步提升施工排量及压裂规模是实现研究区中深部煤层压裂水平井更高产能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郑庄北部 中深部煤层气 压裂水平井 压裂规模 施工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开发对策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延辉 王玉婷 +4 位作者 刘忠 陈必武 吴春升 张学英 董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0,共14页
我国高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其高效开发利用的能源、安全、生态意义十分突出。以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早期开发过程中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及挑战:高煤阶煤层气开发理论不完善;有利区选择精度低;储层改造技术适... 我国高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其高效开发利用的能源、安全、生态意义十分突出。以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早期开发过程中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及挑战:高煤阶煤层气开发理论不完善;有利区选择精度低;储层改造技术适应性不强;排采控制制度效率低、效益差;集输系统呈现“三难”“三高”。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开发的新理念及关键技术对策:提出高煤阶煤层气疏导开发理念,构建套管单支水平井+分段压裂的煤层气开发方式;建立高产有利区优选技术,实现建产模式由大面积整体建设向精准建产选区转变;完善升级煤层气压裂改造技术,实现储层改造向构建多级有效缝网转变;创新疏导排采控制技术,实现排采控制向优快高效转变;建立低压环状地面集输技术,实现地面集输建设模式向高效益转变。经实践,平均新建产能到位率由37%提升至84%以上,平均单井日产气提高为原来的1.6倍,达产时间缩短20%以上,新建项目地面建设投资降低20%。沁水盆地不同储层类型煤层气开发均取得产量突破,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年生产能力突破21×10^(8)m^(3),建成我国最大的煤层气田,有力助推了我国煤层气的战略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高煤阶煤层气 高效开发 疏导开发理念 精准建产区优选 压裂改造 排采控制 低压环状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南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标准体系现状及方向
3
作者 郭晶 张聪 +3 位作者 乔茂坡 程相振 贾慧敏 刘春春 《中国煤层气》 CAS 2023年第6期38-42,共5页
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在成藏方式、储层特征、排采方式、集输方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需要有适应煤层气行业的标准体系。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沁南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通过完善标准制度、加强标准与科研融合、注重人才队伍管理等措施,... 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在成藏方式、储层特征、排采方式、集输方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需要有适应煤层气行业的标准体系。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沁南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通过完善标准制度、加强标准与科研融合、注重人才队伍管理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支撑煤层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南 高煤阶煤层气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缝网体积压裂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王静 王青川 +2 位作者 张永琪 姚伟 张金笑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1期8-11,47,共5页
从煤层气的解吸机理开展剖析,明确气井的增产是要构建立体的人工缝网,以增加更多的裂缝参与流动。为此首先分析实现人工缝网所需的压裂液体系,认为低粘度压裂液是形成大面积缝网的首要因素;其次,从施工排量、成本控制、安全风险等多方... 从煤层气的解吸机理开展剖析,明确气井的增产是要构建立体的人工缝网,以增加更多的裂缝参与流动。为此首先分析实现人工缝网所需的压裂液体系,认为低粘度压裂液是形成大面积缝网的首要因素;其次,从施工排量、成本控制、安全风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主体压裂工艺为桥射联作;再次就所选压裂工艺进行不断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沁水盆地南部压裂所使用的施工参数。通过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满足构建体积缝网的需要,达到了增产的目的,为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煤层气井的压裂增产提供了新思路,为高效开发煤层气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 桥射联作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掘区煤层气开发规律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忠 张聪 +1 位作者 彭鹤 方慧丽 《中国煤层气》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位于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的樊庄南部煤层气井区,既是华北油田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最高、也是产量出现明显递减的区块。