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水比对BAF工艺深度处理石化污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雪 吴昌永 +2 位作者 周岳溪 陈学民 张彦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9-512,共4页
采用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某石化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气水比对BAF单元的COD去除影响不大,BAF单元的COD去除率为15%~48%;NH3-N去除率随气水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气水比由3∶1增至5∶1时,NH3-... 采用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某石化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气水比对BAF单元的COD去除影响不大,BAF单元的COD去除率为15%~48%;NH3-N去除率随气水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气水比由3∶1增至5∶1时,NH3-N去除率增大不明显;随气水比增大,TN去除率逐渐减小,PO43--P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气水比为3∶1时,PO43--P的去除率最高;经BAF单元处理后,出水中ρ(NH3-N)为0.4~2.0 mg/L,TN为8.0~15.8 mg/L,ρ(PO43--P)为1.1~2.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 深度处理 气水比 石油化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拟在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宁艳春 何洪波 +5 位作者 邱延波 王英楠 蒲文晶 史耀波 邵巍 谢丹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2年第3期1-3,56,共4页
在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巨大的提标改造和节能减排压力。基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数学模拟技术在国内外许多污水处理厂的模拟仿真、运行诊断与工艺优化、升级评估、节能减排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数... 在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巨大的提标改造和节能减排压力。基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数学模拟技术在国内外许多污水处理厂的模拟仿真、运行诊断与工艺优化、升级评估、节能减排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学模拟技术在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提出今后国内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数学模拟 节能减排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四泥”中几种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朴哲华 金莲顺 赵坤 《化工科技》 CAS 2006年第5期20-21,25,共3页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是国际公认的“三致物”,因此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污水处理厂“四泥”中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分析,确定了分析参数条件,为HPLC的应用拓展了...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是国际公认的“三致物”,因此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污水处理厂“四泥”中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分析,确定了分析参数条件,为HPLC的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四泥” 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耿长君 蒲文晶 +3 位作者 高薇 王宏伟 钟大辉 饶辉凯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可行性,采用2套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连续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器内废水采用不同流向时,对COD去除效果和臭氧消耗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向...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可行性,采用2套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连续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器内废水采用不同流向时,对COD去除效果和臭氧消耗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向流运行方式,当臭氧投加量为43.3mg/L,进水COD为65.1~92.8mg/L,(平均值为79.9mg/L)时,出水COD为27.5~48.6mg/L(平均值为38.8mg/L),达到GB31571—2015直排标准(不超过50.0mg/L);采用上向流和下向流运行方式时,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都为1.10g/g,所以废水流向对臭氧消耗运行成本无影响;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能成功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二级生化出水 综合化工污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补充处理污水厂出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宁艳春 李忠臣 +6 位作者 高兴波 蒲文晶 韩文举 邱延波 吕利民 庄立波 袁伟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4-8,共5页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曝气生物滤池中试实验研究。分别开展了下向流和上向流滤池形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最终确定适宜的滤池形式和滤料;并对气水体积比、水力负荷、水温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优化操作条件,...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曝气生物滤池中试实验研究。分别开展了下向流和上向流滤池形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最终确定适宜的滤池形式和滤料;并对气水体积比、水力负荷、水温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优化操作条件,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操作参数。通过活性炭、陶粒2种滤料的微观结构对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中试实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陶粒混装滤料)对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补充处理,可以使污水厂出水COD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陶粒 活性炭 二级生化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负载混合微生物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乔楠 高明星 +2 位作者 张彦福 聂刚 陈瑞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51-3455,共5页
利用改性的硅藻土作为载体分别负载白腐菌和好氧反硝化菌对染料废水进行连续式处理,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利用改性硅藻土负载混合微生物协同处理染料废水,水处理系统的启动时间为6 d,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70%... 利用改性的硅藻土作为载体分别负载白腐菌和好氧反硝化菌对染料废水进行连续式处理,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利用改性硅藻土负载混合微生物协同处理染料废水,水处理系统的启动时间为6 d,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70%,CODCr去除率达到63.82%,废水的色度和CODCr能够被同时降低,该方法克服白腐菌仅对染料废水色度降解率高和好氧反硝化菌仅对染料废CODCr降解率高的弊端,扩大了硅藻土和生物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改性 固定化微生物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负载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5
7
作者 贾丹 张彦福 +1 位作者 王雪峰 于凤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0-575,共6页