研究这种开发情况后,认为与煤矿采掘有密切相关性。通过调查区块相邻煤矿的采掘情况,总结与煤矿采掘相关的煤层气井排采... 位于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的樊庄南部煤层气井区,既是华北油田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最高、也是产量出现明显递减的区块。研究这种开发情况后,认为与煤矿采掘有密切相关性。通过调查区块相邻煤矿的采掘情况,总结与煤矿采掘相关的煤层气井排采,获得了该类煤层气井的开采特征;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煤基质收缩、应力变化等理论性探讨。受煤矿掘进影响的煤层气井有正反两方面表现,在实际开发中,掌握两者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掘煤层气开发煤基质收缩应力变化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电潜螺杆泵故障识别与治理对策
6
作者 李玲玉 刘昌平 +3 位作者 王岩 刘斌 雷兴龙 李泽州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L型套管压裂水平井在低渗或深部煤层气田开发上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电潜螺杆泵举升工艺为水平井排采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排量大,设备占地面积小,调参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通过现场270余口井的排采实践,发现该类泵型存在卡泵、... L型套管压裂水平井在低渗或深部煤层气田开发上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电潜螺杆泵举升工艺为水平井排采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排量大,设备占地面积小,调参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通过现场270余口井的排采实践,发现该类泵型存在卡泵、烧泵等5类故障,分析总结了各类故障发生前后的生产特征及原因,提出4类针对性预防及后期治理对策,研究结果为电潜螺杆泵在沁水煤层气田的稳定排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煤层气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电潜螺杆泵 故障识别及诊断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L型水平井氮气泡沫洗井解堵技术
7
作者 张聪 王琪 +3 位作者 何珊 张永琪 郭晶 范秀波 《石油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53,782,共12页
(目的意义)煤层气L型套管压裂水平井排采过程中,储层出砂、煤颗粒和煤粉等导致有效产气通道被堵塞,制约气井产能释放。为提升洗井效果,解决洗井不充分的问题,(方法过程)通过理论计算、参数优化及工艺技术设备改进对常规氮气泡沫洗井工... (目的意义)煤层气L型套管压裂水平井排采过程中,储层出砂、煤颗粒和煤粉等导致有效产气通道被堵塞,制约气井产能释放。为提升洗井效果,解决洗井不充分的问题,(方法过程)通过理论计算、参数优化及工艺技术设备改进对常规氮气泡沫洗井工艺进行了优化。旋转破煤笔尖和管柱加压装置,可扩大工艺清理井筒堵塞物粒径范围,降低洗井管柱堵塞风险,解决洗井过程中托压现象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通过监测氮气泡沫密度以控制泡沫质量的氮气泡沫调节器,可实现氮气泡沫质量的实时控制。(结果现象)优化后的氮气泡沫洗井工艺洗井液漏失率降低9.2%,携砂能力提高100%,洗井完成程度(洗井进尺/水平进尺)提升35.6%,洗井见效率由早期的53.0%上升至84.0%以上。(结论建议)研究成果对煤层气水平井清砂解堵作业具有指导意义,在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L型套管压裂水平井应用中取得较好的增产稳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氮气泡沫 L型水平井 洗井 解堵 工艺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村井区15号煤煤层气开发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梦溪 崔新瑞 +3 位作者 王立龙 张光波 秦利峰 张庆 《中国煤层气》 2013年第6期18-23,27,共7页
通过对郑村井区15号煤构造、煤厚、埋深、含气性、储层物性、顶底板岩性等煤层气基本开发地质深入细致剖析后,形成了"变排量、大液量、高砂量、活性水"的综合压裂工艺技术,提出了15号煤产气产水规律遵循双驼峰曲线理论的推论... 通过对郑村井区15号煤构造、煤厚、埋深、含气性、储层物性、顶底板岩性等煤层气基本开发地质深入细致剖析后,形成了"变排量、大液量、高砂量、活性水"的综合压裂工艺技术,提出了15号煤产气产水规律遵循双驼峰曲线理论的推论,制定了"控压排水、少量快放"的排采制度,并现场应用39口井。试采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压裂工艺、产气产水规律模型和排采制度后,试采井产量稳步增长,目前单井平均产气量达1635m3/d,且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开发效果理想。本次试采工作系统的探索了15号煤煤层气开发技术,对今后樊庄、郑庄区块的15号煤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村井区 15号煤层 煤层气 抽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西煤层气处理中心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原因分析及实施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捷 高德育 郑令悦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4期128-129,共2页
本文主要对山西煤层气处理中心污水处理系统功能失效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造方案,以及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跟踪,为煤层气处理厂站污水处理提供运行管理参考。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原因 工艺流程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小断块采出水处理技术探讨
10
作者 朱伟 鲁晓醒 +2 位作者 王战杰 刘钇池 韩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针对目前华北油田小断块由于水多油少、运距远带来的高额的拉运成本,及由于产出水全部拉运至联合站,油田开发注水需求只能选择清水资源,增加了水资源税的成本压力,这些严重影响了小断块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论述了目前小断块开发所... 针对目前华北油田小断块由于水多油少、运距远带来的高额的拉运成本,及由于产出水全部拉运至联合站,油田开发注水需求只能选择清水资源,增加了水资源税的成本压力,这些严重影响了小断块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论述了目前小断块开发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改变工艺流程,完善采出水处理工艺,达到就地分水,就地处理,就地回注的目的,提高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经济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 采出水 经济效益 高效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区块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庆宇 张小东 赵家攀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7期11-15,共5页
沁水盆地长治区块现处于开发初期,煤层气资源条件较好,产能潜力大。依据现有地质资料和测试数据,对该区块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煤储层吸附、解吸能力强,吸附时间短,但储层渗透率低。区块内含气量自东北到西南逐... 沁水盆地长治区块现处于开发初期,煤层气资源条件较好,产能潜力大。依据现有地质资料和测试数据,对该区块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煤储层吸附、解吸能力强,吸附时间短,但储层渗透率低。区块内含气量自东北到西南逐渐降低,主要受控于埋深、顶板厚度和地质构造条件,表现为:随埋深和顶板泥岩厚度的增加含气量降低;正断层附近煤层含气量随远离断层面而升高,同一断层上盘较下盘更利于煤层气封存,向斜轴部含气量高于翼部,背斜构造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区块 煤层气 储层物性 控气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南煤层气井压裂施工曲线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小东 胡修凤 +2 位作者 杨延辉 杨艳磊 赵家攀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煤层气井压裂施工曲线所揭示的储层特征和施工情况,对沁水盆地南部郑庄樊庄区块的230口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油压、排量、砂比的相互影响关系,对压裂施工阶段进行分类。前置液阶段分为阶梯排量型曲线... 为研究不同类型煤层气井压裂施工曲线所揭示的储层特征和施工情况,对沁水盆地南部郑庄樊庄区块的230口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油压、排量、砂比的相互影响关系,对压裂施工阶段进行分类。前置液阶段分为阶梯排量型曲线和稳定排量型曲线,携砂液阶段大体分为压力稳定型、压力波动型、压力上升型、压力下降型等4类曲线,顶替液阶段主要为压力上升型曲线。对不同压裂曲线反映出的工程原因和地质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排采资料,对不同类型压裂曲线产气效果进行评价,认为稳定型≈下降型>波动型≈上升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施工曲线 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技术应用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双斌 刘国伟 季长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7,共5页
全国主要煤层气区块15年以上的开发实践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相同的水平井技术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可复制性差,亟需进行技术优化。基于水平井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井型、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储层强化技术、排采装备及... 全国主要煤层气区块15年以上的开发实践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相同的水平井技术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可复制性差,亟需进行技术优化。