实验中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静态吸附法固定化的白腐真菌对甲基橙、刚果红、次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单一染料废水的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对混合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也达... 实验中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静态吸附法固定化的白腐真菌对甲基橙、刚果红、次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单一染料废水的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对混合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也达92%以上,且固定化菌反复处理六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未见明显下降。细菌纤维素作为固定化载体还具有生物可降解、固定化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固定化 细菌纤维素 染料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柴油生产、市场及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盛哲 李庆林 +2 位作者 张傲 薛大惠 张浩勇 《化工科技》 CAS 2020年第4期81-8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汽柴油市场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国汽柴油市场生产、需求、进出口以及价格等情况,分析了中国汽柴油随炼化行业发展前景、汽柴油需求变化和走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汽柴油出口规模及作用、汽柴油价格走势,对今后中国汽柴油...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汽柴油市场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国汽柴油市场生产、需求、进出口以及价格等情况,分析了中国汽柴油随炼化行业发展前景、汽柴油需求变化和走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汽柴油出口规模及作用、汽柴油价格走势,对今后中国汽柴油的生产、需求、进出口及价格等进行了预测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柴油 市场 需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拟技术用于污水厂生化单元的工艺优化
9
作者 宁艳春 蒲文晶 +4 位作者 饶辉凯 邱延波 史耀波 庄立波 邵巍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4期26-29,64,共5页
数学模拟技术作为一种模拟仿真技术,可方便、快捷、有效地应用于工艺优化以提高出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等。建立污水厂生化单元A/O工艺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校正和验证。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别对溶解氧、污泥回流比的工艺参数进行... 数学模拟技术作为一种模拟仿真技术,可方便、快捷、有效地应用于工艺优化以提高出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等。建立污水厂生化单元A/O工艺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校正和验证。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别对溶解氧、污泥回流比的工艺参数进行条件变化,对不同工况条件进行运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实现工艺优化的目标。工艺参数优化结果:可降低曝气池中的溶解氧至2mg/L,既保证出水水质变化不大,又可以减少运行的鼓风机台数,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数学模拟 A/O工艺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焦生产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浩勇 李云峰 +1 位作者 吴世慧 王玉瑛 《化学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介绍了石油焦生产技术现状,分析了我国石油焦的生产消费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石油焦 技术 消费 发展前景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磺胺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11
作者 车庆华 林冰 +2 位作者 于德昕 江春 李冰 《化工科技》 CAS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膜法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磺胺生产废水,当进水COD为2 357 mg/L时,出水COD可达到284.3 mg/L,去除率达87.92%。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工艺运行效果影响很大,当系统温度满足25℃时,缺氧段和好氧段HRT分别为8.1 h和21.3 h,工艺运行即可达到... 采用膜法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磺胺生产废水,当进水COD为2 357 mg/L时,出水COD可达到284.3 mg/L,去除率达87.92%。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工艺运行效果影响很大,当系统温度满足25℃时,缺氧段和好氧段HRT分别为8.1 h和21.3 h,工艺运行即可达到如上效果;当缺氧段温度降至15℃时,缺氧段和好氧段HRT分别延长至12.7 h和33.1 h,才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但好氧段温度必须满足25℃,才能使出水COD达到300 mg/L以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中和 磺胺二分下水 磺胺脒离心母液 生物膜法 缺氧-好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法A/O工艺处理玉米产品生产废水的研究
12
作者 车庆华 迟庆红 +5 位作者 林冰 江春 张立桅 高杨 李冰 吴晓峰 《化工科技》 CAS 2009年第5期45-47,共3页
生物膜法A/O工艺处理玉米开发产品生产废水,在进水COD_(cr)=1 526 mg/L,ρ(NH_3-N)=180.4 mg/L的情况下,可使出水达到COD_(cr)=89.74 mg/L,ρ(NH_3-N)=14.19 mg/L,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去除率分别达到94.12%和92.13%,工艺流程简单,处... 生物膜法A/O工艺处理玉米开发产品生产废水,在进水COD_(cr)=1 526 mg/L,ρ(NH_3-N)=180.4 mg/L的情况下,可使出水达到COD_(cr)=89.74 mg/L,ρ(NH_3-N)=14.19 mg/L,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去除率分别达到94.12%和92.13%,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开发产品生产废水 A/O工艺 生物膜法 悬浮污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治理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静波 陈微 +2 位作者 马放 常丽君 刘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227,共5页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共代谢途径的解析、各代谢环节关键酶及编码基因的定位,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染物降解效果好和遗传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将是未来生物共代谢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治理 共代谢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ark Brown Soil Respir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Cadmium Stress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文龙 卓孔友 贾丹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2期2135-2137,共3页
Through laboratory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cadmium on soil respiratory intens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studied by add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 cadmi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 Through laboratory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cadmium on soil respiratory intens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studied by add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 cadmi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respiration had a signifi- cant weakening trend in the same culture days with increasing exogenous cadmium content; the soil respiration intensity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time, especially after 14 d when the soil exogenous cadmium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of 0.5-3.0 mg/kg, while the soil respiration had not obvious variation over time when the exogenous cadmium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of 5.0-10.0 mg/kg.