基于水平井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井型、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储层强化技术、排采装备及工艺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井型和井身结构对煤层气高效经济开发起决定性作用。U型和L型水平井最具推广应用价值。井身结构优化应保持水平段井眼平滑,U型井水平段井眼下倾,L型井水平段井眼上倾且设置沉煤粉“口袋”。根据地应力、煤层埋深和渗透性选择完井方式,低地应力、埋深浅的高渗煤层,水平井段采用筛管完井;高地应力、埋深大的低渗煤层,水平井段采用“套管水泥固井+分段密集多簇射孔+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排采设备优选“杆式泵+抽油机”组合,实施智能化、精细化排采,严格管控“上产—稳产”阶段的排液速率,保证水平井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井身结构优化 分段压裂 精细化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判断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鹏 宋振坤 +3 位作者 刘明仁 董建秋 张洁 师璐 《中国煤层气》 2021年第3期35-36,22,共3页
煤层气在输送过程中,随着地势起伏、温度降低会凝析出液态水,聚积在采气管线低洼处,会减小有效输送面积,造成输气效率降低,冬季温度较低时,存在管线冻堵的风险,本文针对管道积液的形成机理及规律特征展开研究,探索积液定位技术及丰富排... 煤层气在输送过程中,随着地势起伏、温度降低会凝析出液态水,聚积在采气管线低洼处,会减小有效输送面积,造成输气效率降低,冬季温度较低时,存在管线冻堵的风险,本文针对管道积液的形成机理及规律特征展开研究,探索积液定位技术及丰富排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成因 排液方式 积液位置 自动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樊庄煤层气区块井网调整的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忠 刘国伟 +2 位作者 侯涛 方慧丽 秦利峰 《中国煤层气》 2013年第6期37-39,共3页
樊庄煤层气区块是华北油田最早开发的区块,由于初期基础资料少,对地质、开发认识不深入,造成建产时主、分支下倾的水平井较多,直井井网配置关系较差。2010~2011年间的井网调整工作,对于区块开发形势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分... 樊庄煤层气区块是华北油田最早开发的区块,由于初期基础资料少,对地质、开发认识不深入,造成建产时主、分支下倾的水平井较多,直井井网配置关系较差。2010~2011年间的井网调整工作,对于区块开发形势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调整井生产状况,评价井网调整方式及效果,认识到井网调整有if,0于樊庄区块产量持续上升。井网调整对于促进煤层气井形成井间干扰,改善煤层气藏的开发效果具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庄区块 井网调整 井网配置 井间干扰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产能控制因素精细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梅永贵 连小华 +4 位作者 张全江 王青川 郭军峰 申兴伟 张洲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通过对郑庄区块相邻6口煤层气直井在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产能却有巨大差异的现象展开研究,精细解析煤层气井的埋深、含气量、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压裂工程和排采工程等影响因素,认为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产量偏低的控制... 通过对郑庄区块相邻6口煤层气直井在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产能却有巨大差异的现象展开研究,精细解析煤层气井的埋深、含气量、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压裂工程和排采工程等影响因素,认为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产量偏低的控制性因素是煤储层的低渗透性,其产生的机理是由于古地应力场控制的煤储层构造裂隙的发育产状和发育密度,与现今地应力场控制着煤储层裂隙的开合程度二者不相互匹配,决定了郑庄区块煤储层低渗透性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直井 低产原因 控制因素 地质构造 郑庄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七林 张曼婷 +3 位作者 刘颖 纪彦波 董钟骏 万永刚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进一步厘清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富集机理,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系统刻画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和煤层气分子组成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沁水盆地南部各区块煤层含气量呈南高北低分布趋势。煤层含气量... 为进一步厘清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富集机理,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系统刻画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和煤层气分子组成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沁水盆地南部各区块煤层含气量呈南高北低分布趋势。