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reatment in the same culture day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il exogenous cadmium content;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eclin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of culture time for all exogenous cadmium treatments. The number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reatment with 10 mg/kg of exogenous cadmium were only 46.43%, 32.26%, 28.74%, 27.39% and 24.62% of that in control treatment on the 7th, 14th, 21st, 28th and 42rd of culture, respectively. It indicated that higher concen- tration of cadmium in dark brown soil ha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soil mi- crobial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brown soil CADMIUM Soil breath Microbial commun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丹 卓孔友 谷东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的静态吸附特性。[方法]探讨吸附剂量、溶液p H、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研究吸附平衡过程。[结果]酸性条件有利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剂对五氯苯酚的吸附,吸附过程...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的静态吸附特性。[方法]探讨吸附剂量、溶液p H、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研究吸附平衡过程。[结果]酸性条件有利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剂对五氯苯酚的吸附,吸附过程在30 min即可达到平衡,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为0.015 9 g/(mg·min)。吸附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结论]玉米秸秆生物炭可用于吸附五氯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秸秆生物炭 五氯苯酚 吸附动力学 吸附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盐-亚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阿特拉津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光明 皮若冰 +1 位作者 吴钊成 孙旭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94-3800,共7页
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农药污染问题,本文以阿特拉津(ATZ)为目标污染物,利用高铁酸盐活化亚硫酸盐的方式对其进行降解。探究了亚硫酸盐浓度、高铁酸盐浓度、ATZ浓度、pH以及亚硫酸盐投加方式对ATZ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高... 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农药污染问题,本文以阿特拉津(ATZ)为目标污染物,利用高铁酸盐活化亚硫酸盐的方式对其进行降解。探究了亚硫酸盐浓度、高铁酸盐浓度、ATZ浓度、pH以及亚硫酸盐投加方式对ATZ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高铁酸盐浓度为100μmol/L、亚硫酸盐浓度为400μmol/L、ATZ的浓度为5μmol/L的条件下,10s时间内可以去除95%的ATZ。利用自由基淬灭实验对体系中的活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高铁酸盐-亚硫酸盐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硫酸根自由基(SO·4^-),其对ATZ降解的贡献约占53%;其次是羟基自由基(·OH),约占36%。通过改变亚硫酸盐投加方式,减少了SO·4^-的自我消耗,提高了高铁酸盐-亚硫酸盐降解ATZ的效率。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高铁酸盐-亚硫酸盐体系的实际水处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亚硫酸盐 氧化 活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丹 马传波 卓孔友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5期38-41,共4页
在分析辽宁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辽宁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率和开发利用等5个方面对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评价,并对优化配置方案实施... 在分析辽宁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辽宁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率和开发利用等5个方面对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评价,并对优化配置方案实施后各市水资源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使全省水环境承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沈阳、朝阳、阜新、锦州等8个市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必须进一步加大节水投入力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经济社会发展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庚烷塔的节能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光 刘志壮 +2 位作者 衣桂娟 宫秀平 佟伯峰 《化工科技》 CAS 2015年第4期53-55,共3页
采用蒸馏装置节能方法,对异构化装置的脱庚烷塔的热能进行了剖析,并在线完成了能量节减类优化,并针对在线不能优化的能量回收类显热和潜热给出了低温度回收的优化方向。通过降低塔压,降低回流比的优化操作方法,减少塔底热源的热流量输入... 采用蒸馏装置节能方法,对异构化装置的脱庚烷塔的热能进行了剖析,并在线完成了能量节减类优化,并针对在线不能优化的能量回收类显热和潜热给出了低温度回收的优化方向。通过降低塔压,降低回流比的优化操作方法,减少塔底热源的热流量输入,在塔120%设计负荷的情况下,共节省热流量4.13MW,并且再沸器只达到了设计输入热流量的52%,产品质量完全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塔 回流比 塔压 低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污泥资源化处置技术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树君 邱延波 +6 位作者 周鉴 宋奕良 麻志涛 伊展辉 李万明 宫新宇 李佳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72-74,78,共4页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污泥处置成本在污水厂运行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稳定化处置,做到减量化、无害化,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炼化污泥处置已成为各炼化企业环保装置运行与...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污泥处置成本在污水厂运行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稳定化处置,做到减量化、无害化,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炼化污泥处置已成为各炼化企业环保装置运行与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示范工程运行验证,"电渗透—污泥炭化"处置炼化污泥形成的炭渣,可作为动力锅炉原料的掺混辅料使用,进而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电渗透 炭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脱氮工艺浅析
20
作者 纪逸群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7-20,共4页
论述了废水高效生物脱氮工艺进展,提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其机理分析,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厌氧氨氧化以及其氨氮去除效果等新兴的高效生物工艺,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同步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