煤层含气量与煤化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这可能与煤层内有机孔隙发育关系密切;与煤层厚度,尤其薄煤层厚度(≤2m)具显著正相关性,当煤层厚度大于2m时这种相关性反而不甚明显,表明研究区煤层气赋存状态以吸附态为主,薄煤层中气体饱和度相对较低;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和上覆地层剥蚀量之间在南部区块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北部区块呈现出弱相关性,表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北部区块保存状况可能相对较好。研究区煤层气属于典型干气,南部区块煤层气甲烷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均较北部区块高,非烃气体含量则相对较低。煤化作用程度是控制煤层气分子组成和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因素。煤层气吸附-解吸-扩散-运移散失可导致煤层气富含CO_2,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值偏重。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部分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影响显著。该研究对于寻找沁水盆地煤层气"甜点"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含气量 稳定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煤阶煤层气井单相流段流压精细控制方法——以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为例 被引量:30
18
作者 胡秋嘉 贾慧敏 +6 位作者 祁空军 樊彬 于家盛 刘春春 谢琳璘 张庆 何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81,共6页
目前已有的煤层气井排采控制技术未考虑煤层供水量变化的影响,抽油机冲次调节有效性差,调节频繁且容易造成流压波动,使储层受到伤害。为此,针对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3号煤层,基于煤层产水规律的井底流压控制方法理论推... 目前已有的煤层气井排采控制技术未考虑煤层供水量变化的影响,抽油机冲次调节有效性差,调节频繁且容易造成流压波动,使储层受到伤害。为此,针对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3号煤层,基于煤层产水规律的井底流压控制方法理论推导,通过研究煤层气井处于单相流段时煤层的产水规律,以及煤层气井抽油机系统的排水规律,确定了井底流压的精细控制方法,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煤层气井在单相流段,随着井底流压的降低,日产水量呈线性增加,其斜率由于储层物性存在差异而有所不同;(2)研究区新投产井抽油机系统理论排水量与实际排水量呈线性关系,排量系数为0.888,单相流段煤层气井日产水量与抽油机冲次呈正比;(3)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合理的日降压幅度下抽油机冲次与累积生产时间趋势线的斜率和截距,在气井排采时只要确保抽油机冲次随着累积生产时间的增加严格按该斜率线性增加,就可以保证实际日降压幅度等于合理的日降压幅度。结论认为,该方法实现了煤层气井处于单相流段时对井底流压的精细控制,对于煤层气井实现高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 煤层气井 产水规律 单相流 井底流压 精细控制方法 产量提高 沁水盆地 樊庄-郑庄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油管拖动分段喷砂压裂工艺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连小华 张全江 +3 位作者 梅永贵 毛生发 王青川 陈世亮 《中国煤层气》 2017年第4期7-10,共4页
文章提出了"分段喷砂压裂"的技术思路,针对筛管完井的水平井,通过单喷枪和双封隔器拖动分段造穴工艺,能够在水平段形成多个洞穴,并将煤渣煤屑返排出地面,地层应力得到了有效释放,为单井增产提供基础。针对套管完井的L型水平井... 文章提出了"分段喷砂压裂"的技术思路,针对筛管完井的水平井,通过单喷枪和双封隔器拖动分段造穴工艺,能够在水平段形成多个洞穴,并将煤渣煤屑返排出地面,地层应力得到了有效释放,为单井增产提供基础。针对套管完井的L型水平井,通过油管拖动分段喷砂压裂工艺,能够在增大储层改造面积的同时,保证主支与分支的联通,很好的改善储层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喷砂压裂 单喷枪拖动 双封拖动 底封拖动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L型水平井顶驱螺杆泵排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亮 窦武 +3 位作者 李娜 孙以剑 马成宇 袁帅 《中国煤层气》 2021年第3期26-28,共3页
煤层气L型水平井因其具有可分段压裂,控制范围广,产出效益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煤层气开发的主力井型,但是L型水平井因井斜角度大,全角变化率大,气体影响等因素,排采工艺难度较大。针对区块排采现状及L型水平井排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 煤层气L型水平井因其具有可分段压裂,控制范围广,产出效益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煤层气开发的主力井型,但是L型水平井因井斜角度大,全角变化率大,气体影响等因素,排采工艺难度较大。针对区块排采现状及L型水平井排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顶驱螺杆泵的排采优化方案,形成了一套较稳定较高效的煤层气L型水平井顶驱螺杆泵排采系统,为L型水平井的持续稳定排采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水平井 顶驱螺杆泵 回注水 防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